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垦复干扰对糙花少穗竹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生竹林的垦复利用是一种持续的综合性的干扰,垦复干扰对糙花穗竹林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的影响,降低了样地内的物种总种数,尤其对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有较大的影响;但垦复反而使草本层的丰富度有所提高.垦复干扰使林地的优势种的变化十分明显,未垦复样地的优势种以耐荫或半耐荫植物为主,垦复样地的优势种则以不耐荫植物为主.垦复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未垦复样地,而优势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未垦复样地.垦复样地与未垦复样地的共有种数较少(最少为7种),二类样地的相似指数较低,最低仅0.173.而垦复样地间的共有种数较多(最多为21种),相似指数最大达0.656.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丹霞地貌区桫椤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对习水长嵌沟景区内桫椤群落物种的多样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样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的桫椤十贵州琼楠-粗糠柴-线柱苣苔群丛;样地内共有植物82种,其中乔木31种,灌木31种,草本17种,木质藤本3种,隶属39科56属;整个样地共有乔木317株,其中桫椤有153株,重要值为0.531 3,属于乔木层的优势种,是整个群落的建群种;灌木层和幼苗层的植株很少.90%的植株高度集中在9 m以下,3~6 m的植株最多;整个群落中随着树高的增加,植株的数量呈减小趋势;胸径级总的变化趋势是随着胸径等级的增加植株数量呈下降趋势.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乔木层显著大于灌木层和幼苗层,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幼苗层,但是差异不显著.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始终大于灌木层和幼苗层,灌木层的几个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呈现出减小→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海拔620 m处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小于灌木层;海拔770m处灌木层的SW指数、SN指数、PW指数和R指数都为最低值,SW灌=0,SN灌=0,PW灌=0,R灌=0.5;海拔670 m和770m处SW指数和R指数变化趋势相反.海拔670m和770m的相似性最大,CJ=0.394 7,相似性最小的是620m和770m,CJ =0.183 3.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海南霸王岭低密度和高密度木质藤本青梅林人工林中胸径超过1 cm(DBH≥1 cm)的乔木进行调查,分析木质藤本对青梅林人工林乔木群落结构及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低密度藤本青梅林中共记录了1 575株的乔木个体,隶属于33科51属;高密度藤本青梅林中记录了1 136株乔木个体,属于38科63属.②高密度藤本青梅林中乔木个体多度显著低于低密度藤本青梅林,而2种林型中乔木的平均高度、胸高断面积都无显著差异.③与低密度藤本青梅林相比,高密度藤本显著降低了小径级(1 cm≤DBH<5 cm)乔木和小高度级(H<5 m)乔木的个体多度,而对更大径级、高度级乔木无显著影响.④低密度藤本青梅林中苗高在20 cm以下的幼苗个体数量显著多于高密度藤本青梅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南霸王岭低密度和高密度木质藤本青梅林人工林中胸径超过1 cm(DBH≥1 cm)的乔木进行调查,分析木质藤本对青梅林人工林乔木群落结构及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低密度藤本青梅林中共记录了1575株的乔木个体,隶属于33科51属;高密度藤本青梅林中记录了1 136株乔木个体,属于38科63属.②高密度藤本青梅林中乔木个体多度显著低于低密度藤本青梅林,而2种林型中乔木的平均高度、胸高断面积都无显著差异.③与低密度藤本青梅林相比,高密度藤本显著降低了小径级(1 cm≤DBH<5 cm)乔木和小高度级(H<5 m)乔木的个体多度,而对更大径级、高度级乔木无显著影响.④低密度藤本青梅林中苗高在20 cm以下的幼苗个体数量显著多于高密度藤本青梅林.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光皮桦天然次生林更新特征的影响,在光皮桦天然次生林中,设置3种间伐强度(间伐强度10%为弱度,间伐强度20%为中度,间伐强度30%为强度)和对照(未间伐)试验,3 a后调查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光皮桦幼苗更新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间伐3 a后,调查到林下灌木和草本层维管植物46种,隶属27科41属;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林下灌草层植物呈现耐阴(或中性)植物向阳性(或喜光)植物变化的趋势;中度和强度间伐样地,灌草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香浓-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并且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间伐强度对灌木层辛普森(Simpson)指数和草本层皮卢(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间伐强度,光皮桦更新幼苗数量和高度差异较大,强度间伐更新幼苗总株数比对照提高了20.7%;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高度级较大的幼苗株数比重逐渐增大.林窗数量和林窗面积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林窗数量、面积和高度分别与灌草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香浓-威纳指数和皮卢均匀度指数相关.抚育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被的多样性,促进了林下幼苗的生长,因此,适当采取强度间伐能够提高光皮桦天然次生林灌草多样性和幼苗更新数量.  相似文献   

6.
