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爬山虎繁育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爬山虎是城市园林垂直绿化、荒山裸岩优选植物。该文对爬山虎种子育苗、无性繁殖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简述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过调查统计,青田县有垂直绿化植物20科42属119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18科31属48种,其中紫藤、忍冬、爬山虎、薜荔、毛花猕猴桃等贮藏量较大并有开发利用价值,可用于庭园、公园和风景区等的垂直绿化。该文对青田县垂直绿化植物的种类、观赏价值及园林应用形式进行了介绍,为开发利用该公园垂直绿化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垂直绿化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生理响应,以爬山虎和云南黄馨为试材,探讨了南京市不同月份大气污染对爬山虎和云南黄馨叶片中抗坏血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采样地点不同月份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动态变化,同一月份不同采样地点2种指标都是绿化较好的采样点低于交通枢纽区和工业区采样点.抗坏血酸平均含量为云南黄馨>爬山虎,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云南黄馨<爬山虎.这说明不同采样地点大气污染程度不同,爬山虎比云南黄馨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伤害,云南黄馨对大气污染的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安康中心城区垂直绿化藤蔓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藤蔓植物的概念,对安康城区藤蔓植物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进行调查,从垂直绿化的不同应用范围以及藤蔓植物的不同观赏特性,阐述安康城区藤蔓植物的绿化现状。分析安康城区的气候特点,结合其它城市常用的垂直绿化藤蔓植物的习性、特征和用途,分析藤蔓植物在垂直绿化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安康今后垂直绿化提供更好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山区道路建设的不断增加,道路两侧的工程断面绿化问题以及山区造林裸岩山地的绿化问题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证明爬山虎是山区垂直绿化的首选好材料,平阴县通过近几年利用爬山虎实施垂直绿化活动,收到了理想的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详细调查了潮州市区垂直绿化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应用范围,包括现有栽培种类和具有应用前景的野生植物。结果表明:潮州地区拥有57种垂直绿化植物,可将其分为攀援绿化植物、垂挂绿化植物、垂直绿化装置植物及具有特殊能力的植物。同时对潮州地区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垂直绿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有关爬山虎属植物除有一些定名和形态学等基本生物学性质描述外,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爬山虎的绿化、美化以及通道工程等城市绿化和种质资源方面:Endress,Okinaka,江仲春等对爬山虎攀缘能力,陈传峰、孙振元等对爬山虎繁殖方法,董爱文、王双明等对爬山虎化学成分,刘慧民等对爬山虎抗性及病虫害,王洪涛等对爬山虎绿化效应,付彦荣等对爬山虎生物技术及育种,Jeong—YongHo等对爬山虎属植物栽培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城市垂直绿化的实践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炜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66-169,241
简述了城市垂直绿化的类型、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常用植物品种以及城市垂直绿化的实践应用,并对推进城市垂直绿化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垂直绿化的常用形式,如攀援绿化、阳台绿化、窗台绿化、屋顶花园等,总结了垂直绿化植物应用的一般原则和形式以及垂直绿化的方法和优势,介绍了30多种新优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期望为广泛地开展垂直绿化、拓展城市绿化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郑州市及其生态条件相似城市的垂直绿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选择郑州市四环内的公园(游园)、住宅区域及单位区域3种类型区域的227个样点为调查对象,对其垂直绿化情况、方式和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郑州市227处调查点中有178处应用有垂直绿化,垂直绿化应用率达78.4%,其中住宅区域的垂直绿化应用率最高,达84.7%;调查点内的垂直绿化植物共计42种,其中藤本植物38种,占比90.48%;藤本月季、紫藤、地锦、美国凌霄、七姊妹蔷薇、常春藤、扶芳藤、木香、迎春、连翘等22种植物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其中藤本月季在调查范围内应用频度最高,达0.854,紫藤、地锦、美国凌霄、七姊妹蔷薇、常春藤、木香、扶芳藤等应用频度均在0.4以上;郑州市目前广泛应用的垂直绿化形式有墙体绿化、桥梁绿化、立柱绿化、廊架绿化、围栏绿化、边坡绿化6种,公园(游园)区域的垂直绿化形式最丰富,应用植物种类数量最多。郑州市城市绿化中垂直绿化应用较为广泛,但绿化方式传统,绿化植物单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藤本植物品种特性与应用的研究,找出适合北方城市垂直绿化的藤本植物。以蛇白蔹(Ampelopsis brevipeduncuiat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三叶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山葡萄(Vitis amurensis)、牵牛花(Pharbi-tis purpures)、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赤雹(thladiantha dubia)为试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藤本植物的观赏期均可达150d以上,均适合在垂直绿化中应用。