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贵州紫苏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紫苏资源的鉴定、分类及遗传改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53份贵州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初步分析18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贵州紫苏种质资源材料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紫苏资源不同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53份紫苏资源6个数量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在24.12%~66.49%,以单株总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66.49%),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最小(24.12%);基于所有表现型的聚类分析,53份贵州紫苏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为晚熟型,株型伞型,叶色较深,单株籽粒重较小的观赏型;第Ⅱ类为早熟型,株型塔型,籽粒较大;第Ⅲ类为介于早熟型和晚熟型间的中间类群,基本上反映了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经主成分分析,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4.79%,各主成分性状的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紫苏属植物的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分类系统研究及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笔者采用ISSR标记对表型鉴选的10份具有典型植物学性状、来源于不同生态区域的紫苏属植物种系分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ISSR引物进行扩增共获得多态性条带266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56.74%。10份材料间遗传距离为0.690 4~0.975 6,遗传一致度为0.024 7~0.370 4。10份紫苏种质资源可分为2大类群,每个类群包括2个变种。  相似文献   

3.
基于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优异茶树种质资源选育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并加快利用和丰富陕西茶树种质资源种类。利用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评价其遗传多样性。陕西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较丰富,不同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9.88%~55.96%,平均变异系数31.84%,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91 8~2.003 0,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1.105 9;陕西茶树种质资源内含物质成分较丰富,基于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为10.89%~30.03%,平均变异系数21.7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70 1~2.049 2,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1.890 0;基于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结果不一致,表明聚类分析结果与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生化成分、DNA分子的遗传多样性和地域分布关系密切,单一依据表型性状或生化成分进行茶树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优异资源筛选潜力较大,具有独特地域性,但属于江北茶区的陕南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稍低于南方茶区的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基于生化成分初步筛选出高水浸出物(50%)茶树种质资源3份,高茶多酚(20%)茶树种质资源4份,高氨基酸(3%)茶树种质资源4份,低咖啡碱(1.6%)茶树种质资源4份。  相似文献   

4.
以96份来源于贵州、湖南、秦岭地区的三叶木通实生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9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2.9%~41.4%, 9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59~1.85;通过相关分析可知,大部分性状之间都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整合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64.714%,第1主成分主要与果实性状有关,第2和第3主成分都主要与叶片长宽和形态有关,第4主成分主要与植株染病情况有关;聚类分析将96份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为果实、叶片较大的类群,第Ⅱ类为果实抗病性较强类群,第Ⅲ类为无果实着生、株型疏散类群.综合分析三叶木通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品种选育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27份菜心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利用株高等8个表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4.01%,主薹粗度、主薹重量、叶重和单株重等都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部分性状间相关性达显著水平。27份种质资源的绝大部分信息可由主薹因子和叶片因子来表示,优异种质资源表现为主薹增高、增粗和增重,叶片数量减少和重量降低。聚类分析将27份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主要集中在第1类群,种质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遗传基础狭窄。第1类包括18份资源,8个性状的性状值偏低,第2类7个资源的性状值高于第1类,主薹的粗度和重量最大,第3类2个资源除了主薹的粗度和重量低于第2类外,其余性状值都是最高的。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可以初步判定27份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第2类是比较优异的种质资源。可为菜心表型多样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境对野生金荞麦植物表型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野生金荞麦种质资源居群地百丈山30 km2范围内8份不同海拔高度和遮阳条件下的金荞麦(编号为JQ1、JQ2、JQ3、JQ4、JQ5、JQ6、JQ7和JQ8)为材料,观测其植物表型,测定营养成分,分析海拔高度、遮阳条件与金荞麦表型性状、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并采用遗传距离对金荞麦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荞麦...  相似文献   

7.
