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1犊牛的选购与饲喂选购体质健壮、四肢发达、体重在40千克左右的奶公犊牛10~20头,必须在原养殖母牛户家喂3~5天初乳,然后买到家来。初乳日喂量6千克,第6日龄开始喂常乳。并训练采食精料和干草。先将精料往牛嘴抹,知道味道后,小牛就自由采食放在补料  相似文献   

2.
犊牛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犊牛饲养 1.1哺喂初乳:犊牛出生后4~6小时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吸收力最强。生后0.5—1小时必须饲喂初乳,可按初生体重的1/6~1/10计算喂量2千克左右,24小时应喂3~4次,使其尽早获得母源抗体,以后每天增加0.5~1.0千克,到第5天可喂到6~7千克,每天分3次喂给,一周后转喂常乳。犊牛喂初乳1~2小时后,饮给38℃温水,15小时后改饮常温水,30小时转为自由饮水。  相似文献   

3.
11日龄犊牛的喂养 断脐、擦洗、称重、打耳号(产后24小时)、做好犊牛健康检查,建立犊牛档案,将犊牛在产后24小时从产房运送到犊牛舍内喂养。首先,喂初乳,挤出初乳,按挤奶程序进行挤奶,并判定初乳是否为好奶,凡是奶汁异常者不能作为初乳喂犊牛,需喂其他母牛的优质初乳。犊牛出生后30分钟内喂第一次初乳,出生第六小时、出生第12小时各喂一次初乳。其次,夏季奶的温度37.5~38.5℃,冬季38.5~39.5℃。产房饲养员在饲喂前必须严格测温后才可饲喂犊牛。视犊牛的个体大小、强弱有所区别,一般第一次喂量为1.5-2.0千克,第二次喂量为2千克,第三次喂量为2千克,以保证犊牛能吸收母乳中足够的免疫球蛋白。用奶瓶或胃管喂奶,若因犊牛体弱,吃奶太慢或因犊牛头数多而喂初乳人员少时,为尽快使犊牛吃上初乳,可用胃管灌服初乳。每喂完一头犊牛,对用过的胃管要用消毒液消毒,或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再喂第二头。1日龄犊牛在犊牛舍的犊牛笼内喂养,犊牛卧床及运动场均应铺软草,厚度不得低于3厘米,防止犊牛因站立不稳而发生摔伤,垫草要保持干燥、清洁。凡被粪尿严重污染的垫草都要及时更换。  相似文献   

4.
1饲养 犊牛(6月龄以内)的育肥。此阶段犊牛刚断奶,瘤胃内微生物尚未发育完全,纤毛虫仅为65.9万个/毫升,所以应特别注意其营养补给,加强饲养管理。首先对入舍犊牛进行编号登记,做好生产记录。每天供给以苜蓿等优质青干草或优质青绿饲料为主的粗饲料,头均喂量2-3千克,自由采食,少给勤添,控制氨化麦草饲喂量,每头均日饲喂量0.5千克,粗饲料饲喂氨化麦草、青干草和玉米青贮的比例为1∶2∶1。每头均日喂精料1.5-2.0千克,分3次喂给。每天饮水3-4次。在育肥前对所有牛只实施体内外寄生虫驱治,灌服“健胃散”(主要成分为人参,油朴,茯苓等)、人工盐或补液盐1-2次。  相似文献   

5.
1喂初乳在犊牛生后30~50分钟左右,能站立时即可喂给初乳,每天5次。初乳喂时温度应保持在35~38℃,挤完奶立即喂最好。第1顿喂奶要喂饱,可增强犊牛机体抵抗力。按犊牛出生重40千克来计算,初乳喂量应在1.0~1.5千克,以后个体给量相当于体重的1/7~1/6。2喂常乳犊牛常乳的喂量,8~40日龄每天6千克,41~60日龄每天4千克,60日龄到断奶每天2千克,全期喂乳量在330千克左右。常乳也须定时、定量、定温喂给。3补喂植物性饲料从犊牛生后第7天开始,在牛槽内放入柔软优质的干草,任其自由采食。犊牛生后10~15天,开始训练吃精料。精料配方:玉米面40%,豆饼30%,麦…  相似文献   

6.
1饲喂技术 1.1饲喂方法 先青料后精料(全价颗粒料)。 1.2饲喂量 1.2.1乳兔(出生至断奶)。18日龄开始补料,日喂4—6g,以后逐步增加,到断奶时日喂量达40-50g。每天补饲4~5次。每天喂青料50-100g。为防拉稀,乳兔补料期间不宜多喂多汁饲料。  相似文献   

