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野生欧李萌动期、开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各组织器官中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生欧李对钙的吸收积累与钙的形态密切相关,木质部和花器官、果实、果柄中的钙主要以果胶钙形态为主,韧皮部和新梢中的钙主要以草酸钙形态为主。在年生长发育时期,木质部中各种形态钙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果实成熟膨大期含量回升;韧皮部中各种形态钙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果实成熟膨大期水溶钙、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含量略有回升;花器官和果实中各种形态钙含量变化呈“下降—增加(或下降)—下降”的变化;在果实发育期,新梢中的水溶钙、果胶钙、草酸钙和剩余钙含量明显增加,而果柄中的水溶钙含量增加最为明显。随生长发育进程各组织器官中存在钙形态转化。木质部、韧皮部、花和果实中水溶钙和果胶钙含量的年变化与相应器官中钙总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内蒙古地区筛选出的高钙、低钙2种类型欧李果实为试材,采用逐级提取和水、盐、碱溶液浸提的方法分别提取欧李果实中钙与果胶,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欧李果实中不同形态钙和不同溶解性果胶的含量差异和变化特点,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为蒙原欧李钙素累积机制和高钙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种类型欧李果实的总钙、有效钙、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含量变化均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且均在硬核期含量最高;水溶钙含量先下降后缓慢增加;残渣钙含量持续下降。2种类型欧李果实的各类型果胶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果胶和碱溶性果胶含量在着色膨大期最高,水溶性果胶含量在硬熟期最高,盐溶性果胶含量在硬核期最高。在钙素营养含量方面,2种类型果实的总钙含量最高,有效钙含量次之,果胶钙和水溶钙含量明显高于磷酸钙及草酸钙含量,残渣钙含量极低。钙与果胶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类型钙含量与总果胶、盐溶性果胶和碱溶性果胶含量呈正相关,与水溶性果胶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整株肢解法,采果后把10年生和3年生妃子笑荔枝的根、茎、叶等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了钙在各组织各部位分布和累积状况。结果表明,荔枝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的钙浓度不同。主干韧皮部钙浓度最高,其次为一级侧枝韧皮部,在根、梢木质部较低;同级枝干中,韧皮部的钙含量显著高于木质部,并随着荔枝枝干(从梢至主干)增粗,韧皮部钙浓度逐步增加。3年生树完熟叶片、完熟叶柄钙浓度高于10年生树相应部位,3年生树主干和一级侧枝韧皮部钙浓度却低于10年生树。10年生树茎的钙素累积量最多,根最少,3年生树则以叶片最多,根最少;梢钙累积量占整树的45%以上;10年生树的钙累积量约为3年生树的7倍。  相似文献   

4.
以10年生的寒富苹果为试材,设置喷施糖醇钙、氨基酸钙、氯化钙、硝酸钙和清水5个处理,研究4种钙制剂对果实生长、品质以及钙代谢影响。结果表明,4种钙制剂喷施均可提高寒富果实单果重和纵横径,显著增强硬度,减缓软化,增加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相较于氯化钙和硝酸钙,糖醇钙处理更能提高寒富果实的单果重和硬度;而氨基酸钙在改善内在品质、提高风味方面更具有优势。随着寒富果实生长,果实总钙和水溶性钙含量呈下降趋势,草酸钙含量呈上升趋势,磷酸钙含量变化较小,果胶钙含量则处于较高水平。喷钙处理能显著增加果实的总钙、果胶钙的含量,降低草酸钙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孙文元  李俊英  杨红旗 《北方园艺》2021,(9):177-180,封2
'曙光5号'和'曙光6号'金丝小枣是从枣生产果园群体中选育出的良种.2个品种的果实均为大果型,深红色,有光泽,抗裂果,'曙光5号'单果质量12.64 g,可食率95.08%,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7%,维生素C含量3.21 mg·g-1,总糖含量24.6%,制干率54.6%;'曙光6号'单果质量12.25 g,可食率95.13%,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9%,维生素C含量3.07 mg·g-1,总糖含量25.3%,制干率55.1%.'曙光5号'和'曙光6号'在沧州区域物候期相同,萌芽期正常在4月中旬,始花期6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白熟期在9月下旬,10月中旬成熟,11月中下旬为落叶期.适合在河北省金丝小枣适宜生长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6.
