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和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棉秆作为棉花的主要副产物,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可再生资源,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棉秆回收机械化作为棉秆收储运的首要环节,是保障棉秆离田综合利用的前提,解决棉秆回收机械化问题对提高其综合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新疆棉花生产与棉秆资源现状,概述了国内外典型的棉秆回收机械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了我国棉秆回收机械的类型、关键技术、性能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棉秆回收机械化程度低、收储运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其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提出要加强棉秆回收机械研发创新力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完善收储运体系建设,建立离田回收利用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部分主产区连作时间长,棉秆还田对土壤带来了一定的病虫害,研究棉秆炭和炭基专用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秸秆制备生物炭或生物炭基肥再返还到棉田提供依据。棉花秸秆长度控制在8~12厘米,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制炭。棉秆炭与化肥按一定的比例加工炭基肥,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生物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其产量占我国棉花总产的80%以上。高的经济产量必然产生丰富的棉花秸秆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汇总整理了我国棉花秸秆利用的5种主要模式,分析其技术参数和应用效果,重点论述了棉秆还田技术的现状及对土壤、作物的影响应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旨在对比分析各模式的发展情况、优缺点等,为农户和企业科学选择利用棉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棉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戊糖,具有多种利用价值。棉花产区凶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棉秆资源,变废为宝,前途广阔。目前,棉秆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有。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过去棉秆主要用作燃料。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沼气事业的大力发展,燃料已基本解决。为了扩大棉花秆的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收益,开辟食用菌培养料新来源,我县进行棉花秆栽培平菇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培养升配方为棉秆粉78%、麦麸20%、葡萄糖粉1%、石膏粉1%,加追量水调至含水量约65%左右,然后装瓶。在1.5公斤压力下灭菌1小时,冷  相似文献   

6.
棉花秸秆堆腐特性及腐熟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秸秆为原材料,系统分析了菌剂和碳氮比对棉秆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相关特征指标的影响,同时对堆肥进行了腐熟度评价.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菌剂处理效果不明显,单纯加氮素的处理可以延长堆体高温(>50℃)维持时间,棉秆+氮肥+菌剂(C∶N=25)处理的配比是棉秆快速腐熟的最优处理.在棉秆腐熟度评价中,C/N、TOC、TN、T值适宜作为优选指标,pH、温度和GI适合作为一般性评价指标.通过试验,初步建立了棉花秸秆腐熟度指标评价体系,可为棉秆的堆腐利用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充分利用棉秆来改良土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棉秆直接燃烧向大气排放的CO2总量.  相似文献   

7.
棉花秸秆是重要的农作物秸秆之一.综合考虑了棉秆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性,并将国内外棉秆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汇总后,得出了棉秆循环利用的理论模式,集中在工业化利用、农畜牧业利用和能源利用三个方面,其中前景最广阔的利用方式为将棉秆作为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8.
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秸秆是棉花生产的副产物,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但主要产棉区对棉秆利用效率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分析目前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对策,以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从影响种子发芽角度探讨棉秆生物炭施入棉田的可行性,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采用含5%棉秆生物炭的棉花幼苗盆栽土壤C炭+土、不含棉秆生物炭的棉花幼苗盆栽土壤C土、炭水比1:5的纯生物炭滤液C炭三种不同处理方式,通过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不同处理浸提液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C炭浸提液和C土浸提液均对棉花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浸提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弱;而C炭+土浸提液对棉花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以10倍稀释液最强。表明南疆棉田土壤施入棉秆生物炭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棉花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棉花秸秆营养成分和棉秆在瘤胃降解率试验结果分析表明 :棉秆NDF在瘤胃有效降解率为29 35 % ,为玉米秸秆的66 49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