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的吸肥规律.大豆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全生育期90至130天,其吸肥规律为:吸氮率.出苗和分枝期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5%,分枝至盛花期占16.4%,盛花至结荚期占28.3%,鼓豆期占24%.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氮的高峰期.吸磷率.苗期至初花期占17%,初花至鼓豆期占70%,鼓粒至成熟期占13%.大豆生长中期对磷的需要最多.  相似文献   

2.
1花生的需肥特点花生是含油和蛋白质较多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钙、镁、硫、锌、铜、铁、锰等多种元素。花生在全生育过程中,对氮、磷、钾的吸收是:苗期需要的养分数量较少,氮磷钾的吸收量仅占一生吸收总量的5%左右,开花期吸收养分数量急剧增加,氮的吸收占一生吸收总量的17%、磷占22.6%、钾占22.3%;结荚期是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有大批荚果形成,也是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氮的吸收占一生吸收总量的42%、磷占46%、钾占60%;饱果成熟期吸收养分的能力渐渐减弱,氮的吸收占一生总量的28%、磷占22%、钾占7%。  相似文献   

3.
高油大豆与普通大豆一样,需要矿物质营养的种类全,且数量多。大豆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氮、磷、钾、钙等十余种营养。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据报道,在田间条件下,大豆植株每生产100千克籽粒及其相应的茎叶,将要从土壤中吸取6.27~9.45千克氮、1.42~2.60千克五氧化二磷和2.08~4.90千克的氧化钾。一、大豆养份吸收的特点大豆对养分的吸收与积累和其他禾谷类作物不同。与水稻相比,大豆对养分的吸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开花始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只占吸收量最高时期的1/3~1/4,直到结荚期养分吸收才  相似文献   

4.
<正>花生产量的高低与施肥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肥力较低的地块,科学施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1花生需肥特点花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是两头少,中间多即在花生全生育过程中,对氮、磷、钾的吸收是:幼苗期、饱果期、成熟期少,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多。花生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根瘤固氮据试验测定,花生吸收  相似文献   

5.
用分期取样、化验分析、模型拟合的方法对杂交茎瘤芥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茎瘤芥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吸收均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干物质的旺盛积累期在13~18叶龄,磷、钾的旺盛吸收期与干物质的旺盛积累期同步,氮的旺盛吸期在11~16叶龄.在旺盛生长期干物质积累量占87%,氮、磷、钾在旺盛吸收期的吸收量占大田营养生长阶段吸收总量的68.9%,70.3%,72.7%.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杂交茎瘤芥施肥量、施肥时期和追肥次数.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养分吸收特性与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是不同的,它所吸收的养分更多。一般来说,大豆吸收氮比其他粮食作物高2-3倍,吸收磷、钾高0.5-1倍。按大豆需肥规律看,要经过苗期、分枝期、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再进入成熟期,开花至鼓粒期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也是主要养分吸收积累的高峰期。鼓粒期至成熟期积累干物质的养分开始向豆荚和籽粒转移。另外,大豆有共生固氮作用,这是其他作物所不具备的特质。从施肥量上看,施用小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施肥要根据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高低以及栽培措施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粒需吸收氮7.0~9.5公斤、磷1_3~1.9公斤、钾2.5~3.7公斤.其中以需氮最多,其次是钾,同时还需要充足的硫、铜、钼、硼、锌等中微量元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施肥与不施肥处理情况下,半湿润偏旱区春谷子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春谷子产量、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施肥或不施肥,春谷子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期呈典型"S型"曲线增长,其中抽穗灌浆期为累积高峰期,占总累积量的50%左右;植株氮含量随生育期呈曲线下降趋势,整个生育期植株含磷量呈"W型"变化,植株含钾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随生育期的延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各生育期相对累积吸收比例,施肥与否差异不大;苗期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3%,拔节期约占总吸收量的30%、20%、37%,是钾素吸收的高峰期,孕穗期约占22%、21%、34%,抽稳灌浆期约占43%、53%、23%,是氮、磷吸收的高峰期,籽粒形成期约占3%~5%;不论施肥与否,地上部氮、磷、钾累积吸收量与干物质累积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植株氮、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12,(18):22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氮3公斤左右、磷1.0~1.5公斤、钾2.5~3.1公斤。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7.3%。是吸氮量  相似文献   

10.
一、需肥特点 花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是两头少、中间多.在全生育过程中,对氮、磷、钾的吸收是:幼苗期、饱果期、成熟期少,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多.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13,(2):22
一、棉花需肥规律棉花是生育期长、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测定,亩产100公斤皮棉需吸收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12公斤,氮、磷、钾比例约为1:0.3:1。吸肥量为禾谷类作物的5~6倍,油料作物的2~3倍。以棉花一生吸肥总量作为100%,各生育期吸肥百分率分别为:苗期吸氮占5%,磷占3%,钾占2%;现蕾到始花期吸收氮占11%,磷占7%,钾占9%;始花到盛花期吸收氮占56%,磷占24%,钾占36%;盛花到  相似文献   

