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番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年来国内外番茄分子育种研究,尤其是在番茄抗病虫、抗逆性以及品质改良等方面所获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我国今后番茄分子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技术在番茄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DNA分子标记的各种类型,RFLP、RAPD、SSR、AFLP和SNP标记是植物遗传作图最常用的,介绍了各种类型的使用范围以及优点和缺点。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番茄抗性育种中的应用,包括耐冷性,耐盐性,抗病性,抗虫害等方面的应用,并就今后番茄分子育种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我国主栽品种对番茄疮痂病抗性状况,本研究以我国番茄疮痂病主要小种T1和T3的菌株接种我国目前种植的39个番茄品种,并通过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和辅助育种.结果表明,虽然有些品种具有了抗性材料的特征条带,但所有材料对T1和T3小种都不能产生过敏反应.采用与T1小种抗性位点Rx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成功地将抗病品种OH9834的抗性位点Rx3转移到9个不同的感病品种中,获得了抗病植株.从本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番茄品种缺乏对番茄疮痂病的抗性,同时也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用于番茄疮痂病的抗性育种中.  相似文献   

4.
速递     
《种子科技》2014,(11):5-5
我国科学家领衔揭秘番茄育种历史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黄三文领导的国际番茄变异组研究团队,通过对世界各地的360份番茄种质进行重测序分析,构建了完整的番茄遗传变异组图谱,为揭示番茄的进化历史、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此次研究团队通过群体遗传学分析,成功揭示了番茄果实变大经历了从醋栗番茄到樱桃番茄再到大果栽培番茄的两次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0,(3):46-46
江苏省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抗性育种取得了重大突破。番茄黄化曲叶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严重时减产可达100%。为此,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以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为研究方向展开各项研究工作。在完成了江苏及周边省份该病害的病原分子诊断基础上,专家们目前已育成苏红9号、TY209等系列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番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422-6427
番茄斑萎病毒(ta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是世界10种危害性最大的植物病毒之一,番茄受侵染后损失可达80%甚至绝收。近年来番茄斑萎病毒越来越严重,抗病品种育种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了加快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育种速度,本研究以长沙、昆明、三亚三地穿梭育种,达到一年三代,结合分子标记辅助筛选,2年内能获得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材料,为育种者提供快速转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番茄分子标记开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选育由多基因控制的或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番茄分子标记的开发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到目前为止已有2 300多个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被开发和定位到12条染色体上.很多文献对这些分子标记的特点及其在番茄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但对其开发过程却很少提及.因此本文就主要类型的番茄分子标记的开发进展进行概括并分析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育种这一块我们一直拼不过其他育种大国,有了(分子育种)这样的知识基础,我们就有望把洋种子赶出国门了。从1988年就开始搞番茄研究开始,早在2003年赴荷兰留学之际,我就注意到国外开始分子育种,也就是根据已知的基因,有目标性的进行杂交,从而大大缩短育种年限。而彼时国内最常用的育种方式,还是最传统、最漫长的杂交选育。享有这项知识产权,我们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分子  相似文献   

9.
茄子SSR标记在番茄上的通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卫星标记(SSR)是分子育种中常用的遗传标记之一,但目前报道的番茄SSR标记并不能满足番茄分子育种的需要,有必要发展出更多的SSR标记,近缘物种转移法是一种发展SSR标记简便快速的方法。本研究分析了茄子SSR标记在番茄上的通用性情况,结果表明:300对茄子SSR引物中有111对能在番茄基因组DNA上扩增出产物,97对引物扩增出的带型在茄子、番茄间相似程度高,标记通用率为32.3%;EST-SSR比基因组SSR的通用性更好,前者通用率为36.6%,后者为30.0%。将这些标记转移到番茄上,能节省开发番茄SSR标记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及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霉病是危害保护地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能导致番茄产量下降,影响番茄生产的经济效益。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培育抗病品种。抗病基因是抗病分子生物学和抗病育种的基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有多个抗性基因被鉴定和克隆出来,有的已经被利用在分子育种上,这为生产上有效控制番茄叶霉病病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了更好的控制病害,本文综述了叶霉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克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抗性基因的遗传及抗叶霉病的分子机制,讨论了抗性基因的应用和基因工程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抗病材料的创制及其准确有效的抗性鉴定方法是番茄抗病育种的关键.本文比较研究了烟粉虱侵染接种鉴定技术、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和田间自然接种法对58份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材料的抗性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检测与烟粉虱侵染接种鉴定方法相结合可作为鉴定材料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的有效方法;对含有已知基因抗源材料的分离群体,...  相似文献   

