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沅江苎麻败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沅江是“中国苎麻之乡”,苎麻种植面积常年在2万公顷左右,年产原麻5万余吨。近年来,该市麻园衰败现象严重,一般减产20%-30%。分析其败蔸的原因,主要有:渍湿的危害;化肥、除草剂施用过量或不当;栽培管理粗放,很少冬培和施用土杂肥;病虫害逐渐加重等。其败蔸防治的措施为:选择适宜麻园,搞好麻园基本建设;合理施用化肥和除草剂,减轻化学危害;加强麻园管理,采取冬季培土,覆盖稻草等措施;选配最佳农药品种,加强麻园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2.
苎麻败蔸要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苎麻败蔸现象是苎麻老化或对逆境不适应而产生的一种衰老反应,严重影响苎麻的纤维产量与纤维品质。造成苎麻败蔸的原因有很多,如渍湿,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化肥、除草剂施用不当等。在苎麻栽培生产中,应选择败蔸抗性强的高产品种,加强栽培和管理措施,适时更新麻园,以减小败蔸在生产上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通过3季苎麻(Boehmeria nivea L.)试验探讨了4个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苎麻产量、纤维支数和败蔸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叶面肥均能提升苎麻株高、茎粗、鲜皮厚度、有效株数和鲜皮出麻率等产量因素,原麻产量和生物产量提高。随着叶面肥中营养元素种类增加,苎麻的原麻产量、生物产量进一步提高,且以F4腐植酸复合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与其他处理相比全年纤维产量和生物产量均达到显著水平。叶面施肥能提高苎麻的纤维支数,但在不同的收获期处理间差异较大。其中以F4腐植酸复合叶面肥处理下纤维支数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中苎1号提高了1.12%~4.75%(头麻)、0.57%~5.44%(二麻)和0.94%~2.62%(三麻),多倍体1号提高了2.48%~7.22%(头麻)、0.70%~7.64%(二麻)和0.55%~7.49%(三麻)。不同处理下苎麻败蔸情况差异不大,叶面施肥不能减少败蔸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麻作》1985,(1):46-46,9
我村有耕地884亩,其中苎麻面积504亩.历年来,苎麻生产上存在一个败蔸问题,即栽下去三,五年,麻蔸就烂了。轻者减产,重者失收。过去唯一的办法是挖掉后过几年重栽,往往短则三年、长则五、六年麻园就得更新,影响收入。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所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概述沅江市苎麻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后,提出了全市苎麻产业化发展应围绕优质高效、巩固生产优势、资源利用、扩大加工规模、加工增值、延接产业链、市场拓展、建立健全购销体系的发展思路.促进产业发展应突出产业重点、提升产业水平、培育龙头企业、加强质量监管四条举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概述沅江市苎麻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后,提出了全市苎麻产业化发展应围绕优质高效、巩固生产优势、资源利用、扩大加工规模、加工增值、延接产业链、市场拓展、建立健全购销体系的发展思路.促进产业发展应突出产业重点、提升产业水平、培育龙头企业、加强质量监管四条举措.  相似文献   

7.
《中国麻业》1985,(1):46-46
我村有耕地884亩,其中苎麻面积504一亩。历年来,苎麻生产上存在一个败蔸问题,即栽下去三、五年,麻蔸就烂了。轻者减产,重者失收。过去唯一的办法是挖掉后过几年重栽,往往短则三年、长则五、六年麻园就得更新,影响收入。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所介绍,苎麻败蔸主要是根腐线虫为  相似文献   

8.
对沅江苎麻平衡增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沅江苎麻生产在全国享有盛誉。苎麻种植面积为全国之最,总产名列全国县级首位.单产名列前茅。但仍有30%的苎麻面积的产量低于全市平均产量,本文企图从麻园基本建设、苎麻新品种推广、气候条件、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以及苎麻市场等方面进行剖析,寻求苎麻平衡增产之措施,促进苎麻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沅江县是全国苎麻主产县之一,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子后: 悠久的历史曲折的道路苎麻原产我国,据出土麻布考究,已有4700多年栽培历史。最早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东门之池,可以沤(纟宁)”。公元前三世纪三国时(吴)陆玑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解释说,“(纟宁)亦麻也。科生数十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上,不岁种也。荆扬之间、一岁三收。”《新唐书·地理志》载,南朝时  相似文献   

10.
地濒洞庭湖区的湖南省沅江县,是个盛产苎麻的地方,种植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继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两年连续大丰收后,一九八○年苎麻生产获得了新的发展,产量和收购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县6万亩苎麻(包括社员自留地种麻1.18万亩),其中收获面积4.8万亩,总产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苎麻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连续三年在苎麻上进行3415施肥试验,摸索出了苎麻三季高产的三要素施肥数量及配方,为大面积生产施肥技术指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20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带领苎麻栽培、病虫害防治和机械收获技术等岗位科学家一行12人,到湖南沅江市明星村进行了苎麻冬培技术现场培训. "苎麻是多年生作物,地下部分俗称"麻蔸",是整个地上部分的营养库,搞好冬季培管是一年的关键".专家们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冬培的关键是深中耕,深施肥和蔸培土.要做到田沟清楚,不渍水,防地下害虫".在苎麻地里,看到了整齐的沟垄,用肥土压实的苎麻蔸和水沟纵横相通的田块.  相似文献   

13.
沅江是闻名全国的苎麻集中产地,享有"苎麻之乡"的美誉.多年来为我国麻纺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临近,麻类产品被誉为本世纪的"绿色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麻类产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沅江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入世"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拟想以生产优质原麻为基础,以市苎麻纺织厂为龙头,形成"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是我市麻业跻身于世贸交易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苎麻遗传育种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育种技术的进步和苎麻新用途的开发.近年来苎麻育种领域发生新的变化。本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近年来在苎麻分子育种和饲料用苎麻研究两方面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重要进展进行了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苎麻分子育种与饲料用苎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苎麻遗传育种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育种技术的进步和苎麻新用途的开发,近年来苎麻育种领域发生新的变化.本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近年来在苎麻分子育种和饲料用苎麻研究两方面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重要进展进行了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盐酸、聚丙烯酰胺(PAM)为分离、絮凝试剂,通过二因素实验,利用方差分析对快速絮凝分离进行条件筛选。结果表明:苎麻脱胶黑液实现快速絮凝分离的最佳分离条件为分析纯盐酸4%,PAM2%,此时絮凝率达到80.02%。处理后废液色度、污染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2016,(4):37-38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高温热害、砷中毒、缺少微量元素、花期喷施铜制剂或失效有机磷农药、稻蓟马危害、冷浸田和毒害等7个因素是产生水稻颖壳畸形不结实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