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薯蓣,一名山药,属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原产我国,自古为著名药用蔬类植物,早在春秋时代的《范蠡计然》及古代奇书《山海经》中,就有关于薯蓣的记载。在古书上,“薯蓣”也写作“藷藇”;由“薯蓣”改称“山药”一般认为是宋以后的事。据《本草衍义》、《尔雅翼》诸书所记,因唐朝代宗名预(豫),避讳将“薯蓣”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名曙,便进而把“薯  相似文献   

2.
山药(Dioscoreaopposita Thunb)又名薯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中明确记载山药属于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的块根.山药种植历史悠久,且药食兼用,《本草纲目》中描述山药为"白而且佳,愈疾而补"的一种药材,具有药用价值;杜甫有名句"充肠多薯蓣"的记载,说明山药自古食用.山药是山东省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1性状及特征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无架双胞山药是从普通山药中产生的一个变异种,藤蔓粗短,可在地面上攀缘生长,一般不需搭架栽培。一株山药苗可长两根山药,故称双胞山药,双胞率达50%左右。成品山药长圆柱形,皮红褐色,表面生须根,肉白色。叶为单叶互生,至中部以上叶对生,三角状,有长叶柄。  相似文献   

4.
长山药也称山药、薯蓣,系多年生缠绕藤本。以其圆柱形肉质块茎供人们食用,同时可以入药。长山药块茎中富含人体必需的16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钾、磷、钙、镁及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就有用山药熬粥食用的历史,古人称山药粥为“神仙粥”;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山药的药用功效有明确描述:“山药治诸虚百损,疗五痨七伤”。  相似文献   

5.
李必生 《现代园艺》2006,(10):21-21
山药为食药兼用类蔓性植物,原名薯蓣,又名淮山。食用或药用部分是地下块根,棍棒状,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质、尿囊素、精氨酸、胆碱等。鲜炒或切段煮食,舂捣做汤是大众化味美可口滋补好菜。炮制后药用,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肝、补肾之功效。清流县盛产的山药肥大、质重、色白人药而闻名海内外。667m^2可产鲜山药2000~2500kg,高产的可达5000kg。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山药即薯蓣科薯蓣,以肥大的块茎供食用或药用,其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陕西华县柳枝镇山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蛴螬对山药的危害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当地山药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控制蛴螬的发生是保证当地山药优质、高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薯蓣的快速繁殖及零余子的离体诱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薯蓣 (DioscoreaOppositaThunb .)又名山药或淮山药 ,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质缠绕性藤本植物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其地下肉质根壮茎和地上枝的叶腋着生的零余子 (山药豆 )皆为产品 ,供人们食用或药用。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是我国地道的药材和传统出口商品 ,其产品畅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国。但由于长期采用营养繁殖 ,致使其品质退化 ,产量降低。薯蓣组织培养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 ,但多以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等为研究对象 ,而对其零余子的诱导还未见报道。离体条件下诱导植物组织形成零余子是取代试管苗用作种子及种质…  相似文献   

8.
<正>山药为薯蓣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在北方多叫山药、怀山药,在南方特别是两广地区称之为淮山,在中药材上称之为淮山或怀山药。山药地下块茎可达1 m长,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既是上好的补品,又是美味的佳肴,同时药用也十分广泛,属粮、菜、药兼用型作物。山药在我国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淮山又称怀山、山药,属薯蓣科薯蓣属。淮山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块茎类植物,以地下肥大的肉质块茎供食用、药用或加工。由于淮山块茎生长的垂直向地性,传统的淮山栽培方法采用"深挖洞式",费工费时。淮山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人为地改变淮山块茎垂直向下生长为靠近垄面土层一定斜度定向生长,使淮山长薯快,收获容易,在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茯苓(Poria cocos)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本草经疏》云:其味甘平,性则无毒。《本草正》云: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用药心法》、《本草衍义》上也有记载。总之,茯苓作为“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药用真菌已有悠久的历史。十九世纪前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茯苓药用的研究日趋深入,现将茯苓的化学分析、药理功能、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双胞山药为普通山药中产生的变异种,为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是启东市特有的地方品种,也是王鲍镇重要的蔬菜作物品种之一。双胞山药营养丰富,质糯口感好,耐贮运,是食用和药用保健佳品,一般667m~2产量3000kg左右,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175hm~2左右,商品山药除满足本地区消费外,还销往上海、浙江等地。现将双胞山药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育特性双胞山药1株种苗可长出2根山药,故称双胞  相似文献   

