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套袋对两种苹果贮藏过程中失重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嘎拉和新红星为试材,研究了生长期套袋对果实贮藏期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和不套袋果实贮藏过程中失重率具有明显的差别,套袋果实的失重率低于不套袋果实,且不同贮藏温度下2个品种都表现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2.
套袋对嘎拉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陕西不同海拔果区套双层纸袋对嘎托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双层纸袋显著改善了果 实外观品质,提高果面洁净度,增加果皮花青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使花青苷/叶绿素比值大幅度提高,促 进了果实着色,但对果形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套袋还使嘎拉苹果的单果重、糖、酸和vC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 低,对果实风味有所影响。综合套袋嘎拉苹果的品质及商品性,认为套袋对嘎拉苹果品质的影响利大于弊,值 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嘎拉苹果果实品质形成及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比较两种套袋处理对嘎拉苹果果实品质及环境温度的影响,探讨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与袋内温度关系。结果表明,套单层袋可适度提高昼温,降低夜温,利于果实品质提高和风味的改善,而套双层袋,昼温过高,影响果实品质,但比对照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1-MCP与套袋对红富士苹果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未套袋红富士苹果为对照,研究了0℃贮藏条件下1ul/L 1-MCP(1-甲基环丙烯)对套袋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1贮藏条件下1-MCP处理极显著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套袋果与未套袋果均未出现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1-MCP处理对贮藏过程中果实的糖酸含量和硬度的降低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贮藏120天后,1-MCP处理显著降低了套袋和未套袋果实的腐烂率;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套袋与未套袋红富士苹果的耐贮藏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苹果果实中毒死蜱残留的品种间差异及套袋对其残留的影响作用,采用气相色谱法(GC-FPD),研究了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毒死蜱的残留动态以及套袋对苹果果实不同部位中毒死蜱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苹果果实中的残留量存在着明显的品种差异,其中红富士属于高农药残留的品种,而嘎拉、红将军和83-1-70-3则属于低农药残留的品种。毒死蜱在苹果果实不同部位中的残留量表现出明显差异,果皮是毒死蜱残留的主要部位,其次是全果,果肉中的残留最少。套袋明显减少了毒死蜱在苹果果实中的残留量,不论处理浓度和取样时间如何,套袋苹果果实中毒死蜱的残留量比不套袋至少减少1/3。  相似文献   

6.
以中晚熟"美早"为试材,研究了在不同时期整枝套无纺布袋对美早生理生态指标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改变了甜樱桃的生长发育环境,5月1日前套袋,果重比对照的低,但其他的果实品质,如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硬度相差不大。叶片的比叶重以及叶绿素、胡萝卜素比对照的低,但是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的,5月5日套袋,能够显著提高果实的一些品质,如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且对叶片生理指标影响较小。5月5日以后套袋,虽能提高果实的一些品质,但不如5月5日套袋的。因此,5月5日套袋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品质,且叶片质量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梨枣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套袋对梨枣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套袋处理的梨枣在贮藏期呼吸强度略低于对照,变化平缓;PG活性变化与枣果软化无显著相关性;PPO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果实的POD活性呈现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高于第二次高峰,套袋果实POD活性高峰出现较晚。套袋果实PG活性及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并维持较高的果肉硬度和较低的果实腐烂率。  相似文献   

8.
