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捞月型悬崖桩是指干身呈猴子捞月状的一种悬崖造型形式。捞月型的最大特点是干身反向、勺状,中后部干段横展于盆前。这是与其它各式悬崖造型最不相同的地方。每一类造型都有其相同的特点、要求,但具体到其中某个造型,就有该造型特有的个性。盆景作者在选桩时就要掌握各个类型的区别,发现树桩特有的个性,充分发挥利用。捞月型如此,其它各种造型无不如此。常规的大悬崖、半悬崖都是干身曲离盆面后顺势翻卷飘泻而下,取的是顺势。捞月型悬崖却是  相似文献   

2.
<正>在第十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暨花都赤坭盆景节造型创作表演环节,笔者作为表演嘉宾,与多位树友合作完成了一棵山松桩材的制作。现将制作过程辑录如下,与同好交流。本次制作素材是一棵呈“云头雨脚式”的山松树桩,高干跌枝、悬根露爪,基部以根代干,姿态飘逸,且干身鳞甲厚重,是棵好桩。但该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枝叶蓬松,脉络不清,结顶枝伸展方向不佳,跌枝自然垂跌,绵软无力,  相似文献   

3.
<正>岭南派风格创始人之一的孔泰初,从19岁起就致力于盆景艺术事业,首创截干蓄枝法,时至近日,截干蓄枝法已成为岭南盆景的最重要的技法特征,有别于其他盆景造型手法,岭南盆景利用截干蓄枝造型,盆景不用绑扎、机械纠型,而是一刀一剪、蓄养渐进而成,力雄势猛,枝托构图造型随意,求生向上欲望强烈,以"树上树"(树中有树)为特色,易于表达自然神韵。随着鉴赏、技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1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5.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盆景界炒得最热的一个词莫过于“舍利干”,最新潮的树干修饰技法,莫过于舍利干的制作。盆景创作已经不仅限于对美妙枝法、根法的追求,更将视角扩大到了对树干的修饰上来,追求树干的自然美创造,强化树干的造型章法,进一步突出树干在盆景创作中的中坚地位。  相似文献   

7.
岭花 《花卉》2008,(4):11-13
一、岭南盆景的基本技法 (一)蓄枝截干 岭南树桩盆景造型的基本技法是“蓄枝截干”。从新胚初种到成型上盆观赏,部是为蓄枝截干展开。通过摘叶、抹芽、牵拉、修剪、提根、矫形、嫁接等工作,尽快达到“蓄枝截干”,缩短成型时间。  相似文献   

8.
正"捞月"是岭南盆景一种比较特殊的造型。顾名思义,"捞"就是向下捞取东西的意思,捞月盆景就是以其树的头、根和树身的走向造型而得名,有左、右捞月之分:树头向右侧卧,树身朝下并从左向下方走向的叫左捞月,反之叫右捞月。捞月又分浅捞月和深捞月,树身下捞在盆底之上的叫浅捞月,树身下捞在  相似文献   

9.
<正>岭南地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炎热,植物的年生长时间长,树木种类繁多,尤其是用于创作盆景的杂木树种资源十分丰富,如榕树、榆树、朴树、九里香、福建茶、雀梅、勒杜鹃、红果、小石积、紫薇、黑骨香等等。岭南盆景艺术师们就是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创作出各种形态,多姿多彩,惟妙惟肖的岭南盆景。例如大树缩影型、临水型、斜飘型、悬崖型、挂壁型、捞月型、木棉型、双干型、怪型和林型等等。林型中有三枝林、四枝林、五枝林和丛林型(六条枝干以上)。丛林型又分拼林和一头多干林。拼林是用多株盆景  相似文献   

10.
林森 《西南园艺》2000,28(3):38-38
银杏以其特有的色彩、风韵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叶形、叶色、干形、冠形以及内在奇特的性状给人以美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银杏盆景的制作造型,是依据自然景观和人们的审美情趣,按照盆景的流派,结合具体的桩头和花盆的大小、形状,通过吊枝、修枝、整枝、刻拧、撬皮、撕裂等艺术加工,制作成悬崖式半悬崖式、云片式、螺旋式等独特造型。以干粗、枝曲、根露的形态,来表现其苍老、古朴、曲折的情趣,创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活艺术作品,富有诗情画意,被誉为“有生命的艺雕”。 银杏盆景的制作与造型从 5个方面来构思…  相似文献   