以晶玉草莓为材料,研究采前叶面喷施螯合钙对草莓果实品质、果实钙不同形态含量及贮藏期草莓灰霉病病情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施螯合钙能显著提高草莓成熟期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贮藏期草莓灰霉病病情指数;果胶酸钙是草莓果实中主要钙形态,其含量占果实中总钙含量的27.3%~33.2%;相关性分析表明,草莓果实硬度与果胶酸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钙含量与水溶性有机酸钙、果胶酸钙、磷酸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硝酸钙与草酸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面喷施螯合钙处理可促进草莓果实中可溶性钙向难溶性钙转化,延缓果实软化,其中以绿熟期喷施5 mmol/L螯合钙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赤霉酸(gibberellinacid,GA3)和噻苯隆(thidiazuron,TDZ)对'红艳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红艳无核'品质提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和浓度配比,为'红艳无核'葡萄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优质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4 a(年)生'红艳无核'葡萄为试材...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枳壳'和'酸柚'砧的'水晶蜜柚'为试材,研究2种砧木对'水晶蜜柚'树体生长、早果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枳壳'和'酸柚'砧'水晶蜜柚'植株生长势具有显著性差异,'枳壳'砧'水晶蜜柚'株高、冠幅、干周显著小于'酸柚'砧'水晶蜜柚',但单株挂果数、株产和产值显著大于'酸柚'砧'水晶蜜柚',可见'枳壳'砧'水晶蜜柚'树势相对较弱,但早果性好,早期丰产性强,产值较高;2种砧木对'水晶蜜柚'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枳壳'砧'水晶蜜柚'的单果重显著小于'酸柚'砧'水晶蜜柚',但果皮重、果皮厚、果皮所占比率、总酸含量显著小于'酸柚'砧'水晶蜜柚',且同一时期,果皮色泽更亮、更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酸柚'砧'水晶蜜柚'。综合各项指标,'枳壳'砧'水晶蜜柚'幼龄树单株产量和产值高、早果性和果实品质好、风味浓郁,在瑞丽'水晶蜜柚'主产区有潜在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野生欧李果实中不同形态钙的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野生欧李为材料, 采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了果实中不同形态的钙在果实发育期含量变化及分布, 以期探明钙在欧李果实中含量变化和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性, 为揭示欧李高钙的机理提供材料。结果表明, 果实钙累积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 一是在幼果细胞分裂期, 即花后45 d出现一次累积高峰, 单果累积量达总量的69.39% , 另一次累积高峰发生在细胞膨大期, 累积时间持续30 d左右, 细胞分裂期以果胶钙形态积累为主, 而细胞膨大期以水溶钙形态积累为主; 果实各部位钙分布以果肉居多, 占单果钙累积总量的72.50% , 其次为核仁和核皮; 果实不同形态钙累积量为: 水溶钙>果胶钙>磷酸钙>草酸钙>残渣钙, 其中活性钙(水溶钙和果胶钙) 组分占钙累积总量的69.87%; 嫁接欧李果实中不同形态钙含量组成比例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0.
