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不同碳源及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作用。【方法】以羊肚菌M-4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直径,菌丝生长速率、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15种碳源、27种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羊肚菌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其对15种碳源和27种氮源均能利用,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尿素时,菌丝长势较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0.84,10.26 mm/d和54.20,51.30;羊肚菌对复合氮源、氨基酸、铵盐利用较差;在含不同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上,羊肚菌菌丝生长曲线差异较大。【结论】羊肚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尿素。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秀珍菇的工厂化生产水平,试验测定了不同碳源及氮源条件下秀珍菇的菌落直径、菌丝长势等,研究了不同碳源及氮源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秀珍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这4种不同的碳源中,秀珍菇菌丝均能生长,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秀珍菇的菌落长势最好,其次是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在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皿中第12天时秀珍菇的菌落直径分别为42.53、39.98、35.63、31.46mm;在以尿素、蛋白胨、酵母粉和硫酸铵这4种不同的氮源中,秀珍菇菌丝均能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时秀珍菇菌落长势最好,其次是酵母粉培养基,以尿素与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皿菌落长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配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接种干巴菌菌种,研究不同配方碳源、氮源培养基对干巴菌母种、栽培种菌丝长势、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巴菌母种培养基用松针水配制,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40%的松针,其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干巴菌母种培养基菌丝最适合的主要碳源是马铃薯,菌丝生长速度最快(4.53mm/d),最适合的主要氮源是蛋白胨与酵母粉1:1的混合物,菌丝生长速度快(5.06mm/d)、菌丝长势强。干巴菌栽培种碳源以糯米最好,生长速度快(5.89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39d);栽培种氮源以麸皮最好,生长速度快(5.75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40d)。  相似文献   

4.
李忠  金道超  邹晓  刘爱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17-5518
将蝉拟青霉3 L菌株置于分别添加9种碳源9、种氮源和10种不同碳氮比的基本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出适宜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和碳氮比。对蝉拟青霉菌丝生长及生长势观察结果表明,在所试9种碳源中,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日均生长4.62 mm,菌丝表现为洁白、较浓密。在所试9种氮源中,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日均生长5.15 mm,菌丝浓密、健壮。在所试10种不同碳氮比中,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比是40∶1,日均生长5.52 mm。  相似文献   

5.
李玉中  王延英  滕涛  张光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671-2672,2840
[目的]探索不同碳氮源对少孢节丛孢生长及捕食线虫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菌株进行分离、接种与培养,观察、测定少孢节丛孢在含有葡萄糖、蔗糖、乳糖、可溶性淀粉4种碳源和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4种氮源培养基上生长时的菌落形态、大小、稠密度、菌丝粗细及其捕食线虫的能力。[结果]碳源不同,少孢节丛孢的生长及捕食能力不同。4种碳源中,可溶性淀粉的效果最好,最适合少孢节丛孢的生长,且菌丝捕食线虫的能力最强。3种无机氮源对少孢节丛孢生长及捕食能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与有机氮源尿素的影响相比,差异较大。在含尿素的培养基中,少孢节丛孢生长速度最慢,但菌丝捕食线虫能力最强。[结论]碳源和氮源对少孢节丛孢的生长和捕食线虫能力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山西同朔地区沙棘木上采集到野生嗜蓝孢孔菌属一新菌(Fomitiporia yanbeiensis),并筛选出适宜不同碳源的母种菌株株系及适宜不同主料产区的原种菌株株系,为母种和原种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分子系统发育、组织分离培养等研究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以葡萄糖、玉米粉、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培养母种菌株,以小麦、玉米、小米为主料培养原种菌株。[结果]Fomitiporia yanbeiensis在3种碳源的母种培养基中均能生长,以玉米粉为碳源时菌丝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2.22mm·d-1,其次是葡萄糖,为2.12mm·d-1,第三是可溶性淀粉,为2.05mm·d-1。其中1号菌株在玉米粉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27mm·d-1)且菌丝长势最强(+++);在葡萄糖培养基中,5号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17mm·d-1)且菌丝长势最强(+++);而在可溶性淀粉培养基中,6号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12mm·d-1)且菌丝长势最强(+++)。在小麦、玉米和小米三种原种培养基中,接种后30d和45d时,满袋率及平均满袋率最高为玉米培养基,其次是小麦培养基,第三是小米培养基。在玉米培养基中,1号菌株的满袋率最高,而小麦和小米培养基中,6号的满袋率最高。[结论]Fomitiporia yanbeiensis可确定为嗜蓝孢孔菌属的一个新种。筛选出适宜玉米粉培养的母种菌株为1号,适宜可溶性淀粉培养的为6号菌株,适宜葡萄糖培养的为5号菌株。适宜玉米培养的原种菌株为1号,适宜小麦和小米培养的均为6号菌株。  相似文献   

