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红心柚‘橘湘红’为材料,安江香柚为对照,通过物候期和花器特征的观察、花粉活力的测定、自交和异交花粉管在柱头中的生长及果实种子差异分析,探讨‘橘湘红’无核的原因。结果表明:‘橘湘红’的物候期与对照仅相差2~3 d,花器发育均正常;‘橘湘红’、安江香柚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分别为98.81%、97.96%,花粉活力分别为96.75%、94.61%,可育性高;自交与异交授粉96 h后,花粉管生长开始出现差异,自交花粉管生长速度减缓,异交花粉管生长正常,授粉120 h后,自交的花粉管停滞生长,异交的花粉管生长到达花柱基部;‘橘湘红’异花授粉平均每个果实有正常种子103.8粒,自花授粉果实无正常发育的种子。综合分析认为自交不亲和性可能是‘橘湘红’无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运用酸解及改良卡宝品红染色压片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籽八月橘及其有籽原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花粉粒形态、生活力、发芽率和畸形率等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无籽八月橘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能形成正常的四分孢子,且花粉的育性较强,与其有籽原种的育性无显著差异,表明无籽八月橘无籽与花粉育性无关.  相似文献   

3.
无籽八月橘花粉育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酸解及改良卡宝品红染色压片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籽八月橘及其有籽原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花粉粒形态、生活力、发芽率和畸形率等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无籽八月橘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能形成正常的四分孢子,且花粉的育性较强,与其有籽原种的育性无显著差异,表明无籽八月橘无籽与花粉育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忍冬属(Lonicera Linn.)植物花粉萌发特性,为有性杂交奠定基础,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15%,20%,25%,30%)对贯月忍冬(L.sempervirens Linn.)离体花粉的萌发作用,分别进行了不同花粉采集时间(8:00~18:00)和不同培养温度(15℃,20℃,25℃,30℃)对4种离体花粉的萌发影响.结果表明30%蔗糖+0.01%硼酸的培养液中贯月忍冬花粉萌发迅速、萌发率高,可以作为测定花粉萌发的培养基;贯月忍冬、"格雷姆"忍冬(L.periclymenum"Geleimu")和滇西忍冬(L.buchananii Lace)早晨8:00采集的花粉萌发率高,红白忍冬(L.japonica var Chinensis)18:00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25℃条件下贯月忍冬离体花粉萌发速度快,4h萌发率为95.1%;30℃条件下"京红久"忍冬(L.×heckrottii)、滇西忍冬和红白忍冬萌发率高,4h萌发率分别为12.4%,84.7%,34.1%;贯月忍冬、"京红久"忍冬、滇西忍冬离体花粉在25℃和30℃条件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红白忍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明显差异,贯月忍冬的花粉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牛肉红朱橘果实品质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以朱红橘及其红肉突变体-牛肉红朱橘为材料,检测了贵州省不同产地果实的常规品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8种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朱红橘果肉中未检测到番茄红素,初步推测,牛肉红朱橘红肉突变可能是由番茄红素的积累所致.除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外,不同产地果实品质差异较小;大部分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产地果皮、果肉中紫黄质、花药黄质、八氢番茄红素含量差异均显著,表明,不同气候条件对这3种类胡罗卜素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较了13个牡丹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及萌发沟等。采用离体培养法,分析比较了13个品种的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13个牡丹品种的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赤道面观有近球形和长球形,极面观有三裂圆形和三裂三角形。花粉均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有小穴状、穴状、网状、穴网状。‘百花娇’花粉萌发率最高(67.70%),‘洛阳红’萌发率最差(19.43%)。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仁率山楂品种花粉量及花粉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种仁率分别为10.70%、18.50%、29.00%、41.70%、77.00%、80.00%、86.00%和86.20%的山楂品种聂家峪2号、甜水、西丰红、徐州大货、大金星、益都红口、秋金星和山东红面楂,其花粉量分别为每花药44133.2、52933.2、46923.5、41563.2、52364.0、57693.2、39200.0、62400.0粒;除甜水和大金星之间的花粉量差异不显著外,品种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以山东红面楂的花粉量最多。在采用5%琼脂+100μg/g硼酸+10 g/L蔗糖的适宜培养基上培养4 h后观测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7.50%、81.50%、51.40%、68.50%、70.20%、62.30%、85.10%和56.20%;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聂家峪2号的花粉萌发率最高。8个山楂品种的种仁率与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本试验还观测了不同培养时间和4种培养基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证明观察花粉活力时间以培养4 h后的观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二、四倍体青花菜为材料,采用TTC法、离体和原位萌发法研究其花粉活力,并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其结籽性.结果表明:1) TTC染色试验中四倍体与二倍体花粉可染率分别为48.6%和60.8%,差异显著.2)离体萌发试验中4X花粉在4 h时萌发率最大,达66.45%,4 h后萌发率稳定;2X在5h时萌发率最大,达69.4%,5...  相似文献   

