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竹丛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竹子的生长环境。通过丛初植立竹数、立竹空间分布和丛立竹数等对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秆形变异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竹畸形秆率随丛初植立竹数和栽植后年份的增加而降低,丛初植立竹数以2~3株为宜;出笋后的丛立竹数与竹丛外围、内围新竹数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与新竹畸形率呈负相关;竹丛畸形秆新竹数随丛立竹数(出笋前)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丛立竹数与新竹畸形率呈负相关,人工栽培的丛立竹数应控制于4~6株。图1表2参10  相似文献   

2.
黄甜竹笋用林出笋成竹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黄甜竹笋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笋数随时间变化呈“少-多-少”趋势,幼竹高生长遵循逻辑斯蒂曲线.退笋的主要原因是母竹营养的供应不足.前期笋成竹率高,但成竹质量较差,盛期笋成竹率次之,而成竹质量好,末期笋退笋率高,成竹质量也差,不宜留养,新竹的留养应以盛期笋为好.  相似文献   

3.
以滇西南巨龙竹为研究对象,设计择伐留竹量(7、15、25、35株/丛)和有机肥施用量(0、40、80、120 kg/丛)的2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各处理对巨龙竹发笋成竹和新竹直径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择伐留竹量,显著影响巨龙竹发笋数、发笋率、成竹数、退笋数、新-母竹直径比率、竹丛新竹生物量增长率(P<0.05),对成竹率、退笋率、新竹直径、新竹平均生物量影响不显著;随着择伐留竹量增加,发笋数、成竹数、成竹率、竹丛新竹生物量增长率先提高后降低(转折点在25株/丛),发笋率逐渐降低,退笋数逐渐增加,退笋率先降低后提高(转折点在25株/丛),新竹直径、新-母竹直径比率、新竹平均生物量先提高后降低(转折点在15株/丛).有机肥施用量,显著影响发笋数、发笋率、成竹数、新竹直径、新-母竹直径比率、新竹平均生物量增长率、竹丛新竹生物量增长率(P<0.05),对成竹率、退笋数、退笋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施肥量增加,退笋率逐渐降低,其它生长指标均逐渐提高.择伐留竹量与有机肥施用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发笋数(P<0.05),对其它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综合比较分析,竹丛择伐留竹25株/丛和施用有机肥120 kg/丛能有效促进巨龙竹发笋成竹,并提高其新竹质量和生物量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邹宽生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4):88-88,87
丛生竹是地下茎缩短膨大,秆柄、秆基节问密集,弯曲向上,形似“烟筒蔸”,并在秆茎两侧孕育着大型芽眼(笋芽),由此抽笋成新竹,以后每个新竹又从其秆苇两侧抽笋成竹,形成合轴丛生,簇拥而立。它具有生长快、伐期短、产量高、用途广的特点,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高效林业和庭园经济的有益部分。丛生竹适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性喜季风影响明碾的气温,对温度、水分、日照、湿度等都比毛竹要求更高。并且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耐寒性较好的丛生竹种——椽竹Bambusa textilis var.fasca资源,在福建省建瓯市对椽竹的自然出笋和幼竹生长规律进行了观测分析(隔2 d观测1次),采用有序样本聚类法划分椽竹的出笋期,并用Logistic和Richards曲线模拟了椽竹幼竹高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椽竹的自然出笋期为5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其中7月中旬出笋的新竹成竹率最高(85.5%)。椽竹出笋期划分为初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盛期(6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末期(9月下旬至11月上旬)3个时期,其中出笋盛期的笋数量占全期的80.7%,成竹率达70.7%。2较早(6-7月)出笋的新竹,高生长历期较长(最长达116 d),8月出笋的新竹秆高生长总量最大(平均达7.8 m)。椽竹幼竹高生长过程用Logistic和Richards曲线模拟效果较好,呈"慢—快—慢"的规律。36-9月出笋的新竹笋箨开始脱落的时间分别在7月下旬、8月下旬、9月上旬和10月中旬;6-7月出笋的新竹在9月下旬开始抽枝,8月出笋的新竹在10月中旬开始抽枝;在8月中旬前出笋的新竹基本当年能完成抽枝长叶,其后出笋的新竹至来年4-5月才能完成抽枝长叶过程;在出笋末期出笋的新竹由于生长期较短,新竹木质化不完全,笋箨基本不脱落,枝芽受低温抑制极少萌发,冬季极易遭受冻害而死。研究结果为椽竹林科学培育及快繁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分析母竹粗度、秆高、秆基笋目数、蔸长、根指数与其对应的生长指标,综合分析母竹条件对出笋成竹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吊丝单移竹造林,母竹条件以根指数、笋目数、秆粗度对出笋成竹影响为较大.挖掘母竹时,应选择那些根指数达200,笋目数6~8枚,秆粗4~5cm的竹种造林,发笋较多,成林快,一年生竹生长较大.  相似文献   

