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食道口线虫病是由盅口科食道口属的线虫寄生于反刍家畜和猪的大肠所引起的一类线虫病。由于某些种类的食道口线虫的幼虫可在寄生部位的肠壁上形成结节,故又称为结节虫病。重度感染食道口线虫幼虫可使仔猪发生持续性腹泻,粪便呈暗绿色,含有多量黏液,有时带血,严重时引起死亡;慢性病例患畜则表现为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渐进性消瘦,下颌水肿,最后可因机体衰竭而死亡。1??发病及流行情况贵州省湄潭县某猪场存栏生猪180  相似文献   

2.
正食道口线虫病是由毛线科的食道口线虫引起的。寄生在猪体内的食道口线虫,目前发现的有三种,即有齿食道口线虫、长尾食道口线虫、熊氏食道口线虫。由于食道口线虫寄生在猪的大肠里,它们的幼虫寄生在大肠肠壁里,使肠壁发生结节病变。因此,本病也称为结节虫病。1病原1.1有齿食道口线虫头囊膨大,无侧翼膜,食道漏斗小,颈乳突位于食道膨大部的两侧。口囊浅,囊壁平直。雄虫体长8~9mm,交合刺长1.0~1.14mm。雌虫体长8~11.3mm,阴门在肛门前方0.208~0.388mm,阴唇稍隆起,阴唇向前,长0.10~0.15mm。  相似文献   

3.
羊食道口线虫病是由毛圆科食道属的几种线虫寄生在羊的大肠所引起的。食道口线虫的幼虫可导致寄生部位肠壁形成结节,严重影响羊群的健康发育。本文主要介绍了羊食道口线虫病的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措施和防治措施。羊食道口线虫病的防治措施要求做到,定期驱虫,保持饲草和饮用水卫生,避免羊群大量摄入感染性幼虫。  相似文献   

4.
<正>食道口线虫病(Oesophagostomiasis)是由属于圆形目(Strongyloidea)的食道口属(Oesophagostomum)的多种线虫寄生于动物肠道所引起,因有些种的幼虫在肠壁内形成结节状病变,故有"结节虫"之称。食道口线虫通常只在反刍动物、猪和猴子中发现,但也有感染人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食道口线虫病是食道口科、食道口属的几种线虫的幼虫及其成虫寄生于大肠,有时也见于小肠末端和盲肠肠壁与肠腔引起的。由于有些食道口线虫的幼虫阶段可以使肠壁发生结节,故又名结节虫病。此病在我国各地的牛、羊中普遍存在,并引发病变,有病变的肠管多因不适于制作肠衣而废弃,故结节虫病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猪食道口线虫Cold-SSCP鉴别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道口线虫病是由食道口科食道口属(Oe-sophagostomum)的多种线虫寄生于动物肠道引起的,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结肠炎。目前,此病在世界各国及我国各地牛、羊、猪中普遍存在,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而且国外也有食道口线虫感染人的报道[1]。因此,对食道口线虫的研究,除对畜牧  相似文献   

7.
1990~1993年,丹寨县对畜禽寄生虫病进行区系普查,并且在长期的肉品检疫工作中,我们发现本病在我县流行普遍,情况严重。1方法用粪便漂浮法检查粪便中有无虫卵,剖解肠道采集虫体,镜检,并观察宿主临床症状和肠病理变化。2调查结果2.1虫种本病为夏伯特科(Chabertidae)食道口属(Esophagostomum)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猪的结肠所引起,有些种的幼虫在大肠内壁形成结节,故又称结节虫。常见于我县猪的食道口线虫有以下3种:有齿食道口线虫,虫体呈乳白色,寄生于结肠;长尾食道口线虫,虫体呈暗灰色,寄生于盲肠和结肠;短尾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结肠。2.2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1犬的食道口线虫1.1病原食道口线虫病是由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犬的食道壁而引起的疾病,是犬类的常见病。发病原因是:食道口线虫寄生在犬的食道壁并在食道壁周围形成大小不等的结缔性组织包囊,压迫食道,引起食物通过受阻而引起。1.2症状因食道口线虫不断地刺激食道壁,造成病犬反射性地呕吐。当线虫发展为成虫时,成虫往往穿破包囊,在移行时而损伤邻近的大血管,引起病犬大出血而突然死亡。有的成虫也  相似文献   

9.
<正>猪食道口线虫病是由食道口属(Oesophagostomum)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猪的结肠引起的一种疾病,以腹痛、腹泻或下痢、高度消瘦、粪便中带有脱落的黏膜为主要临床特征[1]。该病主要发生在潮湿的夏季和封舍后的冬季。仔猪易感,成年猪只有在食道口线虫大量寄生或继发细菌感染后才可表现出临床症状。2015年1月份,北京市昌平区某养殖场的210头猪出现消瘦、贫血、腹泻等临床症状,经流行病  相似文献   

