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打顶时期与有效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烟叶的产量及质量,以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泸西烟区进行不同打顶时期和有效留叶数试验,研究不同打顶时期、有效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留叶数相同时,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烤烟的株高和茎围增大,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逐渐减小,产量和产值先升后降,糖含量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得分、感官评吸指数和得分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打顶时间一致时,随着有效留叶数的增加,烤烟的株高增大,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减小,产量增加但产值略有下降,糖含量增加,总氮、烟碱和钾离子含量降低,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K326品种烤烟选择初花打顶、有效留叶数18片处理的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最高,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吸食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2.
初花打顶后下部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下部烟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在烤烟初花打顶后,进行底部烟叶的不同时间采收试验。结果表明:初花打顶后,随采收时间推迟,上部叶成熟期相应推迟,烤后烟叶外观较好,产量、产值等经济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推迟采收的烟叶总氮、总糖、还原糖、两糖比和糖碱比下降,烟碱增加,内在质量和感官质量下降,对上部叶影响显著。综合经济效益及品质因素,南平烟区以初花打顶后0~5d采收下部叶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打顶时间和留叶数对K326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优化K326栽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9个不同打顶时间和留叶数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烟株株高、产量增加,叶面积、烟碱、总钾含量显著降低;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以留叶数16片处理最好;初花期打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烟叶感官质量最高;总糖、还原糖含量以留叶数16片处理最高。[结论]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显示,在皖南烟区,初花期打顶、留取16片有效叶有利于提高K326产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烟叶品质并增加经济效益,对植烟土壤进行了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提高土壤的保墒和提墒能力,使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可提高烟叶钾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地膜覆盖虽能够有效促进烟株快速生长,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略有增加,但地膜覆盖后期土壤温度较高,加之没有新鲜有机质补充,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差。在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烟叶品质、改良植烟土壤方面,秸秆覆盖优于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春柳河烤烟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分批采收相比,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方式下,烟叶产量略有下降,但外观质量、评吸质量、上等烟比例、均价显著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烟叶产值效益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优化烟叶结构的时间研究。[方法]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时期优化烟叶结构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优化烟叶时间推迟,各部位烟叶成熟期提前,株高、节距有增加趋势,茎围、叶片数、叶长有减少趋势;赤星病和普通花叶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有减少趋势,根茎病害有增加趋势;产量和产值等经济性状有减少趋势。较早优化烟叶结构的处理外观质量明显好于较迟处理。[结论]综合各种因素,以打顶时优化底脚叶的处理较好,化学成分相对协调。  相似文献   

7.
以秦烟9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二次打顶措施对烤烟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二次打顶后,产量略有降低,平均减少5.55%,但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都大幅提升,平均分别增加了7.02%、13.33%、8.35%。这表明二次打顶可不同程度上影响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  相似文献   

8.
打顶时期对烤烟NC297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打顶时期对烤烟NC297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结果]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烟株的株高和节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茎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对上、中、下部位叶片大小的影响较小。现蕾打顶和盛花打顶均对烟叶的外观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呈增加趋势,但是产量逐渐下降,产值和中等烟比例先增后减。以第1朵中心花开放打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结论]NC297以第1朵中心花开放打顶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许昌市襄城县选取当地的主栽品种中烟100,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优化烟叶结构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0%中心花开放打顶+打顶当天去除4片脚底叶或打顶前一周去除4片脚底叶的处理,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性状优于其他处理组合。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各处理综合指标均优于对照,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从感官质量综合评价来看,不同处理对不同部位烟叶感官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处理A1B4、A1B5、A2B4、A2B5对上部叶感官质量有一定的提升;处理A1B5、A2B4对中部叶感官质量有较好的提升;处理A1B3、A1B4、A2B3、A2B4对下部叶感官质量有一定的提升。综合比较各处理组合来看,A2B4(80%中心花开放打顶+打顶前一周去除4片底脚叶)、A2B5(80%中心花开放打顶+打顶当天去除4片底脚叶)在农艺指标、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综合评价优于其他处理组合。本研究对河南许昌地区提高烟叶质量及产量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20-25