11.
张钧和 《花卉》2011,(10):34-34
“岭南盆景”师法自然。造型多以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和国画的笔法.效仿大自然的古树风姿神韵,富有野趣。主要造型有单干大树型、双干式,飘斜式、水影式、丛林式和附石式等。无论创作哪一种型式。部要因树造型。因势利导,才能创造出统一和谐的景色。如一株枝干挺拨、苍劲雄浑的树桩,只适于培植为雄伟苍劲的大树型;柔枝随风轻扬.婀娜多姿的则适于创造潇洒飘逸的横斜水影。其折枝构图方法,全部采用“蓄枝截干”修剪。所谓蓄枝截干.  相似文献   

12.
正岭南地区水横枝树种较为常见,性喜温、粗生耐湿、生长快速、可水养,是制作盆景好桩材,深得盆景爱好者青睐。岭南盆景艺术讲究截干蓄枝,水横枝造型有一定难度,因新生芽节位相距过长,新枝老化后才有新芽丛生,截干蓄枝的时机拖长。虽然整体树桩生长较快,但做到枝托短蓄、积厚劲力,需要更多年功才能渐趋实现,这是水横枝岭南盆景艺术造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石上捞月式设计制作这块灵璧石外形变化丰富,凹凸多变,非常适宜于制作附石盆景。审视再三,决定制作一件石上捞月式附石盆景。拿定主意,打好腹稿,脑中勾划出台湾真柏树苗在石上扭动的大致形态,然后将自己脑海中的艺术形象描绘在图纸上,完成创意设计(图2-1、图2-2)。  相似文献   

14.
<正>在岭南盆景艺术中,山松盆景造型较为独特,清雅脱俗,追求自然,不刻意人工雕琢,不绑扎造型,坚持截干蓄枝传统手法,只作局部牵拉调整助型。山松生长慢,萌芽率低,应用截干蓄枝手法造型难度大,只有多想办法,加倍耐性才能成功。在创作上,没有一步登天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死恋     
谢荣耀 《花卉》2011,(2):31-31
随着日本盆景的引进,其神枝、舍利干的造型和技艺也逐步受到我国盆景界部分同行的重视和推崇.神枝舍利干的盆景造型,开始是从自然界中挖取一些长期经受风霜雪雨、雷鸣电击、病虫侵害等各种摧残,树冠、树身或枝条部分枯萎,树皮剥落,木质风化并呈白骨化的树木.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较多的盆景爱好者和艺术家都能看懂“舍利干”、或叫“神枝”,不少盆景人、盆景网刊并为之追宠不及,大有定格世界盆景“舍利干”、“神枝”的新模式化。不管是初入道的还是艺术家之列,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活动天地里摆弄几盆“舍利干”作为镇园物,更有甚者,不认地域、文化、树种,认为只要有“神枝”穿脉其中,也就入列时尚了。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省霞浦县是全国著名的附石盆景产地,其盆景素以桩材优良、树石交互、育枝健壮、造型优美见长。在福建霞浦,盆景制作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天然榆附石的发现,将霞浦盆景推上了新的高度。这种生长在沿海地带、乱石山中的榆树抱石而生、依石而长,形成树附石的天然景观。霞浦盆景制作艺人凭借顺其自然的理念和匠心独具的设计,研创出天然榆附石盆景,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盆景品类。受岭南派盆景影响,霞浦天然榆附石盆景采用截干蓄枝、脱衣换锦等技法,整体造型主次分明、曲折流畅、聚散有致,同时保留了山野天然形态,如树抱石、石抱树、树倚石、石倚树、树镶石、石嵌树等,虽怪异却自然真实,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风貌。  相似文献   

18.
陈金立 《花木盆景》2005,(11):36-37
地城辽阔的神州大地.由于各地条件的不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树木,为盆景艺术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盆景素材。由此.也使盆景艺术家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盆景造型和盆景技艺.并为异地盆景艺术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成功经验。驻在果树盆景造型中引用岭南盆景“截干蓄枝”技艺,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 Sieb.et Zucc.)不仅可供公园、庭园等绿地中布置用,而且还是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 作者简要地阐述了以五针松为素材,进行艺术造型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着重对五针松树桩盆景的各个部分——干、枝、根的处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这对五针松盆景制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其他树种的造型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彭友洲同志在1999年第9期《花木盆景》上撰写了《细干银杏制作盆景造型举要》,介绍了细干银杏造型的六种方法。其中“上旋圈“、“下旋圈“、“平旋圈“、“两弯式“四种方法都是直接利用细干银杏材料,在不改变其原有高度的情况下进行盆景造型的。只有“截干式“和“合栽式“两种方法改变了细干银杏的高度,使其由长变短,矮化成盆景审美需要的高度。笔者认为,彭友洲同志总结的前四种方法不符合审美原则,即使按其法能够制作出盆景来,也有“虚而不实“、“飘而不稳“之嫌。后两种方法虽然触及了细干银杏制作盆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