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农业》2008,(11)
中国农业大学李光晨教授、张文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柱型苹果新品种的选育”,前不久通过了成果鉴定。他们选育出了柱型、矮化、密植、早熟、丰产、综合品质优良的“金蕾1号”和“金蕾2号”鲜食柱型苹果新品种,适于在我国北方苹果生产的大部分地区进行种植。同时还选育出了树冠紧凑、开花早、花期长、花量大、花色艳丽的“农大1号”“农大2号”和“农大3号”观赏苹果新品种,适用于园林美化、景观设计、色彩布局、庭院美化、盆栽观赏等。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07,(9):32-32
中国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柱型苹果新品种的选育”前不久通过了成果鉴定。 他们选育出了柱型、矮化、密植、早熟、丰产、综合品质优良的“金蕾1号”和“金蕾2号”鲜食柱型苹果新品种,适于在我国北方苹果生产的大部分地区进行种植。同时还选育出了树冠紧凑、开花早、花期长、花量大、花色艳丽的“农大1号”、“农大2号”和“农大3号”观赏苹果新品种,适用于园林美化、景观设计、色彩布局、庭院美化、盆栽观赏等。  相似文献   

3.
“盐油4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盐油2号×秦优7号”,杂交选育出的油菜新品种,适宜在江苏油菜产区及其生态相似区域进行种植。为促进“盐油4号”在江苏地区的推广种植,在介绍其选育经过的基础上,从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及时采收等环节,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不少单位利用辐射人工引变方法选育新品种,做出了一定成绩。如泰县洪林公社农技站选出了水稻品种“洪粳二号”;无锡县东亭公社新屯大队选出水稻品种“矮杆选”;镇江地区农科所选出水稻品种“镇稻三号”,小麦品种“群众42”;江苏省农科所选育了水稻“南粳23号”,小麦“宁麦一号”、“宁麦二号”、“701”等。 植物体被射线照射后会产生各种各样反应,如致死、损伤、变异和动摇改变遗传性  相似文献   

5.
一、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连花一号”(原代号7212—2)是大连市农科所1972年用“徐州68—4”做母本,“白沙1016做父本,通过人工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82年7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定名为“连花一号”。在辽宁省种植“徐州68—4”地区推广。二、品种特征、特性 1.“连花一号”属于大粒花生,出苗快  相似文献   

6.
“苏玉糯5号”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以“通系5”为母本、“366”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单交种,2003年通过国审。“苏玉糯5号”产量高、糯性强、色泽佳、商品性好,既可鲜食,又可收干籽粒食用。  相似文献   

7.
中早88号由安徽华硕五谷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早46、台早16-40为亲本联合选育而来,2021年定型,在安徽省等地的早籼稻试验中综合表现佳。结合宣城地区的实际,对其选育经过进行总结,基于此从培育壮秧、移栽、大田管理、收获等方面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松辽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2号是吉林省公主岭市松辽水稻研究所,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众禾1号”,准予在适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豆 3号”(原系号为“NT0 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淮南夏大豆新品种。 1993年从“通豆 1号”中选出变异株 ,1994~ 1995年采用综合选育法选择优良单株 ,1996年进入株行圃 ,并暂定名为NT0 2 ,1997年进入鉴定圃 ,1999年进行多点鉴定 ,2 0 0 0~ 2 0 0 1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出适应性强、耐旱、耐连作的绿豆新品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8年以‘晋绿豆4号’作母本,‘通榆绿豆’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连作高压胁迫法”逐代定向选育,育成绿豆新品种‘汾绿豆4号’。‘汾绿豆4号’在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晋绿豆3号’增产11.1%,2021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中淀粉的营养品质特性,同时具有高功能成分(牡荆素、异牡荆素)药膳功能特性。该品种的育成为医食同源应用提供了新的食品来源。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30号”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87.0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10.6%;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94.5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21.3%。该品种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的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晚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瞄准需求 确立特色做好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瞄准需求确立特色做好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张洪熙(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225002)我所水稻育种研究室“六五”期间育成扬稻1号、扬稻2号两品种,“七五”期间育成扬稻3号、扬粳201两个品种,“八五”期间育成扬稻4号、扬稻5号、扬粳319三个品...  相似文献   

13.
“扬油5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鉴10/F6008/加拿大3号”配组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坝莜19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采取野生燕麦与裸燕麦远缘杂交、裸燕麦品种间复合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4月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成果登记,登记号:20210501,是我国第一个籽粒为卵圆形的裸燕麦品种,综合性状优异,免疫燕麦坚黑穗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赣晚糯5号”是以高抗稻瘟病品种“MY82166”为母本、“马坝香糯”作父本配制的组合,用系谱法经过七代选育而成的优质香糯品种。论述了优质香糯“赣晚糯5号”的选育进程、试验结果、品种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米质分析结果及其大面积试种和推广情况。并对优质香糯品种的选育经验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培育适宜河北省坝上地区(河北省北部高原地区)种植的优质藜麦品种,创制藜麦优良种质资源,更好地推动河北省藜麦产业的发展。【方法】选用南美藜麦资源ZK08为亲本,通过30Gy钴60辐射进行诱变,筛选适宜河北坝上地区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抗逆优质藜麦新品种,通过群体分离,经历4代目标性状的选育。【结果】成功选育出藜麦新品种燕藜1号,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为175.5~176.5 kg/667m2,较对照(蒙藜1号、冀藜3号)增产16.69%~21.73%;生育期115 d左右,株高约167cm;单株穗重约112g,单株粒重约76g,千粒重3.2g;紧穗型,穗长约62cm;抗倒伏、抗旱能力强。【结论】燕藜1号2021年通过河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冀认藜麦2021-001),成为河北省种子站认定的第1个藜麦品种,适宜河北省坝上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赛粳730是由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金谷荃银科技有限公司以豫粳8号(新稻68-11/郑粳107)为母本、镇稻11号(镇稻88/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于202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赛粳730的选育经过,以及参加安徽省中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综合表现,并归纳总结这几年多点示范种植集成的栽培技术和对该品种未来推广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 品种来源 “坝莜一号”由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选育。以“冀张莜四号”为母本,8061-14-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莜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优质迟熟中粳“淮稻10号”(原名“983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用“984180”×[(“丙850”ד广陵香糯”)ד早丰9号”]ד武运粳8号”(“9516”)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93.1kg,较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3.0%,两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辣椒新品种“航椒5号”系通过航天育种选育而成,具有丰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宁夏地区进行秋冬萑、冬春茬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