菜心种质资源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27份菜心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利用株高等8个表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4.01%,主薹粗度、主薹重量、叶重和单株重等都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部分性状间相关性达显著水平。27份种质资源的绝大部分信息可由主薹因子和叶片因子来表示,优异种质资源表现为主薹增高、增粗和增重,叶片数量减少和重量降低。聚类分析将27份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主要集中在第1类群,种质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遗传基础狭窄。第1类包括18份资源,8个性状的性状值偏低,第2类7个资源的性状值高于第1类,主薹的粗度和重量最大,第3类2个资源除了主薹的粗度和重量低于第2类外,其余性状值都是最高的。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可以初步判定27份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第2类是比较优异的种质资源。可为菜心表型多样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收集的13份重楼属种质资源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系数为12.01%~87.1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8~2.66,遗传多样性指数高,类型丰富。F检验结果显示,株高、根茎长等16个性状在种质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提取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8.918%,包含了重楼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聚为5类,第Ⅱ类群根茎干质量高于其他类群,是高产类型。遗传相关性分析表明,重楼的18个表型性状间普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与基茎直径显著相关的性状最多,达到12个。本研究说明重楼属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相关结果可为重楼种质资源的利用与种质选优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以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为依据对槭属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进行评价的可行性,为槭属植物种质资源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采集27种槭属植物的60个质量性状和13个数量性状数据,并通过赋值法对质量性状指标进行分级,在对所有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和部分数量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槭属植物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异程度均较质量性状高。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11个数量性状指标在27种槭属植物种间的差异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叶柄长度、小坚果长、翅果长宽比、单叶长宽比、单叶宽和小坚果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花瓣数和花萼数量的遗传特性相对稳定。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槭属是一个形态上存在较高分化水平的类群,绝大多数性状在组间和种间均存在着广泛的变异。主成分分析将73个表型性状指标转化为13个主成分,13个主成分可反映27种槭属植物表型性状的主要特征信息。对27种槭属植物73个性状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转换,利用欧氏距离、运用组间连接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其聚为3大类;槭属植物的一级分类标准是叶型,二级分类标准是开花时间,三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紫苏种质资源调查及育种研究提供较规范的考察记载标准,2013-2014年将212份国内外紫苏种质资源材料种植于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基地,参照严兴初等编纂的"紫苏种子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并根据紫苏资源特征及田间调查实际情况,制定出紫苏资源的考察记载标准。该标准包括生育期、植株性状、抗逆性、产量性状、品质特征等5个科目、54个性状,对各性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氮肥优化管理对稻花香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水稻品种稻花香2号易倒伏,通过改善栽培措施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设置习惯施肥、氮肥综合管理和控释掺混肥等处理,研究氮肥管理模式对稻花香2号抗倒伏能力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氮肥综合管理处理增加茎秆含钾量,显著提高水稻茎秆抗折力,水稻田间倒伏较少或未倒伏,而习惯施肥处理倒伏比例为4.5%~8.7%(P0.05);氮肥综合管理和控释掺混肥处理比习惯施肥水稻产量提高7.0%和9.2%(P0.05);施用控释掺混肥处理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基部第二节间充实度和茎秆抗折力等与氮肥综合管理处理无显著差异,但田间倒伏比例显著高于氮肥综合管理和习惯施肥,原因是施用控释肥掺混肥处理在整地时控释肥漂浮导致肥料分布不匀。氮肥综合管理可提高稻花香抗倒伏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苏麻的种质特性,揭示其与紫苏的亲缘关系,本文采用形态学鉴定结合ISSR标记技术,对苏麻与紫苏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形态学鉴定表明,紫苏为野生紫苏,而苏麻为紫苏(原变种),苏麻与3份紫苏属于紫苏属紫苏,但属于紫苏的不同变种。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的10个ISSR引物中扩增出69条清晰谱带,其中5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73.9%;采用M05、M06或856等3个引物扩增出的标记,能将4份种质区分开来;聚类分析表明,4份供试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35~0.53,3份紫苏的亲缘关系很近,而与苏麻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紫苏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在贵州省不同区域对4个紫苏新品(系)进行生产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系)的产量、生育期、农艺学性状、品质性状及抗性表现。结果表明:与当地农家种(CK)相比,参试各品种(系)生育期提早2.6~9.5d,增产16.77~23.88kg/667m2,含油量提高1.28~7.77百分点。