在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典型地段设立样方,测定了森林生态系统内几种典型群落类型的冠层结构、光环境特征,调查了林下植被的特征,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各群落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有一定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部分群落间的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各群落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草本层,而优势度正相反;线性拟合的结果表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冠下光合量子通量密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优势度与冠下光合量子通量密度间呈显著正相关,灌木层各参数与冠层结构特征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冠层结构的变化对草本层(包括更新幼苗)的影响显著高于灌木层。林隙/林窗或林中空地的出现可能对草本物种或其他阳性及先锋物种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优势种幼苗的萌发和定植产生负效应。推测在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林下光照强度可能不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优势种种子的扩散、萌发和定植限制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冠层结构与林下野生花卉的关系,采用典型群落调查法,以南岭山地森林群落林下野生花卉为研究对象,研究林下野生花卉物种数量特征及冠层结构对其的影响,以期为野生花卉的园林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南岭山地森林群落1 hm2林下植被中共有野生花卉104种,分属55科92属,其中箬竹、瓜馥木和南岭箭竹为优势种;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表明,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和林下散射光对林下野生花卉多度的影响较其他冠层结构参数大;冠层结构各参数对3种色调(冷、暖、中性)林下野生花卉物种密度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3种色调的野生花卉物种密度均随叶面积指数与林下总光照先减少后增加;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和指示种分析揭示棱果花和巴戟天同为林冠开度与叶面积指数的指示种,对冠层结构变化有较强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林分空间结构是森林生长的驱动因子,会对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分布格局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为明确其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在定量分析辽东山区的栎类纯林、栎类混交林和胡桃楸混交林3种典型次生林的混交度、角尺度、开敞度、林层指数、竞争指数5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类型次生林的林分空间结构与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次生林的混交度、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角尺度和开敞度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表现为栎类混交林>胡桃楸混交林>栎类纯林;3种次生林林下草本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表现为胡桃楸混交林>栎类纯林>栎类混交林;3种次生林的空间结构参数与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桉树(Eucalyptus robusta)人工林灌草层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为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与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桉树人工林(4 a、5 a、6 a、7 a、8 a)为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及典型样地法,探究5种年龄桉树人工林林下灌草层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①共记录到维管植物210种,隶属80科154属,4~8 a灌草层物种总数减少了1/4,株数变动率为-24.3%;4 a、8 a物种稀少,中间3年(5~7 a)植被生长良好,5 a时灌草层科属种数目均达到演变序列顶峰。②群落优势种特征由喜光喜湿向耐阴耐贫瘠演变,野牡丹(Paeonia delavayi)和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作为建群种分别在灌木和草本层中长期稳定存在。③林下物种多样性在5~7 a维持较优水平,灌、草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H)动态趋势不一致,但都于5 a时达到顶峰;二者在Simpson优势度指数(H')与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的动态变化上恰好相反。④灌草层平均密度随年龄增大均先升高后下降;平均高度5年间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升。⑤一定范围内桉树密度升高有利于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提升,而林龄、郁闭度、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与林下植被生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桉树人工林林下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稳中有变,中间3年(5~7 a)物种丰富度与林分稳定性最佳,种间、种内竞争及乔木层结构变动是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不同间伐强度对冠层结构、林下光环境及林下植被生长和更新的影响,以红松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Winscanopy 2010a冠层分析仪对中度、强度间伐及对照林分的冠层结构及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更新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间伐后林分的冠层结构及光环境特征,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冠层结构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显著改变了红松针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改善了林下光环境,与对照相比,中度(38%)、强度(48%)间伐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对照的65.11%和71.7%,开阔度分别比对照增加205%和249%,林下总辐射分别为对照的2倍和5倍。