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切红地球葡萄粒用壳聚糖可食性膜涂膜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壳聚糖可食性膜对鲜切红地球葡萄粒保鲜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冷藏期间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用壳聚糖可食性膜涂膜处理能明显抑制鲜切葡萄粒的呼吸,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降解,降低了水分的损失,大大减少了腐烂,其中选用2.0%的壳聚糖、1.5%的柠檬酸、0.5%的甘油、0.1%的苯甲酸钠制成的可食性膜处理组保鲜效果比其它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可食涂膜对鲜切红地球葡萄粒呼吸强度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鲜切红地球葡萄粒为试材 ,分别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可食性膜处理 ,测定了冷藏期间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 ,用可食涂膜处理能抑制鲜切葡萄粒的呼吸代谢 ,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降解 ,保持硬度 ,减少褐变 ,降低腐烂。其中壳聚糖可食性膜处理组保鲜效果比其他处理更为显著 ,贮藏 75 d,商品率达到 88.1% ,较对照提高 2 5 .1%。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结合涂膜用于草莓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放  赵鹏宇  吴小虎  石莹  艾启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55-2657,2665
[目的]研究中草药结合涂膜保鲜技术对草莓保鲜的效果。[方法]以可食性的壳聚糖、纳米氧化硅,以及甘油、单甘脂等为材料,制出一种可食性的草莓保鲜膜,并将鹿蹄草、黄芩、黄柏、半边莲、北豆根5种中草药的单一或组配制剂中保鲜防腐效果最佳的组配进行前期处理。通过腐败率、感官评价等指标判断其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试验表明,壳聚糖-纳米氧化硅保鲜涂膜与鹿蹄草水煎液能够显著抑制青霉、灰霉的繁殖,该处理对草莓有较好的抑菌保鲜作用,能够使常温下"丰香"草莓的保鲜期达到5 d。[结论]研究可为目前市场上草莓的常温保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作为一种无毒、无害、可延长果蔬产品贮藏期和货架期的可食性膜,在果蔬保鲜上得到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单一壳聚糖膜局限性明显,制约其实际应用,壳聚糖复合涂膜成为了发展趋势。本文就目前壳聚糖复合涂膜的各种类型进行总结,分析了其保鲜机制、影响因素、存在不足和未来市场应用趋势,以期为研究壳聚糖复合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和大蒜素复合涂膜对葡萄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提葡萄为材料,研究壳聚糖单一涂膜与壳聚糖和大蒜素复合涂膜对黑提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涂膜处理均可以有效抑制葡萄的呼吸强度,降低失重率和MDA的积累量,延缓SSC和TA的降解,提高好果率和果实耐压力,维持高活性的SOD,相比之下,大蒜素与壳聚糖复配的可食性膜的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单一壳聚糖处理.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涂膜及蛋壳处理鸭蛋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清洗 壳聚糖涂膜及不清洗 壳聚糖涂膜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鸭蛋保鲜对比试验.溶液壳聚糖质量浓度ρ(壳聚糖)分别为5,10和20g/L。25℃,相对湿度20%~25%条件下贮藏27d,结果表明:鸭蛋失重率与贮藏时间成线性关系,ρ(壳聚糖)较高时鸭蛋失重率较低,且蛋黄指数较高。不清洗 ρ(壳聚糖)20g/L涂膜处理效果最佳,失重率比对照组低3.0%,蛋黄指数0.368,较对照高0.017;清洗 涂膜处理各组均有鸭蛋变质。壳聚糖涂膜具有一定保鲜作用,但ρ(壳聚糖)5~20g/L时,抑菌效果不佳,建议保鲜贮藏时采用杀菌加涂膜或不清洗直接涂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蔬菜纸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绿色可食性包装产品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便于贮藏保鲜和运输,且是一种很好的休闲食品与高级食品包装材料,因此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开发前景,如蔬菜纸(也称纸菜)就是一种具有可食与保鲜包装双重功能的新型蔬菜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8.
