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手掌参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环境因子对手掌参地理分布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手掌参地理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是气候因子和海拔,其次为土壤肥力因子;对手掌参株高而言,原生境中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及空气湿度为有利因素,过强的光照条件和人为干扰则是不利因素;对手掌参种群分布密度而言,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坡位的下降,其分布密度呈增加趋势,生境土壤肥沃和生长季温度较高为有利因素,坡度过大为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手掌参种质资源的异地保存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采用踏查和土壤取样分析方法对西藏地区野生手掌参的典型分布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西藏地区,手掌参野生资源生长于海拔2 800~4 600m且具有一定坡度的林窗、林缘、草甸和林间草地生境中,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其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丰富,全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较大;西南手掌参适宜生长于酸性至微酸性土壤。西藏林芝地区的手掌参原生境土壤肥力优于其他产区。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根茎类中药材超声波清洁技术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改善中药材超声波清洁质量,试验选择未经过人工分拣的干燥手掌参为研究对象。以洁净度为试验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分析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频率及清洗时间3个因素对手掌参清洗效果的影响。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根据正交试验表进行清洗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极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手掌参洁净度的最主要的因素为超声波功率。当超声功率为600 W、超声波频率为25 k Hz、清洁时间为15 min时,手掌参具有最佳清洁效果,洁净度指数为0.967。实验结果为手掌参清洗企业的生产加工提供了最佳工作参数,并为中草药加工企业的规模化超声波清洁生产加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对西藏地区手掌参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西藏地区手掌参濒危的原因,以期为野生手掌参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手掌参分布范围狭窄,种群规模小,多呈零星或零星小片分布于藏南和藏东南各县域的局部地区。手掌参生长于海拔2800~4600 m,具有一定坡度的林窗、林缘、草甸、草地生境中,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其分布区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手掌参濒危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是其繁殖能力和繁殖效率低,市场需求的掠夺性、采集方式的致死性、采集时间过早、人为滥采滥挖等干扰因素和生境的破碎化是主要的外部致危因素,手掌参濒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手掌参组培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从表面消毒剂和消毒时间、活性炭和VC的使用、暗培养、光照强度、转瓶间隔时间等方面对手掌参外植体的抗褐化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建立高效稳定的手掌参再生体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手掌参的芽部用75%酒精表面消毒20s→无菌水冲洗2次→用0.1%升汞消毒处理10min→无菌水冲洗6次→接种于MS+KT 0.5mg/L+ZT 0.5mg/L+NAA 1.0mg/L+AC 1.0g/L+VC2.0mg/L培养基中→暗培养5~10d(3d转瓶1次)→2 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其生长良好,褐化程度大大减轻,褐化率由93.33%下降为48.28%。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手掌参试管苗形成的适宜外植体及培养基进行了大范围筛选。在选用的8种外植体中,只有芽部外植体在MS附加适量的KT、ZT、NAA及Vc的培养基中获得了具有2~3片幼叶的芽,并进一步诱导生根,首次获得完整的手掌参试管苗。  相似文献   

7.
手掌参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手掌参试管苗形成的适宜外植体及培养基进行了大范围筛选。在选用的8种外植体中,只有芽部外植体在MS附加适量的KT、ZT、NAA及Vc的培养其中获得了具有2 ̄3片幼叶的芽,并进一步诱导生根,首次获得完整的手掌参试管苗。  相似文献   

8.
中药手掌参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Br.的干燥块根.本文对其外部形态及组织特征作了描述,附图2幅。此外,许多植物分类学及中药学典籍中有关手参地下部分的记载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是块茎,而我们认为它是块根。  相似文献   

