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滇西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滇西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的现状,指出了滇西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具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滇西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应引起足够重视和有待加强的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2.
马槽沟泥石流防治工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槽沟流域面积13.1平方公里,上游清水供给区面积占26%,中游断层破碎带面积占32%,下游黄土滑坡区面积占42%。泥石流固体物质主要来自中下游。为一条多发性粘性泥石流沟,输入北峪河的泥砂量约占北峪河含砂量的1/4,对北峪河口的武都县城危胁很大。该沟中下游滑坡连接成片,但滑坡在沟岸的临空高度平均只有1.1米,最高者也不超过4.5米,而且滑坡轴线大体和沟槽垂直,有利于采用建坝拦淤以稳固滑坡的防治方案。为此,主沟布设了13座拦挡坝,现已完成7座,经过两年的洪水和泥石流考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滇西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4.
谢衔光  陈于茂 《山地研究》1996,14(3):199-204,T001
概述了成昆铁路沿线泥石流防治工程基本情况及此次调研工点简况,对调研工点所建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对各类工程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工程防灾效能的若干对策,这对今后泥石流防治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强震区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对汶川地震后修建的大量泥石流防治工程的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便为泥石流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FLO-2D软件,以2010年都江堰市龙池镇黄央沟"8·13"泥石流为典型实例,结合雨量数据、数字地形数据及泥石流的各项流变参数,模拟在不同的降雨频率下泥石流的运动过程和堆积范围,对泥石流的防治工程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有防治工程条件下,当降雨频率P=5%时,泥石流的冲出量减小11.39倍,堆积范围减小6.14倍;当降雨频率P=2%时,泥石流的冲出量减小4.18倍,堆积范围减小2.7倍,治理工程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两种降雨频率下仍有固体物质冲出沟口。[结论]相比于自然条件泥石流的冲出量和冲出规模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已有的治理工程有利于整个沟域泥石流的防治,但存在设计库容偏小的问题,今后的泥石流防治中还要加强监测预警等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6.
洋港泥石流频繁发生,使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化,耕地面积缩减,烘涝灾害频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自1983年正式投入治理以来,有效地防治了重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保障了当地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采矿、水利水电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洋港泥石流的分布、活动规律、成因、危害、工程防治与效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防治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8.
混入泥石流中而运移的巨大石块,一旦冲撞泥石流防治设施,便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设施常常遭破坏.在预制砼砂防坝情况下,虽然可通过增加厚度来达到某种程度的抵挡作用,但坝顶宽度特别宽的坝体既不经济又不切实.最近,人们提出或正要提出几种适用于泥石流防治设施中的缓冲材料,但均未对其效果进行论证性评价.本文通过和无缓冲材料的砼板冲击力比较,评价出各种缓冲材料的缓冲效果及给出新开发的缓冲材料所需条件,且提供一种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泥石流防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在西部开展了交通沿线和典型区域的泥石流综合科学考察,进行了东川蒋家沟、波密古乡沟、武都火烧沟等10余处泥石流定点观测,在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建立了大型模拟实验室。针对山区公路、铁路、航道、矿山、城镇、农田、水电工程、风景区等建设与保护中的防灾减灾需求,研发了一系列泥石流监测和预警仪器,建立了单沟和区域泥石流预测预报模型,实现了泥石流预报的气象业务作业;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和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泥石流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方法;发展了岩土工程措施与生态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泥石流综合治理技术;开发出城镇、道路、农田、矿山、风景区等泥石流防治模式,构建了系统的泥石流防治理论与技术,实施了大量的泥石流治理工程,取得了较好的减灾实效。我国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的增加,使得泥石流防治任务愈加艰巨,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做好泥石流防治工作,应该加强泥石流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基于泥石流形成理论的机制预报模式,提高泥石流预报精度;改进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完善灾害防治技术规程;加强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注重地震区泥石流风险预测;同时,认识泥石流的资源化属性,开发资源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11.
三眼峪沟泥石流灾害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北三眼峪泥汉石流形成条件,发育机制及特制的研究,阐述了该沟泥石流灾害的严重性和治理的必要性。提出以拦挡工程为主,并结合泥石流停淤场,排导沟,防冲槛和生物措施的综合治理方案。工程建成后,年减灾和经济效益达314.5万元,泥石流变成一般挟沙洪水,其对县城的危害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2.
