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验采用蓝果树播种芽苗进行苗床不同密度移栽的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蓝果树一年生播种苗的苗木密度以株行距15cm×15 cm的生长量最大,平均苗高达30.8 cm,平均地径达0.67 cm,平均主根长度达33.4 cm,≥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25.7条。  相似文献   

2.
对乳源木莲播种芽苗进行田间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移栽密度苗木生长量以株行距20 cm×20 cm最大,平均地径达1.35 cm,平均苗高达111.1 cm,平均主根长度达38.1 cm,≥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20.2条。平均合格苗产量以株行距10 cm×10 cm最高,达59.37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育苗密度对侧柏苗木质量的影响,设置5个育苗密度,比较各育苗密度下侧柏幼苗的地径、株高、高径比、侧根数量、生物量、苗木等级比例及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在育苗密度为300~400株/hm2时,侧柏苗木高径比、生物量、苗木等级比例及移栽成活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是甘肃定西理想的侧柏育苗密度。  相似文献   

4.
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播种苗为研究材料,观察水曲柳不同育苗密度和养分梯度处理下苗木生长和根系的发育情况,比较侧根直径、长度、分布范围和主根长等方面的变化,确定水曲柳适宜的育苗密度和养分梯度。结果表明:育苗密度为200株/m~2和150株/m~2时,水曲柳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高于250株/m~2的育苗密度;育苗密度为200株/m~2的主根长比育苗密度250株/m~2显著提高了60.85%,侧根直径较150株/m~2育苗密度提高了3.21%。生长结束时,1倍指数施肥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均优于2倍指数施肥和常规施肥。因此,苗木生长、根系发育和育苗效益,床作水曲柳适宜的育苗密度为200株/m~2,宜采用1倍指数施肥。  相似文献   

5.
香樟不同育苗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余昌元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19-219,223
采用种子直播育苗和芽苗移栽育苗的方法,进行香樟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苗移栽育苗后,一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育苗增加24.4%和113.4%;每株苗木平均侧根数多91.2%,且苗木分枝也较多;与直播育苗相比,芽苗移栽育苗更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
闽东北沿海地区木荷合理育苗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省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开展的木荷合理育苗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保留密度对木荷Ⅰ、Ⅱ级苗数量、地径、主根长、≥5cmⅠ级侧根数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对苗高无显著影响。木荷育苗以播种量82.5kg/hm2,留苗量43.5万~49.5万株/hm2苗木质量较好,产出投入比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密度下山桐子苗木生长质量的差异,本研究以济源种源山桐子为试验材料,先在穴盘中播种,再按30×20 cm(密度1)、10×20 cm(密度2)、4×20 cm(密度3)3种株行距进行移栽。采用标准行法调查不同密度下2年生与3年生山桐子苗木的质量生长状况。2年生密度1的地径、根幅和主根长度均最大,分别为12.92 mm、47.85cm和27.25 cm,且显著高于密度2和密度3。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对苗木进行分级,得出2年生Ⅰ级苗的标准为苗高>80.83 cm、地径>8.71 mm,且在3个密度中Ⅰ级苗所占比例最大的密度为密度1,占比50.4%,合格苗占比80.8%;3年生密度1的地径、根幅、主根长度和Ⅰ级侧根数均最大,分别为11.73 mm、51.94 cm、34.05 cm和9.00,且显著高于密度2和密度3。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得出3年生Ⅰ级苗的标准为苗高>91.56 cm、地径>10.93 mm,且在3个密度中Ⅰ级苗所占比例最大的密度为密度1,占比54.5%,合格苗占比95.4%。苗木各生长指标之间以及栽植密度与生长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相关性,且栽植...  相似文献   

8.
乌桕不同密度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13年期间采用株行距10cm×10cm、10cm×15cm、15cm×20cm等3种密度进行了乌桕播种育苗生长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乌桕一年生播种苗的最适密度为株行距10 cm×15 cm,生长量最高,平均苗高达137.7 cm,平均地径达1.81 cm,平均主根长度达60.5 cm,≥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26.3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光皮树出苗率及苗木生长情况和质量的影响,为掌握光皮树育苗技术和大面积造林选择优质苗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播种和营养袋2种方式育苗,根据苗木形态指标和外观柔弱程度进行苗木分级。[结果]播种育苗和营养袋育苗的成苗率较低,分别为48.5%、61.2%,平均仅为54.9%。播种苗和营养袋苗的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98.0、0.88 cm,109.6、1.02 cm,前者的规格小于后者,但后者育苗程序和用工多于前者。根据苗高、地径、根幅、>5 cm根长数、主根长、须根数等指标,大致将苗木划分为Ⅰ、Ⅱ、Ⅲ3个等级。密度控制在17~24株/m2为宜。[结论]播种育苗和营养袋育苗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在1年内就能获取优质规格苗;合理密度是优质等级苗产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中白刺花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抽样调查法对不同时间地点培育的白刺花质量指标进行调查,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均值±1/2标准差法对1年生白刺花苗木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分级。结果表明:地径和Ⅰ级侧根数涵盖白刺花苗木大部分质量信息,可以确定为喀斯特地区白刺花造林苗木质量评价指标。1年生白刺花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地径0.70cm,Ⅰ级侧根数18为Ⅰ级苗;地径0.45~0.70cm,Ⅰ级侧根数8~18为Ⅱ级苗;地径0.45cm,Ⅰ级侧根数≤7为Ⅲ级苗。其中Ⅰ级苗、Ⅱ级苗为合格苗。  相似文献   

