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桔梗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9.2%分别降至4.7%、3.3%、3.1%、2.6%和2.1%,在室温及5℃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室温条件下超干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明显高于未超干处理的对照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比未超干种子早1~2 d,种子萌发整齐度优于对照,在5℃条件下与室温条件下相同处理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含水量为3.3%及4.7%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较高,适度含水量的超干处理可以使桔梗种子保持较高的活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子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吐鲁番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树体上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和贮藏种子含水量对梭梭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和冰箱贮藏种子9个月,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达46.50和35.50个百分点,各时期冰箱贮藏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幅度低于常温贮藏。不同温度下贮藏梭梭种子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鲜重特征为-10℃-18℃-4℃4℃常温,且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差异显著。不同梭梭种子含水量贮藏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种子含水量为5.50%的降低幅度最小。贮藏温度与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贮藏种子含水量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温度贮藏时间,而发芽势、发芽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温度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美女樱种子进行超干处理之后研究其生活力及生理生化特征,从而为探寻美女樱种子适宜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将美女樱种子含水量由6.7%分别降至4.6%、3.5%、3.0%、2.6%和2.3%5个梯度,用铝箔袋密封后在室温下保存1年,随后测定不同含水量超干种子经复水处理后的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包括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TTC还原力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经过超干处理的美女樱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贮藏1年后,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4.6%和3.5%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与对照(含水量为6.7%,0℃贮藏)相比,差异较小。含水量为3.0%、2.6%和2.3%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降幅较大,电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将美女樱种子经室温适度超干后在室温下贮藏可以取得与未超干种子在0℃条件下贮藏相似的效果,为探讨美女樱种子的适宜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 ,把 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 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 ,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 4 1 %的未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而含水量为 8 6%的在 2 5℃、3 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 ,含水量为 1 1 1 %的种子则劣变加快 ,在贮藏温度 3 5℃条件下经 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 0 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 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 ,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 ,经 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 %以上的发芽率 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5.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把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为4.1%的来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而含水量为8.6%的在25℃、3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11.1%的种子则劣变加快,在贮藏温度35℃条件下经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0.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经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以上的发芽率.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条件对烟草包衣丸化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烟草MS云烟85、MS云烟87和MSK326的引发丸化种(裸种经引发处理)及普通丸化种(未经引发处理)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丸化种低温贮藏(温度<20℃,湿度<40%)26~28个月,其发芽势和发芽率仍在95.0%以上;而室温贮藏超过23个月,引发丸化种的发芽势降为68.3%~82.3%,发芽率降为79.3%~89.3%。普通丸化种低温贮藏26~28个月后,发芽势和发芽率仍在95.0%以上;室温贮藏26个月后,普通丸化种的发芽率在88.3%~93.7%之间,发芽势则降为28.3%~83.7%。说明低温较室温贮藏更有利于延长丸化种子寿命,保持种子较高的生活力;室温条件下引发丸化种贮藏时间短于普通丸化种。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颜色桔梗种子发芽情况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种衣剂包衣桔梗种子,以此提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和利用率。通过观察并测定10个产区桔梗种子的外部形态,根据颜色分类考察其含水量、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并用不同的种衣剂包衣种子,以此确定优质桔梗种子发芽的标准和筛选一种适合桔梗种子包衣的种衣剂。结果表明,桔梗种子主要分为黑色种子、黄色种子、绿色种子三类,发芽率分别为82.3%~88.3%,50.3%~57.0%,38.7%~44.0%。桔梗种子用B种衣剂T3浓度包衣后,种子在纸床中的发芽率比对照提高约7%,发霉率降低约13%,种子在沙床中的出苗率比对照提高约10%。因此,黑色组桔梗种子最好,而且用B种衣剂T3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牧草苦荬菜种子为材料,选取4个种子含水量(6.94%、3.27%、1.24%、0.98%)及6个贮藏温度(常温、25℃、15℃、10℃、3℃、-15℃),连续贮藏5个时期(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6个月),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苦荬菜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对苦荬菜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贮藏温度在-15~15℃条件下,苦荬菜种子活力相对较高(贮藏16个月发芽率33%~42%),常温和25℃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明显,到16个月时种子活力几乎完全丧失(发芽率1.9%~2.4%);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受贮藏温度的影响,贮藏温度越高,最适含水量相对要求越低。贮藏温度25℃,种子含水量为0.98%、1.24%、3.27%时种子发芽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0%、30%、34.7%,与种子含水量6.94%的种子发芽率(14%)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选种方式、温度、包装方式、包装量、保水剂、活性炭和木屑7个因素对橡胶树贮藏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方式显著地影响贮藏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带孔塑料袋和河沙保存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无纺布袋,河沙保存的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无纺布袋;温度对贮藏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但对种子含水量影响不显著,27℃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0℃,而室温(18~35℃)下和20℃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5个因素对贮藏种子的含水量和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在贮藏5个月后,在27℃和河沙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高于60%,其余17个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低于20%。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马缨杜鹃种子适宜的短期贮藏技术,对采自4个居群的马缨杜鹃种子进行不同温度下贮藏30 d和310 d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贮藏30 d时,常温、冷藏(4℃)和冷冻(-2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发芽势差异显著,常温贮藏下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其中马雄山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常温贮藏方法较适合于对马缨杜鹃种子30 d左右的短期贮藏。贮藏310 d时,常温、冷藏和冷冻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显著,冷藏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不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冷藏条件下贮藏310 d的种子发芽势显著高于贮藏30 d。因此,冷藏是马缨杜鹃种子310 d左右短期贮藏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1.
