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外源硒和土壤水分状况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和品质特性,探明叶面喷施硒与土壤水分状况对产量和品质的耦合调控效应,为富硒番茄栽培的科学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试验以亚硒酸钠(Na2SeO3)为硒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3种叶面喷施硒浓度(S0:清水对照;S5:5 mg·L-1;S10:10 mg·L-1),每种硒喷施浓度下设置2种不同灌溉控制水平,灌水控制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W1:干旱胁迫)和75%(W2:充分供水),研究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番茄植株硒含量、生长发育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土壤硒含量也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植株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均随外源硒喷施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叶面喷施硒的果实硒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4倍。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株高和茎粗,叶面喷施硒可适度缓解干旱胁迫对株高的抑制作用,但对茎粗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较充分供水处理的产量平均减少了39.5%,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硒虽可适度增加坐果数,但单果质量有降低的趋势,因而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充分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使果实可溶性糖(SSC)、有机酸(OA)、维生素C(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分别显著提高了28.7%、24.3%、18.7%和24.0%。叶面喷施硒可促进SSC积累,但不同浓度间没有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除S5W2处理的OA略有减少外,其他叶面喷施硒处理均显著增加了OA,故而S5W2处理获得最佳糖酸比(SAR),S0W2处理的糖酸比表现最差。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不同叶面喷施硒浓度的TSS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TSS随硒喷施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说明叶面喷施硒浓度由5 mg·L-1增加到10 mg·L-1不能进一步提升果实品质。【结论】 叶面喷施硒与土壤水分状况对番茄品质的耦合作用效果明显,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喷施5 mg·L-1的Na2SeO3可大幅提升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果实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充分供水条件下叶面喷施5 mg·L-1的Na2SeO3在不降低产量的同时,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可实现稳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微型番茄Micro-Tom为材料,设置常温喷施清水(CK)、低温+喷施清水、低温+喷施50μmol/L褪黑素溶液、低温+喷施100μmol/L褪黑素溶液、低温+喷施150μmol/L褪黑素溶液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降低番茄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吸收的光量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它电子受体的概率(φEo)。与低温+喷施清水相比,喷施外源褪黑素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的POD、CAT、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且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和PSⅠ受体侧电子受体还原的量子效率的影响,减轻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机构的损伤。3个褪黑素浓度相比,低温胁迫下喷施50μmol/L处理各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指标表现最好,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青红元帅朝天椒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探究0.3 mg/L镉(Cd)胁迫条件下,叶面喷施0、3、5 mmol/L(以CK、Si3、Si5表示)Na2SiO3溶液对朝天椒产量、品质与吸收转运Cd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叶面阻控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青红元帅朝天椒各部位生物量随叶面喷施Na2SiO3浓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与CK相比,Si5处理各部位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果实鲜质量与干质量增幅分别为16.29%、15.26%,整株干质量增幅为21.35%。朝天椒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Vc)与辣椒碱含量均随叶面喷施Na2SiO3浓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Si5处理能够显著改善朝天椒品质。各处理不同部位Cd含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主茎上叶>根>叉茎上叶>果实>主茎>叉茎。与CK相比,叶面喷施Na2SiO3...  相似文献   

4.
以紫红长茄为材料,采用营养钵种植法,设4种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T)溶液(50、100、150、200μmol/L),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处理,喷施茄子幼苗叶片,再将茄子幼苗进行高温胁迫,通过测定茄子幼苗的光合参数以及POD、SOD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外源褪黑素对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的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MT能有效提高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能力,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茄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9 mg/g和12.14μmol/(m2·s),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喷施各浓度的MT均能显著提高茄子幼苗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SOD、CAT活性最高,分别为256.31、41.80 U/g,且与MT浓度为200μmol/L时的SOD、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喷施各浓度的MT均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MDA含量最低,为16.71 nmol/g。