冠层结构对林下光环境的影响较大,林冠开阔度与林下直射光、散射光和林下总辐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面积指数与林下散射光、林下总辐射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负相关;间伐有利于林下阔叶树种更新,中、强度间伐林下幼苗的个体密度、基径、树高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表现为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强的趋势;林下光环境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影响较大,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总辐射呈显著负相关(p0.05),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冠层开阔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间伐改善了红松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光环境,有利于林下阔叶树种的更新,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遮荫对6种山茶科植物叶绿素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港红山茶(Camellia hongkongensis)叶片与大果红山茶(Camellia magmocarpa)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3种遮荫下表现相同,均为70%遮荫50%遮荫全光照,表明两者的耐荫性幅度较宽;张氏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为50%遮荫70%遮荫≈全光照,表明略耐荫且不喜光;海南大头茶(Gordonia hainanensis)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为,50%遮荫70%遮荫全光照,也是略耐荫不喜光;而粗毛石笔木(Tutcheria hirta)和越南抱茎茶(Camellia amplexicaulis)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为,70%遮荫50%遮荫,耐荫性较好忌全光照。遮荫下的成活率(除张氏红山茶成活率100%外)和生长量均比全光照下的高。总之,全光照下不利于6种山茶科植物的苗木存活和生长量增长,50%和70%遮荫能不同程度地提高6种山茶科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量,表明山茶属植物为中性至偏耐荫植物。  相似文献   

12.
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浙江省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群落的不同样地、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161种)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植物(14种),而群落均匀度两者无显著差异。在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均大于乔木层,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于草本层。而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之间的群落均匀度差异不显著。表4参29  相似文献   

13.
弱光对不同耐荫大豆苗期根系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耐荫强度大豆品种幼苗对弱光胁迫的响应,为筛选改良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的大豆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选用2个强耐荫和弱耐荫大豆材料,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正常光照和弱光两个处理对大豆根系和地上部形态、各器官干物质分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荧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下4个大豆品种的根长、根表面积、侧根数、根重和根体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株高,下胚轴长,平均节间长均显著增加,而节数差异不明显。强耐荫品种地上部干重增加而弱耐荫品种减少,弱光下光合产物更多地向茎秆分配。弱光均导致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下降,但强弱耐荫品种间的气孔导度(G_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结论】弱光对不同耐荫强度的大豆品种的影响是地下部和地上部同时存在的,但是强耐荫品种在弱光下有着更高的净光合率(P_n),并会增加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和相对较高的暗适应最大荧光(F_m)来适应弱光环境。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天台山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分布在浙江省天台山的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草本植物,群落均匀度两者无明显差异.植物生活型与物种多样性表现为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小于灌木层,它们之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而乔木层的群落均匀度显著大于灌木层.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于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之间的群落均匀度差异不显著.从群落种-多度分布来看,木本植物、草本植物都符合对数级数分布,说明该群落富集种少,稀疏种多,群落的均匀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葛瑶    王振锡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74-81
为研究天山云杉林冠层特征与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相互关系,以新疆天格尔森林公园天山云杉林的4个龄级的林分(幼林龄、中林龄、近熟林、成熟林)为研究对象,以冠层分析仪获得的冠层结构特征和林下光环境指数等野外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 α 多样性指数分析4个龄级的草本物种多样性,利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冠层结构对草本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指标在不同龄级间均有一定的差异,且随着林分的生长和更新,天山云杉林呈现林冠开度逐渐减小、叶面积指数增大、林下光辐射均减弱、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减小的趋势;典型模型表明林冠开度对冠层结构起到主要作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面积指数次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林下辐射中,林下总辐射对林内光环境起主要作用;相比冠层结构,林下光照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更大,其中林冠开度和丰富度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林下总辐射、林下直射辐射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12种植物耐荫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3类不同耐荫性植物紫娇花(Tulbaghia violacea)、白绢草(Tradescantia sillamontana)和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为试验材料,对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形态和光合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娇花在透光率50%条件下生长最好,白绢草在透光率35%条件下生长最好,金粟兰在透光率15%条件下生长最好,并且3类植物都是在适度遮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值高,遮荫有利于提高阴生植物生长势和光合性能。根据3类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形态及光合指标的相应变化,得出紫娇花耐荫性弱,较喜光,白绢草耐荫性中等,金粟兰耐荫性极强。  相似文献   

17.