以皇家嘎拉、红嘎拉、新乔纳金、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苹果树冠不同区位果实产量和品质特征及其与枝叶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果实产量和数量均主要分布在树冠1—2、2—2和3—2区位;皇家嘎拉和红嘎拉果形指数较高的区位分别集中在树冠第3、1层和第4、3层,新乔纳金和富士果形指数在树冠内分布较均衡;4个品种单果重较大的区位主要分布在树冠第1、3层;皇家嘎拉、红嘎拉、新乔纳金果实着色程度从上至下、从外至内逐渐变浅;皇家嘎拉、红嘎拉果实胴部锈量和梗洼锈量以第4、1层较多,富士以第2层较多,新乔纳金果实胴部锈量较少,梗洼锈量在第4、3层较多;皇家嘎拉和富士果肉硬度随树冠高度的降低总体呈下降趋势,红嘎拉树冠第2、3层外围和次外围区位以及4-1区位果肉硬度较大,新乔纳金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皇家嘎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1—1和3—1区位较高,红嘎拉、新乔纳金和富士则以第4层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品种树冠不同区位枝叶量与果实数量和产量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红嘎拉果肉硬度与枝量和叶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皇家嘎拉、新乔纳金、富士果实品质和枝叶量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M_(26)中间砧对泰山嘎拉苹果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M26中间砧对泰山嘎拉果实挥发性成分和香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26中间砧嫁接显著提高了泰山嘎拉果实醛类、酯类和香气总量。M26中间砧嫁接泰山嘎拉果实中含有10种特征香气成分,分别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丁酯、乙酸己酯、丙酸丁酯、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丁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酸乙酯,未用M26中间砧(对照)嫁接的泰山嘎拉果实中含有11种特征香气成分,除上述10种成分外,还含有己醛。与对照相比,采用M26中间砧嫁接泰山嘎拉的果实中,乙酸-2-甲基丁酯、2-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丁酯、己酸乙酯等特征香气成分对数香气值显著升高,而己醛、丙酸己酯对数香气值显著降低,引起泰山嘎拉果实嗅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烟富3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了在2个试验地点采,采用5个品种授粉的花粉直感效应对富士苹果套袋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期为筛选适宜的授粉品种并为提升套袋富士风味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授粉品种对富士套袋果实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的花粉直感效应,在2个试验点的富士果实挥发性成分和特征香气成分数量均以金冠授粉较多,以嘎拉授粉较少,新红星、锦绣海棠和红宝石授粉在两地间存在差异,主要由于有12种成分仅在部分样品中检测到,这些差异成分含量均较低,除2-甲基丁酸乙酯,其他成分对果实香味没有影响;新红星、红宝石对提高醇类含量有显著地促进作用,金冠、新红星和嘎拉对提高醛类含量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而金冠、新红星和红宝石对于酯类和萜烯类成分含量的提高作用更显著;采用锦绣海棠授粉时,果实4类挥发性成分含量均较低;授粉品种在不同地点对套袋富士果实挥发性成分的花粉直感效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三种镰刀菌引起的板栗内腐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板栗内腐病的病原,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BL-5、BL-7和BL-9共3株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BL-5在PDA培养基上初期菌丝白色,菌落中心部位有淡红色素,后期菌落逐渐变成深红色,菌落中心可见黄色菌丝;BL-7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绒毛状,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梨形、颜色透明、具隔膜;BL-9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棉絮状,初期菌落呈粉红色,随着菌落的生长,后期菌落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或褐色,分生孢子中间粗、两头较细长,似镰刀形,弯曲或直立,具有厚垣孢子。BL-5、BL-7、BL-9的ITS序列分别与Fusarium graminearum KJ847741、Fusarium proliferatum MW686898、Fusarium equiseti KU984711的序列同源性均达99%。因此,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判断引起板栗内腐病的3种镰刀菌分别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为板栗内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氰戊菊酯对鲤进行21d半静置染毒,测定不同时间血清、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观察染毒后氰戊菊酯对鲤肝、肾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于氰戊菊酯中的鲤,肝脏及血清中S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且血清中SOD活性变化先于肝脏中的变化,暴露21d后活性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MDA含量均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上升时间主要集中在暴露后的第3~14天。