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为了分析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某猪场2015年长白母猪、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胎次及配种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其在不同胎次、配种季节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长白母猪和大白母猪3~5胎繁殖性能较好,第1胎的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最低;长白母猪第3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2,6,7,8胎(P0.05);大白母猪第4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第1,2胎(P0.05);长白母猪夏季配种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春季配种最高;大白母猪不同季节配种窝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秋季配种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冬季(P0.05)。说明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长白、大白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某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丹系大白母猪各胎次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繁殖性状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丹系大白猪的繁殖性能,为后备母猪的选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1、2胎产仔数较少,至第3胎达到最高为10.39头,后趋于稳定。不同胎次对产活仔数与断奶仔猪数的影响与产仔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胎次的仔猪初生窝重基本持平,并以第3胎最高为14.81 kg。各胎次断奶窝重基本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与第4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显著正相关,第2胎与第5胎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第4胎与第5胎断奶仔猪数有显著负相关。第4胎和第5胎的断奶窝重有显著正相关。第3胎繁殖性能相对稳定,可以反映母猪繁殖性能,因此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次的繁殖性能可作为选育后备母猪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胎次与配种季节对丹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彭兴  赵云翔  江科  朱琳  江威 《猪业科学》2018,(6):109-111
通过对广西扬翔某猪场1 314头丹系大白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并从不同配种胎次和不同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增加到一个最大值后减小。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在第4胎达到高峰,总仔为17.98头,活仔为16.06头,之后随着胎次增加繁殖性能逐步下降。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在第3胎达到高峰,初生窝重为20.95 kg,初生个体重为1.37 kg。冬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多,初生窝重最重;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少,初生窝重最轻。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了解美系大白猪的繁殖性能,收集北京某核心育种场美系大白猪1703头的生产记录,统计分析不同胎次及配种时间对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胎的总产仔数和活仔数最少,5胎最多,其他胎次对产仔数影响不显著;死胎数随着胎次增长而递增;木乃伊数受胎次影响无明显规律;3胎仔猪初生重最大,1胎仔猪初生重最小,且与其他胎次差异显著;胎次对断奶成活率影响较大,2跆仔猪成活率最高,7胎仔猪成活率最低;春季配种活仔数明显高于冬季,且死胎数较低;春季配种仔猪初生重较高,且成活率高于其他季节。可以得出结论:3、4、5胎可以作为母猪繁殖性能评定的依据,春季配种的生产成绩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浙江某种猪有限公司2010-2013年的母猪繁殖记录,统计分析不同配种季节对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和金华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结果表明:配种季节对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春、夏季节配种的母猪,其总产仔数极显著低于秋、冬季节配种的母猪(P0.01),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极显著低于春、秋、冬季配种的母猪(P0.01)。冬季配种的母猪其仔猪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春、夏、秋三季配种的母猪(P0.01)。配种季节对金华猪的繁殖性能未见明显影响(P0.05)。但秋、冬季节配种的母猪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似有高于夏季配种母猪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配种季节与胎次对法系纯种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配种季节与胎次对法系纯种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对福建某种猪场法系纯种大白母猪繁殖记录进行了整理,从不同胎次、配种季节2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胎次的母猪在仔猪初生均重、断奶重、日增重等方面差异极显著,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配种季节不同,母猪在产仔数、活仔数、断奶数、断奶窝重等方面差异显著,在出生窝重方面差异极显著,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胎次对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江苏省某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009-2011年出生的繁殖母猪资料,分别选取128头杜洛克、681头长白和610头大白母猪共7280窝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此外,依据胎次将母猪分为3个繁殖阶段(1~2胎、3~6胎及7~8胎)来探究品种差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4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4胎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3~6胎繁殖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迅速下降趋势;除在第4胎略有下降外,其他胎次的校正21日龄窝重随胎次递增。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显著(P<0.05),长白和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P<0.01);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5),2个品种其他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3~6胎,长白猪的繁殖性能总体上优于大白猪,就本试验所在的育种场而言,长白猪可能更适合作为二元母猪生产中的母本。  相似文献   

