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高氧处理对草莓采后腐烂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为探索高氧处理对草莓防腐保鲜的效果,该试验研究了40%、60%、80%和100% O2及空气气流连续处理对“丰香”草莓在5℃、16 d贮藏期间果实腐烂和主要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氧处理对果实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表面色泽无明显影响。但60%~100%高氧处理可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且O2浓度越高,果实腐烂率越低,以100% O2处理对果实防腐的作用最大。60%~100%高氧处理还可显著抑制果实失重,保持较高的果肉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40% O2处理对草莓果实腐烂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高氧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防腐保鲜中具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采后草莓果实腐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凤冠"草莓为材料,研究了0、1.5、3.0和4.5kJ.m-2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10℃,12d贮藏期间腐烂和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kJ.m-2UV-C处理能显著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的发生和MDA的积累,延缓果实失重、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促进果实CIRG值的提高,增强果实采后着色能力,从而保持果实的感官和食用品质。同时,3kJ.m-2UV-C处理能促进贮藏期间果实总花色苷、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增加,减少草莓果实中抗氧化组分含量的下降,维持果实较高的营养品质。说明适宜剂量的UV-C处理(3kJ.m-2)在草莓果实采后后贮运保鲜和抗氧化能力调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应用电子鼻快速检测草莓物流过程中果实腐烂状况,建立了一种基于乙醇质量分数的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将草莓果实贮藏于不同温度(273、278、283、288、293和298 K)下,测定其腐烂指数和乙醇质量分数的变化。首先,基于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建立了草莓果实乙醇质量分数与贮藏时间和温度之间的动力学预测模型;其次,基于零级反应方程式建立了腐烂指数与贮藏时间和温度之间的动力学预测模型;最后,根据果实腐烂指数和乙醇质量分数变化的线性关系,进一步建立了基于乙醇质量分数的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在275、280、285、290、295和300 K贮藏温度下对上述3个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预测的相对误差(RE)分别为0.76%、5.89% 和7.08%,预测精度较高。将基于果实乙醇质量分数的腐烂指数预测模型与传统的腐烂指数动力学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预测精度无显著差异。因此,基于乙醇质量分数的腐烂指数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在273~300 K贮藏温度下草莓果实的腐烂状况,从而为应用电子鼻无损检测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热水处理诱导香蕉采后抗病性及其对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该文探讨了热处理对采后香蕉果实软化、褪绿转黄、炭疽病病斑大小及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影响.香蕉果实用52℃热水处理10 min后在25℃下贮藏,在12 d内果实软化和褪绿转黄不明显,而未经热处理的对照果实在12d内明显软化和转黄.接种外源炭疽菌孢子可促进果实的软化和褪绿,但热处理果实的软化和褪绿速度仍然慢于对照果实.接种炭疽菌孢子后,对照果实病斑扩展迅速,而热处理果实病斑扩展缓慢.热处理导致果皮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诱导了酯氧合酶(LOX)活性大幅度提高,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影响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热处理可诱导采后香蕉的抗病性并具有一定延缓果实后熟的作用.该文还对香蕉果实抗病性的提高与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荔枝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荔枝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主要亚热带果树,但其果实成熟于高温季节,采后由于果皮褐变(即失去红色)和果实腐烂而使果实迅速劣变,常温下的采后寿命少于3 d,这种短的采后寿命严格限制荔枝的长距离贮运、销售和消费。因此,荔枝采后技术研究成为荔枝生产的关键问题。该文全面地介绍了荔枝果实采后腐烂和损失的原因(即荔枝果实的结构特性、生理和病理原因),荔枝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技术,包括不同品种的耐贮运性、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法、选别和分级、杀菌剂浸泡、减少失水处理、减少果皮褐变和保持果实红色处理(如熏硫处理、酸浸或塑料包装)、检疫杀虫处理、预冷、包装、贮藏(常温贮藏、低温贮藏、气调贮藏、自发气调贮藏)、运输和销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伞形花内酯处理对猕猴桃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控制效应,本试验研究了伞形花内酯对灰霉菌孢子和生长的影响,以及对美味猕猴桃徐香损伤接种灰霉菌后果实病害发展、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抗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0.5和1.0 mg·mL-1伞形花内酯能够显著抑制灰霉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0.5和1.0 mg·mL-1伞形花内...