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Hg、As、Cr、Cd在食物链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五分法采集农灌水 (工业废水 )、农田土壤、农作物和畜禽产品样品 ,并检测其中重金属元素汞( Hg)、砷 ( As)、铬 ( Cr)和镉 ( Cd)的含量。结果表明 ,4种重金属元素在农灌水和土壤中的含量由低到高分别依次为Hg相似文献   

2.
薄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93-6794
[目的]研究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蔬菜安全水平。[方法]对大同县青椒、茄子、西红柿、黄瓜、西葫芦5种蔬菜中Hg、Pb、Cd、Cr、As 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蔬菜质量分级标准评价了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33个蔬菜样品中Hg、Pb、Cd、Cr、As重金属含量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供试蔬菜全部属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s、Hg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u、Cr、Cd、Pb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茶园土壤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中As、Hg、Cu、Cr、Cd、Pb平均含量除Cd超标20%~40%外,其余5种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土壤重金属标准限值。重金属As、Hg、Cu、Cr、Pb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属于安全级别。以NY659-2003、NY/T288-2012为依据,则46个茶园茶叶原料样品中的As、Hg、Cu、Cr、Cd含量均远低于国标或部颁的最高含量限值。  相似文献   

4.
对2006~2015年长沙市郊一蔬菜种植区进行定位监测,并测定灌溉水样、土壤和农区蔬菜品质各项指标。研究表明:2006~2015年,该监测点水质基本处于安全状态;土壤中Pb、As、Hg、Cr含量均处于安全范围,但Cd除2008年外均超过标准限量,说明该监测点土壤已经受到Cd污染;白菜样中的Pb、Cd、Hg含量有少数年份超标,2014~2015年白菜中4种重金属检测值均未超过标准限量。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郊区土壤—水稻体系重金属含量及迁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春郊区部分水田土壤及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法对污染现状进行评价.Cd、Hg、As、Cu、Pb、Cr、Zn及Ni8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全部符合一般农田的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区域内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污染水平.水稻籽粒中Cd、Hg、As、Cu、Pb、Cr及Zn7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结果均表明研究区域内水稻符合农产品食用标准.除了Hg、Pb和As以外,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的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这些元素较易从土壤向水稻植物体内迁移积累.  相似文献   

6.
在琼海市12个乡镇的典型土壤中采集21个混合土壤样本,并对各土壤样本中重金属元素Hg、Cd、Cr、Pb和As的含量进行测定,以了解琼海市水稻土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以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琼海市水稻土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小于二级标准值;表层土壤Pb和Hg、Pb和Cd、As和Cd、As和P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从单项污染指数来看,除了大路镇存在Cr元素轻度污染外,其他各乡镇均未受到重金属Hg、Cd、Cr、Pb和As的污染;从全市范围来看,仅有大路镇为警戒级程度,其他11个乡镇安全清洁,全市的综合污染指数仅为0.32,说明全市水稻土环境质量状况整体清洁,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沼液施用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以水稻和皇竹草为供试材料,在江西省不同地区设计试验,分析沼液施用对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Hg未被检出,Zn、Cu、Cd、Cr、Pb和As均被检出,其中Zn、Cu含量最高,且均未超出NY/T 2596—2014中相应的限量值.