8.
胎次、配种季节对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胎次、配种季节对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运用SPSS 16.0软件对753窝大约克纯种母猪的产仔数、出生窝重和断奶窝重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产总仔数第8胎最高(15.25头),与第1胎差异显著(P<0.05),总的呈现随胎次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大约克母猪春季和冬季配种产总仔数与秋季差异显著(P<0.05);冬季配种母猪的出生窝重、断奶均重、断奶窝重均高于其他三季。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胎次和季节对青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猪群胎次结构和配种时间。根据四川省青峪猪保种场2017—2019年的729头青峪母猪1 773窝繁殖数据分析不同胎次、不同季节母猪繁殖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青峪母猪第1~10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猪数等性状总体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胎次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弱仔数差异不显著,其中,第4胎的繁殖性能最好(9.63头);青峪猪总产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猪数等性状存在显著的季节效应,其中,夏季分娩的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夏季分娩的平均初生窝重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冬季。综上,青峪猪的繁殖性状受到季节和胎次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第6胎次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浙江某种猪场2010-2013年出生的加系大约克种猪共4382窝的繁殖性能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和配种季节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总死产数、畸形胎数、木乃伊胎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种猪产仔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母猪1~6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随胎次增加而增加,第6胎达到最高峰,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胎次;总死产数及死胎数则7~8胎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但胎次对产畸形胎和木乃伊胎数影响不显著(P0.05)。配种季节对种猪产仔性能影响极显著(P0.01),冬季配种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其他配种季节(P0.05);总死产数及死胎数极显著低于其他配种季节(P0.01);但冬季配种产木乃伊胎数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0.01),显著高于春季(P0.05)。研究表明,加系大约克种猪的最佳产仔胎次为3~6胎,冬季配种的产仔性能明显高于其他配种季节。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广东某种猪场的3 138窝纯种美系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配种月份与胎次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显著(P0.05),其中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及健仔数随配种月份及胎次变化趋势一致。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最高的配种月份均为12月,与之对应的种母猪胎次均为第4胎。  相似文献   

12.
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陕西省某PIC父母代良种猪繁育场2007~2009年繁殖母猪生产资料,分别选取607头和692头繁殖母猪生产资料(剔除有寄养仔猪的繁殖母猪),统计其不同胎次和配种季节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均重和断奶率等繁殖性能。结果表明: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3胎繁殖性能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3胎达到高峰,第6胎后繁殖性能逐渐下降;同时,PIC母猪的繁殖性能以秋季配种时最好,冬季次之,夏季最差。PIC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第2~6胎次,适宜配种季节为秋季和冬季。  相似文献   

13.
胎次对杂交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整理沈阳农业大学科研种猪场595窝长大二元杂交母猪的繁殖记录,研究了母猪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回归拟合了胎次和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母猪胎次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存活率都有显著影响。第4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多(10.92头和9.92头),第1胎总产仔数最少(9.12头),第1胎和第8胎产活仔数最低(8.46头和8.63头)。第1胎初生窝重最低,只有12.98kg,以后随胎次增加而提高,至第4胎达到峰值(15.73kg),以后又随胎次下降。在断奶窝重方面,第1胎最少(42.27kg),以后随胎次增加,至第5胎最多(69.53kg),然后又随胎次减少。另外第3胎的仔猪断奶存活率最低,只有78.48%,第5胎最高(93.95%),第1胎较低(78.88%)。这些结果表明3~5胎次为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第1和第8胎繁殖成绩显著降低,但第8胎尚优于第1胎。因此,应采取措施增加第2~6胎次的母猪数量。  相似文献   

14.
楚丹  陈斌  冉茂良 《中国猪业》2019,14(6):11-15
胎次和配种月份等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于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湖南某猪场共计3 636头长白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畸形数、木乃伊数、死胎数、弱仔数、死仔数和初生窝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胎次和配种月份对长白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胎次和配种月份对长白二元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从第1胎至第3胎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逐渐递增趋势,其中,第3胎次最高,3~5胎次繁殖性能趋于稳定;第1胎的死胎数、畸形数、弱仔数最高;第5胎的木乃伊数最高,但畸形数最低。长白二元母猪在每年2—4月的配种繁殖性能最佳,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5—7月。结果表明,长白母猪第2~5胎次繁殖性能较好,且适宜配种月份为2—4月。  相似文献   