7.
1哺喂初乳在奶牛饲养中,犊牛出生后应与母牛分开饲养,所以要对犊牛进行人工哺乳。犊牛出生30分钟内喂给初乳为宜,不能超过1小时。根据犊牛的初生体重和健康状况确定初乳喂量,原则上,首次喂量要多,至少应饲喂2千克,并在出生后6小时饲喂第二次,以便让犊牛在出生后12小时内从初乳中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出生后24小时内共要饲喂初乳3~4  相似文献   

8.
1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生后第一次喂奶量为1~2千克,以后每天按体重的1/6喂给,日喂四次,奶温为35℃~38℃,每次喂奶1小时后,饮温开水,哺乳期一般为3~4个月。犊牛从第七天开始训练吃精料和优质干草,5日龄以后,在喂完奶、料和干草后饮水,这时  相似文献   

9.
1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产后7 d内要喂初乳,每日3次,每次1.5~2.0 kg,温度35~40℃。第1次饲喂初乳的最佳时间应在产后30~60 m in,因为犊牛胃壁吸收抗体的能力在出生后每小时都在下降。出生7天后,喂哺犊牛的奶量开始固定,哺乳期60~70 d的喂奶量为250~300 kg。每次喂完奶后(间隔0.5~1.0 h)要给犊牛饮水,水温35~40℃,饮水量是奶量的0.5~1.0倍。切忌将饮水兑到奶中。出生后7天开始给犊牛补草,用草架、吊草把的方式训练犊牛吃草,应饲喂优质青干草。犊牛产后7天即开始添加精料,有条件的可给犊牛饲喂颗粒料,具体饲喂量与自己配料的饲喂量相同。自配料配…  相似文献   

10.
陶刚 《新疆畜牧业》2014,(11):39-41
1保健管理 1.1饲养管理保健1.1.1犊牛(0-6月龄)1.1.1.1接产: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黏液,确保呼吸畅通,擦干牛体。在距腹部6-8cm处断脐,挤出脐内污物,并用5%的碘酒消毒,然后称重、佩戴耳标、登记系谱、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栏。 1.1.1.2喂初乳:应在新生犊牛出生后1-2h内吃到初乳,每次饲喂量为2-2.5kg,日喂2-3次,温度为38℃±1℃,连续5d,5d后逐渐过渡到饲喂常乳或犊牛代乳粉。  相似文献   

11.
1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1-6个月) 1.1 饲养技术 初生犊牛从母体到体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机体内部生理防御机能尚未建立,抗病力差,易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同时,这一阶段生长发育旺盛,代谢强度大,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犊牛要及时吃到初乳,喂量控制在体重的1/8~1/6,犊牛出生后15~20天开始训练采食精料.最初每头喂于粉料10~20克,7天后可增加到80~100克,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喂干湿料,饲料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1981年在上海崇明跃进奶牛场进行,观察初生至四月龄的健康黑白花奶犊。该场的续牛两周龄内在犊牛笼内饲养,两周龄后移至犊牛栏中饲养。喂奶的工具是奶桶,人工辅喂。两周龄内的犊牛每天喂三次,每次5斤,二周至二月龄的每天喂二次,每次5斤,二月龄后开始采用颈架,强制犊牛采食精料及草料,犊牛栏内饲养时每天刷拭三次,运动场上活动一次,时间3~4小时。本试验采用24小时连续观察法,分别记录了45头犊牛24小时内的主要行为——哺乳、采食、反刍、排泄、躺卧、睡眠、站立、  相似文献   

13.
1 定时定量饲喂 定时饲喂是为使犊牛能建立良好的饮食条件反射。饲喂要固定次数和时间,以提高犊牛的食欲和消化力。2周龄以前少喂勤添,日喂乳4次;3-5周龄日喂3次;6周龄后日喂2次。饮食不规律,会导致犊牛消化液分泌及胃肠功能紊乱,易引发各种疾病,会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提高犊牛饲养效率是目前奶牛养殖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分阶段"饲喂初乳(1~3日龄)+定时定量牛奶(或自由采食酸化牛奶)+犊牛颗粒料"、60日龄断奶的饲养程序,定期监测犊牛生长指标,研究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酸化奶自由采食模式对30日龄和60日龄的犊牛体重、体尺等生长指标没有不良影响,但是由于30~60日龄自由采食酸化奶影响了颗粒料的采食,使得60日龄胸围日增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可能影响了瘤胃发育,故建议在30~60日龄期间酸化奶定量饲喂,并加强诱导犊牛颗粒料的采食,以促进瘤胃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正>1)初乳饲喂不当。初乳尤其是产犊第1天的初乳对犊牛生长最为重要。有的养殖户在饲喂犊牛时缺乏合理的初乳饲喂计划,不重视对初乳的储存,大量初乳被废弃掉。2)常乳喂量不足。15日龄后正常犊牛体重达55 kg以上,犊牛将开始尝试咀嚼干草或青贮料和舔食精饲料,出现反刍行为。但此时犊牛前胃的发育还不完全,主要依靠皱胃进行消化。一些奶农只顾眼前利益,误认为犊牛也会吃草和饲料了,便减少奶的喂量或在  相似文献   

