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繁殖适龄越冬蜂,是养蜂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能否培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适龄越冬蜂对于蜂群当年的安全越冬及来年的快速复壮、生产息息相关。在长白山区,越冬蜂的培育多在8月中旬,气温多变,蜂群正处于衰退期,蜂王产卵力下降,外界蜜粉源渐少,螨害上升的情况下进行的。如何在诸多不利因素下培育出大量健康的适龄蜂,不仅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关键,更是来年蜂群春繁复壮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郭成俊 《蜜蜂杂志》2008,28(10):21-21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复杂,高低落差2800 m以上,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12月至翌年2月历年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30℃左右,无花期从10月中旬到翌年3月中旬历时5个月之久.越冬蜂将经受空飞与严冬的考验,如何能使蜂群顺利越冬是养蜂者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4,(11):16-17
<正>高寒地区养蜂最大困难就是蜂群安全越冬。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冬季寒冷,要让蜂群安全渡过严冬,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1.培育大量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群群势达到越冬标准。2.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避免混入有害饲料。3.越冬蜂群无螨害和其他病害。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的蜜蜂品种。4.合理的蜂路和符合越冬标准的巢脾及科学合理越冬蜂巢布置。5.适合和满足蜂群越冬的场所和场地。以上5项是蜂群越冬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汪荣贵 《蜜蜂杂志》2008,28(5):13-13
2008年初雪灾,给在南方养蜂越冬的蜂农造成了巨大损失.仅芜湖县养蜂协会和养蜂合作社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户蜂农的蜂群直接冻死率就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嫩江平原一带,蜜蜂采完葵花蜜后,群势下降很大,定地饲养的蜂群,近几年,有许多养蜂户的越冬蜂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严重的影响了养蜂生产的发展。蜂群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1.越冬时间长,管理不当;2.饲料不足,质量不好;3.老蜂多,幼蜂少,蜂群质量差;4.蜂螨没治好;5.窖温不稳定,消耗饲料多,饿  相似文献   

6.
养蜂者把金色的秋天看成是一年养蜂的开端,蜂群在秋季的繁殖、更新、调整将决定蜂群的安全越冬和下一年早春强群的组成。秋季对蜂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确保明年丰产的关键。现将刘伯瑗的经验介绍如下:一、培育越冬蜂。他认为越冬蜂以3—4框为宜,约3市斤,2.5万只蜂左右。越冬  相似文献   

7.
我地处东北吉林省,蜂群越冬期长达5-6个月,蜂儿能安全越冬很困难.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蜂儿的损失,即使养蜂多年的老师傅也很难保证,只是损失多少罢了.  相似文献   

8.
2.年度生产目标管理秋季是分群、换王及繁殖越冬蜂的关键时期,此期蜂群数和越冬蜂的数量对来年蜂群繁殖、收入影响较大,所以下一年度的养蜂生产计划通常要在头一年秋繁时制定。养蜂员可根据自己当年积累的资金、劳力及蜂群状况,制定第二年的生产、收入计划,并  相似文献   

9.
蜂群越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来年的春繁、来年生产和养蜂效益.为了安全越冬,保存蜂群实力,做到控制飞翔,使蜂群持久结团,定地饲养实行室内越冬是极好的办法.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10.
蜂群并群法     
蜂群越冬难,是养蜂人的共识,养蜂知识经验不足者更甚,往往是"冬前满箱蜂,冬后箱箱空",死亡率高达30%~50%,甚至全群覆灭.虽然养蜂专家和蜂友们对蜂群安全越冬问题发表了许多良方益策,但总有些越冬蜂群在越冬期间"层层扒皮死";此外,多耗饲料饿死蜂群、囚王死王等种种难题也困扰着养蜂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