9.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_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_3)_2·4H_2O 0.3g/L+MgSO_4·7H_2O 1.2g/L+KNO_3 0.1g/L+15%蔗糖+700mg/L硼酸+1%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伊犁霍域大西沟野果林的天山樱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花粉量、花粉形态和花粉生活力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天山樱桃每花药平均为407.5粒花粉,花粉量明显低于栽培樱桃早大果和布鲁克斯;天山樱桃花粉形态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个体花粉极面观为三裂圆,极面平滑,辐射对称,萌发沟明显细长,长至两端,均属三沟型;花粉离体萌发试验发现,在所设梯度中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琼脂+20%震糖+0.01%硼酸,萌发率高达51.07%。  相似文献   

11.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3)2﹒4H2O 0.3 g/L + MgSO4﹒7H2O 1.2 g/L + KNO3 0.1 g/L + 15% 蔗糖 + 700 mg/L硼酸 + 1% 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 ± 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 ± 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肋柱花花粉不同培养条件和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宜花粉萌发的条件,找出简单快速测定肋柱花花粉活力方法。[方法]采用离体萌发法对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及培养温度下花粉萌发率进行研究,并通过醋酸洋红染色法、TTC染色法及I_2-KI染色法对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肋柱花花粉在蔗糖浓度为15%、硼酸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25℃培养下,花粉萌发率达最大值,超过此条件萌发率下降。与醋酸洋红法和TTC法相比,I_2-KI染色法的测定结果与离体培养萌发法结果相近。[结论]适宜肋柱花花粉萌发的培养条件为15%蔗糖+100 mg/L硼酸,温度为25℃;I_2-KI染色法可作为肋柱花花粉活力快速测定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6个非洲菊品种的花粉特性及其离体萌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花粉特性及其离体萌发,笔者通过测定6个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品种的花粉形态、花粉数量和花粉活力,明确花粉特性和不同条件下的花粉活力;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花粉大小、形态指数和花粉数量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非洲菊品种的花粉形态、花粉数量和花粉活力均存在差异。‘玲珑’的花粉粒最大,‘大雪菊’的花粉粒最小;‘云南红’花粉数量最多,‘玲珑’花粉数量最低;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不同时期(初开、半开、盛开期)和不同温度下(5, 15, 25, 35 ℃)的花粉活力范围分别为2.75%~33.54%和0.37%~34.62%。系统聚类法以花粉粒粒长和花粉粒直径聚类,在组间距离为25处,6个非洲菊品种被划分为二大类,第一大类包括‘大雪菊’、‘拉丝’、‘香槟’、‘云南红’和‘紫霞’,第二类中的‘玲珑’单独聚成1类。  相似文献   

14.
以自育品种‘丽红’元宝枫花粉为材料,分别采用TTC法、I-KI法和离体培养基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同时研究不同温度、培养时间、蔗糖浓度和储藏时间对‘丽红’元宝枫花粉离体培养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TC和I-KI染色法不适合检测‘丽红’元宝枫的花粉生活力;‘丽红’元宝枫适宜花粉萌发的条件为15℃温度水平+15%蔗糖浓度+培养6h,其花粉萌发率为31.6%;4℃低温保存,最长可保存50d。  相似文献   

