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肉甘薯新品种广紫薯1号空间诱变改良效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超亲的高淀粉或高秽素嚎的甘薯新品种甘薯品种广紫薯1号5个不同世代组培材料,于2006年9月9~24日搭载中国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进行空间诱变处理.2008年田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经空间诱变处理,大中薯率显著提高,薯块有显著的增产趋势,特别是航1与航4两个株系比对照增产极显著或显著,而其它主要经济性状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引进4个甘薯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的鲜薯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岩薯7-3。在增产的3个甘薯品种中,龙薯1号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赣薯2号增产达显著水平,广薯95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初步表明龙薯1号、赣薯2号适宜在武平红壤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优质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烟薯2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薯21号是优质、加工型深黄肉甘薯新品种,3年6点次品比试验结果:春薯鲜薯平均产量为40252.5kg/hm^2,比徐薯18增产25.9%,薯干产量为11769.0kg/hm^2,比徐薯18增产40.3%。平均烘干率29.4%,比对照徐薯18高1.93个百分点。抗茎线虫病、黑斑病,耐贮藏,薯块光滑,整齐集中,是加工出口型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2022年,在延安市安塞区以甘薯主栽品种秦薯5号为材料,以施用传统化肥为对照,探讨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及单施微生物菌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为当地甘薯的提质增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增产效果明显;单施微生物菌肥1 500 kg/hm2时,甘薯单株结薯数显著高于对照,但与单施微生物菌肥1 200 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的单株薯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微生物菌肥对甘薯的商品率以及干物质率没有明显影响。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以及单施微生物菌肥都显著提高了秦薯5号的粗淀粉、还原糖含量;在传统化肥减量40%+900 kg/hm2菌肥以及单施微生物菌肥条件下,甘薯的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单施1 200 kg/hm2微生物菌肥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秦薯5号的栽培以单施1 200 kg/hm2微生物菌肥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出较适宜彰武县种植的甘薯品种。【方法】对引进的10个甘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研究,比较其特征特性及鲜薯产量。[结果]辽薯26、龙薯9号、商薯19、明水一号,薯块均匀、薯型适中,且皮色、肉色为大众偏好,有利于生产和销售;红香蕉、济薯21为市场短缺品种,有一定发展潜力;龙薯9号、辽薯26、红香蕉、济薯21、早丰、商薯19、王府等品种的鲜薯产量比对照增产11.0%~44.5%,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辽薯26、龙薯9号、商薯19、红香蕉、济薯21等品种表现较好,生长势好,大、中薯比例适中,外观质量好,产量高,品质好,可作为彰武县今后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清流县推广的甘薯新优品种,引进了红心加工型品种5个、紫色加工型品种4个、优质鲜食型品种5个,共计14个甘薯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泉薯10号薯干每667m~2产量为863.53 kg,高于对照岩薯5号47.39 kg,增产5.81%,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作为红心地瓜干加工品种进一步推广种植;福宁紫3号薯干每667m~2产量为834.44 kg,比对照龙津薯1号高571.34 kg,增产217.15%,花青素含量高,可作为紫心地瓜干加工品种进一步推广种植;福薯604薯型均匀、商品薯率高、表面光滑、色泽艳丽,且薯肉色为桔黄色,胡萝卜素含量高,鲜薯每667m~2产量高于对照金山57品种175.45 kg,增产6.12%,可作为特色鲜食型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2001年引进9个甘薯新品种(系),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品种生产试种试验。在参试的9个品种(系)中,鲜薯产量以龙薯9号产量最高,达3787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41.4%。其次为宁薯303,鲜薯产量31249.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6.8%,增产显著。薯干产量以金山291最高,达8200.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24.7%,其次是龙薯9号,薯干产量为7875.0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9.8%,达显著水平。金山291淀粉率最高,达18.7%,晒干率最高,达30.8%,食味最好。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8年11月16日审定通过了1个水稻新品种,即航育1号。航育1号:为浙江省农科院以晚香糯ZRg经空间诱变处理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经衢州市1995和199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分别为339.9kg/667m’和422.3kg/667m’,比对照品种秀水11增产2.13%和203%,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34.3kg/667m‘,比秀水11增产0·65%。全生育期两年平均为119.8天,比秀水11短4.7天。该品种株型紧凑,分素中等偏弱,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成穗率高,德大粒多,千粒重高,加工及外观品质好,米质优,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9.
对海南6份菜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农艺性状、病虫抗性、食味和嫩茎尖产量的国家甘薯区试评价,结果表明:徐菜薯1号比对照福薯7-6增产35.3%,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且高抗疮痂病,食味评价最优,建议在海南进行推广种植徐菜薯1号。  相似文献   