9.
独一味等13个藏药植物种在西藏的分布和资源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样方法、样线法和普查法)和标本馆标本查阅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所分布的濒危藏药材如独一味、波棱瓜、翼首草、桃儿七、苞叶雪莲、臭蚤草、甘青青兰、毛瓣绿绒蒿、岩白菜、白花秦艽、藏菠萝花、鸡蛋参和手掌参等资源在西藏自治区的分布、多度、生物量等进行了调查,在对这些藏药植物种分布区面积计算的基础上,估测了它们在西藏的最大资源量。结果发现;1)除藏菠萝花外的12种植物藏药资源的分布区和海拔范围比过去文献所报道的都有所扩大,但手掌参、波棱瓜等的资源锐减,在野外已很难发现,分布区的扩大是因为过去的调查不全面,而资源量的缩减主要是人类过度利用有关。2)岩白菜植物密度最高,多度也最大;岩白菜的生物量最高;波棱瓜盖度最高,手掌参密度最低,盖度也最低。3)臭蚤草的资源量最高,其次为白花秦艽和桃儿七等。该研究增补了藏药材分布的新资料,并提出了生境系数这个新概念来估测植物种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10.
超声辅助提取酒糟类黑精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酒糟类黑精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酒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进行超声辅助酒糟类黑精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试验确定酒糟中类黑精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23 min、超声温度55℃、pH 1.0、料液比1∶29(mg∶mL)、超声功率540 W、颗粒直径270μm,该条件下酒糟中类黑精的提取率为66.92%。[结论]该研究可为类黑精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的干燥块茎,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也是特色蒙药材。手参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长期被过度采挖,加之自然繁殖率低,原生境破坏严重,使其野生资源极度匮乏,现以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二级珍稀濒危植物 。兰科植物与真菌共生,真菌对手参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恢复生态资源栽培已成为必然趋势,而筛选获取有效促进手参幼苗生长的共生真菌是关键。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整理统计了涉及到中国8个省和其他4个国家的手参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现状,统计到手参内生真菌共隶属于79属,其中角担菌属、青霉菌属、曲霉属、背芽突霉属、木霉属和Zymosep‐toria为手参内生真菌优势类群。从手参不同器官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属数从多到少依次为:块茎>地上茎、叶>果荚>原球茎>幼苗,花中未分离到;隶属产地排序依次为:西藏>北京>甘肃>四川>吉林>河北、黑龙江。手参内生真菌在植物不同器官及不同产地间存在明显差异。手参根际土壤真菌共隶属于43属,其中镰刀菌属、木霉属、耙齿菌属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优势类群。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不同产地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各产地手参根际土壤真菌优势类群各不同。手参内生真菌对手参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并具有明显抑菌活性。要全面了解手参内生真菌需要进一步扩大手参分布范围,考虑手参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内生真菌分离鉴定技术的优化与提升以及生物功能的研究与评价等工作,为手参人工繁殖、内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姚晶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65-386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藏药手掌参中天麻素、dactylorhin A和militarin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以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进样10μl;乙腈-浓度0.5%的磷酸水梯度洗脱(0 min,7%;10 min,15%;20 min,20%;25 min,23%;30 min,40%;35 min,40%);流速为0.7 ~ 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2 nm.[结果]在35 min内完成对3种抗AD活性成分的分析,各成分之间均达到基线分离.天麻素、dactylorhin A和militarin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1 34~1.003 00mg/ml(R=0.999 8)、0.038 06 ~1.218 00 mg/ml(R =0.999 6)、0.039 28 ~1.257 00 mg/ml(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88%、99.91%和100.48%.测定得青藏高原15个不同地区不同种属的手参中3种抗AD活性成分的含量,以互助变异手参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简单准确,能快速测定手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不同种属手参中3种抗AD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中药虎杖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d.etZucc.)为蓼科植物。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具有活血镇痛、清热利湿、止咳化痰、入肺经等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虎杖含蒽醌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防治心脏病、抗癌、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作用。虎杖提取物已广泛用于医药、健康品、化妆品等多种行业,综合开发前景广阔,笔者对其研究与应用开发近况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藤三七植物隶属于落葵科,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分布,民间常用作镇痛剂。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从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对藤三七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藤三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银杏是中国的特有树种,仅有一科一属一种,有垂枝银杏、裂叶银杏、黄叶银杏、斑叶(花叶)银杏、叶籽银杏和异叶银杏等几个变种。20世纪70年代后期,银杏始脱离半林半果的状态,作为果树集约栽培,但生产栽培与科学研究发展较快,产生的文献数量不亚于其他树种。经对1994—2004年专业期刊公开发表的银杏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表明:载文期刊474种,总文献量2284篇,署名文献2269篇,第一作者1348人。主要作者群为各类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确定了57位核心作者,11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目前对专利引文数据的挖掘已被广泛研究应用,此类研究对了解产业演化规律,发现新兴技术机会均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是基于对专利的引用主体、引用背景等要素的深入理解上进行。[方法/过程]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高被引专利为对象,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获取其审查员引文和申请人引文数据。利用定量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不同引证主体在引用文献的发表时间、引文质量和技术集中度上的共性和差异。[结果/结论]实证分析发现审查员倾向于引用申请时间较早的成熟专利,审查员的引文无论是在类型集中度还是技术领域集中度都会高于申请人引文;大部分专利会优先进行国际专利申请,同时美国、中国、欧洲是5G技术关键部署地区;申请人引文的专利权人或机构大多为中国从事通信行业的各大中小型公司或研究所,审查员引文则相对集中于老牌大型的跨国通信设备公司;此外,审查员相比于申请人更愿意引用合作人数较多的专利进行审查;在专利技术内容分布上,申请人引用的专利同时关注通信设备、装置的研发,以及通信协议、技术方法的研究,审查员引文则侧重通信方法与结果传输等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ISSR analysis is applied in this study to research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26 cultivars of G.hybridus Hort.Total 19 arbitrary primers screened from 100 primers were used for further PCR and diversity analysis.A total of 110 ISSR sites were detected with a mean of 5.63 fragments amplified for each primer.A total of 103 polymorphic DNA fragments were detected among all the 110 amplified fragments,which accounted for a high level of 93.6%of all and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different cultivar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dioplasm resource of G.hybridus Hort cutting flower cultivar had a narrow genetic basis on molecular level,and certain genetic relationship existed in summer large-flowers of G.hybridus Hort varie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