以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反映北京平谷区四座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结合方差分析研究环境因子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最后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林下物种α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栓皮栎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有区别的,影响灌木层α多样性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是林分光照条件(如林冠空隙比例)和地形因素(如坡度),而影响草本层物种α多样性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是林龄。这些差异既与灌木、草本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关,也反映了群落内部不同层次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样带法调查了昆明市松花坝水源保护区无干扰及干扰云南松林植物群落。结果表明:无干扰样地植物群落由30科55种组成,灌草层优势种是铁仔(Myrsine africana)和野草莓(Fra-garia vesca);干扰样地由24科44种组成,灌草层优势种是铁仔、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和地果(Ficus tikoua)。无干扰样地云南松高度以Ⅲ级和Ⅳ级为主,平均高度7.27m;干扰样地云南松林高度以Ⅱ级和Ⅲ级为主,平均高度5.03m。两个样地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ACE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Fisherα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草本层仅个体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干扰样地各样带物种组成十分接近,指示物种是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IndVal=0.875,p=0.001)和碎米花(Rhododendron spiciferum)(IndVal=0.667,p=0.001);而干扰样地各样带物种组成不太相同,指示物种是早熟禾(Poa an-nua)(IndVal=1.000,p=0.001)、金丝草(IndVal=0.958,p=0.001)和火绒草(Leontopodiumsp.)(IndVal=0.861,p=0.001)。研究显示,干扰对云南松林的物种组成产生了明显影响,影响了乔木的高生长,降低了灌木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东祁连山柳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干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盖度、重要值和多度作为测度指标,对东祁连山高寒地区柳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盖度和重要值作为测度指标时较为一致,而多度差异性较大。(2)在柳灌丛群落内物种多样性水平上,草本层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3个指标均大于灌木层,但Alatalo均匀度指数则低于灌木层。灌木层中,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发生在海拔3150-3250m;草本层中,最大值均发生在海拔3100m处。(3)Whittaker指数和Routledge指数共同表明了灌木层β多样性水平高于草本层的多样性水平,而cody指数则未表征。在灌木层,β多样性随海拔增高而降低;草本层,在海拔3150-3200m间,物种替代的程度最高;在此海拔之上,物种的替代速率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4)割灌试验表明,干扰前后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则发生了变化:物种丰富度指数(dMe)、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有一定程度增长,其中,又以DMe值上升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对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与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方法】在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地段设立样方,调查了森林植被特征,并运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森林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特征.【结果】青城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高于草本层,乔木层丰富度高于灌木层,但两层间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差异不明显.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冠层上方的光量子通量(PPFD)显著负相关,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冠层下方PPFD显著正相关.草本层均匀度与冠层孔隙度和开度呈正显著相关,与郁闭度呈负相关.【结论】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及其引起的光环境变化对草本层的影响较乔木层和灌木层明显,尤其是对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更显著.在青城山低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林下光照强度大小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演替的重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