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鲤肝血窦扩张充血,肝细胞空泡变性及溶解并形成局部坏死病灶等,0.8μg/L染毒第21天、4.05μg/L和20.25μg/L染毒3d后上述损伤明显;鲤肾间质细胞增多,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管与基底膜分离,管壁细胞水样变性,高剂量组染毒21d还兼有肾小球萎缩,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等。超显微观察发现,高剂量染毒21d肝细胞核萎缩,核内异形染色体边集化、粗面内质网水肿、松散甚至断裂,胞质中出现空泡,脂滴大量增多等。以上损伤不仅具有剂量相关性,还具有时间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明确小麦孕穗肥的作用和最佳用量.[方法]抽穗后1个月调查单茎绿叶数量,成熟前取样测定植株性状和穗部性状.[结果]孕穗肥最佳用量为97.5 kg/hm2尿素,其次为120 kg/hm2尿素,用量低于75 kg/hm2尿素时作用不显著,用量超过120kg/hm2尿素时不但施用不经济,而且会引起施用效果的下降.[结论]施用孕穗肥能减少小穗、小花的退化,增加结实小穗的结实粒数,全面提高穗型质量,同时能有效防止早衰,延长叶片绿叶功能期,促进增粒、增重,提高单穗和群体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烟草农药残留研究进展及降低烟叶农药残留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前烟草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而烟叶农药残留(以下简称农残)是影响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然也备受关注。介绍了烟草农残的危害和烟草农残的标准,综述了我国烟草农残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又从减少农药摄入和降解农残两个方面探讨了降低烟叶农残的途径,最后对降低烟叶农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7.
陈勇 《广西农学报》2007,22(1):30-31,56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生产的大敌,要发展畜牧业生产就要防治动物疫病。但在疫苗接种时,经常出现正常反应外的其他不利于机体的反应,如废食、皮疹、休克、死亡等,正确处理或避开这些问题,对推行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保护人畜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已筛选出的纤维素降解菌,选育性能优良的产纤维素酶菌株。[方法]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产纤维素酶菌株K7-2,观察其群体形态、个体形态,并从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其进行鉴定。[结果]K7-2菌落为白色,表面光滑、干燥致密,呈绒布状,边缘整齐,在培养基中呈辐射状生长,揭开培养皿可闻到土腥味。K7-2菌体为丝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插片培养可见分生孢子丝和分生孢子。在菌株K7-2群体形态、个体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的基础上,通过16sDNA测序鉴定,确定K7-2为梅久兰链霉菌(Streptomycesmediolani)。[结论]该研究为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加工番茄植株残体的水浸提液对加工番茄幼苗进行生长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的浸提液作用下其幼苗的生长量、根活力、膜脂损伤程度、细胞酶促防御系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加工番茄幼苗的根长、茎长、根鲜重和干重、茎鲜重和干重、叶鲜重和干重的生长量都有明显下降,根系活力逐渐降低;衡量膜脂损伤程度大小的膜透性和MDA含量都有明显增大,说明细胞膜受到破坏;而细胞酶促防御系统的SOD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CAT的活性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POD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说明为保护细胞膜不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防御系统被破坏。  相似文献   

20.
8种新型杀菌剂对2种玉米致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领  高扬帆  陈锡岭  陈军  孔凡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65-2266,2268
选用市售8种新型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对玉米小斑菌和玉米新月弯孢霉的毒力,得到16条毒力回归曲线及相应EC50,并筛选了极强毒力杀菌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烯唑醇对玉米小斑菌和玉米新月弯孢霉均有极强抑制作用,其毒力回归曲线的相关性系数及相应EC50分别为0.883、1.885 8 E+1和0.973、1.404 8 E+1。速克灵、百菌清对玉米小斑菌也属极强毒力,春雷霉素、腈菌净、新万生、甲基托布津属较强毒力,扑海因效果较差。扑海因对玉米新月弯孢霉属极强毒力,速克灵、新万生、腈菌净属较强毒力,春雷霉素、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抑制作用较弱。烯唑醇和扑海因55∶及91∶的混配比例对玉米弯孢霉为增效组合,且以55∶增效最显著。速克灵与烯唑醇对玉米小斑菌未发现增效组合,百菌清与烯唑醇64∶、速克灵与百菌清28∶的混配组合为玉米小斑菌的增效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