12.
华龙 《上海蔬菜》1996,(2):42-42
山药又名怀山、薯蓣、白苕或大薯,属薯蓣科,山药属.以块根供食,含有淀粉、蛋白质等许多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除作为珍贵的蔬菜外,还有滋补和药用的功效.是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深爱群众喜爱的特种蔬菜.一、特征特性 山药为多年生蔓性植物,有棍棒状、掌状和块状等多种形状.外表有赤褐、淡褐等色.肉带丝状白色,叶互生心脏形,叶柄长,侧枝多,多数为单叶.有的品种叶腋会形成气生块茎,称为零余子或山药豆,俗称山药果,可供繁殖和食用.雌雄界珠、花小,黄色或白色,簇生,呈穗状少有结实.大都用块根繁殖.我们引进的品种以棍棒状山药为主.山药性喜温暖,块根在15℃左右开始发芽,25℃~28℃时生长最为适宜.块根耐寒,在0℃以下不致受冻,甚至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越冬.此外,山药较耐阴,耐旱.山药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砂壤上生长最为适宜.不论何种土壤,山药都不宜连作.  相似文献   

13.
李靖  王芳  王梅 《现代园艺》2005,(3):29-30
山药又名薯蓣、大薯、白药子,是一年或多年生薯蓣科缠绕性藤本植物。以藤、地下茎供食,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氨基酸、皂苷、胆碱等多种有机化合物及各种矿物质,既可药用也可食用。我国自古栽培,分布很广。近年来。随着对外经济的迅速发展。山药出口量逐年增加。但我国适于出口的山药却不多。所以大力发展山药栽培。尤其是无公害高效栽培非常必要。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林治良  张是美 《福建果树》1991,(1):57-57,45
银杏(Ginkgo biloba h)为银杏科、银杏属的子遗珍稀植物。又有白果、佛指甲、公孙树等别名。为我国特产。种子供食用和药用,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之一。元时吴瑞编著的《日用本草》(1329年)中说:“银杏甘苦涩、平。有小毒。敛肺定喘。涩精止带”。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熟食小苦微甘,性温,有小毒”,“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等记载。据前人考证,在汉未之国时,银杏在江南一带已受人注意。至唐朝时,中原地区已有记  相似文献   

15.
紫山药系薯蓣科山药属普通山药种(Dioscorea batata Decne)的一个地方品种,为多年生蔓性植物,块根呈块状,因块根表皮和肉色呈紫色而得名。浙江省山区种植紫山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规模种植的基地主要集中在台州黄岩、温州瑞安、衢州江山等。  相似文献   

16.
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中含有蛋白质1.4%,并含有多种维生索和胆碱等.营养价值较高。山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块根10℃以上开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山药栽培。现将山药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山药又称薯蓣或薯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在淮北沿海地区进行一年生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成为该地的特色产业之一.其食用部分为地下肉质块根,它皮薄、绵糯、肉质细嫩、色白多汁,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淀粉、可溶性糖和其他矿物质等;既是滋补食品,又可入药,有补脾肺、益精气的功能.现将淮北沿海山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山药又名薯蓣,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因其肉质柔滑,风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可菜药兼用、滋补食疗、加工出口,深受消费者青睐。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优化选种山药为无性繁殖,用山药栽子﹙亦称"龙头"﹚或块茎切割繁殖。不仅用种多、成本高,且连年种植  相似文献   

19.
山药贮藏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冬梅 《蔬菜》2006,(11):40-41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原产于亚洲、西非和南非等地区。在我国南方、西北、西南等地区种植普遍[1]。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品种有怀山药、方山药、土山药[2]。山药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粘质多糖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3]。此外山药还含有尿囊素、  相似文献   

20.
漫谈黄花菜     
黄花菜(Hemarocallis cttrina Baromi)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祖籍欧洲,史料记载我国栽培至少有二千余年了。古人对它有种种称谓,《诗·卫风·伯兮》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句子,在《周处风土》中,记有“宜男”的趣名,古典记述“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得此名。魏时嵇康著的《养生论》中有“萱草忘忧,亦可食”的记载。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及宋代《尔雅·翼》等古书中都有“忘忧草”这一名称。《本草纲目》上称“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