15.
人心果花粉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人心果落花落果严重、座果率低的问题,利用TTC染色法、固体培养基法及苯胺兰染色法对人心果花粉活力、花粉在离体和活体状态的萌发率进行检测分析。人心果不同地方类型花粉活力存在较大差异,随着花的开放,花粉活力逐渐减小,开放期的花粉活力高于60%;离体培养条件下,人心果花粉萌发率总体较低,约10%左右;而在活体状态,即授粉后花粉能在柱头上大量萌发,萌发率超过了50%,且能正常生长至花柱内部。结果表明:花粉育性并不是造成人心果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野罂粟和秃疮花的杂交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野罂粟(Papaver nudicarule)花粉和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2种花粉的生活力,从而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氯化钙培养液对野罂粟和秃疮花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萌发法测定野罂粟花粉生活力的最佳观测时间为5h,最佳培养液组合为蔗糖80g/L+硼酸40mg/L+氯化钙40mg/L,该培养组合萌发率为33.7%;离体萌发法测定秃疮花花粉生活力的最佳观测时间为5h,最佳培养液组合为蔗糖70g/L+硼酸30mg/L+氯化钙30mg/L,该培养组合萌发率为33.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阿月浑子与黄连木远缘杂交是否存在授粉障碍。【方法】以阿月浑子和黄连木杂交组合为材料,以阿月浑子自交组合为对照,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父本花粉的形态特征,采用离体萌发试验对父本花粉萌发率和活力进行测定,采用压片法对不同授粉组合的花粉管生长动态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阿月浑子T-491花粉极面观可见4个萌发孔,外壁具稀疏刺状颗粒;黄连木花粉极面观萌发孔仅见2个,外壁有较密刺状颗粒分布;黄连木花粉极轴长和赤轴长分别为53.84 μm和44.85 μm,均大于阿月浑子T-491雄株花粉。用于授粉的父本黄连木和阿月浑子T-491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77.3%和84.38%,花粉活力分别为82.4%和89.14%。杂交组合黄连木花粉授粉4 h后开始少量萌发,授粉12 h后花粉管进入花柱,授粉48 h后花粉管进入子房,授粉72 h后到达胚囊。自交组合阿月浑子T-491花粉授粉2 h后即开始大量萌发,6 h后花粉管进入花柱,12 h后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24 h后花粉管进入子房;与自交组合相比,杂交组合的黄连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速度相对滞后,并伴有花粉管弯曲、膨大变粗、花柱中有大量不规则胼胝质沉积等现象。阿月浑子T-491授粉的自交组合坐果率为57%,而黄连木授粉的杂交组合坐果率为26%,杂交组合表现出较低的结实性。【结论】阿月浑子和黄连木远缘杂交的授粉过程存在一定障碍,可能是导致杂交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广西姜花花粉离体萌发筛选出最适培养基。[方法]以原位萌发测定为对照,在正交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广西姜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蔗糖浓度为10.000%时,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最高,为22.45%。当硼酸浓度为0.010%和0.050%时,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分别为35.58%和37.42%。当氯化钙的浓度为0.010%时,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为38.49%。在0.010%~0.200%浓度范围内,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广西姜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0.000%蔗糖+0.050%硼酸+0.010%氯化钙+2.000%琼脂,pH=7.0,培养温度为20℃。在筛选出的培养基上,通过花粉离体萌发测定的花粉萌发率为46.00%。采用花粉原位萌发测定法测定的花粉萌发率为50.00%。[结论]利用筛选出的培养基能够快速准确测定出广西姜花的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19.
梅花花粉量及离体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4个梅花品种的花粉量和41个品种的花粉离体萌发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不同萌发培养液、不同采粉时期等因素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梅花品种间单花药花粉量有很大差异,变化值0~11 083(。2)不同离体萌发培养液对花粉萌发有较大影响,多数品种的适宜培养液为10%蔗糖 0.01%硼酸。(3)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很大差异,最高85.14%,最低为0.11%。(4)25℃,花粉于液体培养基30 min后开始萌发,6 h后花粉管达最长。(5)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花粉萌发率与花粉饱满度和花粉量具有一定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花粉生活力评价和贮藏是生产及杂交育种中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基础。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菠萝 蜜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对12 份种质的花粉离体萌发力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中3 份种质的花粉贮藏特性。结 果表明,蔗糖和氯化钙对花粉萌发率有极显著影响,中等浓度的蔗糖、硼酸和氯化钙最利于菠萝蜜花粉的萌发,最佳 培养基为100 g/L 蔗糖+0.12 g/L 硼酸+0.10 g/L 氯化钙;12 份菠萝蜜种质花粉的萌发率为5.55%~65.51%,种质间的花 粉萌发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菠萝蜜花粉适宜贮藏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室温下1 d和4益下4 d的萌发率大幅下降, 在4、-20、-80益下贮藏22 d后,花粉萌发率分别为5.86%~8.09%、3.63%~4.68%和5.77%~6.54%,种质间存在差异。因 此,菠萝蜜花粉最好当天使用,利用时需考虑种质间花粉萌发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