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鲜切马铃薯条为主要原料,分别对其进行63℃热处理、护色剂浸泡处理、复合涂膜浸泡处理、乳酸链球菌素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组,置于4℃冰箱内低温保存3 d,每12 h测定失重率、褐变度、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63℃热处理会加快鲜切马铃薯条褐变并较快失去食用价值,护色剂处理可减少褐变但对失重率影响较小,复合涂膜处理和乳酸链球菌素溶液处理均可抑制鲜切马铃薯条的褐变,减少失重率,降低淀粉向还原糖转变,减少总酚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适宜鲜切莲藕安全无毒的保鲜方法,以鲜切莲藕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Nisin溶液结合柠檬酸在低温下(5℃)对鲜切莲藕进行处理,用蒸馏水的处理进行比较,并评价其感官品质,测定其含水量、VC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藕片白度。结果表明,用0.5%柠檬酸和250mg/kg Nisin混合溶液对鲜切莲藕进行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Nisin)处理"白玉"枇杷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果肉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皮相对电导率、腐烂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乳酸链球菌素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的失重率、总酸含量、腐烂率,延缓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有利于枇杷品质的保持.当Nisin浓度≥200 mg/L时,对枇杷的保鲜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处理杨梅,在(2±1)℃的低温贮藏过程中研究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相对电导率、腐烂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2±1)℃冷藏条件下乳酸链球菌素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杨梅果实的失水率、总酸含量、腐烂率,延缓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有利于保持杨梅的品质.当乳酸链球菌素浓度≥200 mg/L时,杨梅的保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以鲜切乐平雪梨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热烫温度和时间处理鲜切雪梨瓜,通过感官评定、VC含量等指标测定,从而得出最佳热烫温度与时间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食品级的壳聚糖(1.0%、1.5%)进行涂膜处理,得到最佳保鲜方法。结果表明:最佳的处理为60℃热烫2min,同时结合1.5%壳聚糖涂膜保鲜效果最好。通过处理,明显降低了鲜切雪梨瓜品质的下降速度,有效延长了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芹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鲜切芹菜为原料,探究不同保鲜包装材料对其保鲜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PE、PP、OPP、PA+PE、PA+2PE五种保鲜材料,杀菌包装后于5℃下贮藏。研究表明,在5℃贮藏的条件下,PA+2PE保鲜袋能有效调节袋内空气成分,延缓芹菜呼吸消耗,菌落总数增长相对来说较慢,推迟芹菜黄化、腐烂现象的发生,与PP、OPP相比PA+PE、PA+2PE、PE材质包装袋可以明显降低鲜切芹菜的失水率,各包装袋能有效延缓VC含量的下降,四种包装材料均优于PE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7.
不同保鲜剂对生鲜鸡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钠和溶菌酶对生鲜鸡肉贮藏过程中保鲜效果的影响,应用单因子试验配置不同质量分数的保鲜液,用浸泡的方式对肉块进行处理,经PS/PE托盘包装后,4 ℃贮藏条件下测定其感官,菌落总数,pH,TVBN值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的保鲜剂处理鸡肉,可不同程度地延长其保鲜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挥发性盐基氮的上升,延缓感官质量的下降.其中经0.3 g·kg-1乳酸链球菌素、30 ml·L-1乳酸钠和0.5 g·kg-1溶菌酶处理的保鲜效果更佳,鸡肉可保存6~8 d,而对照处理的只能保存4 d.  相似文献   

8.
溶菌酶和乳酸链球菌素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朝坤  范露  赵晓菲  舒玉凤 《湖北农业科学》2014,(7):1631-1633,1722
为了研究溶菌酶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的低温保鲜效果,使用不同浓度的溶菌酶与Nisin复配液对草莓进行保鲜处理,贮藏于4℃,对贮藏期间草莓的烂果率、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01%溶菌酶与0.10%Nisin复配保鲜液对草莓保鲜效果最好,贮藏前5 d无烂果。贮藏第五天草莓失重率为8.24%;维生素C含量为109.0 mg/100 g,下降13.6%;还原糖含量为7.21 g/100 g,上升14.3%;总酸含量为6.21 g/kg,下降43.1%。  相似文献   

9.
UV-C处理对鲜切‘皇冠’梨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UV-C预处理后鲜切和鲜切后UV-C辐照两种方式对鲜切梨褐变的控制效果及其生理机制,为鲜切梨的贮藏保鲜以及扩大UV-C在果蔬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切‘皇冠’梨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鲜切前、后采用UV-C(有效波长254 nm)辐照处理5 min,分析在5℃贮藏过程中,两种方式UV-C处理后鲜切梨的褐变程度(BI)、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总酚含量、抗氧化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两种UV-C处理均能显著抑制鲜切梨的褐变,其中鲜切后UV-C处理控制效果更好。两种UV-C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鲜切梨的PPO活性、降低PAL活性和总酚含量,同时提高鲜切梨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抑制了H2O22和MDA的积累。相关性分析显示,鲜切梨的BI值与CAT、APX和...  相似文献   

10.
郭淼  宿时  王传凯  陈雪洋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1):1921-1925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鲜切冬瓜的保鲜效果,为鲜切冬瓜的保鲜提供新途径。【方法】在25℃下将鲜切冬瓜分别采用200、400和600 MPa加压处理10 min,再于4℃下贮藏9 d,以未经超高压处理为对照,每3 d测定1次鲜切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硬度和亮度。【结果】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PPO和POD活性逐渐升高,硬度和亮度逐渐下降;贮藏至第9 d,对照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PPO活性、POD活性、硬度和亮度L*分别为7.17±0.13 logCFU、(120.3±1.2)%、(136.5±0.8)%、1210±69 g和32.5±0.9,而4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分别为1.20±0.06 logCFU、(12.8±0.6)%、(9.2±0.5)%、2295±68 g和67.5±1.1,各项指标与对照存相比均在显著差异(P<0.05);2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6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各项指标与400 MPa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400 MPa以上超高压处理可杀灭鲜切冬瓜的微生物、抑制PPO和POD活性,有效保持硬度和亮度,保鲜期延长至9 d。  相似文献   