7.
阔叶箬竹分株繁殖和埋鞭繁殖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扩大阔叶箬竹种群数量和栽培范围,对阔叶箬竹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分株繁殖和埋鞭繁殖2种方法下的生长指标变化并比较分析了2种繁殖方式。结果表明,采用分株方法繁殖时,秆数对阔叶箬竹的成活率、新竹高度、叶片数、叶长、叶宽和出笋数都有显著性影响。采用3秆·丛-1的分株繁殖方式相比1秆·丛-1和5秆·丛-1成活率更高,植株生长状况更好。采用埋鞭方法繁殖时,鞭长对阔叶箬竹的成活率和新竹高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对其叶片数、叶长、叶宽以及出笋数没有显著性影响。采用10 cm鞭段长度的埋鞭繁殖方式相比5 cm和20 cm鞭段长度成活率更高,植株生长状况更好。相同养护条件下,埋鞭繁殖成活率稍高于分株繁殖,而分株繁殖的竹苗比埋鞭繁殖的株高更高并且出笋数也更多。这些数据可为今后阔叶箬竹的产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绿竹笋用林扒晒与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扒晒和施肥因素影响下的绿竹出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扒晒能使竹丛提前9 d出笋,并提前半个月左右进入出笋高峰期,同时它对笋目萌发数量的增加也具一定作用,单纯扒晒处理笋目萌发数量比对照增加将近1倍;扒晒和施肥对提早出笋、延长笋期及出笋高峰期,提高笋产量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扒晒施肥样地笋期最长,笋产量达98.76 kg/100m2;单因素作用条件下,施肥比扒晒对笋产量的影响要大,是提高笋产量的必要措施,同时施肥能够维持或增加新竹胸径,对新竹成竹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箣竹带蔸埋秆、埋双节和主枝扦插法的育苗效果和苗木的高生长规律,通过分析3种育苗方法的成竹率和成竹质量等指标,认为埋双节法效果最好,成竹率高达86.2%,育苗1a后新竹的平均竹高和地径分别达到1.99m和1.47cm,另外2种方法中,带蔸埋秆法尤其是母竹基部的成竹质量较好,主枝扦插法育苗效果相对较差,但具有材料丰富、费用低的优势;箣竹苗木自笋出土后,遵循着"慢-快-慢"的生长规律,新竹高度(y/m)随出笋天数(x/d)变化的模型为y=-0.001 5x3+0.182 3x2-1.997 9x+9.161 2(R2=0.996 2)。  相似文献   

10.
小佛肚竹出笋及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多用于盆景制作和园林绿化。研究结果表明:小佛肚竹出笋能力强,无大小年之分,笋期7~10月,达116 d,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盛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0%以上,而末期历时占笋期的44.8%;竹笋-幼竹高生长时序变化呈“慢—快—慢”的节律,以历时20 d,平均生长量2.60 cm.d-1的高生长盛期最快,阶段高生长量占新竹高度的65.4%;各出笋期的竹笋-幼竹高生长期无显著差异,平均高生长期为62 d,明显少于其他中大型丛生竹种。图1表2参11  相似文献   