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茶树油对草莓防腐保鲜的作用效果,对人工接种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的草莓果实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茶树油熏蒸处理,测定20℃贮藏下的病害发生情况,并运用体外实验研究该熏蒸处理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接受该处理的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茶树油熏蒸处理可降低草莓果实灰霉病和根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抑制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减缓草莓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下降。结果表明茶树油熏蒸用于草莓保鲜是可行的,浓度为2000 mg/L熏蒸3 h即可有效延长草莓货架期2-3 d。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NO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保鲜中的作用机制,以红艳草莓为材料,定期测定草莓果实室温下的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NO熏蒸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其最优浓度为20μL·L~(-1)。NO处理可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细胞膜过氧化程度,保持较好品质;也可显著提高草莓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醛羟化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等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总酚、花色苷和总黄酮的积累,提高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适宜浓度的NO处理(20μL·L~(-1))可提高草莓果实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本研究为丰富草莓果实采后保鲜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氧处理对冬枣货架期呼吸强度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研究了-2℃低温下用70%O2、100%O2分别处理冬枣7 d、15 d后,在20℃货架期期间果实的呼吸强度和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70%O2+7 d处理促进了冬枣货架期呼吸强度的升高,100%O2+15 d处理能极显著抑制冬枣的呼吸强度。70%O2处理7 d和15 d,或100%O2处理15 d有利于冬枣果实货架期硬度的保持,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100%O2处理7 d和15 d均有利于Vc的保持,而70%O2处理则促进了Vc的降解。高氧处理抑制了PPO活性的上升,100%O2处理的效果更加明显。高氧处理15 d对抑制冬枣货架期腐烂有一定作用,但抑制效果仍不理想。总体来看,在低温下用100%O2处理15 d,有利于提高冬枣果实在货架期期间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高架栽培环境下,精准识别草莓果实并分割果梗对提升草莓采摘机器人的作业精度和效率至关重要。该研究在原YOLOv5s模型中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s模型(ATCSP-YOLOv5s)用于高架草莓的果实识别,并通过YOLOv5s-seg模型实现了果梗的有效分割。试验结果显示,ATCSP-YOLOv5s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值分别为97.24%、94.07%、95.59%,较原始网络分别提升了4.96、7.13、4.53个百分点;检测速度为17.3帧/s。此外,YOLOv5s-seg果梗分割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值分别为82.74%、82.01%和80.67%。使用ATCSP-YOLOv5s模型和YOLOv5s-seg模型分别对晴天顺光、晴天逆光和阴天条件下的草莓图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TCSP-YOLOv5s模型在3种条件下识别草莓果实的平均精度值为95.71%、95.34%、95.56%,较原始网络提升4.48、4.60、4.50个百分点。YOLOv5s-seg模型在3种条件下分割草莓果梗的平均精度值为82.31%、81.53%、82.04%。该研究为草莓采摘机器人的自动化作业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电子鼻对草莓采后贮藏早期霉菌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实现电子鼻对草莓贮藏期常见霉菌感染的早期检测,对草莓果实分别接种灰霉、扩展青霉和根霉3种主要病原菌,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组,每2d采用PEN3电子鼻获取草莓的气味,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草莓气味。结果表明,草莓接种病原菌2d后,主成分分析能够正确区分正常果实(对照组)与病害果实,且可以较好区分草莓感染病原菌种类,多元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接种不同病原菌对草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通过Fisher判别建立的回归函数对3种病原菌灰霉、扩展青霉和根霉及对照组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93.3%、86.7%和100%。载荷分析及气质联用技术结果表明病原菌对草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烃类及酯类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实现草莓采后贮藏和流通过程中质量变化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进行无损快速检测和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降低哈密瓜果实活性氧代谢减轻冷害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探讨热处理能否激发哈密瓜果实抗冷性,减轻冷害。该文以"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原料,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哈密瓜在55℃热水中浸泡3 min,以室温(22±2)℃清水浸泡3 min为对照,待其表面水分完全晾干以后,放置于3~5℃机械冷库中贮藏,测定贮藏期间哈密瓜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热处理诱导哈密瓜果肉过氧化氢H_2O_2和超氧阴离子O_2~-含量短暂增加,但明显减少贮藏中后期(14~35 d)H_2O_2,O_2~-的积累(P0.05),提高活性氧清除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抑制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降低贮藏后期的冷害发生率(P0.05),缓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下降(P0.05),保持果实较好的品质。