苹果果实软化与果胶含量、质膜透性和钙溶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冠、新红星、富士和碣石红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表明,在室温贮藏过程中,软化快的金冠、新红星果肉细胞的质膜透性和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增高,原果胶含量明显降低,而软化慢的富士和碣石红变化较小。果实中钙溶性以水溶性钙最多,贮藏期间,金冠、新红星苹果水溶性钙下降较为明显,其他溶性的钙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而富士、碣石红的钙溶性变化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小黄瓜不同基质及不同规格穴盘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合迷你黄瓜育苗的穴盘和基质,研究了50,70孔穴盘和不同配方基质对迷你黄瓜撒瑞格HA454植株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孔穴盘规格较好,锦大绿金色1号和添加营养启动剂发发得加拿大进口育苗基质最适合作小黄瓜的育苗基质,蛭石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刘限  黄哲  高增贵  张晓敏 《北方园艺》2011,(17):150-153
以木霉菌出发菌株T21及作用方式不同木霉菌REMI突变株为试材,研究了对番茄灰霉病菌作用方式不同木霉菌突变株间孢子萌发和产孢能力的差异以及对不同温度、pH值的适应性和对碳氮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突变株Ttrm68孢子萌发率最高,为98%;突变株Ttrm25产孢能力最强,极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21.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对温度适应性有所改变,菌株Ttrm68表现出耐高温,在温度高达40℃时仍能生长.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在不同pH值下的培养性状和产孢情况有所改变,菌株Ttrm68在碱性条件下能产厚垣孢子.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能力改变较大,菌株Ttrm68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碳氮源,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在不同温度下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研究纯红光(R)、纯蓝光(B)、红蓝混合光(R/B=5∶5、6∶4、7∶3)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色光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不良;综合各性状表现,在光强270μmol·m~(-2)·s~(-1)、14h·d~(-1)光周期条件下,当温度控制在8h·d~(-1) 30℃、16h·d~(-1) 23℃时,红蓝光混合配比7∶3处理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当温度控制8h·d~(-1) 32℃、16h·d~(-1) 26℃条件下,红蓝光混合配比6∶4的处理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色系的“白雪山”、“绯扇”、“澳洲黄金”3个切花月季为试材,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维生素C、阿司匹林及不同月季品种对月季切花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A3B2C1(1.0 g/L维生素C+0.5 g/L阿司匹林+“白雪山”)瓶插寿命效果最好;A1B2C2(0.0 g/L维生素C+0.5 g/L阿司匹林+“绯扇”)的盛花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激素配比对不同基因型菊花再生体系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金菊”、“桃花仙子”、“紫菊”、“黄半球”4个菊花品种为试材,取花瓣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4种基因型菊花丛生芽及根诱导的影响,进而筛选出适宜不同基因型菊花生长的最优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方法为4% NaClO灭菌45 s;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桃花仙子”为MS+6-BA 2.0 mg/L+NAA 0.1mg/L,“紫菊”为MS+6-BA 1.0 mg/L+ NAA0.1 mg/L,“大金菊”和“黄半球”均为MS+6-BA 1.5 mg/L;“大金菊”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 0.05 mg/L+AC 0.4 g/L,其余3个品种均为NAA0.10 mg/L+ AC 0.4 g/L.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将香菇、草菇和鸡腿菇分别进行不同程度脱水处理,测定了鲜菇及不同含水量的子实体分别在4℃、室温(15℃)及恒温(20℃、25℃或30℃)条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食用菌的贮藏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低,各不同含水量香菇的贮藏时间越长;鸡腿菇除鲜菇外多数含水量在4℃低温贮藏没有明显效果。香菇在4℃条件下,含水量达到40%及以下,能长期贮存,而在室温(15℃左右)及恒温20℃条件下,含水量降到30%及以下才能长期贮存;草菇含水量降到40%时,室温下能延长货架期1d,在25℃条件下能延长货架期2d,含水量降到30%及以下在3个温度下均能长期贮存;鸡腿菇在供试3个温度条件下,含水量降到20%及以下才能长期贮存。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辣椒新杂交种赤研18号为育苗材料,选择由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草炭、蛭石、珍珠岩为营养基质,在内蒙古赤峰地区进行了早春季、夏秋季、冬季不同基质配比的穴盘育苗试验,对种苗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各季节穴盘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9.
针式嫁接法与靠接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蔬菜嫁接是一项费工、费时的作业。传统的嫁接方法有靠接、斜接、劈接、插接等,这些嫁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中。针式嫁接法是日本蔬菜生产者开发出的一种新的嫁接方法,主要适用于番茄、茄子、西瓜、黄瓜、甜瓜等果菜类蔬菜。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秸秆基质的腐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秸、麦秸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它们和干鸡粪按不同比例配制的基质腐熟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腐熟后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两种秸秆的腐熟过程中其温度变化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同种秸秆相比较,加入的鸡粪量越多,温度越高.麦秸基质的C/N比高于玉米秸的;两种秸秆基质中,均是加入的鸡粪的量越多,其C/N比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