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养就是利用共生关系提高水体的生产力。育珠蚌、鱼和小蚌混养在同一水体中,以青饲料喂鱼,鱼粪肥水,肥水养蚌鱼,可充分发挥“自体施肥”的优势,提高养殖效益。1池塘条件池塘是蚌、鱼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和效益的高低。1.1水源与水质水源...  相似文献   

2.
"养鱼先养水",科学肥水作为水质管理中尤为关键的一环,贯穿于养殖周期的整个过程,合理控制水体肥度直接关系到养殖的产量和效益. 俗话说"养好一塘鱼,必须先养好一塘水",因此"肥水"成为我国传统养鱼虾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追溯我国的渔用肥历史,从最初的农家肥,到工业化生产的化肥,到碳源类肥水,可以说,水产养殖肥水类产品经历了...  相似文献   

3.
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养鱼先要养好水.强化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实现"以养鱼为中心"向"以养水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和提升,认识水质类型是非常必要的.池塘养殖中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四种,即瘦水水质、肥水水质、老水水质和转水水质,尤其是瘦水水质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好水而忽视管理,造成鱼类处于长期的缺氧状态而影响生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养虾先养水,水好虾更好",实践证明,肥水养虾成功率更高。放虾苗之前,首先培藻做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养殖过程中维持藻相,控制水质,提高虾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是养虾能否成功的关键。进入7月份后,气温逐日升高,虾塘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控成为养殖关注重点。一、水质调控虾塘养殖到中后期,水质调控是重中之重,多种原因可引起水质恶化和水色转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异常水色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重新培育优良水色。举例  相似文献   

5.
精养高产池塘必须培肥水质,但肥水池塘有的长鱼,有的“不长鱼”。其产量和效益区别很大。从表面上看,水色翠绿或黄褐的池塘,透明度小(25cm以下),的确很肥,但“不长鱼”,称为“老水”。水色茶褐或墨绿的池塘,透明度较大(30cm左右),肥度适中,长鱼很快,称为“嫩水”。  相似文献   

6.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可见水质和底质的调控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水质和底质的调控也恰恰是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他们想通过各种手段和使用各种水质调节剂来达到一个满意的养殖水环境,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在广东,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往往是一年养两季,因此,年初放苗前的清塘以及肥水等各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今年养殖的成功与否。特别是晒塘和清塘,它们是水质和底质调控的基础,我们应当正确、合理的进行。本文欲从养殖的初期阶段来探讨水质和底质管理的细节,以达到一个较好的养殖水环境。  相似文献   

7.
渔谚集锦     
草喜清,鲢喜绿,肥水里边养“胖头”; 一寸水一寸鱼,宽水养大鱼; 一天不喂,三天不长, 清明(?),鱼类生长旺。虾子爬岸边,浮头在眼前; 咳嗽鱼下沉,浮头不要紧; 击掌鱼不动,浮头很严重。鲤鱼浮头,鲢鳙不游;鲫鱼浮头,全池无救。傍晚把水闹,难活到明早。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而养水必先肥水,所以说“肥水”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在养殖初期往往会遇到肥水困难的问题,现将肥水困难原因及解决方法介绍如下:1.原因清塘时生石灰用量过大,造成池塘水质和底质短时间内pH值偏高,肥料难以发挥肥效,造成肥水困难。解决方案大剂量用生石灰清塘后,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养鱼历史悠久,养殖品种多,"养鱼"泛指鱼、虾、蟹、贝、藻等的养殖活动。八字经:水、种、饵、密、混、轮、防、管,"水"排在养鱼之首。"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决定鱼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就是水,"养水"是前提,这个道理谁都会说,实际做起来却很难。何为"好水",各养殖品种所要求的不一样,有的要清水、有的要肥水,总的来说,在养殖水  相似文献   

10.
羊灰肥水是水产养殖上常用的肥水方法,但羊灰肥水前发酵、消毒一定要彻底,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我县蒋花官从事水产养殖二十多年,他深知养鱼先肥水的道理。今年开春,他在6口、25亩太湖白鱼专养池塘中,用羊灰肥水,只对羊灰在池塘埂上简单堆放一段时间后,三月中旬随着气温回升即用来肥水,亩施50千克,水质状况良好,浮游生物丰富。但4月初,6口池塘中有3口出现病状,2号塘最早,4月1日白鱼成群打堆上浮,鱼身、尾鳍、背鳍出现小白点,镜检是小瓜虫。4月3日开始大量死亡,4月6日3、4号池塘也出现相同征兆,三四天后大量死亡。立即对其余三口池塘进行水质…  相似文献   