热处理主要通过诱导活性氧信号分子,提高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减轻果实的冷害。研究结果为哈密瓜采后贮藏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臭氧结合拮抗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代替化学杀菌剂控制草莓采后病害的方法,试验研究了臭氧与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erath) Skinner)结合使用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臭氧处理能显著降低草莓采后灰霉病发病率、抑制草莓水果伤口处致病菌数目和抑制霉菌孢子的萌发。经过2 d的贮藏,臭氧处理与罗伦隐球酵母结合使用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率为29.63%,显著低于对照处理(70.37%),同时也低于臭氧处理及罗伦隐球酵母单独处理的发病率(分别为48.15%和44.44%)。在20℃和4℃下培养,罗伦隐球酵母在水果伤口处能迅速地增长,并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臭氧处理与罗伦隐球酵母结合处理能诱导草莓果实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b-1,3-葡聚糖酶(GLU)活性的提高,同时可以抑制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高温逆境下嫁接番茄耐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赤茄、粘毛茄、北农茄砧和托鲁巴姆为砧木,研究了嫁接番茄对夏季高温的抵御能力,以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北农茄砧嫁接番茄叶片游离脯氨酸、蛋白质的含量均较番茄自根苗多,同时POD与APX活性较高,表现出较强的抗热能力;以赤茄为砧木嫁接番茄叶片POD与APX活性较低,叶片游离脯氨酸、蛋白质的含量减少,耐热性降低。嫁接显著地提高了番茄果实有机酸含量,降低了果实蛋白质含量。嫁接对果实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热水处理对草莓采后病害的抑制作用及对贮藏品质的影响。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38℃、15 min,44℃、10 min,48℃、5 min对新鲜草莓进行热处理,处理后的草莓置于常温下((20±1)℃),每隔12 h观察草莓的腐烂情况,并对草莓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热水处理能够有效地起到抑制草莓采后病害的作用,热水处理对草莓的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度等水果品质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热水处理后草莓的细胞膜透性与对照相比没有升高。  相似文献   

16.
高压电场处理对贮藏番茄活性氧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探讨高压电场调控采后果实成熟衰老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交变电场和稳恒电场处理对采后番茄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交变电场处理可诱导贮藏前期番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延缓贮藏后期SOD活性上升和CAT活性下降;稳恒电场处理对酶活性的诱导不显著。两种电场处理均延缓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稳恒电场处理果实整个贮藏过程中保持了高水平的抗坏血酸(AsA)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整个贮藏期间高压电场处理均显著抑制了番茄过氧化氢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硅提高水稻抗稻瘟病的生理机制,采用室内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硅对接种稻瘟病菌后水稻叶片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总可溶性酚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稻瘟病菌能诱导几丁质酶活性的快速上升,不施硅处理的几丁质酶活性在第2 d达到第一个峰值后就开始下降,而施硅处理的几丁质酶活性则继续上升直到第4 d才开始下降,从第4~8 d显著高于不施硅处理。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接种后的第4 d之前均上升缓慢,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第4 d后开始上升,到第8 d达到最大值;不施硅处理上升更快,显著高于施硅处理。接种稻瘟病菌能诱导水稻叶片总可溶性酚含量快速上升,施硅处理和不施硅处理分别在接种后的第3和第4 d达到峰值,并开始快速下降;施硅能显著提高总可溶性酚含量。水稻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在接种后的第1 d快速上升,并维持较高水平,施硅处理显著高于不施硅处理;但在感病后期(第6 d),施硅处理开始显著低于不施硅处理。  相似文献   

18.
连作西瓜光合特性及抗病性对小麦伴生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作障碍是限制设施西瓜栽培的重要因素,利用植物间化感作用的伴生栽培模式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有效手段。为探讨小麦品种‘D125’伴生对连作西瓜生长的效应,采用连作西瓜土壤进行盆栽试验,设置西瓜单作和小麦伴生西瓜2个处理,研究连作西瓜光合特性及抗病性对小麦伴生的响应。结果表明,西瓜定植40 d时,伴生小麦与单作相比,西瓜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分别提高32.2%、28.5%、7.8%,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分别增加7.5%、8.4%和3.2%,且差异显著;西瓜定植60 d时,伴生小麦与单作相比,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分别提高52.9%、116.7%、33.8%,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分别提高5.8%、7.1%、4.9%,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但两个处理间的初始荧光、可变荧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光化学猝灭系数无显著差异;西瓜白粉病病情指数降低6.3%。西瓜定植40 d后,伴生小麦与单作相比,西瓜叶片MDA含量和PAL活性分别降低44.43%和8.68%,SOD和PPO活性升高17.3%和84.5%;西瓜定植60 d,叶片PAL活性显著高于单作,MDA含量、SOD和PPO活性无显著差异。可见连作西瓜对伴生小麦产生了积极的响应,伴生小麦具有提高连作西瓜净光合速率,减缓西瓜叶片衰老,延长光合功能期的作用,提升了连作西瓜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