7.
郑肖兰  郑服丛  吴伟怀  李锐  陈瑜  贺春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11-5715,5793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橡胶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查理固体培养基和孢子悬浮液培养,通过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测定试验,研究10种碳源和9种氮源对橡胶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丝生长试验表明,乳糖、D-果糖、葡萄糖、甘油、D-木糖5种碳源培养基的菌丝体生长量较好,生长量均≥7.87mm/d,L-山梨糖碳源培养基则效果较差;硝酸钠、甘氨酸、L-赖氨酸、L-组氨酸4种氮源培养基的菌丝体生长量较好,其生长量≥8.00mm/d,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L-半胱氨酸氮源培养基则效果较差。孢子萌发试验说明,橡胶炭疽菌能较好地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孢子萌发率最低的是在甘油碳源溶液中。[结论]对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最有利的碳源是葡萄糖,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较好的氮源有硝酸钠和L-组氨酸。  相似文献   

8.
李丹  李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64-9566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及光照对巴氏菇(Agaricus blazei)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的影响,通过观察、测量分别筛选出了适宜该菌株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巴氏菇的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浓度为7%,最佳无机氮源为硫酸铵,最佳有机氮源为酵母膏,浓度为0.5%;最适生长温度为22.5~27.5℃;最适pH为6.5~7.5;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碳、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LH-1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测定指标,研究了13种碳源、22种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红汁乳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3种碳源中,以果糖为碳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8.31mm、8.37mm/d和41.87;在22种氮源中,以酵母膏为氮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50.82mm、7.84mm/d和39.18;红汁乳菇对氨基酸及铵盐类物质利用较差。【结论】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果糖和酵母膏。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影响黑牛肝菌新菌株Np0193菌丝生长的关键因素,缩短菌种培养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为其液体菌种的研发及高效栽培提供依据,试验研究了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条件(温度、pH、含水量)等6个关键因素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黑牛肝菌新菌株Np0193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生长速度为2.92 mm/d;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生长速度分别为2.56 mm/d和2.50 mm/d;温度对黑牛肝菌Np0193菌丝生长作用十分明显,在24~32℃温度下菌丝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3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2.61 mm/d;适宜pH为4.5~5.5,最适为4.5,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2.72 mm/d;添加1 g/L无机盐均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易出现菌丝老化、菌落褐色,菌丝生长速度均比对照慢;适宜含水量为55%~65%,最适为60%,低于50%或高于70%时菌丝生长缓慢、菌丝稀疏、抗逆性差。  相似文献   

11.
玉米小斑病菌对碳氮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玉米小斑病菌对6种碳源、5种氮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麦芽糖、葡萄糖、淀粉、乳糖、甘露醇、蔗糖均可被玉米小斑病菌利用;其中淀粉、麦芽糖作为碳源时,菌落平均直径最大,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菌落平均直径最小,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以硫酸铵、硝酸钾、蛋白胨、氯化铵、尿素作为氮源时,氯化铵、蛋白胨最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尿素最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立枯丝核菌对碳、氮营养的需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种类和含量的碳氮源培养基上测定了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对碳、氮的需求,结果可溶性淀粉、蔗糖和蛋白胨最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其次是葡萄糖和硝酸钾,病菌对果糖、乳糖、硫酸铵、L—谷氨酰胺和甘氨酸的利用较差。碳、氮含量高,菌落扩展速度较慢,但菌丝重叠、密集,有较多的气生菌丝,菌丝体生长量大;碳、氮含量低,菌落扩展速度较快,但菌丝稀疏,菌丝体生长量小。氮源对菌核的形态、大小、颜色及在培养基中形成的部位影响比碳源大。  相似文献   

