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池塘大棚养殖美洲鲥的可行性,采用GLP-832型标准蔬菜大棚、直径6 m的帆布池、黑白遮阳膜和通风控制系统等构建美洲鲥帆布池塘大棚养殖系统,利用河道水开展了美洲鲥养殖试验,通过自动温度记录仪每隔2h记录水温数据,并对该模式的养殖成本和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帆布池塘大棚养殖系统能够保持养殖池水温在9.9~30....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更好地在南通地区推广美洲鲥的养殖,2022年5月开始笔者在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开沙村里沙养殖场开展了美洲鲥池塘养殖试验,至2023年11月生产商品美洲鲥15.1吨,平均亩产1 760千克,亩效益3.04万元。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养殖设施及材料1.养殖池塘本试验的养殖塘口为里沙养殖场8号,池塘长110米,宽52米,面积8.58亩。池塘水泥护坡,池塘深度4.0米(主要方便美洲鲥越冬和渡夏)。养殖池上方建有大棚设施,方便冬季美洲鲥越冬。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美洲鲥引种、繁育和养殖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美洲鲥的主要养殖区,常见于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工厂化模式不但能够较好地满足美洲鲥的养殖条件要求,而且非常适合该地区土地资源稀缺、价格昂贵的特点,因而被养殖户广泛采用。根据养殖经验,美洲鲥鱼种养殖水温应控制在10~32℃,鱼苗和成鱼养殖阶段温度耐受范围更窄。  相似文献   

4.
美洲鲥当年鱼种池塘遮阴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美洲鲥鱼种池塘遮阴养殖技术,采用推迟拉盖遮阴膜、提早拆除遮阴膜、适时搭建保温大棚等措施方法改进了美洲鲥当年鱼种池塘遮阴养殖方式,并开展了相关的养殖验证试验,研究比较了改进前、后的养殖效果。结果显示,2017年(改进前),美洲鲥当年鱼种经过120d的养殖,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12.46cm和26.53g,分别增长284.57%和3636.62%,肥满度为1.35g/cm~3,体长日增长率和体质量日增长率分别为0.076cm/d和0.215g/d,养殖成活率为81.02%,饲料系数为2.04;2018年(改进后),美洲鲥当年鱼种经过144d的养殖,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16.50~16.89cm和65.97~69.68g,分别增长293.70%~370.09%和6066.37%~9460.87%,肥满度为1.42~1.50g/cm~3,体长日增长率和体质量日增长率分别为0.088~0.090cm/d和0.453~0.476g/d,养殖成活率为75.94%~78.96%,饲料系数为1.63~1.77。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池塘遮阴养殖模式,其养殖效果好于单纯的遮阴池塘或露天池塘,与大水面网箱和深井水工厂化养殖模式相近。建议在江浙地区开展美洲鲥当年鱼种池塘养殖时,于放苗1周后拉盖遮阴膜,9月中旬移除遮阴膜,10月中旬搭建池塘保温大棚。  相似文献   