喷施外源MT能提高茄子对高温胁迫的抵抗力,且浓度为150μmol/L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纳米硒因易于被机体吸收、毒性小且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为探讨不同益生芽孢杆菌制备纳米硒的能力,以阿氏芽孢杆菌SI9、解淀粉芽孢杆菌AT34和凝结芽孢杆菌LB-9为研究对象,比较其转化Na2SeO3合成纳米硒的能力,并对其制备的纳米硒颗粒进行形貌表征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阿氏芽孢杆菌SI9还原制备纳米硒能力最强,解淀粉芽孢杆菌AT34与凝结芽孢杆菌LB-9次之;随着Na2SeO3浓度的升高,菌株的生长均受到抑制;在Na2SeO3浓度为200 μg·mL-1时,上述三株菌的纳米硒产率分别为48.3%、36.3%、34.8%,提取率分别为96.9%、95.0%和94.0%,纯度分别为73.2%、78.1%和89.4%,对Na2SeO3的转化率均为100%;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三株菌的纳米硒颗粒尺寸均在70~500 nm 之间。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法转化制备纳米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龙  须晖  李天来  王蕊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6):3186-3195
【目的】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刺激剂,对于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探索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揭示褪黑素调节植物抗逆性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番茄‘辽园多丽’为试材,首先采用叶片喷施和根施不同浓度褪黑素进行预处理:CK:叶片喷施清水、根施50 m L清水;R5、R50、R100、R150、R250:叶片喷清水,分别根施50m L 5、50、100、150和250μmol·L~(-1)褪黑素;L5、L50、L100、L150、L250:根施50 m L清水,叶片分别喷施5、50、100、150和250μmol·L~(-1)褪黑素;连续处理3 d后将植株移至温室中,以不浇水作为干旱处理(其中CK0:叶片喷施清水、根施50 m L清水预处理后正常浇水,CK1:叶片喷施清水、根施50 m L清水预处理后干旱处理)。干旱胁迫5 d后,通过比较暗适应下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PSI最大氧化状态Pm,确定根施和叶片喷施的最佳浓度处理。然后利用光合荧光同步测量系统分析根施和叶片喷施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PSII和PSI的光能分配和电子传递速率,类囊体膜的完整性和ATP酶活性的调节。【结果】根施和叶片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均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的Fv/Fm和Pm,并且随浓度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100和R100处理下的Fv/Fm和Pm最大,显著高于对照。L100和R100显著缓解了干旱胁迫对气体交换参数的抑制,其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分别为2.04和1.71μmol·m~(-2)·s~(-1),显著高于对照(CK1)(0.52μmol·m~(-2)·s~(-1));蒸腾速率(E)分别为0.66和0.54 mmol·m~(-2)·s~(-1),显著高于CK1(0.25 mmol·m~(-2)·s~(-1)),并且显著提高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H2O)和最大水分利用效率(WUE),降低了气孔限制值(Ls),而L100优于R100处理。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L100和R100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PSII的光化学反应效率Fv'/Fm'及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 P,表明褪黑素处理更利于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PSII光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环式电子传递速率得到显著加强,而L100和R100处理降低了环式电子传递速率,但加强了线性电子传递速率,且L100处理下番茄叶片ETRI和ETRII均高于R100处理;L100、R100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的Y(I)、Y(II),表明褪黑素处理有利于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吸收光能向光化学反应的方向分配;暗适应后,L100和R100处理番茄叶片P515诱导曲线均高于CK1,照光后,CK0处理番茄幼苗P515信号快速下降,其次是L100和R100处理,而CK1处理降低较慢,表明褪黑素具有保护叶绿体类囊体膜和ATP合成酶免受干旱胁迫伤害的作用。【结论】根施和叶片喷施外源褪黑素能缓解干旱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性能的抑制,加强光合运转效率,而叶片喷施是一种更简单高效的处理方式;褪黑素能加强作物光合作用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源褪黑素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越冬茬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叶面喷施50、100、150、200μmol/L的褪黑素溶液,以清水为对照,研究番茄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等风味指标及Vc、可溶性蛋白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可提升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μmol/L褪黑素溶液处理后樱桃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3%;施用50~100μmol/L的外源褪黑素可增加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外源褪黑素可提高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其中,200μmol/L外源褪黑素处理后可显著提高果实中有机酸含量;施用50~100μmol/L的外源褪黑素可提高果实糖酸比;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外源褪黑素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果实中的Vc含量则随着外源褪黑素施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外源褪黑素可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但降低了番茄果实中的Vc含量,其中,50~100μmol/L褪黑素浓度范围提升了樱桃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施加外源赤霉素(GA3)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缓解效应的影响。