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土壤中,Hg潜在风险最高,其次是Cd、As、Cu、Zn,而Cr、Pb的潜在风险最低;需监测沼液长期施用对土壤中Cd、As、Cu、Zn的累积情况;皇竹草种植土壤中,Pb和Zn的潜在风险较高,其次是As和Cd,而Hg、Cr和Cu的潜在风险较低;沼液中Zn含量较高,需监测沼液长期施用对土壤中Zn的影响;对于糙米和皇竹草,Hg未被检出,Zn、Cu、Cd、Cr、Pb和As均被检出,其中Zn含量最高分别为17.844~23.073和9.665~35.913 mg/kg;其次是Cu分别是2.638~3.323和2.816~9.392 mg/kg;Cr、As、Pb和Cd的含量相对偏低;皇竹草中重金属受沼液施用的影响,且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除Cr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8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PbAsZnCuCrNi,其中Cu、Cr、Ni在不同灌区差异性相对较小,Cd、Hg、Pb在不同灌区差异较大;Cu与Zn、Cr、Cd、As、Hg,Zn与Ni,Cr与Pb、Ni、As、Hg,Cd与As呈显著相关的概率较大,Pb与Cu、Zn、Ni、Hg,Hg与Zn、Cd、Ni、As呈高度相关的概率较大;各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AsZnPbNiCr。【结论】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云南东川小江沿岸农田土壤及白菜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分析土壤及白菜中As、Cd、Cr、Cu、Hg、Ni、Pb和Zn含量。【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在研究区农田土壤中As、Cd和Cu元素超标,Cr、Hg、Ni、Pb和Zn基本不构成污染,矿业活动区土壤污染最为严重。【结论】研究区白菜中的As、Cd、Cr、Cu、Hg、Ni、Pb和Zn全部超标,超标率均为100%。白菜污染程度为:矿业活动区东川上游东川中游东川下游,白菜对Pb的富集吸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辣木老叶、成叶、嫩叶中5种重金属元素As、 Hg、 Pb、 Cd、 Cr的含量,了解辣木叶作为蔬菜食品的安全性,采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了辣木老叶、成叶、嫩叶中重金属元素As、 Hg、 Pb、 Cd、 Cr,检测结果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辣木叶片中重金属元素As、Hg、 Pb、 Cd、 Cr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限量值,重金属元素As、 Hg、 Pb、 Cd、 Cr含量总体呈现成叶老叶嫩叶的趋势,老叶、成叶、嫩叶之间重金属元素Hg、 Pb、 Cd、 Cr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论:辣木叶重金属污染小,安全性高,能够作为一种生态、无公害的优质绿色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水稻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俊清  袁旭音  李继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06-10208,10211
[目的]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水稻重金属污染特征。[方法]测定长江三角洲地区150多个采样点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研究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区域和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以及转换和分配特征。[结果]长江三角洲地区受Cd、Pb、Cr、Cu、Zn的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严重,Pb、Cu和Zn次之,Cr最轻,几乎不受Hg和As的污染,内梅罗污染指数为0.880,属于警戒级;水稻果实中Cd、Cr、Cu、Hg和Zn超过其背景值。按区域划分,土壤污染程度依次为:环太湖地区〉浙江南部地区〉沿江地区,城市直辖区〉县级城镇及农村;按迁移转化规律划分,根际土壤〉水稻根茎〉水稻果实;转换系数Cd〉Cu〉Zn〉As〉Hg〉Pb〉Cr,分配系数Zn〉Cr〉Cd〉Cu〉Hg〉Pb〉As。[结论]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元素的数值范围较大,个别样本污染严重,应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与预防。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水稻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水稻重金属污染特征。[方法]测定长江三角洲地区150多个采样点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研究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区域和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以及转换和分配特征。[结果]长江三角洲地区受Cd、Pb、Cr、Cu、Zn的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严重,Pb、Cu和Zn次之,Cr最轻,几乎不受Hg和As的污染,内梅罗污染指数为0.880,属于警戒级;水稻果实中Cd、Cr、Cu、Hg和Zn超过其背景值。按区域划分,土壤污染程度依次为:环太湖地区〉浙江南部地区〉沿江地区,城市直辖区〉县级城镇及农村;按迁移转化规律划分,根际土壤〉水稻根茎〉水稻果实;转换系数Cd〉Cu〉Zn〉As〉Hg〉Pb〉Cr,分配系数Zn〉Cr〉Cd〉Cu〉Hg〉Pb〉As。[结论]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元素的数值范围较大,个别样本污染严重,应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与预防。  相似文献   

13.