2005—2008年浙江省对全省48个山区县市的泥石流进行了全面调查及评价,查明有42个山区县市共发育过486处泥石流,其中沟谷泥石流347条,坡面泥石流139处。并对泥石流的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泥石流主要有沟谷型泥石流(灾害规模小,危害程度大),滑坡、崩塌转化型泥石流,暴雨型泥石流等类型特征。在分布上主要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降水的控制,主要分布在火山岩区域,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的构造规律有沿深大断裂发育区域呈带状分布特点。在降水上受梅雨及台风交替控制,分布具有明显的"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1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泥石流易发性综合评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判断是泥石流灾害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快捷、准确的评判对人类工程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流域中,形貌、地质、水文三大条件对泥石流灾害起决定性作用,是泥石流易发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这里基于对泥石流灾害的机理认识,将泥石流易发性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不易发4个等级,在充分考虑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影响因素贡献的基础上,给出各因素等级的确定标准,运用粗糙集理论获取各级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度,再依据专家经验确定主观权重,结合相对重要度和主观权重确定各因素的综合权重,进而利用模糊数学中多级模糊评判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泥石流易发性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以陕西省凤县5条泥石流沟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这5条泥石流沟易发性从低到高的排序为:吴家沟泥石流沟、三台山泥石流沟、后沟泥石流沟、银铜梁泥石流沟、寺沟泥石流沟,结果与实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辽宁南部沿海山区暴雨型泥石流沉积物粒度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南部沿海以老帽山为中心,分布于几十条沟谷中的泥石流沉积物是形成于中国东总沿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该区虽然属于温带季内区,但是由于地处沿海,受到相当强烈的海洋性气候的调节,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激发条件,从泥石流的发生机制看,应属一种较为独特的暴雨型快速暂进性泥石流,从宏观沉积结构看泥石流沉积物表现为粗大颗粒的混杂堆积。通过对在野外大量采集的粒度样品的分析计算,引入粒  相似文献   

15.
浑水沟流域的泥石流及其治理成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浑水沟是大盈江流域一条暴发频度最高、最典型、危害最大的粘性泥石流沟,治理前,年暴发泥石流50余次,每年向大盈江输送泥沙120~150万m~3,流域年侵蚀模数达50万t/km~2。流域内的水源条件和土质条件以及地形陡峻,为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经过综合整治,浑水沟内拦蓄泥沙400万m~3,稳定了大部分滑坡,使泥石流年暴发次数减少为3~4次,年输沙量减少为4.6万m~3。治理后的浑水沟,森林覆盖率已达78%,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人工林木材蓄积量达2.45万m~3,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庐山风景区犁头尖北坡泥石流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1995年 8月 15日 ,在暴雨的激发下 ,庐山芦林风景区犁头尖北坡东沟和西沟同时暴发山坡型泥石流。该泥石流由沟头崩塌转化而形成 ,具有来势凶猛 ,历时短暂 ,黏度高 ,容重大、冲淤强烈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给山麓的公路、宾馆及庐山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东沟和西沟具有再次暴发泥石流的潜在危险。犁头尖东、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稳沟、固坡、排洪、拦挡和植树造林的综合防治方案 ,已建小型谷坊 2 4座、挡土墙 335 .0 m及由陡槽、涵洞、排洪沟等建筑物组成的排水系统 ,并完成了沟内和泥石流堆积物上的造林工作。 1998年夏 ,江西省遭受 10 0 a不遇洪涝灾害 ,庐山风景区内多处暴发泥石流。犁头尖北坡泥石流工程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 ,工程及保护对象安然无恙 ,达到了预期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17.
1995年8月15日,在暴雨的激发下,庐山芦林风景区犁头尖北坡东沟和西沟同时暴发山坡型泥石流。该泥石流由沟头崩塌转化而形成,具有来势凶猛,历时短暂,黏度高,容重大、冲淤强烈和破坏力强等特点,给山麓的公路、宾馆及庐山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东沟和西沟具有再次暴发泥石流的潜在危险。犁头尖东、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稳沟、固坡、排洪、拦挡和植树造林的综合防治方案,已建小型谷坊24座、挡土墙335.0m及由陡槽、涵洞、排洪沟等建筑物组成的排水系统,并完成了沟内和泥石流堆积物上的造林工作。1998年夏,江西省遭受100a不遇洪涝灾害,庐山风景区内多处暴发泥石流。犁头尖北坡泥石流工程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工程及保护对象安然无恙,达到了预期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蒋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貌、地质、气象和水文等)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结合泥石流发生的必要条件(地形坡降、水和松散固体物质),探讨了蒋家沟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泥石流灾害在蒋家沟流域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最后根据泥石流的危害性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蒋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结合泥石流发生的必要条件(地形坡降、水和松散固体物质),探讨了蒋家沟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泥石流灾害在蒋家沟流域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最后根据泥石流的危害性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