【方法】以阿迪娜和龙牧801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分别进行200和150 mmol/L的NaCl+Na2SO4盐胁迫,再分别对叶片喷施30、60、90、120和150 mg/L GA3,分析GA3对苜蓿幼苗盐胁迫的生理调控效应,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混合盐胁迫的紫花苜蓿幼苗喷施GA3后,其叶片的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APX和PAL活性均随GA3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0~150 mg/L GA3可积累4种渗透调节物质并提高5种酶活性。【结论】施加外源GA3可有效缓解2种苜蓿幼苗的NaCl+Na2SO4盐胁迫,30~150 mg/L GA3对盐胁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在60~90 mg/L GA3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褪黑素处理对苦荞耐盐性的影响,以苦荞WTX2种子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苦荞种子,以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处理种子在盐胁迫(100 mmol/L NaCl)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褪黑素处理的种子抗盐能力显著提高。当处理浓度为100、1 000μmol/L时,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鲜重均明显高于CK,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缓慢上升,而CK幼苗MDA含量在萌发第6天时急剧上升。100、1 000μmol/L褪黑素处理的种子萌发至第4~6天时,其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下降,而CK幼苗SOD酶活性显著下降;1 000μmol/L褪黑素处理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变化,而CK幼苗CAT活性处于明显下降的变化趋势。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处理可以有效缓解高盐对苦荞的胁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外源硅(Si)和CO2加富对Ca(NO3)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Si和CO2加富缓解番茄Ca(NO3)2胁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培法,以2叶1心的“中杂9号”番茄幼苗为试材,CO2浓度分别设置为常规(400±20)μmol·mol-1(以4表示)和加富(800±20)μmol·mol-1(以8表示),Si浓度设置为1.5 mmol·L-1的Na2Si O3·9H2O(以Si表示),以常规CO2浓度、正常营养液为对照(以CK表示),研究外源Si和CO2加富处理对100 mmol·L-1Ca(NO3)2胁迫(以Ca表示)下番茄幼苗生长、光合特性、水分代谢、...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葡萄生理特性、果实品质及养分吸收的调控效应,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K(0μmol/L)、T1(50μmol/L)、T2(100μmol/L)、T3(200μmol/L)及T4(400μmol/L)的外源褪黑素处理对葡萄叶片生理特性、果实品质及叶片和果实养分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褪黑度浓度增加,叶片SPAD值、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T2处理时达最大值,较CK分别显著提高11.60%、26.70%、14.80%、18.95%和62.45%,而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T2处理时降低最显著,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T1~T3处理的果实品质指标均高于CK,其中,T2处理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较CK分别显著增加30.72%、14.71%、38.91%、51.44%和66.33%,T1~T4处理均降低可滴定酸含量;T2处理的叶片氮和果实钾含量最高,较CK分别显著增加25.75%和27.58%,且与T3处理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T2处理综合得分最高。综合分析,适宜浓...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改善豇豆硒营养的硒肥调控措施,以矮蔓豇豆美国无架豆、有架豇豆之豇28/2为试验材料,以亚硒酸钠(Na2SeO3)、纳米硒(SeNPs)为硒源,在2个不同的生长季节分别开展硒强化栽培的定点试验。在第1季,将外源硒浓度设置为0、0.1、0.5、1.0、2.5、3.0 mmol/L,研究不同硒浓度、不同硒源对豇豆豆荚中硒形态、硒含量的影响;在第2季,将外源硒浓度设置为0、0.5、2.5 mmol/L,比较不同施肥次数、不同采摘时间对豇豆豆荚中总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豇豆品种豆荚的硒含量均随施入的外源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浓度下,Na2SeO3对豆荚硒含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用不同外源硒处理后,豇豆豆荚中硒的主要存在形态为MeSeCys、SeMet,在有架豇豆豆荚中,这2种形态硒含量占总硒含量的比例分别为15.20%~36.53%、63.47%~74.64%,在矮蔓豇豆豆荚中,这2种形态硒含量的占比分别为14.50%~32.31%、55.00%~100.00%;无机硒形态均只能在高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以‘春晨长红茄’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褪黑素(MT)喷施茄子幼苗叶片,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置于自然光温下为CK,低温弱光下为CK1),研究MT对低温弱光胁迫下茄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低于200μmol/L的MT能保持低温弱光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当MT浓度为150μmol/L,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CK1高40.23%和75.00%;喷施MT,有助于提高PSII活性,增大光能捕获和转化效率;喷施MT能提高茄子幼苗叶片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与CK1相比,茄子幼苗叶片POD活性提高了108.6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50.61%。综合本研究结果,喷施MT能提高茄子幼苗叶片对低温弱光的抵抗力,且浓度为150μmol/L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水稻品种垦稻10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10 mmol/L甜菜碱浸种对不同浓度(0、20、40、60、80 mmol/L)苏打盐碱(Na2CO3、NaHCO3)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苏打盐碱胁迫处理抑制了水稻种子萌发,与蒸馏水浸种处理(CK)相比,蒸馏水浸种+40、60、80 mmol/L苏打盐碱胁迫处理(S40、S60、S80)降低了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根/芽长,提高了根系相对电导率;而甜菜碱浸种+40、60、80 mmol/L苏打盐碱胁迫处理(SBT40、SBT60、SBT80)显著缓解了苏打盐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相同苏打盐碱胁迫条件下蒸馏水浸种处理相比,SBT40、SBT60、SBT80处理的发芽率分别增加了1.40%、1.15%、4.65%(P<0.05),侧根...  相似文献   

15.