五叶地锦、蛇白蔹和赤雹应用效果比较好。三叶地锦的耐荫能力最强,可用于北向的垂直绿化。用五叶地锦进行垂直绿化时,对东、南、西3个朝向附着物降温效果明显,并随着覆盖厚度和光照强度的增加,降温效果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城市空间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州、东莞、深圳市的部分开放公园、住宅小区花园和道路的空间绿化应用形式与植物配置的调查,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空间绿化应用方式多集中在棚架式、凉廊式、篱垣式、附壁式、立柱、树干绿化、立交桥绿化;空间绿化应用较多的植物有:薜荔、锦屏藤、爬山虎、常春藤、美国凌霄、金银花、茑萝、牵牛、炮仗花、勒杜鹃、紫藤、使君子、绿萝、合果芋、大花老鸭嘴、铺地锦竹草、禾雀花、龙吐珠等;应用垂吊绿化的植物不多,还有待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结合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的环境特点,对爬山虎的生物学特点、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的选择、藤本植物在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的作用等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就爬山虎在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空间立体绿化藤本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空间立体绿化中主要藤本植物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筛选出8个抗性指标、4个生长指标、5个生态指标和5个美学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与其权重值体系,并对调查出的藤本植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空间立体绿化中藤本植物主要适生种可作为骨干种的有8种:爬山虎、多花蔷薇、藤本月季、紫藤、木香花、三叶爬山虎、川鄂爬山虎、常春油麻藤;主要配置种有9种:葛藤、三角梅、络石、葡萄、中国凌霄、中华常春藤、扶芳藤、牵牛花、金银花;一般配置种或补充种有6种:观赏南瓜、观赏葫芦、绿萝、香花崖豆藤、茑萝、括楼。同时对成都市空间立体绿化中藤本植物的选择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藤本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和廊坊杨(Populus langfangensis W.)分别进行保水剂处理和盆栽控水,研究它们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廊坊杨加入保水剂后,随水分胁迫的加剧,其叶水势降低的比较缓慢,原生质膜透性被破坏的也较缓慢,叶水势和土壤含水量关系用指数方程拟合较好;爬山虎的叶水势与电导率成周期性降低趋势,叶水势与含水量用4d移动平均趋势线拟合较好;2种苗木都用小颗粒20g处理的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地锦和五叶地锦花粉生活力及其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和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 folia Planch)花粉生活力和贮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地锦和五叶地锦花粉生活力的主要因素,地锦和五叶地锦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而明显的下降,贮藏的花粉短期内出现被迫休眠现象。以花粉生活力达40%为标准, 地锦和五叶地锦的新鲜花粉生活力均较高达97%以上。在室温条件下,地锦花粉保存10 d,五叶地锦花粉可保存17 d;在0-5℃条件下干燥贮藏,地锦可保存18 d,五叶地锦花粉可保存21 d。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主城区常见立体绿化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国  庄华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52-20654
以重庆市主城区常见立体绿化模式为例,介绍了重庆市常见立体绿化植物配置形式、立体绿化常见应用的藤蔓类植物,如常春藤、葡萄、紫藤、爬山虎等和中小灌木,如银合欢、南天竹等,并简要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常见立体绿化植物观赏特性及绿化效果,以供园林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藤蔓类植物的生态效应与配置原则入手,介绍了重庆市园林绿化中常见应用的藤蔓类植物,如常春藤、油麻藤、葡萄、紫藤、蔷薇等。结合重庆市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提出了藤蔓类植物在重庆的常见应用模式,可供园林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相卫国  李倩  魏永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25-625,669
对爬山虎幼茎和幼叶上分泌团进行显微技术观察和描述分析,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植物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0.
结合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在室内纯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p H值、温度、光照、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结果显示:病原菌为马卡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acadamiae Deighton);病原菌生长较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20%地锦植物煎汁的PDA培养基,适宜p H值为6.0~7.0,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佳光照条件为全黑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