以宿州市环城河两侧土壤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环城河两侧环境的不同,在河流两岸各布置18个采样点,共36个采样点,分析Cu、Pb、Zn、Cd、Ni、Cr、Hg、As共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u、Pb、Zn、Cd、Ni、Cr、Hg、As平均含量分别为34.27、27.32、66.07、5.73、30.18、51.99、0.34、16.81mg/kg,其中Cd和Hg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Cu超过了宿州土壤背景值,除Zn外,其余元素均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从河流沿岸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来看,Cu、Cd、Ni、Cr、Hg这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为北侧高、南侧低,Pb、Zn、As这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则为北侧低、南侧高,表明重金属含量分布与环境绿化间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葡萄主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石河子葡萄主产区的51个果园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Cd、Cr、Cu、Pb、Hg、As 6种重金属都有检出,各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葡萄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限值,各项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加权综合污染指数也均小于1,属于安全清洁级。依据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Cr、Cu、Hg、As含量未超过限定值,有49.02%果园土壤的Cd含量超过了限定值,51个果园土壤中的Pb含量都超过了限定值;Cu、Cr、As、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1小于2,有49.02%果园土壤的Cd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处于警戒级的果园占78.43%,处于轻污染级的占21.57%。因此,石河子葡萄主产区果园土壤环境质量只符合无公害葡萄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平凉市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累积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平凉市蔬菜田土壤重金属As、Hg、Pb、Cr、Cd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Hg、Pb、Cr、Cd平均含量分别为9.957、0.038、32.162、65.983、0.119 mg/kg,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限值。其中Pb、Hg、Cd的累积比较明显,累积程度为轻度及中度,其它重金属属于无累积清洁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三七种植农田土壤中5种重金属(Cd、As、Pb、Cr、Hg)的污染风险及植株对5种重金属的累积差异。【方法】采集来自10个三七种植地的250株三七植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方法检测土壤和植株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进一步分析三七根际土壤及植株地上部、地下部5种重金属的超标率、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10个采样地三七根际土壤重金属超标率为Cd (75.56%)>As (40.23%)>Cr(8.89%)>Hg (0.00%)=Pb (0.00%),超标重金属未超过管控值,4个采样地属于轻度污染。三七植株地上部及地下部均超标的重金属为Cd、Cr和Pb,地上部重金属超标率为Cd (67.90%)>Cr (22.22%)>Pb (10.84%),地下部重金属超标率为Cr (49.43%)>Cd (32.05%)>Pb (3.70%)。除了Hg,三七植株地下部对Cd、Pb、As和Cr的富集能力均强于地上部,且地上部和地下部对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结论】大部分采样地属于轻污染等级,但三七植株地下部及根际土壤Cd、As和Cr有潜在的...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区土壤 Zn、Cu、Ni、Pb、Cd、Cr、Hg、As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Zn、Cu、Pb、Cd、Hg、As 平均含量均超过了山西省土壤背景值;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仅 Ni、Pb、As 分别有5%、37%、1%的采样点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但所有样点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值。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各重金属地累积指数表现为 Hg>Cd>Pb>Cu>Zn>As>Ni>Cr,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表现为 Hg>Cd>Pb>As>Cu>Ni>Cr>Zn,土壤环境总体处于无至中-强度污染水平,存在强度危害风险。污染较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不仅受灌溉水质影响,还与灌溉次数、农业施肥、交通运输、工矿企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新乡市卫河沿岸果菜类蔬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蔬菜食用部分As、Cr重金属含量,分析了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并进行了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豇豆受As污染最严重,其次是菜豆,瓜类蔬菜As含量均未超标。茄子受Cr污染最严重,其次是豇豆、菜豆,西葫芦、冬瓜、西红柿中Cr含量未超标。从综合污染指数看,西葫芦、冬瓜的污染程度处于警戒级,属于尚清洁水平;甜辣椒、黄瓜、菜豆受到了轻度污染;豇豆受到了中度污染;茄子受到了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酸性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以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Cd、As、Pb、Zn、Cu、Cr、Ni和Hg等8种重金属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均受到Cd、As、Pb、Zn、Cu、Ni轻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s> Ni >Pb> Cu >Cd、Zn> Cr> Hg,空间分布不均匀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d> As >Pb> Zn> Cu> Cr> Ni> Hg; Cd的含量与pH值呈正相关性;As的含量与F的含量呈正相关性,Cr、Hg的含量与F的含量呈负相关性;Cr、Cd的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性;Cu与As、Cu与Ni、Hg与Cr呈正相关性,Zn与Pb、As与Ni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东莞市乡镇企业密集区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相比,该地区菜地表层土壤Hg、Pb和Cd发生明显累积,西部平原区和中部过渡区污染最为严重,呈现出产业依赖和地域特征。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指示,研究区菜地表层土壤中的8种重金属主要有3种不同来源:Ni、Cr、As和Zn以自然源为主,Hg和Pb主要来源于工业及交通运输,农业生产活动对Cu和Cd贡献最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产生的生态效应明显,近40%的蔬菜样品Pb、Cd、Ni、As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同种蔬菜对不同重金属以及不同品种蔬菜对同一重金属都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生菜、油麦菜和白菜易受Pb污染影响;油麦菜和白菜易受Cd污染影响;菜薹易受As、Ni污染影响。蔬菜Cd、Ni、As超标与土壤重金属污染关系密切,而Pb含量超标以大气污染为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