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湖南省稻田综合种养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湖南省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湖南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多样,具体阐述了稻—虾、稻—鱼、稻—蛙、稻—龟、稻—鳖等4种模式。分析了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包括盲目跟风,无序发展;生产不规范,养殖沟(坑)面积过大;片面追求养殖效益,不重视水稻生产;养殖密度不断加大,造成新的环境污染;技术与管理水平不高,凭经验生产;精深加工不够,区域公共品牌不响;适宜于不同稻田种养模式的水稻品种缺乏等7个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科学规划种养区域、强化技术支持、完善养殖技术规范、打造知名品牌、推动三产融合等6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1—2022年,贵州省印江县、思南县、德江县、遵义市等地进行了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示范,本文总结了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养蛙稻田选择不合理,蛙沟、防逃网、防鸟网、食台建设不规范以及农户在养殖过程缺乏稻田养蛙基本知识,对黑斑蛙疾病防控欠缺等问题,介绍了稻田养殖黑斑蛙的关键技术,为贵州省山区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空资源进行周年化生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鄂西北地区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阐述了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水稻种植、青蛙养殖、羊肚菌栽培等技术措施,并分析了该模式与常规种植制度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与稻-油轮作模式产投比分别为1.53和1.46,前者平均纯收入可达201 967元/hm2,远高于后者。虽然稻+蛙-菇模式成本投入较高,但全过程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合理发展稻+蛙-菇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的技术集成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间和空间开展黑斑蛙和泥鳅生态健康养殖的新型种养模式.阐述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绿色种养、绿色营养、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比较稻-蛙鳅共作与常规稻作的经济效益以及投入的物质与服务费成本项(苗种投入、物料投入、租赁服务以及设施防护).结果表明,稻-蛙鳅共作模式与常规稻作种植产投比分别为1.98、1.12,前者经济效益较高;物质与服务费成本项中,虽然稻-蛙鳅共作投入较高,但化学农药及化肥实现零投入,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推广该绿色种养模式,对提高稻田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稻蛙的种养技术上也提出新的要求。高效的种养技术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稻蛙的经济利益得到开发,我国也积极引进优良品种的稻蛙,融入稻田种植当中,以此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稻蛙综合养殖在我国发展所遇到的瓶颈,着重探讨山区稻蛙种养技术的有效方法,以供相关人员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6.
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的生态空间,实现水稻和水产养殖动物互利共生的创新型农业生产模式。阐述了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的主要功能,综述了我国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概况,介绍了稻鸭共生、稻虾共生、稻鱼共生、稻蛙共生和稻螺共生等5种湖南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分析了目前湖南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中存在缺少统一规划、协作机制不全、技术水平不高、培训服务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开拓不足的问题,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技术支撑、创新突破、产业化经营和深挖潜力等方面提出湖南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今后推广对策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稻蛙绿色种养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南方稻区及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本文采用产业调查,结合试验示范,介绍了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的技术特点,如稻田改造、水稻种植、蛙苗繁育与投放和蛙类饲喂与管理等;分析了稻蛙绿色种养模式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总结了稻蛙绿色种养模式发展中存在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规模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重蛙轻稻、蛙药和饲料使用过量等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发展,科学投饲和水肥调控以及模式升级,延长产业链等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的发展策略,为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稻、蛙、鳅、鱼立体种养是一种新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中国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结合2018—2020年黄冈市稻蛙鳅鱼立体种养模式实践,介绍了该模式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稻蛙鳅鱼立体种养模式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稻蛙复合种养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关系探讨稻蛙复合种养生态学原理。从“稻和蛙”的资源要素、稻蛙复合种养的功能及机理等方面综述当前的研究进展。简述了稻蛙复合种养的技术模式,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角度对稻蛙复合种养产业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农药对蛙的影响、蛙药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饲料和肥料分别对稻田生态系统和蛙的影响。最后从西南山区蛙品种的适应性、稻蛙耦合效果、稻蛙复合种养产投比等角度阐述了西南山区稻蛙复合种养产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生态种养是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该模式利用水稻和蛙类共生关系,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利用更充分,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更合理。介绍了稻—蛙种养模式的生态学原理,技术要点,以及稻—蛙种养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总结了稻—蛙种养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提出今后应推进稻—蛙生态种养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11.
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稻田的综合效益,可以实现高效的水产养殖,稳定了粮食生产,应对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的意义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稻-蛙生态养殖是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的一种高效养殖模式,通过合理利用水稻与蛙类的共生关系,增加单位面积生产效益。本研究确立了一套稻-蛙生态高效种养技术,通过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稻田渔业综合种养作为我国稻作和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水稻种植与水产动物养殖相结合的典范,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和明显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现已衍生出多种“稻+多种经济水产品种”养殖模式。因此,本文主要以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渔业生产部分为重点,分别对稻+鱼、虾、蟹、鳖、鳅等多种组合养殖模式技术进行总结,并对不同养殖组合下常见的鱼病防治方法进行概述。以期充分挖掘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生产潜力,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是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通过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收入来增收.在常熟古里,通过稻鳖、稻虾和稻虾草鹅等4种模式的技术示范与经济效益分析,相比单纯种稻,4种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55650、38850、24000和654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也增加了农户养殖生产成本,建议各地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稻田是蛙类的天然栖息场所,适于蛙的生活和生长:同时,蛙类喜食稻田中的害虫。稻田养蛙,即是利用稻、蛙这种自然共生关系,充分发挥稻与蛙之间的互利作用,既可以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有机稻谷和蛙类,又能获取蛙类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将稻蛙种养共生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稻田龙虾共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前景较好,在舒城县掀起了热潮。本文介绍了舒城县淡水稻田龙虾养殖技术,具体包括稻虾综合种养田间标准和工程建设、水稻栽培技术、稻田龙虾养殖技术3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稻田养殖龙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蛙、稻”生态种养配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蛙、稻"生态种养技术的总结、蛙稻田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蛙、稻"生态种养是一种高效的现代生态农业,能减少化肥、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用生物链来控制稻田中的害虫,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农民收入,可生产绿色的稻米和蛙。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山区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海拔高度对鲫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495m、810m两个不同海拔高度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鲫鱼与传统网箱养殖鲫鱼中氨基酸、脂肪酸与质构特性等的组成。结果表明,在810m海拔高度环境条件下,更有利于鲫鱼营养物质积累和肌肉口感的提升,得到品质更优的稻田养殖鲫鱼。建议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鲫鱼的养殖,宜选择海拔高度相对较高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9.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或合作社在稻田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本文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虾苗种投放与管理及"稻虾共作"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结合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了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促进水稻生产减肥减药、绿色增效,同时获得安全水产品(虾、鱼、鳖),提高了稻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回顾了安徽江淮稻鱼类综合的发展历程、产业现状,重点分析了霍邱县三流生态综合模式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建议因地制宜、因水优化布局安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优选三流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加强技术创新,稻渔并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