10.
犬食道线虫病(Canine Spirocercosis),又称犬血色食道线虫病和犬旋尾线虫病。是由狼旋尾线虫(Spiroderca)寄生于犬的食道、胃、主动脉壁或其他组织并形成肿瘤状结节,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可引起患犬呕吐、流涎、咳嗽、咽下和呼吸困难,并可继发动脉破裂大出血和死亡。本病原于1809年被Rudolphi最早发现,1955年Seibold报道7例犬恶性食道肿瘤中有6例与此虫寄生有关。1958年Beiley等从食道线虫感染的163例犬的尸体剖检中统计出有16例食道纤维肉瘤或骨肉瘤。此后,  相似文献   

11.
猪毛首线虫病是由猪毛首线虫寄生于猪的大肠(盲肠)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虫体前部呈毛发状,故称毛首线虫;整个外形像鞭子,前部细,像鞭梢,后部粗,像鞭杆,故又称为鞭虫.该病主要危害幼猪,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病猪主要以腹泻、贫血、渐进性消瘦为主要特征.笔者在临床上碰到野猪此类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 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口属的刚刺颚口线虫、陶氏颚口线虫(致病颚口线虫)寄生于猪胃而引起的线虫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胃线虫少量寄生时患猪症状不明显。患猪,尤其是幼猪,  相似文献   

13.
猪毛首线虫病又称鞭虫病,是由猪毛首线虫寄生在猪盲肠、结肠内导致猪腹泻、贫血、慢性消瘦的一种寄生虫病。该虫体前部呈毛发状,故称为毛首线虫;整个外形又像鞭子,前部细,后部粗故又称鞭虫。该病对仔猪危害严重,主要引起顽固性腹泻、消瘦、贫血、严重感染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4.
猪毛首线虫病又称鞭虫病,是由猪毛首线虫寄生在猪盲肠、结肠内导致猪腹泻、贫血、慢性消瘦的一种寄生虫病。该虫体前部呈毛发状,故称为毛首线虫;整个外形又像鞭子,前部细,后部粗故又称鞭虫。该病对仔猪危害严重,主要引起顽固性腹泻、消瘦、贫血、严重感染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5.
猪毛首线虫病是由毛首科(Trichocepalidae)、毛首线虫属(Trichuris)的猪毛首线虫(T.Suis)寄生在猪盲肠内引起的以腹泻、贫血、生长停滞为主要症状的寄生虫病,因猪毛首线虫形似马鞭,故又称猪鞭虫病。该病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猪场较常见,对仔猪危害较大,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猪大批死亡。2012年5—8月,在思南县邵家桥镇发生2起仔猪顽固性下痢、贫血、精神沉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初期采  相似文献   

16.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型线虫幼虫寄生于猪的横纹肌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线虫病,是人畜共患的蠕虫病之一,对人健康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7.
1胃肠线虫病 牛胃肠线虫病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多发性寄生虫病。宿主的皱胃及肠道内常见有血矛线虫、仰口属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属线虫4种线虫寄生,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炎,消化功能障碍,消瘦,贫血,严重时可致牛群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8.
猪旋毛虫病是由毛首目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而引起的.成虫寄生于肠管,称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肌旋毛虫.人、猪、犬、猫、鼠均能感染.世界各地均有.食用生肉或不熟的肉类可以引起人的发病.主要引起呕吐、腹泻,运动障碍. 1 病原体 成虫细小,肉眼难以看清.虫体愈向前端愈细,前半部为食道,占虫体长约1/3~2/3.雄虫大小为1.4~1.6mm×0.04~0.05mm,雌虫大小约3~4mm×0.06mm.胎生.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个宿主.  相似文献   

19.
正猪毛尾线虫病是由毛尾科,毛尾线虫属的猪毛尾线虫寄生猪盲肠内引起的疾病。又称猪鞭虫病。本病主要危害幼龄猪,严重者可引起大批死亡。2015年10月,北镇市某养猪场饲养的2月龄仔猪发生以腹泻和血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最后确诊为毛尾线虫病,现将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北镇市养猪户王某自己承包一块山林地,饲养商品猪130头,均为2月龄左右,采取林下放牧散养的方式。2015年  相似文献   

20.
猪肺丝虫病是由后圆科后圆属的线虫所引起的,因肺丝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故又称猪肺线虫病或猪后圆线虫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仔猪,严重感染时引起肺炎,可造成死亡,如不死亡,也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并降低肉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