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木遗传图谱是林木遗传学家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高度杂合,且多为异交物种,构建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困难较大。本文对已构建的林木遗传图谱进行了总结,从遗传标记的选择、作图群体的构建和遗传作图策略三个方面综述了林木构建遗传图谱的过程,着重介绍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的特殊之处,指出作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构建高密度的林木遗传图谱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1953年 ,J.D.Watson和 F.H.C.Crick提出了 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 ,圆满地解释了 DNA就是基因的载体 ,标志着分子遗传学时代的到来 ,现代基因概念的发展使直接利用 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的变异作为遗传标记成为可能。分子标记 ,即以 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 ,使分子遗传图谱构建成为可能 ,而分子遗传图谱是进行基因组系统研究的基础。本文将阐述遗传标记的历史发展过程 ,着重讨论目前应用于林木遗传图谱中的几种分子标记及林木遗传图谱的构建情况。1 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遗传标记是基因型易于识别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实验中通…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杨树、松树和桉树等速生树种遗传连锁图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当前林木遗传作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90年代以来利用RFLP和RAPD分子标记的构建林木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应用高密度的遣传连锁图谱上的分子标记进行林木重要数量性状的QTL作图,进而阐明了控制多基因的数目,确定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测定单个基因的作用效应,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预示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将产生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6.
7.
从重组、突变、迁移与基因流动以及选择等方面探讨了林木病原菌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动因,从表型观察,致病力和抗药力等特性的人工选择、营养体亲和性测定以及同 产分析和DNA分析RFLP、RAPD、AFLP、RAMS)等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几方面讨论了研究林木病原菌群体分化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并着重论述了RAPD技术在林木病真菌群体分化研究(如病原真菌的系统分类,亲缘关系与进化、致病性检测与流行性分析中的应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不同遗传标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综述了遗传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林木遗传学和育种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论述了以DNA多态型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较之其它遗传标记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对分子标记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目的的基因定位与克隆、分子标记辅助德育种及林木物种、品种和优良无性临别等方面的应用途径和应用前景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11.
12.
林木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极端温度和盐害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 且抗逆机制极为复杂, 长期以来, 如何改良林木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一直是育种学家的难题。然而,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林木, 提高其抗逆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林木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林木抗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基于图像配准的历史图件转绘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编制的林相图等大多手工绘制的、无等高线的平面图,由于图纸变形的原因,林班和小班界线等无法直接转绘到地形图上,难于充分应用。为此采用扫描——几何精校正——矢量化——GIS支持下叠合地形图的方法进行转绘。结果表明。林班和小班界线与地形图匹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