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丰富暖温带季风气候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基础资料以及为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取网捕、人工捕捉等对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渭南市草地节肢动物的多样性进行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共采集到节肢动物803只,隶属于5纲13目46科61种;以昆虫纲的物种数量最多,占整个生境物种数量的70.24%;以物种种类数计算得知,各目包含的种数在整个生境节肢动物总种数中的占比依次为膜翅目11.48%、鳞翅目16.39%、双翅目14.75%、半翅目13.11%、蜘蛛目11.48%、鞘翅目21.31%,其他各目均只有1种物种;按照节肢动物对作物的保护或为害特性划分,调查区域内的节肢动物可划分为捕食性天敌、中性害虫和害虫,其中,中性害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物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伊犁河谷稻区节肢动物群落及各亚群落结构、时序格局和变化规律,为水稻生境昆虫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和主分量方法,分析该稻区不同模式节肢动物群落。【结果】共获节肢动物21 258头,隶属于2纲,10目,28科,31属,35种,生态调控型(记"A模式")、常规管理型(记"B模式")和粗放管理型(记"C模式")三种模式下节肢动物物种数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A、C模式物种数明显高于B模式。在发生量方面,A、B、C模式差异显著(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水稻生境中,主要天敌为蜘蛛类且对稻水象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控害能力较弱;在群落特征指数和时序格局方面,A、C模式节肢动物群落较B模式,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偏高,表明人工干预越少,节肢动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越稳定;B模式下,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低,而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表明该生境部分节肢动物种群分布较集中、数量大,生态系统趋于简单化,优势种害虫易爆发成灾。【结论】外界干涉越频繁,对节肢动物的分布、物种类群多样性均不利,节肢动物结构较单一,生态系统越不稳定;影响伊犁河谷稻区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因子为植食类、捕食类亚群落。  相似文献   

3.
2016年4月12-18日调查了陕西省渭南市果园节肢动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果园节肢动物504头,隶属4纲、12目、34科、54种。果园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3.49、Shannon均匀度指数(J)为13.93、Berger-Parker(D)优势度指数为0.083。优势类群是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这三个目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最大,物种数量比例分别为38.29%、18.65%和18.45%。植食性节肢动物28种,共343头;捕食性节肢动物18种,共120头;腐食性及中性节肢动物6种,共31头,它们的物种数量占总捕获量的比例依次为53.85%、34.62%和11.54%。调查结果可为开展关中经济地区果园节肢动物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样带法对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林牧过渡带不同生境中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过渡带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共获得大型土壤节肢动物2 134只,隶属6纲18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和蜘蛛目,常见类群为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成虫、鞘翅目幼虫、双翅目幼虫、石蜈蚣目和地蜈蚣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大型土壤节肢动物在3个地带中的森林带的种类最高(17类),且对土壤环境响应敏感的稀有类群数最多的出现在植被丰富、土壤疏松和枯枝落叶层厚度最高的森林带(8类),初步认为这些稀有类群对指示土壤肥力质量变化具有巨大潜力。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DG指数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更能体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群落聚类及排序结果显示,9种不同生境的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可以分为3大类:森林类、森林-草甸类和草甸-草原类,同时土壤pH值对土壤节肢动物的类群数影响较大,而土壤温度对土壤节肢动物的个体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冬季甘蓝菜地结苞前期、中期、后期节肢动物种群,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以及物种优势度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采用群落相似度指数对不同时期的群落相似性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共有节肢动物16种,分属7目15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0种,天敌昆虫3种,蜘蛛1种。多样性指数结苞前期>中期>后期,群落均匀度指数与物种优势度在结苞前期均为最高,与中后期相比均差异显著。结苞前期与中期、后期的群落相似度均为中等相似,而中期与后期相比极相似。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老虎岭水库是南宁市重要水源地,选取老虎岭水库周边的竹林、阔叶林、针叶林3类生境9个样地,以巴氏罐诱法采集该地区土壤节肢动物,对其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标本2 497头,分属14目46科,蚁科为最大的优势种类,其次为长蠹科.3类生境中竹林中采集到的节肢动物最多(867头),针叶林中最少(778头).竹林和针叶林中蚁科为优势类群,分别占68.97%和63.40%;阔叶林中长蠹科为优势种群,占55.05%.3类生境中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竹林与阔叶林间差异显著,不同样地间各指数均有所差异.3类生境土壤节肢动物与其他地区相比,多样性较高,说明老虎岭水库周边环境保护较好.  相似文献   