贮藏时间与环境因子对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福建青冈种子不易贮藏而导致育苗困难的现实,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研究温度、土壤湿度和发芽基质对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率、含水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4℃条件下贮藏3个月后福建青冈种子丧失萌发力;温度、土壤湿度是影响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25%和土壤含水量24.24%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野生凤仙的进一步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不同采种期、贮藏温度和赤霉素(GA3)浓度浸种对滇水金凤野生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地区滇水金凤种子的最佳采集时期为10月,在贮藏过程中种子不宜常温(22℃)久藏,而冷藏(2℃)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贮藏30d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5%、48%和20.60,且出苗整齐;不同浓度GA3浸种可不同程度提高滇水金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活力指数,同一浓度随浸种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以GA3250mg/L浸种16h的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97%、92%、40.55和64.47。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白术、黄芩和远志3种药用植物种子为材料,分别将含水量为3%、5%和15%的3种处理的种子在-10、0、20和36℃条件下贮藏1年,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在贮藏1年后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在温度和含水量2个控制因素中,含水量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较温度更为明显;3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随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种子含水量控制在3%或5%时,温度的高低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不明显,而含水量为15%的种子在0℃环境下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桐子种子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小桐子的种植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小桐子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储存时间(0、30、60、90 d)、发芽温度(10、20、27、35℃)、沙子含水量(2%、4%、8%)、播种深度(0、0.5、1 cm)、去皮处理(2端去皮、单端去皮、不去皮)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种子储存时间对小桐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10℃条件下小桐子种子不能萌发,在20-35℃范围内,种子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7℃时发芽率最高;沙子含水量为2%、4%、8%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7%、96%和48%;播种深度为0、0.5 cm时发芽率较高;单端去皮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结论]小桐子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最适沙子含水量为4%。  相似文献   

15.
以采自云南双柏县的膏桐种子为试材,测定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种仁千粒质量、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水量、自然虫蛀率、不同处理和不同贮藏温度下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结果显示,双柏县膏桐种子千粒质量为556.25 g,出仁率为75.09%,种仁千粒质量为382.53 g,种仁含油率为55.90%,种子含水量为5.98%,自然虫蛀率为24.91%,不同处理和贮藏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硅胶干燥法对一串红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将含水量为8.9%的一串红种子含水量分别降低至4.5%、3.4%、3.0%、2.7%和2.2%;同时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超干种子生活力与生理变化的影响。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等试验结果表明:超干处理后含水量为3.4 ~ 4.5%的一串红种子,经过13个月的贮藏(低温和室温)后,其生理指标保持在较好的水平,种子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7.
萘乙酸对洋桔梗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萘乙酸(NAA)对洋桔梗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比较不同浓度的NAA对洋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在0.001~1.000 mg/L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能明显提高洋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0.100 mg/L浓度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达到了0.01水平的极显著差异。NAA浓度0.010~0.100mg/L浸种能显著提高胚轴的伸长;NAA浓度1.000~10.000 mg/L浸种抑制胚根的伸长,当浓度达10.000 mg/L时,对洋桔梗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低浓度的NAA能提高洋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高浓度NAA处理则抑制其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干燥法处理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种子,获得含水量分别为9.11%、7.00%、5.09%、4.18%、3.21%、2.11%的种子.超干种子在室温下贮藏3个月后,进行回湿处理或PEG 6000引发处理后进行发茅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超干处理的种子采用质量分数20%的PEG 6000引发有较高的种子活力.含水量为4.18%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比其他含水量的超干种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