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免疫方法 1.1注射法 注射法分为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刺种法,以颈部皮下注射为最好。肌肉注射分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膀肌肉注射。采用注射免疫时应注意,免疫前、后2-3天用土霉素拌料和多种维生素饮水,产蛋鸡注射免疫最好在下午进行,免疫油剂苗时要摇匀、预温。颈部皮下注射,要注射在颈后段1/3处皮下,  相似文献   

2.
鸡的免疫方法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注射法分为肌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和刺种法。肌肉注射又分为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部肌肉注射三种方法。一般以颈部皮下注射为好。免疫前后2d及免疫的当天不要进行消毒,以确保免疫效果;进行注射免疫前1d及后几天最好应用VC或强效多维速补饮水,以提高免疫效果;注射免疫最好在晚上进行。胸肌注射时,针头与注射部位形成30~40度角,于胸部上1/3处,朝背部斜向刺入胸肌,切忌垂直刺入,以免刺破胸腔而损伤内脏器官;腿部注射时,采用9号针头,朝鸡体方向刺入外侧腿肌,不要刺伤腿部的血管、神经和骨骼;在鸡群发病后进行紧急注射免疫的,先免疫健康群,…  相似文献   

3.
1常用疫苗的接种方法家禽免疫接种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个体免疫和群体免疫。前者包括注射、刺种、涂擦、滴眼、滴鼻等。后者包括饮水、气雾等。1.1肌肉注射注射部位通常为胸肌或大腿肌肉。胸肌注射时,应沿胸肌呈45°角斜向刺入,避免垂直刺入误伤内脏和防止胸部形成肉瘤。大腿肌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疾病越来越复杂,产蛋期注射疫苗已经成为有效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可是有许多养鸡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使用方法,在注射后,引起产蛋急剧下降,严重的可影响一个月以上,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如何正确的在产蛋期注射油苗,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一郾注射方法主要有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皮下注射以颈部皮下为主,肌肉注射分为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膀肌肉注射等。疫苗注射以皮下或浅层肌肉为主,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以颈部皮下注射效益最好。1郾颈部皮下注射:操作时先按说明将注射…  相似文献   

5.
家禽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两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快,但对鸡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家禽疫苗的免疫途径包括饮水免疫、喷雾免疫、滴眼滴鼻免疫、皮下注射免疫、肌肉注射免疫和刺翅注射免疫等。不同疫苗所采用的免疫途径不同。1饮水  相似文献   

7.
民言 《北方牧业》2004,(10):11-11
<正> 在目前的养鸡生产中,进行油苗的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当前饲养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产蛋期注射油苗已经成为有效预防禽病的重要措施。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使用方法,在注射以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如何正确的在产蛋期注射油苗,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注射方法可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皮下注射又分为颈部皮下和腹股沟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又可分为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膀肌肉注射等。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以颈部皮下注射效果最好。1.颈部皮下注射:一人抓定鸡,另一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后1/3处(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用7-9号注射器针头向着背部方向,以小于30度的角度注射  相似文献   

8.
家禽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两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快,但对鸡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养鸡生产中,进行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护鸡群健康的重要措施。如何正确地接种油苗,减少应激,是广大养殖户值得重视的问题。1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的方法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的方法是注射,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皮下注射以颈部皮下注射为主,肌肉注射又分为浅层胸肌注射和腿肌注射等。  相似文献   

10.
家禽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有点眼、滴鼻免疫法、饮水免疫法、气雾免疫法、翼下刺种、皮下注射法和肌肉注射法,在家禽饲养过程中应根据疫苗种类、禽群的规模、禽群的管理情况及操作方便、经济的原则,合理选用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并保证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生产实践中,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使家禽主动产生免疫应答,以防制某些特定传染病,是防治家禽传染病、保障家禽健康、安全、经济可靠的积极措施。免疫质量的好坏除与疫苗选择有关外,防疫人员的操作方法是否规范也是重要因素。根据接种途径,家禽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可分为滴入免疫法(点眼、滴鼻)、气雾免疫法、注射免疫法、刺种免疫法和饮水免疫法等,其各有优缺点。采用哪种免疫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要考虑疫(菌)苗的特性,又要考虑操作的方便、实用,应按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注射免疫的要求3.1注射免疫前的准备注射免疫造成的应激较大,因此注射疫苗前1d及后几天可用VC或强效多维速补饮水,以缓解禽群应激反应;做好人员培训,确保防疫人员和保定人员操作熟练。免疫器具应备齐并严格消毒。3.2操作规范3.2.1注射部位要准确。进行胸部注射时,于胸部上1/3处,与胸肌呈30~40°刺入,避免损伤内脏;进行腿肌注射时,因家禽大腿内侧的神经、血管丰富,  相似文献   