5.
正美洲鲥的人工规模化养殖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美洲鲥"出水即死""触鳞必死"的习性,增大了养殖难度,部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事故频发,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就自己研究的温室大棚土池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以及大棚的构造池塘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土池,深2.5~3米,面积2.5亩。池塘底部一端设有排水口,另一端打一眼40米的深井。池底向设有排水口的一端稍微倾斜,方便排水。池内配备1.5千瓦微孔增氧机和1.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各1台。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美洲鲥池塘养殖技术,对美洲鲥1~+龄亚成鱼在池塘保温大棚条件下越冬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科研基地开展了美洲鲥池塘保温大棚越冬养殖试验,放养密度为4 682尾/hm~2。试验结果:在水温11.2~20.6℃条件下,经150 d的越冬养殖,越冬成活率98.0%,美洲鲥体长增长26.6%,体质量增加96.2%,体质量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W=0.012 3L~(3.076),R~2=0.922 8,接近于匀速生长,体长、体质量日均增长量随养殖天数的增加呈n形变化,肥满度在1.55~1.71,最大值出现在越冬养殖中期。结果表明:美洲鲥1~+亚成鱼的适宜越冬水温在12℃以上,最佳越冬水温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为充分利用一龄鲥鱼种对养殖水温适应性相对较强的特点,实施一龄鲥鱼早期在室外土池养殖,到11月下旬再移入室内温室大棚养殖的两段式养殖模式,并在实际试验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就江阴市锦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022年实施的一龄美洲鲥室外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1.室外池塘准备室外养殖试验池选择了温室大棚相邻的室外土塘,水源与生态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8.
美洲鲥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又名美国鲥鱼,目前,华东地区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多采用设施养殖,成本较高,使得美洲鲥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泰州市秋雪湖渔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索,建立了采用地下水及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的美洲鲥集约化养殖技术,2010-2012年,试验了5个专用养殖池、总面积约300米2,配套微孔增氧技术,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相关的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美洲鲥的生物学特性及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海洋与渔业》2008,(10):35-36
美洲鲥(A losa s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是一种高档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DHA含量高,深受民众喜爱。加之近年来,随着长江鲥鱼的濒临灭绝,而美洲鲥无论在外形大小还是在营养价值上都和长江鲥鱼非常相似,国内许多地方都将美洲鲥作为优良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并推广养殖。由于美洲鲥具有好动、易集群、对外界刺激应激反应强等特点,使得这种名优鱼类在养殖技术上要求较高,尤其是池塘养殖更应加强管理,做好养殖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工作,作者结合池塘养殖美洲鲥的工作经验,将池塘养殖过程中各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推广养殖该鱼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谢永德  税春  施永海 《水产科技情报》2020,47(3):140-144, 149
为弥补美洲鲥对水温耐受性较差的缺陷,使其在上海乃至江浙地区能自然过冬,2016-2019年通过在养殖池塘上搭建保温棚,开展了美洲鲥2龄鱼种越冬养殖试验。试验结果:2016-2017年、2017-2018年、2018-2019年3年越冬期间,美洲鲥的体长相对增长率分别为26.58%、5.63%、11.87%,体质量相对增长率分别为96.21%、27.46%、49.6%,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3.1%、70.5%、95.0%,饲料系数分别为2.36、3.51、2.21。结果表明,水温在12℃以上时,2龄美洲鲥摄食良好,越冬期仍然是其重要的生长期,在池塘上搭建越冬保温棚能够使美洲鲥安全过冬。建议在江浙沪等地区搭建越冬棚养殖美洲鲥,越冬放养密度控制在1000~1200尾/亩(15亩=1 hm^2,下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产》2010,(6):71-71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朱新平研究员主持的“美洲鲥人工驯养项目》获得新突破。4月底至5月初,项目研究小组对池养2冬龄美洲鲥进行了多次人工繁殖试验,最终以生态调控方式,成功促使池养美洲鲥亲鱼自然产卵,获得美洲鲥受精卵10万余粒,孵化出美洲鲥仔鱼1万余尾。这是继2009年度该项目组在美洲鲥苗种培育与养殖中取得苗种培育成活率达到85%,养殖成活率达90%成绩基础上的又一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美洲鲥室内人工育苗的技术方法,对其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美洲鲥苗种培育过程中,用空气能制冷制热机组将受精卵孵化温度控制在17~19℃,苗种培育温度控制在19.0~20.5℃,并以池塘培养的生物饵料(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试验结果:2017—2019年连续3年,每年4—8月收集美洲鲥卵,数量分别为277.96万、471.48万、2 226.32万粒,获得的受精卵分别为18.58万、74.47万、195.85万粒,受精率分别为6.68%、15.80%、8.80%;受精卵孵化后,仔鱼经30~50 d的室内水泥池培育,最终分别获得体长30~50 mm并已成功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幼鱼9 392、40 083、78 600尾,育苗成活率分别为11.01%、15.00%、15.72%。试验获得了1套适合上海地区美洲鲥室内人工育苗的模式,可以为美洲鲥后续的人工育苗研究和规模化苗种培育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美洲鲥室内人工育苗的技术方法,对其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美洲鲥苗种培育过程中,用空气能制冷制热机组将受精卵孵化温度控制在17~19℃,苗种培育温度控制在19.0~20.5℃,并以池塘培养的生物饵料(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试验结果:2017-2019年连续3年,每年4-8月收集美洲鲥卵,数量分别为277.96万、471.48万、2 226.32万粒,获得的受精卵分别为18.58万、74.47万、195.85万粒,受精率分别为6.68%、15.80%、8.80%;受精卵孵化后,仔鱼经30~50 d的室内水泥池培育,最终分别获得体长30~50 mm并已成功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幼鱼9 392、40 083、78 600尾,育苗成活率分别为11.01%、15.00%、15.72%。试验获得了1套适合上海地区美洲鲥室内人工育苗的模式,可以为美洲鲥后续的人工育苗研究和规模化苗种培育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美洲鲥,学名Alosa sapidissima,又名美国鲥鱼、美洲西鲱。美洲鲥以其肉质细嫩、丰腴肥美而著称,深受消费者青睐,经济价值极高。由于美洲鲥的受精卵引种孵化、池塘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亟待形成一套受精卵孵化、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技术。美洲鲥鱼苗摄食早,基本上在水温20℃左右、出  相似文献   