15.
二元杂种母猪胎次、断奶至配种间隔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武  庞冲  吴珍芳 《养猪》2006,(6):15-16
此研究以广东省某猪场长大和大长二元杂种母猪1461条完整的发情配种记录和产仔记录为材料,对母猪胎次、断奶至配种间隔与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1胎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最长为12.12d,随着胎次增加逐渐缩短;第3胎母猪窝产活仔数最多为10.50头,初生窝重最大为14.72kg,2~5胎都维持较高水平,且差异不显著;在排除繁殖障碍等疾病的前提下,断奶至配种间隔较长的母猪繁殖性能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靖远某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力是影响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对靖远某猪场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的1 200窝产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共3个繁殖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胎次和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且3个品种的母猪均表现出第一胎产仔数低,2~6胎产仔数最高,7胎以后产仔数开始下降,11胎以上产仔数最低;品种对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总产仔数影响极显著,其中大白母猪显著高于长白和杜洛克,杜洛克和长白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降低非传染性因素造成的种母猪产仔数低的问题以及种猪场对母猪繁殖力的选育提高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胎次、配种季节和与配公猪3个固定效应对大白母猪妊娠天数的影响,估计妊娠天数的遗传参数并探索其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死胎数、木乃伊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2 138头大白母猪妊娠天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死胎数及木乃伊数6种生产表型,共包含4个胎次(1~4)的4 261条记录。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试验猪群的固定效应对妊娠天数的影响,并采用多性状重复力模型估计妊娠天数与其他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遗传力、重复力、遗传相关、表型相关)。【结果】 大白母猪平均妊娠天数为116.08 d,经t检验分析与114 d差异显著(P<0.05)。胎次对妊娠天数有显著影响,且第1胎妊娠期显著短于第2胎(P<0.05);配种季节对妊娠天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春季配种的母猪妊娠天数最短,秋季配种的母猪妊娠天数最长,相差0.73 d (P<0.05);与不同公猪个体配种后母猪的妊娠天数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最大达3.05 d。妊娠天数遗传力为0.1603,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死胎数及木乃伊数之间均呈现负表型和负遗传相关。【结论】 妊娠天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具有遗传性,与母猪总产仔数等繁殖性状有显著相关,可作为养猪生产的间接指标,对准确把握母猪预产期、实现精准饲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7,(1)
以法系皮特兰母猪212窝次的生产繁殖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62.74%的皮特兰母猪在断奶后0~7 d发情配种,平均间隔时间为4.98 d,平均分娩胎次为4.23胎,产活仔数、总产仔数、断奶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哺乳成活率都与最高组未形成显著差异。皮特兰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偏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关强度有大有小。其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与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初生窝重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81、-0.15、-0.171,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胎次与配种季节对金华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2004—2008年的388头金华猪母猪(与长白猪公猪杂交)生产记录,分析了金华猪母猪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金华猪母猪的第1胎产活仔数最低,第2~9胎次的产活仔数较高,说明金华猪母猪的有效利用年限较长;第2~8胎次金华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重、断奶窝重均表现良好,而第9胎后其生产水平下降;冬季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加系母猪不同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福建梁野山农牧种猪场5 256窝大白母猪、1 623窝长白母猪、895窝杜洛克母猪和511窝皮特兰母猪共8 285窝的生产数据,根据不同品种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初生体重大于0.93 kg的健康猪)、畸形数、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结果表明:胎次(1~6胎)对大白、长白、杜洛克的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影响不大,但对皮特兰的受胎率和分娩率有一定的影响;胎次对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母猪的产仔性能有显著的影响,1~4胎母猪的产仔性能随着胎次增加而增加,在4胎达到高峰,5胎开始下降;在产死胎数方面,5胎后增加非常明显,并且5胎和6胎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胎次;说明6胎母猪产仔数和配种分娩率下降,这对整个群体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建议母猪在5胎断奶后及时淘汰。该研究为该猪场确定种猪最佳利用年限并为制定母猪淘汰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期提高加系种猪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