UV-B辐射会对植物造成伤害,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褪黑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为明确褪黑素在UV-B辐射下对马铃薯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辐射强度[太阳光自然照射及2.5、5.0、7.5 kJ/(m2·d),分别记为CK、B1、B2、B3]以及6个褪黑素浓度(0、25、50、100、150、200μmol/L),选用马铃薯品种合作88,进行为期15 d的处理。研究发现:UV-B辐射增强后,马铃薯植株高度降低,进行褪黑素处理后有所提高,提高幅度最大为7.65%,即B3条件下,施加100μmol/L的褪黑素。施加褪黑素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升高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升高幅度最大约为成倍增加,即在B1条件下施加25μmol/L褪黑素。施加褪黑素后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升高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升高程度可达30.43%,即在B1条件下,施加50μmol/L褪黑素。随着辐射的增强,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在B3条件下,类黄酮含量最高,与在CK条件下各褪黑素浓度相比分别增加61.41%、63.44%、64.86%、64.86%、65.78%、65.78%。在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溶液对2种制干辣椒品种红椒王和川椒19号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红椒王和川椒19号为试材,以NaCl和NaHCO3溶液浓度为变量,采用盆栽定量浇灌,测定现蕾时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利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2种制干辣椒品种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结果】在栽培基质中分别浇灌50、100、150和200 mmol/L NaCl和NaHCO3溶液后,辣椒叶片受到了NaCl和NaHCO3胁迫而出现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降低的变化现象。在200 mmol/L NaCl处理下红椒王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低为13.79μmol/(m2?s),川椒19号在200 mmol/L NaHCO3处理下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低为16.85μmol/(m2?s)。【结论】NaCl和NaHCO3胁迫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添加亚硒酸钠(Na2SeO3)对人工栽培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六妹羊肚菌作为富硒载体,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人工栽培,系统分析不同硒浓度处理对羊肚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为0时,菌盖长度与菌柄周长最长;当硒浓度为10 mg/L时,菌柄周长与菌盖长度最长,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0 mg/L时,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单株干重及子实体总长度最大,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40 mg/L时,硒浓度抑制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硒浓度20 mg/L下栽培的羊肚菌子实体的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最佳浓度。【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在20 mg/L效果最好,是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水蜜桃冷藏品质及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琼花露水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褪黑素处理对桃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抑制冷藏桃果硬度下降和失重率上升,从而保持冷藏桃果感官品质,减轻冷害症状。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抑制冷藏桃果相对电导率上升,丙二醛(MDA)积累,蛋白质和抗坏血酸降解,从而降低桃果氧化伤害。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上升,维持多酚含量,从而抑制果实褐变。总之,100μmol/L褪黑素处理通过抑制桃果褐变,降低氧化伤害,保持果实冷藏品质并抑制冷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碱性盐胁迫下马铃薯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马铃薯大西洋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不添加NaHCO3(CK)和添加300 mmol/L NaHCO3(T0),以及添加300 mmol/L NaHCO3后喷施0.25μmol/L(T1)、0.50μmol/L(T2)、1.00μmol/L(T3)、2.00μmol/L(T4)外源EBR,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300 mmol/L NaHCO3(T0)胁迫抑制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土壤酶活性。喷施不同浓度外源EBR均能缓解NaHCO3对马铃薯的胁迫,相比于T0处理,T1处理~T4处理的根粗、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系活力以及根系干质量均得到提高;整个生育期根系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含量及超氧阴离子含量明显下降;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叶面增施光碳核肥对柑橘果实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为改善柑橘栽培管理技术及光碳核肥的生产实践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增施等量清水(CK)、体积比分别为光碳核肥︰水=1︰100(T1)、光碳核肥︰水=1︰150(T2)和光碳核肥︰水=1︰200(T3)的光碳核肥对茂谷柑果实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稀释比例光碳核肥处理茂谷柑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不同。经光碳核肥处理的果实横径均大于CK,纵径均小于CK;成熟期果形指数为0.76~0.82,以CK最大,果实更加偏扁圆形。果实提前进入转色期,成熟期果皮色差以T2最好,其L*、a*和b*值分别较CK提高4.20%、19.93%和7.85%。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以T1最高,分别为42.15 mg/mL、83.80 mg/mL和130.51 mg/mL;CK最低,分别为37.52 mg/mL、68.75 mg/mL和122.21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