11.
绿竹地下茎发笋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绿竹地下茎生物学特性即竹蔸秆基芽目萌发规律、蔸根芽点发根规律及竹丛蔸幅与发笋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各母竹的笋目数量变幅为3~10个,多数为5~9个,不同径阶绿竹母竹的秆基笋目数量不同,与径阶呈正相关;秆基笋目从2月开始萌发,3—5月为萌发高峰期,6月以后基本停止萌发;绿竹在6年生以后,整个母竹根系进入老化期;竹丛蔸幅和发笋量呈显著正相关,用Y=0.0424X^2-1.7755X+28.961拟合绿竹竹丛蔸幅和发笋量之间的关系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对大小垄栽培群体和30cm等行距栽培群体不同层次的光照强度、群体行间温、湿度等生态因子及每穴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单穴生产力三个产量性状和不同分蘖时期每穴茎数的边际效应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小垄栽培群体下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显著增加,行间温、湿度降低,使群体内部的光、温条件得到改善。每穴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单穴生产力及不同分蘖时期每穴茎数的边际效应指数降低,说明实行大小垄种植后,群体内部的长势与边行的差距缩小,群体内部个体的生长优势得到发挥,达到了利用边际优势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系)抗旱节水指标及调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抗旱节水指标及调控机理。[方法]对96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系)的表型性状、生理性状与抗旱指数、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小麦抗旱节水指标及调控机理。[结果]在极度干旱年份小麦的株高、穗数和穗粒数下降严重,产量尚不及水地产量的1/4;相关分析发现:干旱条件下小麦的穗数、饱满度、穗粒数、株高和花后21 d的植被指数与抗旱指数极显著相关,干旱条件下小麦的大部分表型性状和花后10 d的冠层-空气温差与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显著相关;通径分析发现:8个表型性状对小麦抗旱指数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穗数(1.335)、最高总茎数(|-1.014|)、成穗率(|-0.955|)、株高(0.488)、穗粒数(0.435)、千粒重(0.038)、容重(0.024)、饱满度(0.017),对小麦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穗数(1.945)、最高总茎数(|-1.420|)、成穗率(|-1.398|)、穗粒数(0.481)、株高(0.206)、千粒重(0.204)、容重(0.119)、饱满度(|-0.049|);进而构建了小麦表型性状对小麦抗旱节水性的多元回归方程,得出各种性状之间抗旱节水的数量依存关系和变动的规律。[结论]该研究对小麦抗旱节水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笋用雷竹林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规律与经营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竹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母竹引种后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与母竹距离有随着母竹年龄增大而增长的趋势。新立竹数目与新立竹年龄(相对母竹而言)之间及新立竹与母竹平均距离之间均存在函数关系。雷竹引种后各年间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新立竹与母竹距离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年龄对雷竹林分平均单株枝重、枝长、叶数/枝、叶重/枝、叶面积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钩梢处理对平均均叶数/枝、平均叶重/枝及平均单株枝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或极显著性水平。雷竹株数按径阶分布服从正态分布。雷竹冠幅、胸径、树高及枝下高等生长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根据雷竹鞭侧芽分化为岔鞭规律以及新立竹年龄与母竹距离的关系可以确定雷竹初植密度,由树冠重叠系数及其平均径阶决定笋用雷竹林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春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比露地对照增产达44.4%。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具有保墒和提高生育前期地温的作用,使覆膜小麦出苗早、整齐,促进营养生长,穗分化时间较长,灌浆充分,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地膜覆盖穴播小麦具有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光合“午睡”现象轻和干物质积累多的特点。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日平均光合速率为1.08mgCO2/dm2.h、13.70mgCO2/dm2.h和11.62mgCO2/dm2.h,分别比对照高23.3%、33.1%和12.7%。在拔节期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则为双峰型。净同化率最高可达13.01g/m2.d,平均为8.24g/m2.d,比对照高0.38g/m2.d和0.23g/m2.d。  相似文献   

16.
对10个杂交组合的F_2代主要性状广义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相关遗传进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和相对遗传进度因性状、组合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凡双亲某性状差异大的组合,其F_2代该性状遗传力较高,相对遗传进度较大.就性状的平均结果而言,广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抽穗期>主穗长>百粒重>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相对遗传进度大小顺序为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抽穗期>株高>主穗粒数>主穗小穗数>主穗长>百粒重.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也因组合、性状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综合来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均小于100%,因此,通过选择某一性状来间接选择单株粒重的效果一般不如直接对单株粒重进行选择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温度、光照时间对中华大蟾蜍受精卵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时间下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探讨中华大蟾蜍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和光照时间。[结果]不同温度下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孵化率及蝌蚪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20℃是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此时其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均在90%以上,且孵化时间较快,随着温度升高孵化速度加快,但孵化率与蝌蚪成活率明显下降。25℃下不同光照时间对中华大蟾蜍蝌蚪孵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每天24 h光照是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最适孵化光照时间。[结论]该研究可为促进中华大蟾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