15.
于2017—2019年采用在池塘上方搭建简易保温大棚的方式开展了美洲鲥当年鱼种越冬养殖试验,研究探讨了越冬养殖相关的技术参数。结果显示:搭建保温大棚后,冬季池塘水温可保持在10℃以上,在美洲鲥当年鱼种(0+龄鱼种,平均体长12.45~16.65 cm,平均体质量27.29~66.41 g)放养密度为1518~2970尾/亩(15亩=1 hm^2,下同)和81.04~100.78 kg/亩的条件下,在越冬前中期(12月至次年3月中旬),日投饲量在0.8~1.6 kg/亩,越冬后期(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日投饲量也由2.0 kg/亩左右迅速增加到4.0~5.0 kg/亩。经过125~130 d的越冬养殖,鱼种平均体长达17.48~21.19 cm,增长28.04%~40.40%,平均体质量77.57~137.96 g/尾,增加了106.53%~184.24%,鱼种的体长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193~0.261)%/d和(0.585~0.804)%/d,日均增长量和日增重分别为0.036~0.039 cm/d和0.387~0.572 g/d;收获时美洲鲥鱼的肥满度为1.42~1.43 g/cm3,养殖成活率为89.29%~94.81%,饲料系数为1.50~1.65,亩产量为198.50~205.68 kg。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浙地区,养殖池塘上方搭建保温大棚后,冬季池塘水温(10~20℃)在美洲鲥当年鱼种的适宜水温范围,能获得较理想的越冬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美洲鲥低能高效的温室工厂化养殖新技术,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进行了温室工厂化养殖试验,同时探索了物联网技术在美洲鲥工厂化养殖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智能化管理,共生产美洲鲥商品鱼11084 kg,年平均单产10.14 kg/m2,年平均养殖效益达7353.69元/m2。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美洲鲥养殖以工厂化温室养殖为主,然而温室造价大,产能低,养殖成本高,因此尽管美洲鲥引进我国已经近20年,但养殖产量依然没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本试验利用工厂化温室和室外土池塘、室外网箱相结合进行美洲鲥"两段式养殖"模式的探索,在工厂化温室进行美洲鲥鱼苗阶段的培育,经过越冬后放至室外土池或  相似文献   

18.
正美洲鲥养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小有规模,为了解该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考察该产业是否适合都市产业发展、是否可以引导其产业的绿色发展,调研组于2019年7月对美洲鲥养殖产业现状开展了调研。调研组采用实地走访、电话网络和座谈等形式,对技术服务人员、养殖户、商  相似文献   

19.
2016—2018年开展了美洲鲥商品鱼池塘养殖试验,2018年养殖成活率达到80%以上。根据3年的生长情况、成活率分析,放养密度控制在1 000~1 200尾/667 m~2为宜,规格要求100 g/尾以上。  相似文献   

20.
水库网箱美洲鲥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属鲱形目,鲱科,鲥亚科,西鲱属,分布在北美洲大西洋西岸从加拿大魁北克省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河流和海洋中,与中国鲥(Tenualosa reevesii)同属一个亚科,是一种有较高营养和经济价值的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1,2]。由于目前中国鲥鱼资源的急剧减少,但人们对鲥鱼需求的热情不减,因此我国从2003年开始从美国引进美洲鲥,希望能够在中国驯养成功,以供市场之需。经过10年的驯化养殖摸索,美洲鲥的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养殖成活率也得到一定的提高[3,4]。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