为探究不同打顶时期对上部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并为今后云南昭通地区烟叶优质生产提供打顶技术理论依据,本试验以云烟87为试材,研究不同打顶时期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上部烟叶化学成分、香气前体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打顶处理的烟叶叶长、叶宽及叶面积系数最大,分别为53.98 cm、21.61 cm和2.763;烟叶产量最高,为2 083.5 kg/hm~2;产值、均价也最高,分别为每公顷41 624.85元、每千克30.75元。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总糖含量逐渐增加,还原糖、总氮及烟碱含量逐渐减少;烟叶多酚类物质及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逐渐增加,香气前体物质含量逐渐增加。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各处理上部烟叶总糖含量在打顶20 d后出现显著变化,烟叶总糖含量最终为T3>T2>T1;各处理还原糖含量在打顶20 d后出现显著变化,烟叶还原糖含量最终为T3>T2>T1;各处理淀粉含量在打顶10 d后出现显著变化,最终为T1>T2>T3。同时,初花打顶后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分数最高为78.5。因此,初花打顶有利于烟叶香气前体物质含量的增加,使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烟叶内在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在楚雄烟区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烤烟PVH1452适宜的施氮水平和打顶方式.[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处理,分别为75、105 kg/hm2两个水平;打顶方式为副处理,分别为扣心打顶和初花打顶两个水平.[结果]75、105 kg/hm2两个施氮水平对烤烟PVH1452的农艺性状、产质量和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无明显影响.与初花打顶比较,扣心打顶株高明显降低,中上部叶长宽增大明显,初烤烟叶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上部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更为适宜.[结论]该研究可为楚雄烟区栽培管理中进一步改善烟叶品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处理不适用烟叶,提高烤烟质量,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时间处理上部不适用烟叶对烤烟生长、产质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留叶(16~18片叶)(对照)相比,打顶后进行不适用烟叶处理不利于上部烟叶的伸展,但对下部烟叶和中部烟叶的影响较小。打顶后进行不适用烟叶处理,烟叶产量比正常留叶降低了6.14%~13.17%,但是增加了上中等烟叶比例。打顶后30 d进行上部不适用烟叶处理的产值最高,2年的产值分别较正常留叶增加了11.40%和4.24%。综合看来,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打顶后30 d进行上部不适用烟叶处理能够获得较好的产质量和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打顶留杈方法对早花烟株产量及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同打顶留杈方法对早花烟株产量及质量性状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材料,采取留杈叶位与打顶方式双因子设计,打顶方式为扣心打顶、现蕾打顶和初花打顶,留杈叶位为倒一叶、倒二叶和倒三叶,以不打顶作为对照(CK),共设10个处理。结果表明,现蕾打顶倒二叶留杈烟株生长发育良好,平均产量、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外观质量良好,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感官质量总分最高。现蕾打顶倒二叶留杈有效降低早花对烟株的影响,是出现早花现象后对烟株产量和质量的有效弥补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低氮水平下不同留叶数与打顶时期对烤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在低氮水平(纯N施用量60kg/h^2)下,研究了不同打顶时期及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时间对中、下部叶片大小影响较小,对顶叶影响较大;留叶数偏少或打顶时间过迟,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产量、产值和平均价格均以初花打顶、留叶22片时最高,而上等烟比例以初花期封顶、留叶18片时最好。在留叶数相同的情况下,留叶14片与留叶18片处理的烟碱含量均随打顶时期的推迟而呈增加趋势,以盛花期打顶最高;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均随打顶时期的推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以现蕾期打顶最高;两糖差则随打顶时期的推迟呈现高-低-高的趋势,以初花期打顶时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曲靖烤烟K326施氮量、打顶方式及其留叶数的最佳组合方式,以提高该地区烟叶产质量稳定性和可用性。2015年在曲靖师宗,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施氮量、打顶方式及其留叶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是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主效因素。施氮量增加,农艺性状各项指标均有所增加,120kg/hm2的施氮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在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方面,120kg/hm2施氮量水平表现最好。打顶方式是影响评吸质量的主效因素。 扣心打顶的产量最高,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及产值方面以初花打顶表现最好,评吸结果以初花打顶相对较好。留叶数的主效影响主要表现在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方面,即烟气的杂气、劲头、总糖、糖碱比等方面。适宜于曲靖当地生产实际的K326施氮量、打顶方式及其留叶数的最佳组合方式是施纯氮120kg/hm2、初花打顶、20~22片留叶数,可作为曲靖K326特色品种的关键栽培技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在烤烟生长过程中最适宜清除底脚叶的时期.[方法]分别在移栽后的5个时间进行了清除脚叶处理,对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各处理节距和各部位叶片长宽均随清除脚叶时间的推迟而逐渐增大,株高和茎围则均是先增大后减小,T4处理时最大.上部叶糖碱比和钾氯比均在T4处理时更加接近于优质烤烟含量范围,且烟叶等级比例较优、产值较高.[结论]在打顶时清除底脚叶,能够较好的优化烟叶结构,达到提质稳产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打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打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湘烟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6种不同打叶时间处理烤烟的综合性状。结果表明:(1)烤烟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均受打叶时间影响极显著。(2)随着摘除脚叶时间的推迟,烤烟色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多酚在采收上部叶时弃采一片顶叶情况下逐渐增高而在圆顶情况下打掉顶部一片叶时先降低后增高;烟碱质量分数在中部叶先减少后增加而在下部叶先增加后减少;随着摘除顶叶时间的推迟,烤烟色素、多酚和中上部叶烟碱质量分数逐渐降低;下部叶烟碱质量分数在打顶时摘除脚叶情况下逐渐降低而在打顶后5 d或10 d摘除脚叶时逐渐增高。综合分析认为,湖南省桂阳县以打顶时及时清除3片脚叶、圆顶时及时打掉顶部一片叶处理增产提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的可用性,以常规打顶为对照,设置打叶留茎、打叶留花、打叶留花+抑芽剂处理,研究了顶端调控对K326烟叶化学成分、部位结构、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打顶相比,打叶留花、打叶留茎、打叶留花+抑芽剂处理烤后烟叶产量和产值稍有下降,均价分别提高4.41%、2.94%、1.23%,上等烟比例提高4.80、-2.20、-5.20个百分点,上部叶比例分别下降4.30、8.30、0.70个百分点,中部烟比例分别提高4.50、2.30、-3.30个百分点,上部叶烟碱含量分别下降33.63%、20.49%、25.74%,对中、上部叶均有明显的增糖降碱作用,能够改善上部叶评吸质量,使上部叶焦甜感风格突出,香气量足,杂气较少,烟气细腻。综合分析,以打叶留花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