13.
分别在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培养基含水量条件下培养金福菇Tg-505菌株,比较其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探讨不同温度、酸碱度和培养基含水量对金福菇Tg-505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5~35℃范围内,金福菇Tg-505菌丝均能生长,以25℃时菌丝生长势最佳,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大为5.99 mm;酸碱度在pH 5.0~10.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pH 7.0~8.0时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基含水量在50%~75%范围内菌丝能够生长,含水量为65%~70%时,其菌丝洁白、粗壮、长势好,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77 mm/d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长速率法,通过不同碳源和氮源处理条件对紫菀(Aster tataricus L.f.)根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菀根腐病菌对不同碳源的吸收效果依次为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乳糖淀粉,即非还原糖还原糖,单糖二糖多糖,最适于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蔗糖;对不同氮源的吸收效果依次为硝酸钾硝酸铵谷氨酸天门冬酰胺硝酸钠丙氨酸尿素氯化铵硫酸铵,即硝态氮和氨基酸尿素铵态氮,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氮源为硝酸钾。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6种碳源和6种氮源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有显著影响。病菌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乳糖次之;菌丝干重以果糖培养基上最大,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淀粉次之,无碳对照最低;产孢量以在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最高,乳糖次之,无碳对照最低。病菌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干重最大,硝酸铵次之,脲最慢;产孢量以在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最高,硝酸铵、硫酸铵上次之,脲最低。脲和氯化铵对病菌生长和孢子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感病柑橘介壳虫中分离和鉴定了一株菌株,为球黑孢霉菌[Nigrospora sphaerica(Sacc)Mason]。菌株在20~35℃范围内均能生长,25~30℃是菌落生长的最适温度区域。病菌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量较大,且菌丝生长丰度高。该菌对果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的利用率均较高。该菌在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量较大,其次是硝酸铵、甘氨酸和赖氨酸。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杏鲍菇的营养生理特性。【方法】以杏鲍菇菌株XBG-01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培养基中菌落的直径及菌丝生长速率,观察气生菌丝的长势,研究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杏鲍菇能以多种单糖、双糖、多糖等作为碳源,其中以果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均较好,最适碳源为果糖;在供试氮源中,杏鲍菇对复合氮源、无机氮源、氨基酸均能利用,其中以蛋白胨为最适氮源,麦芽浸粉和酵母膏次之;无机盐中的1.0 g/L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中6 mg/L维生素B2、烟酸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中8 mg/L IAA、KT,均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不同碳源、氮源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向培养基中适量添加某些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高杏鲍菇菌丝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及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方法】以钉子菇菌株J-4为供试材料,以菌丝生长速率及气生菌丝的长势为指标,考察10种碳源及20种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钉子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0种碳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碳源有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28,2.76和2.04。在20种氮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氮源有牛肉膏、酵母膏和牛肉蛋白胨,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6.432,5.440和5.436;钉子菇对复合氮源利用效果较好,对无机氮和氨基酸类氮源利用效果较差。【结论】钉子菇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碳、氮源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影响绣球菌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淀粉和麦芽糖,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0.28cm/d和0.25cm/d;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菌丝生长洁白、浓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营养物质对莱氏野村菌生长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果糖、木糖、甘露醇、可溶性淀粉)、氮源(酵母浸粉、尿素、牛肉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钾、硫酸铵、水解酪蛋白、胰蛋白胨、硝酸铵)、维生素(抗坏血酸、硫胺素、烟酸、吡哆醇、核黄素、生物素、泛酸)及不同碳氮比(5∶1,10∶1,15∶1,30∶1,60∶1,120∶1,240∶1,480∶1)对莱氏野村菌MZ060806菌株菌落直径、菌丝干质量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适宜莱氏野村菌MZ060806菌落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蔗糖,氮源是水解酪蛋白,碳氮比是15∶1,维生素是生物素;有利于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氮源是酵母浸粉,碳氮比是15∶1,维生素是泛酸、核黄素和抗坏血酸;明显促进产孢量增加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水解酪蛋白,碳氮比是15∶1,维生素是硫胺素。【结论】明确了促进莱氏野村菌MZ060806菌落扩展、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氮源、维生素种类及碳氮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