16.
产蛋期鹅的饲养管理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日粮配合比例大致为谷物类60%-70%,饼类10%-15%。糠麸类10%-15%,填充料(草粉)10%-15%、矿物质饲料4%-5%。饲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鹅种每只每次喂料150-180g、小型鹅种每只每次喂料100-130g,日喂3次。喂料时应定时定量,先粗后精,早上放牧至10点回舍喂料.喂后在水边荫凉处休息,并投给青料;下午2时喂1次料,3时后放牧,黄昏回舍后喂第3次料。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探讨初乳饲喂次数对娟姗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初生重接近的健康娟姗犊牛20 头,随机分为4 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II组和III组,每组5 头犊牛,试验期为60 天。4 组犊牛出生当日饲喂两次初乳,首次初乳量按照体重的10.0%进行灌服,第2次初乳于出生后6~8 h按照体重的5.0%进行饲喂。4 组犊牛出生当日在产房饲养,2日龄时均转为室外犊牛岛单栏饲养。2日龄后,对照组每天上午06:00和下午16:00时各饲喂常乳1次,2~6日龄每次饲喂1.50 L,7~20日龄每次饲喂1.80 L,21~35日龄每次饲喂2.50 L,36~60日龄每次饲喂3.00 L,自7日龄开始犊牛自由采食颗粒料。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继续饲喂初乳至犊牛2日龄、4日龄、6日龄后再饲喂常乳,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与对照组一致。结果表明:(1)在饲喂初乳后48 h、72 h、96 h,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均差异显著(p<0.05),120 h、144 h、168 h,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犊牛血清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Ⅲ组血清Ig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2)随着初乳饲喂次数的增加,可有效降低犊牛20日龄内腹泻发生率,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较对照组比较犊牛腹泻发生率分别降低9.5%、22.5%、36.5%,治疗犊牛腹泻总成本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2.0 元、43.2 元、76.8 元,3 组试验组犊牛成活率为100.0%。(3)初乳饲喂次数的增加,使0~60日龄娟姗犊牛平均日增重(ADG)升高,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增加16.7 g、33.3 g、80.0 g。试验Ⅱ组、Ⅲ组较试验Ⅰ组ADG差异也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建议娟姗犊牛饲喂初乳至6日龄,可降低犊牛腹泻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提高犊牛成活率及ADG。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时饲喂常规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对照组)和"自由采食酸化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试验组)两种不同饲养模式,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采食量、日增重、腹泻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乳采食量高于对照组,颗粒料采食量低于对照组;1~30日龄日增重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1~60日龄日增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腹泻发病率和腹泻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饲喂酸化乳能改善犊牛日增重及腹泻率等情况,但需要在30日龄后改自由采食为定量饲喂酸化乳,诱导犊牛对颗粒料的采食,以促进瘤胃发育,更好地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19.
<正>1饲养犊牛(6月龄以内)的育肥。此阶段犊牛刚断奶,瘤胃内微生物尚未发育完全,纤毛虫仅为65.9万个/毫升,所以应特别注意其营养补给,加强饲养管理。首先对入舍犊牛进行编号登记,做好生产记录。每天供给以苜蓿等优质青干草或优质青绿饲料为主的粗饲料,头均喂量2~3千克,自由采食,少给勤添,控制氨化麦草饲喂量,每头均日饲喂量0.5千克,粗饲料饲喂氨化麦草、青干草和玉米青贮的比例为1∶2∶1。  相似文献   

20.
犊牛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两种,以10日龄左右犊牛多发,初冬到早春多见. 1 病因 1.1 饲喂不当 犊牛没有及时吃上初乳、初乳喂量不足,母牛患乳腺炎导致初乳不洁等均可导致犊牛抗病力低下而发病. 1.2 母牛营养不全 母牛妊娠期日粮粗劣,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可导致产下的犊牛发育不良,体弱,抗病力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