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研究阻尼器在高层建筑中的耗能减震效果,基于ETABS有限元分析程序,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使用粘滞阻尼器的某高层建筑进行了7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表明,结构在附加耗能器状态下,位移、层间位移角、剪力都有所降低。阻尼器明显起到了耗能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2.
摩擦耗能支撑减震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震措施,该文利用ANSYS程序对5层摩擦耗能支撑框架、无支撑框架和普通支撑框架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摩擦耗能支撑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它大大降低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3.
摩擦耗能支撑减震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震措施,本文利用ANSYS分析了斜撑刚度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得出对于本文算例斜撑刚度与结构刚度的比值为2-6时,减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Pushover分析的基本假定,推导了多自由度体系结构与其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之间位移及能量的近似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Park-Ang模型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损伤指标进行合理估计,并据此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作出综合评估.本文方法能同时体现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变形及滞回耗能总量对其损伤造成的影响,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对一典型的7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算例结构的整体损伤指标估计误差仅为7.0%左右,其中位移项估计误差约为6.6%,能量项估计误差约为9.9%.  相似文献   

5.
首先通过形状记忆合金的材性试验研究了其超弹性变形性能,并将其等效拟合为多线性模型,得到其计算参数.然后,提出了一种新型耗能增强型SMA阻尼器,说明了其构造,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推导了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最后通过有限元程序对设置该阻尼器的多层钢框架、对角设置SMA拉索的多层钢框架、普通钢框架进行了地震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该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能力.结果表明该阻尼器的滞回环非常饱满,耗能能力强,大震下对结构的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新型耗能减震构件,质量轻、施工速度快、对原结构影响小,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屈服或者不严重破坏,在结构加固中应用广泛。为了探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同BRB布置对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对5种不同BRB布置方式的框架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顶层监测点位移、顶层监测点加速度、基底剪力和屈曲约束支撑滞回耗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端部和中部设置屈曲约束支撑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优于原结构和其他BRB布置方式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屈曲约束支撑处于塑性阶段,进入屈服耗能时期,并向结构提供侧向刚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的烟具成本、装烟量、耗能、用工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探索了洛宁烟区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的耗能收益,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挂竿、框架散叶而言,散叶插签的烟具成本低、装烟量大、减工降本效果明显,更适合于洛宁当地烟叶生产。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长输管道系统主要耗能设备——输油泵、加热炉、天然气压缩机组的平均运行效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输油泵机组效率由2006年的63.29%提高至2010年的68.55%.直接炉热效率由2006年的83.58%提高至2010年的86.86%.节能监测工作为节能管理和节能措施的实施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针对监测的这些主要耗能设备,分别介绍了设备现状、测试使用标准、监测设备运行效率以及主要参数合格率.根据总结分析得出的节能监测结果,研究给出了主要耗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对应采取的建议措施,有助于促进设备运行水平的提高,以及“十二五”期间节能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图4,参11)  相似文献   

9.
白居 《长江大学学报》2012,(12):129-132
应用通用空间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钢构连续梁桥的铅芯橡胶支座(LRB)减震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了铅芯橡胶支座的屈服比(硬化率)、屈服强度参数对墩底受力的影响以及具有二轴水平剪切塑性相关性的Wen模型的滞回参数对铅芯橡胶支座减震隔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铅芯橡胶支座对中等和较强地面运动下的减震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0.
运用矩阵位移法对带有杆(梁、柱)单元、楼板单元、剪力墙单元、钢筋砼摩擦耗支撑单元的空间框架结构的节点位移和内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郑州地区的气象条件为参数,使用Fluent软件对沼气池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保温层及沼气池内部温度场的数值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混凝土沼气池的散热量约为发泡水泥沼气池的4.66倍,可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为保温层;保温层的厚度对沼气池的散热量影响不大,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厚度;池内温度场的分布不均匀,没有达到沼气发酵设定的温度,因此需要增加搅拌器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动物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即使在体重平衡(非生产、生长状态)动物仍需要能量来维持体重、体温恒定及肌肉的基本活动。最新发现的线粒体内膜转运蛋白质,具有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它们的活动增加了动物的基础代谢率,这类蛋白质被称为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s, UCPs)。UCPs作为质子通道驱散氧化呼吸时形成的H+梯度,降低了线粒体膜电位差ΔμH+, 从而增加呼吸产热, 阻止ATP的形成。目前已至少发现有5种UCPs(UCP1,UCP2,UCP3,UCP4 和UCP5),这个家族的蛋白质已经在人类、哺乳动物、禽类、鱼、真菌、甚至在植物不同组织的线粒体内膜上被发现。  相似文献   

13.
针对Coulomb摩擦接触问题的位移-力混合接触单元,为了防止接触面嵌入量太大,对于粘接状态在修正接触边界法向位移的同时,提出了一种修正切向位移的方法;为了利用FEM软件包的求解器,将接触单元滑动接触状态的单元刚度矩阵作了对称化处理,从而达到整个问题的总刚对称: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有间隙接触问题。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常熟市农村民用能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于中国构建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中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探讨了缓解能源需求压力,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现实需要及可能路径.最后指出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能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农村能源消费关系到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公平和中国能源发展的全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笔者主要是为了分析中国农村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消费其消费结构的变化.笔者主要是对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进行前后的对比.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现状和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找出农村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从2000年到2005年商品性能源的消费有了较大的增长,比例从44.83%增长到46.05%.从2000年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商品用能年均增长9.2%.其中,可再生能源成为了重要的增长点.结论表明:中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向优质化、商品化发展.能源普遍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再分配方式,它是缩小地区差距、保证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但是现阶段,能源普遍服务和公平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合理开发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利用结构是今后较长时期解决农村能源消费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