日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绿色可食性包装产品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便于储藏保鲜和运输,而且是一种很好的休闲食品与高级食品的包装材料,因此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开发前景。如蔬菜纸(也称纸菜)就是一种具有可食与保鲜包装双重功能的新型蔬菜深加工产品。各国正在积极开展对蔬菜纸及其制品的研究: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以胡萝卜素为原料,添加适量的增稠剂、增塑剂、抗水剂,利用胡萝卜素天然色泽制成的可食性彩色蔬菜纸。这种产品可用作盒装食品的个体包装或直接当作方便食品食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增强食品美感,因而深受消费欢迎。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蓝莓可食性膜的机械性能,本文以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为指标评价膜性能,采用(果胶、壳聚糖、蓝莓提取物、甘油)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将优化后的蓝莓可食性膜对三文鱼进行包裹处理,通过感官评定、物理指标(硬度)、化学指标(K值)、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的测定,综合评价蓝莓可食性膜对冰藏三文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制备蓝莓可食性膜的最优配比为果胶1.25%,壳聚糖0.75%,蓝莓提取物1.00%,甘油1.75%;包膜组的品质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延长6 d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可食性膜对贮藏茭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去壳鲜茭白为试材,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可食性膜处理,在25℃和50%RH下贮藏8 d,对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可食涂膜处理能抑制茭白的呼吸速率,延缓Vc降解,保持嫩度,减少褐变,降低失重和腐烂.其中壳聚糖膜处理的保鲜效果比海藻酸钠更为显著,贮藏8 d后,硬度增加量比海藻酸钠低10.4%,Vc保留率和失重率则分别比海藻酸钠高18.2%和0.56%,褐变和腐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涂膜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较先进的鸡蛋保鲜方法之一,并且逐渐朝着天然、无毒、可食的方向发展,适合我国蛋业生产现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综述了不同新型可食性材料在鸡蛋涂膜保鲜技术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影响保鲜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的制备工艺,为可食性包装膜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成膜基础材料,采用流延法制备可食膜,以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水蒸气透过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可食膜进行性能表征.[结果]各因素对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物理性能的影响排序为壳聚糖浓度>甘油浓度>CMC浓度>褐藻多酚浓度,其中壳聚糖浓度和甘油浓度对可食膜的物理性能影响显著(P<0.05).优化后的可食膜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1.5%、甘油浓度1.0%、褐藻多酚浓度0.4%、CMC浓度2.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可食膜物理性能较好,其平均拉伸强度为24.78 MPa,断裂伸长率为36.94%,水蒸气透过率为0.445 g·mm/(m2·h·kPa),综合评分69.06分.复合膜各组分间相容性较好,膜表面平整致密.[结论]优化工艺制得的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微观结构,为研发新型可食性包装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瑜 《农家顾问》2009,(1):30-30
涂膜保鲜是果蔬保鲜方法之一.壳聚糖涂膜保鲜机理是壳聚糖能在果蔬表面形成一层半透膜.调节果蔬内外的气体交换.使果蔬内部形成一个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微环境,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减少水分散失和物质消耗,深持果蔬品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4尾鳢食性的研究表明,体长在9.2 ̄20.0mm的仔鱼,主要以枝角类1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为食,体长在21mm以上的幼鱼及成鱼主要以小型鱼类、虾为食、属动物性食性和摄食率和饱满指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常温保鲜南果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壳聚糖为涂膜剂对南果梨进行常温保鲜实验,结果表明,以1.5%浓度壳聚糖涂膜的南果梨其硬度、Vc含量与新鲜南果梨接近。腐烂率和失重率也非常小。失重率,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1.5%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的南果梨在常温下可贮50d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lacepede)本是肉食性鱼类,如果经过人工驯饵,从幼鱼阶段起,可使其转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Snow和Maxwell(1968.1970,1971)报告用俄勒冈软颗粒饲料在池塘或水池里喂养50毫米的幼鱼,培育出大量鱼种,Nelsow等人(1974)也报告在室外流水池用干颗粒饲料喂养38-51毫米的幼鱼,培育出平均全长12.7厘 米的大口黑鲈10多万尾,本文报告大口黑鲈幼鱼对没有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的12种初级颗粒饲料的摄食和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7.
低糖板栗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板栗为原料制作低糖板栗脯,在煮制加工过程中添加护色剂护色,并用可食性膜在烘干前包裹板栗防止破碎。结果表明:护色剂大大降低了板栗褐变的程度,可食性膜对防止破碎效果明显;得出护色液的最适配比为:0.9%EDTA-2Na,2%柠檬酸,1%亚硫酸氢钠;采用1%壳聚糖制成的可食性膜来包裹板栗脯,赋予板栗脯一定的光泽,提高板栗脯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在鱼糜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鱼糜中加入茶多酚进行保鲜试验表明,茶多酚可强烈抑制鱼糜中细菌的生长,抑菌效果与其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还能抑制鱼糜中pH值、乳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的上升。鱼糜中加入0.25~0.50mg/g茶多酚,在5℃下保鲜效果明显,保鲜时间可达13天。添加β-环状糊精,有增加茶多酚保鲜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水贮法 将嫩玉米剪头去尾,放缸或池内注入冷开水,加入0.5%的植酸和少量山梨酸,用塑料布扎紧缸口,每周换水1次可保鲜到初冬。 2.常温下于贮保鲜 用星科玉米贮鲜剂克水,调成5%的溶液,将嫩玉米浸泡处理5分钟,然后捞出沥干水分,装入箩筐或编织袋中堆积存放,  相似文献   

20.
陈勇  周湘云 《湖南农业》2000,(10):13-13
1.苗种开始驯食 苗种阶段其食性较杂,当自体的卵黄囊被完全吸收后,能以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食,随着生长发育,所食饵料开始偏向单一性。因此,驯食要抓住苗种阶段食性较杂这个有利时机,在收集苗种初期,开始几天可投喂煮熟的蛋黄,再由蛋黄中混合少量的豆浆,随着个体的增加,豆浆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使鱼处在苗种阶段就能吃食动植物组成的配合饵料.为成鱼驯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