12.
番茄耐盐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其中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尤其是蔬菜保护地次生盐渍化已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现象,常障碍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大幅度减产,产品品质下降。虽然作物耐盐新品种的选育,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但对于番茄而言,普通栽培种一般表现对盐中度敏感。目前还尚未有很明确的生理生化指标,可供育种者直接进行番茄耐盐性的鉴定,番茄耐盐机理的明确,有助于相关指标的获得。研究业已表明,番茄耐盐受QTLs控制,遗传较为复杂,影响番茄耐盐的QTL在不同生长发育的阶段也不相同。因此育种难度较大。番茄在芽期和苗期对盐害最敏感,随着株龄的增加,耐盐性也增强,而影响番茄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为少数QTLs控制,且效应较大,因此开发芽期和苗期耐盐QTLs对于番茄耐盐育种意义较大。另外,耐盐QTLs还包括组成型和非组成型两种,控制番茄耐盐的组成型或非特异QTL对耐盐性贡献较大。部分野生资源材料及个别栽培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盐性,为番茄耐盐育种提供了可能。利用分子标记及生物工程技术深入挖掘这些材料,可加速番茄耐盐遗传改良。本文就番茄耐盐筛选方法、耐盐资源材料,耐盐QTL定位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番茄耐盐新品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葫芦科瓜类作物分子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甜瓜和西瓜是重要的葫芦科瓜类作物,构建高密度的葫芦科瓜类分子遗传图谱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瓜类作物的育种水平。近年来,AFLP、RAPD和SSR等分子标记技术的运用,加速了瓜类作物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然而,与番茄、拟南芥的图谱研究相比,目前瓜类作物的遗传图谱密度还不够饱和,不能覆盖整个基因组。今后需要增加更多种类的分子标记和进行图谱整合工作,以获得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加速标记辅助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4.
番茄红素(Lycopene)是功能性天然色素,因其高抗氧化功能而备受关注.为筛选高番茄红素品种,加速鲜食番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程,本试验以高茄红素番茄骨干系F-516F8和低茄红素骨干系Nor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鲜食番茄高茄红素基因的AFLP-SCAR分子标记.利用杂交F1代、自交F2代遗传群体,通过64对E/M引物组...  相似文献   

15.
番茄属于冷敏感模式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冷害进而影响其产量.为进一步揭示番茄植株抗寒的分子机制以及对选育番茄抗寒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实验室种质资源编号25的番茄品种为材料、番茄转录因子SlMYB-related 2为研究对象,基于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转化获得番茄阳...  相似文献   

16.
《分子植物育种》(中文网络版,ISSN1923-8258)是一本基于同行评审、开放取阅以及在线即时发表的期刊。主要发表植物育种领域中关于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新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原始研究论文。本刊致力于为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服务,主要发表在植物育种领域中涉及的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技术与方法、分子育种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所有发表的研究论文都应是在植  相似文献   

17.
《分子植物育种》2004,2(6):816-816
《植物分子育种》主编:林栖凤副主编:李冠一黄骏麒2004年11月出版ISBN 7-03-014452-X/Q.1497开,定价:元16开,定价:60.00元自1974年周光宇提出外源DNA直接导入植物的分子育种技术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分子育种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巨大进展。本书概括了我国植物分子育种研究领域近十年来的最新成果以及相关理论、技术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全书共分3篇,第一篇主要概述了植物分子育种的发展、研究及应用等;第二篇主要包括了植物分子育种的主要方法和技术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的探讨;第三篇为植物分子育种方面最新的研究论…  相似文献   

18.
<正>《分子植物育种》(中文网络版,ISSN 1923-8258)是一本基于同行评审、开放取阅以及在线即时发表的期刊。主要发表植物育种领域中关于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新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原始研究论文。本刊致力于为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服务,主要发表在植物育种领域中涉及的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技术与方法、分子育种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所有发表的研究论文都应是在植  相似文献   

19.
<正>《分子植物育种》(中文网络版,ISSN 1923-8258)是一本基于同行评审、开放取阅以及在线即时发表的期刊。主要发表植物育种领域中关于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新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原始研究论文。本刊致力于为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服务,主要发表在植物育种领域中涉及的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技术与方法、分子育种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所有发表的研究论文都应是在植  相似文献   

20.
植物矮生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对作物高产性状,高产机理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愈加深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培育理想株型已成为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株高是高等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植株过高容易引起倒伏而减产,而矮生植株抗倒能力强,高产,因而矮化育种对培育理想株型十分重要,矮生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高等作物矮生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特别是对水稻、小麦、玉米、黄瓜、西瓜和番茄等主要作物矮生性状的遗传特点、分子标记、矮生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评价,分析了激素对高等植物矮生突变体的调控,提出了高等植物矮生资源的利用和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高等植物矮生性状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