各品种/系中,5号的产量最高,生育期最短,a-亚麻酸含量最高,品质及其他农艺学性状均较好,表现优良;2号的含油量高达49.01%,可作为高油紫苏新品系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统计云南野生茄科砧木资源的农艺性状,筛选具有抗番茄青枯病、溃疡病、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材料,为茄科抗病优良砧木的收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云南野生茄科砧木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及田间常见病虫害调查,筛选出优良砧木,并与对照(自交系番茄5号)进行番茄青枯病、溃疡病、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抗性鉴定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热图对资源属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形态特性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可将材料归属为茄科的3个属,其中茄属材料17份,皆为直立型,主茎颜色主要为绿色,株高为82.42~292.29 cm,叶型均为长卵圆形,叶色为绿色和深绿色,花冠颜色以白色为主,果面皆有光泽,果色多数为橘红色,单果重在1.61~433.54 g;番茄属材料7份,生长习性以无限生长型为主,株型以半蔓性为主,叶片类型有普通叶型、复细叶型和薯叶型,叶片均为羽状复叶,花序类型为单式花序,花色皆为黄色,果实以中果型为主,果形有圆形、扁圆形和长圆形;辣椒属材料5份,株型有半直立型和直立型,主茎颜色绿色为主,叶形以长卵圆形为主,花冠颜色皆为白色,成熟果色红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顶形状以钝圆形为主。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能反映所测15项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累积贡献率为82.758%。所有材料中7份抗病性、生长势、适应性均较好,且在相近苗期,砧木与接穗茎的粗度一致,茎叶无皮刺;5份具有优良的果实性状。7份优良材料中,对青枯病表现免疫的3份,高抗2份;对溃疡病免疫的2份,高抗资源3份;对枯萎病没有表现免疫和高抗的资源,抗病2份;对茄子黄萎病免疫的3份,高抗1份;S-11免疫青枯病、溃疡病和黄萎病3种病害。【结论】29份野生茄科资源属于3个属,其中7份砧木材料表现优良,2份(S-7和S-11)免疫青枯病和溃疡病,1份(S-11)免疫番茄青枯病、溃疡病和黄萎病,可为茄科蔬菜抗性基因的开发利用提供材料,且部分茄科砧木资源具有应用于生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福建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为彩色马铃薯选育提供参考,对引进的18份彩色马铃薯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8份彩色马铃薯种质长势好,适应性强,块茎薯形好,色彩丰富,适合福建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需要。从18份彩色马铃薯中筛选出4份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分别是信宜红皮、A2、H-8和红玫瑰。  相似文献   

16.
为紫苏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利用14对SSR引物对13个紫苏品种(系)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从13个紫苏品种(系)中共检测出51条清晰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7条,占92.16%。2)13个紫苏品种(系)的遗传距离为0.086~0.576,平均遗传距离为0.336;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24~0.914,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54。3)在遗传距离(SM)为0.59时,13个紫苏品种(系)可聚为2类群。类群Ⅰ为开阳紫苏(CK)1个品种(系),类群Ⅱ包括奇苏1~6号及其原种1~6号共12个品种(系)。在SM为0.67时,类群Ⅱ又可分为2部分,第1部分包括奇苏1号和奇苏6号及其原种1号和原种6号共4个品种(系);第2部分包含奇苏2~5号及其原种2~5号共8个品种(系)。在SM为0.80时,原种2号、原种3号和原种4号的亲缘关系最近,但经系选改良后,其亲缘关系已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保护地条件下对41份番茄资源进行田间番茄主要叶部病害抗病性评价,以期筛选出抗性材料,为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方法]对41份番茄资源采用棋盘式12点取样法进行保护地田间叶部病害调查取样,并根据病害表现症状确定病害种类及等级.[结果]保护地条件下番茄资源田间主要叶部病害有叶霉病、白粉病和晚疫病,其中叶霉病发生最重,41份番茄资源全部发病;其次为白粉病,有34份番茄资源发病;晚疫病发生最轻,仅有15份番茄资源发病.在41份番茄资源中,对叶霉病具有抗性的资源有F1159、F1160、F1164、F1166和F1197等5份,占全部供试资源的12.20%;中感资源有11份,占26.83%;感病资源17份,占41.46%.[结论]F1159、F1160、F1166、F1194和F1197等5份番茄资源对3种番茄主要叶部病害综合抗性较好,可作为番茄育种抗源材料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三樱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樱椒生产中存在品种退化、栽培管理技术不规范、病虫害严重、加工领域狭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采取精选良种、提纯复优、科技化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培植龙头加工企业等相应措施,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推动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荔枝原产于中国,荔枝古树资源的开发创新利用是荔枝育种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褐毛荔古树资源的调查,系统掌握古树资源情况,对特异资源进行收集保存,为后续荔枝育种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简述了国内荔枝古树资源调查研究进展以及褐毛荔种质资源选育及功能性成分研究。对褐毛荔古树资源在云南区域分布的经纬度(101.70°—103.88°E、22.57°—25.03°N)、海拔(93~1441 m)、生长情况、成熟期,叶果性状及品质等进行分析。指出褐毛荔古树资源面临的濒死问题,最后提出褐毛荔古树资源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HP法在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选育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选育初期,运用AHP评价法对6个杂交组合生长周期1年内小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色、出芽时间、鳞茎大小、根系状况这8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选组合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与实际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符,尤其是组合"♀浪漫×♂黄金薄荷"、"♀台北小姐×♂浪漫",它们的杂交后代株型挺拔、花期适中、抗病性强,值得重点关注。[结论]在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选育初期,运用AHP评价法能够在株型、花期和抗病性这几个方面做出比较准确的筛选,可根据选育要求及早选出表现优良的组合,大大节省了成本并提高了育种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