7.
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调查表明,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包括昆虫9目18科35种;蜱螨目3种;真螨目1种;蜘蛛3科6种,优势类群主要是紫跳虫Hypogastura commubis Folsom、菜白棘跳虫Onychiurus folsomi Schaffer用甲螨。对不同层次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变化分析表明,以5-10cm层次的物种数多,多样性指数较大。同时,不同季节和不同蔬菜种类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差异较大,其决定因素主要为优势集中性指数和物种均匀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渝西资源圃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时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陷阱法、拍打、网捕3种方法对渝西永川资源圃茶园中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1-12月茶园共调查节肢动物分属3纲16目46科,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演替随季节的变化而有很大差异,茶园生长旺盛期(3-7月),物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昆虫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较高,其昆虫群落结构也较稳定;9-10月为茶园物种群落繁衍旺盛,蟋蟀为优势种群;茶园中天敌消长规律与害虫消长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不同树龄杏麦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在杏麦间作模式下不同树龄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时序动态,调查发现在幼龄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61科189种,老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59科192种,老龄不间作杏园有节肢动物12目46科120种,同翅目昆虫为优势种,是主要的植食性类群,间作小麦的老龄杏园比幼龄杏园聚集着较为丰富的物种。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杏树的物候期有关,并受间作物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系统聚类法分析了各亚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杏园间作小麦可以增加杏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某高新校园与其周围环境的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对江西南昌东郊某高校校园、校外水渠和校外池塘3种生境进行蜻蜓目昆虫抽样调查,共采集蜻蜓目昆虫标本1 603只,校内5科10属10种,校外水渠6科14属14种,校外池塘6科15属15种。分析了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优势度指数(D)等种群参数及相似性指数(Cs),发现蜻蜓目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因生境和季节不同而异,水渠与池塘的相似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对长春南郊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通过网捕和地面调查共获得节肢动物种类213种,其中天敌98种,害虫63种,中性昆虫52种;利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群落时间格局,结果表明:伴随大豆整个生育期节肢动物群落经历发展、鼎盛和衰退3个过程,在高毒化学农药使用后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降低。最后对大豆田害虫生态调控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在云南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园的调查数据,从功能团和营养层角度系统研究了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及动态,分析了群落的多度和多样性的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花椒的整个生长季节,物种多样性功能团多样性营养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营养层多样性分别与功能团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此可见,可以用功能团多样性替代物种多样性进行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了解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子,对油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和捕食类亚群落的多样性与其主要生态学指标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H''与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R及物种数S呈正相关,而同优势集中性C和优势度d呈负相关.因此,提高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可通过营造油荼园生境以增加节肢动物群落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R和物种数S而减少物种优势集中性C和优势度d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甘草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影响甘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因子,对宁夏人工种植甘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及优势集中性指数等主要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做了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甘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节肢动物群落均匀性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要提高甘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就要通过控制优势种群的增长,使物种分布相对均匀.  相似文献   

15.
缙云山森林演替对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缙云山森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森林演替对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节肢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组成类群是鳞翅目和蜘蛛类群, 鳞翅目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几乎占整个群落的40%~50%,蜘蛛类群占10%~15%.森林演替对节肢动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影响不明显,这与森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及毗邻环境的特征有关.但森林演替对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更替影响极大,一方面表现为不同森林演替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另一方面影响节肢动物类群物种的更替速率.各组成类群都表现出在演替初期物种的更替速度比演替后期的快.这与森林演替过程中,森林环境渐趋稳定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依据对福建省建瓯市20块锥栗林试验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l a的系统调查,分别对锥栗林林冠层和下木层的节肢动物类群的物种数、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以及各功能集团的个体数量的时间动态进行了分析.时间格局最优分割结果表明,锥栗林林冠层和下木层节肢动物类群均分割成3个阶段,即3-4月、5-9月、10-11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锥栗林林冠层和下木层节肢动物类群中的物种数、均匀度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性,而林冠层的优势集中性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有害生物控制是生态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比较生态控制茶园和常规化学防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论述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形成机制及其在害虫控制中的作用。生态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均优于常规茶园,有利于害虫控制。多样性的茶园环境、能量和物质流动及物种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基础。探讨节肢动物群落形成机制及多样性影响害虫的生态学机理,有助于深入理解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形成的生态过程,为创造多样性的节肢动物群落和害虫生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菜田节肢动物的类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表明 ,菜田节肢动物类群包括昆虫 13目 6 5科 16 7种 ,其中害虫 8目 2 3科 79种 ;天敌 6目 18科 4 6种 ;中性昆虫 9目 2 4科 4 2种 ;螨类 2目 3科 4种 ,其中螨类天敌 1种 ;蜘蛛 8科 18种 .不同蔬菜种类上的优势害虫、捕食性天敌和蜘蛛的种类数量、多样性以及优势度的变化差异较大 ,决定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素为优势集中性指数和物种均匀性的变化 .因此 ,限制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逐步恢复菜田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 ,尤其是天敌的控制能力 ,在害虫生态控制中取着重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9.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油菜田节肢动物的物种构成、物种性质、群落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集中度及其时间动态和主要种群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合肥地区油菜田优势种为蚜虫、油菜潜叶蝇和蜘蛛类;节肢动物群落4项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均呈一定的规律性,其中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规律性最强;油菜田中主要节肢动物的垂直结构呈聚集型分布,其在油菜上的分布部位主要同物种对寄主营养需求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