11.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我国水产养殖自古以来形成以四大家鱼为主体的肥水养殖和投草养鱼的技术和理论,尤其是解放后在肥水养鱼的水质管理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使以鲢鱼为主体的精养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虽然说“肥水养大鱼”,但过肥的水质也是导致鱼浮头和泛塘的潜在原因。如果说水质过肥是浮头泛塘之“根”,那么天气突变就是泛塘之“本”。因此,平时应加强巡塘,及时准确预测浮头,以免泛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鱼种搭配混养,可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饵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根据笔者的实践,主要是正确处理如下三个问题:一、合理搭配各种鱼类的搭配比例,主要根据混养鱼类的不同生活习性、相互关系、鱼池条件、饵肥来源、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历年放养情况等多方面来决定。具体搭配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单产水平和主养类型调整"吃食鱼"和"肥水鱼"的比例。根据以往经验,1千克"吃食鱼"可带0.5~1千克"肥水鱼"。在亩净产500~1000千克的情况下,"吃食鱼"占50%~70%,"肥水鱼"占3O%~50%为妥。"肥水鱼"的配养比例均…  相似文献   

14.
鱼、虾、蟹、鳖塘的培水旨在通过培养适量的浮游动植物而使水色变得肥而亮爽,肥而活,生物饵料丰富且维持一定透明度,使得水体溶氧高,COD、BOD及氨氮、亚硝酸盐降低,而要做到这些是颇有难度的。所谓养鱼养虾先养水,把养水、培水理解为肥水是片面的,实际上肥水容易培水难。以往肥水用有机粗粪肥或无机化肥,有机粗粪肥显而易见的缺点是粗,量大,病原体多,而化肥过于单一。无论有机粗肥还是化肥,起效均偏慢,多数要3~5天后才能起色,且肥起来的水难免混浊或单一死色,而速肥宝恰恰克服了上述弊端,成为新一代全新的生物型、清洁型的培水活水…  相似文献   

15.
综上所述,通过初步试验说明:我地区池塘养鱼生产,继续沿用多品种、多规格混放密养的方式,采取静水养殖的生产工艺,单位产量可以提高到3000斤以上(除去放养鱼种体重,净产2260斤),还有增产潜力。目前,主要措施是: 1.两类鱼并重放养,注意巩固提高吃食鱼,侧重挖潜发展肥水鱼。2.广辟饵肥料来源,满足鱼类吃食。3.加强饲养管理,多次多点均匀投喂,看天看水定量施肥,机动灵活调节增氧,保持水质肥、爽、活。防治鱼病,以防为主。4.适时轮捕,及时轮放,保持合理密度。以轮捕轮放的科学性,达到夏、秋、冬三季鱼上市供应的均衡性。对这个课题,目前我们只处在起步阶段,并带有地区的局限性。尤其对池塘水质的微观世界,眼下未知数甚多,势必要求我们依靠群众,加倍工作,努力探求,深化认识,尽快从必然王国转向自由王国,更好地为发展池塘养鱼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高产精养池塘中,由于鱼种放养密度较高,饲料投喂量大,施肥量多,鱼池水质较肥,透明度较低,一般在20—25厘米之间,池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有利于肥水鱼的生长。有时池水经常形成蓝绿色或绿色带状或块状  相似文献   

17.
正夏季鱼类吃食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因此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但是,夏季天气变热,水温升高,为了使鱼能够既快速又健康地生长,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重视水质管理"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生活的基本环境和关键因素,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的健康。要想水质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清淤。池底太多的淤泥不仅消  相似文献   

18.
家鱼(Major Four Chinese Carps)养殖中池塘水质的调节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鱼先养水.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能否有一个"肥、活、爽、嫩"的良好水质条件,是决定鱼摄食与生长的关键因素.在家鱼养殖中,可以通过水色、底泥颜色及水体理化指标等的变化来判断池塘水质的好坏,并且根据其变化情况合理进行调节,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本文就家鱼养殖中池塘水质调节控制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所谓高效精养模式是指以1-2种吃食性鱼类为主,配养少量凶猛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的一种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方式以投喂优质全价饲料为特点,与传统肥水养鱼方式存在根本的区别,因此在水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高效精养模式下的水质要求 在高效精养模式下,吃食性鱼类的饵料几乎全部由饲料提供,摄食量大,放养密度高,因此对水质提出了更高的和特殊的要求。 透明度:传统养鱼模式下,水体颜色深、粘稠度高,水体的透明度很低,一般不超过25-30cm。而高效精养模式下,水体的透明度要求在30-50cm左右,水…  相似文献   

20.
家鱼养殖中池塘水质的调节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鱼先养水。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能否有一个“肥、活、爽、嫩”和良好水质条件,是决定鱼摄食与生长的关键因素。在家鱼养殖中,可以通过水色、底泥颜色及水体理化指标等的变化来判断池塘水质的好坏,并且根据其变化情况合理进行调节,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本文就家鱼养殖中池塘水质调节控制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