12.
花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娟  李波  何志刚  汪仁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2992-2994,306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及在不同器官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量在苗期最少,至结荚期积累量达到生育期总干物质量的57.70%。根系和叶片干物质积累主要在生育前期,茎干物质积累主要在生育中期,结荚期是荚果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花生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为氮>钾>磷,形成100 kg荚果产量需要N 4.01 kg、P2O51.56 kg、K2O2.65 kg。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根、茎、叶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荚果的吸收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结荚期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生产中应结合花生的生理需肥特性和肥料性质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3.
双季杂交稻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肥水平与杂交水稻产量的关系,以及不同生育阶段养分吸收量,据此,提出了夺取杂交水稻高产的施肥技术。 杂交早稻亩产540公斤,需吸收氮10.9公斤、五氧化二磷4.9公斤、氧化钾15.9公斤、二氧化硅43.8公斤;杂交晚稻亩产560公斤,需吸收氮15.9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19公斤、二氧化硅63.8公斤.同一施肥水平,杂交晚稻比杂交早稻多吸收氮20%~27.5%,钾7%~24.1%,磷相似。杂交晚稻秧苗期、分蘖盛期吸钾量高于杂交早稻,齐穗后低于杂交早稻;杂交稻要获高产在氮磷水平中上稻田,施钾是第一位因素,杂交早稻应重视中后期施钾,杂交晚稻应重视苗期及早施钾肥;早晚杂交稻要获超500公斤产量其氮磷钾最佳拖肥量分别为12、4、10.7公斤/亩和12、4、12公斤/亩。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正常生育需要对氮、磷、钾养分要求较多,其次为钙、硫、镁和微量元素钼、硼、锰等。自分枝期起,对氮的吸收与积累随着植株的增长而逐步增加,鼓粒期达到最大;磷的吸收高峰在分枝期-结荚期,幼苗到开花期吸磷量不大,但对全生育期的影响很大。生育前期吸钾较多,结荚后吸钾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5.
我省是大豆的生产区,大豆面积占全国大豆的30%~35%,为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适时施肥是一个重要措施。大豆一生分为3个时期,种子萌发到始花之前为前期,始花至终花为中期,终花至成熟为后期。大豆吸氮高峰在开花盛期,吸磷高峰在开花到结荚期,但幼苗期对磷十分敏感,吸收钾的高峰在结荚期。大豆整个生育期对氮肥的吸收是“少、多、少”,而对磷的吸收是“多、少、多”。因此,必须重视花期供氮,而磷肥以作基肥和种肥为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4个花生品种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吸收和分配特征,旨在为花生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取样时期4个花生品种对N、P、K的吸收量均表现为N>K2O>P2O5,花生播后50~77 d和77~110 d是花生氮、磷、钾养分吸收的高峰期,其中氮素的吸收高峰出现在结荚期(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46.72%),钾素吸收高峰出现在花针初期(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47.69%),磷素在花针初期、结荚期的吸收量分别占磷素总吸收量的39.56%、32.22%。不同花生品种生产100 kg荚果所需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3.18~4.62、0.34~0.49、1.25~1.80 kg,中花16、冀花16每生产100 kg荚果产量所需营养元素显著低于开农1760、豫花37,养分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也较高,是养分高效利用品种;而开农1760、豫花37是养分需求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1.番茄的需肥特点 番茄对养分的吸收量在定植前吸收较少,定植后随生育期的推进,吸收量逐渐增加,从第穗果膨大开始,养分吸收量迅速增加,第穗果以后,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70%~90%,其特点是:①番茄对氮和钙的吸收规律基本相同,氮和钙的累计吸收量呈直线上升,从第一穗果膨大期开始,吸收速率迅速加快,吸氮量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据研究,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种子,需吸收纯氮6.5千克、有效磷1.5千克、有效钾3.2千克,三者比例大致为4:1:2。而根瘤菌只能固定氮素,并且供给大豆的氮仅占大豆需氮总量的50~60%。因此,还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才能满足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棉花吸收养分的数量受气候、土壤、品种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每生产100公斤皮棉需吸收氮17.5公斤,五氧化二磷6.3公斤,氧化钾15.5公斤,其不同生育阶段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有很大变化,苗期吸收氮、磷、钾数量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3%~5%,蕾期占25%~32%,花铃期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生长进入抽雄、吐丝期是玉米一生中积累能量,孕育种子的时期。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和追肥浇水工作。现就玉米在此期间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介绍如下:追肥穗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需肥强度最大的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玉米一生吸收总量50%~55%、52%~60%和75%~85%。其中大喇叭口期,前后吸收强度最大,产量在400公斤的地块,每亩施碳铵75公斤或尿素2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