11.
樟树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樟树的播种育苗技术。[方法]以樟树种子为材料,以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苗木总产量、合格苗产量为指标,探讨不同播种方法、施肥种类对樟树苗木质量、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方法造成樟树主根长、侧根数、苗木总产量和合格苗产量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差异显著,施肥种类造成所有指标差异极显著。宽条播的合格苗产量最高,分别是条播和撒播的258.3%和105.0%。增施磷、钾肥的樟树苗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分别是常规施肥的123.3%、128.3%、132.4%和135.2%。[结论]樟树播种育苗应采用宽条播,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构成因素,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运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探讨了二者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地上部分明显高于地下部分,总生物量与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侧根长、针叶长等性状均呈正相关。通径分析可知,地径(0.620)对云南松苗木总生物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而侧根数(0.009)的直接作用最小,侧根数是通过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长和针叶长间接影响总生物量。决定系数分析显示,地径(63.75%)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综合作用最大,其次是苗高(36.52%),说明地径和苗高是影响云南松苗木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建立的云南松苗木总生物量与生长性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可用于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估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蚯蚓粪基质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为寻找适宜培育健壮机插秧的基质配方及机插秧的有效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5个处理:处理1,蚯蚓粪∶营养土=1∶0;处理2,蚯蚓粪∶营养土=2∶1;处理3,蚯蚓粪∶营养土=1∶1;处理4,蚯蚓粪∶营养土=1∶2;处理5,蚯蚓粪∶营养土=0∶1,测定指标包括出苗期、根长、根数、白根数、叶长、苗高、根鲜重、根干重、茎粗。[结果]利用蚯蚓粪∶营养土=1∶1的配比最适宜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形成,秧苗的发根数量、根长、白根数、根鲜重和干物质积累均呈最佳状态。[结论]采用蚯蚓粪与营养土有机结合,是培育优质机插秧的重要途径,其最适宜的配比为1∶1。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芽苗截根移栽菌根化容器育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省建宁县林业苗圃进行的马尾松芽苗截根移栽菌根化容器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能明显抑制主根生长、促进侧须根发达、提高菌根化率、形成旺盛根团,达到培育马尾松优质壮苗的目的.芽苗截根移栽人工接种苗根真菌培育的马尾松容器苗与种子接菌、幼苗接菌培育的差异十分显著,苗高增加14%~20%、主根缩短40%、地径增大10%、侧须根增多100%~147%、侧根鲜重提高60%~71%、侧根菌根化率高29%~42%、苗木菌根化率大9%~17%、人工接种菌根指数提高15%~29%.同时与芽苗截根移栽不接菌对照的也存在显著差异,苗高增加6.2%、地经增大9%、侧根数增多51.7%、侧根鲜重增加26.3%、侧根菌根化率提高3.2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垦粳5号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对秧苗株高、根长、根数、充实度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根长、根数、茎基宽以及充实度均呈降低趋势,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播种密度与理论产量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秧苗素质指标与理论产量的相关系数排序为百株地上干重充实度根长根数百株地下干重茎基宽。播种密度为125 g/盘的产量最高,秧苗素质各项指标表现良好,适当降低秧田播种量能够改善水稻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16.
以农杂66为材料,研究了漂浮育苗最佳的播种深度、播放方式、棉苗的生物学特性及移栽后棉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漂浮育苗播种深度以1.5-2.0cm为宜;以斜放的播放效果最好,成苗率高、带壳率低。与营养钵育苗相比,漂浮育苗的棉苗素质优于对照,茎叶鲜重及干重、根系鲜重及干重、根体积、根长、根半径和根密度均高于于对照。漂浮育苗棉苗的主根发达、明显,侧根数显著多于对照,根系鲜重增加1倍。漂浮育苗移栽棉的始蕾期、始花期提早3-5d;单株有效果枝数增加2-3个,成铃数增加26.5%,蕾铃脱落率降低4.2%,从而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苗期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引种的51个青海云杉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对3年生实生苗的苗高、地径、新稍长、分枝角度、侧枝数、侧枝长、侧根数、侧根长、主根长、径根比、高径比和质量指标12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家系间生长性状变异和苗期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苗高等12个生长性状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均在0.80以上,相关系数在0.50以上,径根比与生长指标均呈负相关。利用苗高为主要参考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的311#、312#4、05#1、09#、408#、410#3、05#3、06#8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51个家系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8.
南疆育苗移栽杂交棉叶枝性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杂26号棉花品种为试材,在裸根苗移栽和穴盘苗移栽2种栽培方式下,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第1~9节位叶枝长度、叶枝籽棉重量和叶枝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移栽棉和裸根苗移栽棉的单株叶枝籽棉重及有效叶枝数量均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其中穴盘苗移栽棉的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当归反季育苗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当归为试材,采用设施反季育苗方式,在3种不同温度的设施环境中,研究了温度与当归苗期生长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归3叶期以前幼苗生长缓慢,之后生长明显加快.以3叶期为界,可将苗期划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当日均温稳定在15~18℃时,移栽前(苗龄120 d)15~20℃处理的当归苗从播种到适于移栽的苗龄需≥5℃的有效积温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