11.
黄冠梨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黄冠梨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黄冠梨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在不同反应pH值、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底物和抑制剂条件下的PPO活性。[结果]该酶的最适温度为25℃,50℃以上PPO活力明显受抑制;最适pH值为6.0;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31 7 mol/L;以绿原酸作为底物时,Km=0.018 9 mol/L;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0.2~1.0 mmol/L),所用抑制剂的抑制能力从强至弱排列为L-Cys>Vc>Na2S2O3>NaHSO3>EDTA-Na2。较高浓度的CaCl2、NaCl也可对黄冠梨果皮PPO产生抑制作用。Cu2+能提高黄冠梨果皮PPO活性。[结论]绿原酸在黄冠梨果皮酶促褐变中的作用值得重视;采取调节pH值、热烫、添加安全抑制剂可以明显控制该PPO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浓度1-MCP对黄冠梨褐心病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常温贮藏条件下不同浓度的1-MCP 对黄冠梨褐心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MCP 处理能够较好的抑制果实褐心病发病率与发病指数,延迟果实成熟过程,抑制果实的软化。其中,浓度为1.5μL/L 的1-MCP 对黄冠梨褐心病控制效果最好,且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黄冠梨鸡爪病发病特点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影响黄冠梨鸡爪病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钾、氮、磷化学肥料均加重病害发生,其中钾肥影响最大;高接树果实发病率显著高于定植树;长果枝结果的果实发病重,短果枝发病轻;使用梨果膨大剂,果实发病时间提前15d;近成熟期较大降雨明显加重该病的发生;果实袋类型对该病的发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臭氧水浓度对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分别采用0 mg/L、0.87 mg/L、1.1 mg/L、1.4 mg/L、1.8 mg/L的臭氧水浸泡处理鲜切菠萝2 min,装在塑料托盘中并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在冷藏(5℃)过程中每3 d测定鲜切的菌落总数、抗坏血酸、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色泽。结果表明:经0 mg/L、0.87 mg/L、1.1 mg/L、1.4 mg/L、1.8 mg/L臭氧水处理的鲜切菠萝的菌落总数,在处理当天分别为5.3×105 CFU/g、9.3×104 CFU/g、2.6×104 CFU/g、3.6×103 CFU/g、2.5×103 CFU/g;第9 d分别为4.7×108 CFU/g、2.4×107 CFU/g、4.5×106 CFU/g、4.1×105 CFU/g、2.3×105 CFU/g;臭氧水处理可以抑制鲜切菠萝的褐变,减少失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消耗,对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有一定影响。臭氧水处理可以延长鲜切菠萝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黄冠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套3层袋、套单层白袋和不套袋处理(CK)对黄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蔗糖、莽草酸和苹果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果实的糖和酸含量变化趋势与不套袋处理基本一致。果实成熟期即花后110 d,套袋处理果实的葡萄糖含量〈不套袋处理,差异不显著;果糖和蔗糖含量显著〈不套袋处理;莽草酸和苹果酸含量〉不套袋处理,差异不显著。套袋降低了黄冠梨成熟期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增加了果实的莽草酸和苹果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生长素类物质与梨果皮钙含量的关系,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果实套袋前喷施IAA和NAA对果皮钙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膨大期(即花后80 d)后,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总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但NAA处理与套3层袋处理差异不显著;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水溶性钙和NaCl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NAA处理果实的果皮中这2种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IAA处理较套3层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醋酸溶性钙含量,而NAA处理对醋酸溶性钙含量影响不大;IAA和NAA处理均降低了果皮HCl溶性钙以及残余钙的相对含量。IAA处理可促进套袋黄冠梨果皮中总钙、水溶性钙、NaCl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对黄冠梨主要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详细观察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授粉品种、留果序位、负载量、套袋等因素对黄冠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冠梨鸡爪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冠梨鸡爪病又称黄斑病、锈斑病等,是1种严重为害黄冠梨果皮的生理病害,尤其是套袋果实发病更为严重,导致优质果率降低,经济效益下滑。阐述了黄冠梨鸡爪病的发生规律、发病机理和综合预防措施,旨为防治黄冠梨鸡爪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量对“黄冠”梨果实发育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年生黄冠梨/杜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黄冠梨果实发育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黄冠梨的单果重明显增加(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果实纵径/横径值逐渐增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增加;施肥量对果实硬度的影响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GA处理对套袋黄冠梨果实表面花斑病发生以及果皮钙含量的影响,在梨果套袋前用GA3和GA4+7进行喷施,统计果实花斑病的发生率并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GA4+7,处理的果实花斑病发病率为14.5%,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22.5%);GA3和GA4+7处理的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处理基本一致。在花后90d,GA处理的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低于裸果;NaCl溶性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显著低于裸果。GA处理的果皮盐酸溶性钙含量在花后100~110d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与裸果间无显著性差异。花后80d以后,GA处理的水溶性钙相对含量与裸果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NaCl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和裸果;醋酸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盐酸溶性钙相对含量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高于裸果;残余钙相对含量少。GA4+7,处理可减少套袋黄冠梨花斑病的发生;GA3和GA4+7,处理促进了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盐酸溶性钙及其相对含量,对NaCl溶性钙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