13.
养鸡场常用的免疫方法主要有两种:注射和刺种.注射又分为皮下注射与肌肉注射两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快,但对鸡产生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刺种免疫的优点是剂量准确,效果确实,并能快速产生免疫力;缺点是耗费劳力较多,对鸡群应激较大,且适用的疫苗种类有限.  相似文献   

14.
耿爱莲  张尧  张剑  陶士军  刘华贵 《中国家禽》2012,34(6):20-23,28
本研究主要比较不同禽流感免疫方法对北京油鸡生长发育、免疫效力和屠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只1日龄肉用型北京油鸡公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0只,每10只为1个重复。禽流感疫苗H5N1来自2个厂家,注射部位有颈部皮下、胸肌、腿肌3个部位,注射剂量有0.3mL、0.5mL两种。测定0、8、16周龄时鸡只个体重,7周龄ND、H9抗体效价,9、14周龄H5、新城疫(ND)和H9抗体效价,以及16周末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禽流感疫苗颈部皮下注射可以获得和胸肌注射、腿肌注射相似的免疫效力,同时应激降低;②禽流感二次重免时可适当降低免疫剂量,即2周龄采用H5N10.3mL,3周龄采用ND-H9二联苗0.3mL,5周龄采用H5N10.3mL,均采取颈部皮下注射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力;③较高的禽流感免疫效力往往伴随着屠体性状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肉鸡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注射油乳剂灭活疫苗成为预防和控制疫病流行,保护肉鸡群健康的重要措施。临床应用中,因油乳剂灭活疫苗使用不当引发了多种多样的事件。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已成为业界非常重视的问题。1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方法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的惟一方法就是注射,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以颈部皮下注射为主,肌肉注射可采用浅层胸肌注射和腿肌注射。1.1颈部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6.
家禽的免疫接种常用的方法有 :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滴眼、滴鼻、饮水、气雾、翼膜刺种、羽毛囊涂擦、擦肛等 [1]。在免疫接种时应根据各种疫苗的要求及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接种途径。近年来 ,随着中国养禽业的发展 ,许多家禽养殖场和专业户 ,都力求减少劳动力成本来增加利润 ,在使用疫苗时 ,也尽量采用方便省事的方法 ,例如饮水法 ,但饮水免疫不能诱导家禽对呼吸道感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尤其是呼吸道局部免疫状态低下 ,往往不能抵抗野毒的入侵。在选择较好免疫方法来提高鸡群对呼吸道疾病的免疫力时 ,滴眼和滴鼻法可获得良好…  相似文献   

17.
肌肉生长抑素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动物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检验肌肉生长抑素基因工程疫苗对动物生长的影响,用由大肠杆菌表达的肌肉生长抑素蛋白与油佐制成疫苗,肌肉注射免疫25天龄小白鼠、并观察生长状况,每周称重,纪录结果,饲养至95天龄后试验结束;肌肉注射免疫21天龄幼鸡,饲养至98天龄后进行屠宰,分离胸肌、腿肌并称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肌肉生长抑素基因工程疫苗的小白鼠体重最高增加17.17%;鸡体重最高增加14.27%,免疫效果比较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免疫接种是指用疫苗等生物制剂,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达到预防疫病的目的。家禽免疫接种常用的方式有饮水免疫、气雾免疫、点眼法、滴鼻法、刺种法、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养鸡户采用闷鼻法进行免疫,该法免疫效果究竟怎样,目前相关文献少见。本文采用不同的免疫方式免疫接种新城疫LaSota株活疫苗与闷鼻法比较免疫效果,旨在为闷  相似文献   

19.
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2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陕,但对鸡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AA肉鸡商品代为试验材料,公母各100只,在0、7、14、21、28、35、42日龄随机抽取公、母各8只,分别称量活重、腿肌重、胸肌重、全净膛重。分析7、14、21、28、35、42日龄AA肉鸡腿肌、胸肌的相对生长、累积生长、肌肉率,探讨肌肉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AA肉鸡公鸡在7、42日龄时腿肌重和胸肌重均极显著地高于母鸡(P<0.01);21日龄公鸡的腿肌重显著大于母鸡(P<0.05);其余公、母鸡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总体看AA肉鸡胸肌的生长强度大于腿肌。从腿肌的累积生长看,公、母鸡的差异主要在35~42日龄之间;而胸肌的累积生长显示公、母鸡间的不同主要在28~42日龄之间,而0~28日龄期间二者几乎重合。就公、母鸡肌肉率而言,二者的差别主要在42日龄时的腿肌率,公鸡高出母鸡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