10.
秦薯6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红心431为母本,采用重复嫁接蒙导开花技术,无需短日照处理,通过放任授粉方式,于2006年培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试验示范表明:秦薯6号短蔓,薯形长条,白黄皮,黄肉,商品性好,含糖量高,纤维少,熟食甜香干绵,肉质细腻,品质极佳。鲜薯平均产量为46 242 kg/hm2,较对照秦薯4号增产16.9%,薯干平均产量13 236 kg/hm2,较对照增产9.4%,为优质食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11.
莆紫薯3号是以日清1号和台引2号为亲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紫肉甘薯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甘薯2015016)。对莆紫薯3号的形态特征、品质、抗病性、生产力和产量形成的生理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莆紫薯3号地上部长势平稳,茎叶不易早衰,生育期应保持在150 d以上;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宁紫薯1号增产7.51%和14.35%;薯块干率27.73%,比对照高1.88%;食味评分75.4分(对照为70分),优于对照;薯块粗蛋白和可溶性糖高于对照,还原糖低于对照;中抗蔓割病,中感薯瘟Ⅰ型,感薯瘟Ⅱ型。  相似文献   

12.
张掖市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张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引进10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陇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9号’、‘青薯10号’田间长势强、商品性好,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陇薯9号’淀粉产量15 32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9.78%;‘青薯10号’淀粉产量15 18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8.41%。因此,这2个品种适宜在张掖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甘薯品种比较与栽插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2003年甘薯品种栽插试验结果表明:以地方品种黄大头的平均产量水平为最高,其次为苏薯8号;苏渝303、宁R97-5和宁紫1号可作为特用型甘薯品种进行引进种植。在栽插技术上,以采用去顶芽含6~8个叶节的扦插苗进行钩插或斜插的方法,可获得明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州地处浙南沿海,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1/ 4,过去只种甘薯或薯麦两熟产量不高,从1979年开始试验杂交稻旱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连续多年统计,旱栽稻一般亩产250~300公斤,最高的超过500公斤,比甘薯增产1.5~2.5成。1983年水加县桥头岩屋下村,20.6亩旱栽汕优6号,平均亩产355.5公  相似文献   

15.
试验引进5个马铃薯品种,以‘新大坪’为对照,评价马铃薯的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陇薯6号’和‘青薯9号’田间生长势强,单株结薯数分别为7个和8个,芽眼浅,抗病性强,产量表现好,商品率高,较对照增产分别为22.99%和9.6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建议在种植当家品种‘新大坪’的同时,扩大推广‘陇薯6号’和‘青薯9号’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6.
陇中干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引进5个马铃薯品种,以‘新大坪’为对照,评价马铃薯的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陇薯6号’和‘青薯9号’田间生长势强,单株结薯数分别为7个和8个,芽眼浅,抗病性强,产量表现好,商品率高,较对照增产分别为22.99%和9.6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建议在种植当家品种‘新大坪’的同时,扩大推广‘陇薯6号’和‘青薯9号’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甘薯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年种植面积 80万hm2 。由于甘薯病毒病的侵染 ,使甘薯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每年造成近 2 0亿元的经济损失。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脱毒甘薯 ,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 ,而且品质也明显改善。为了加速脱毒甘薯技术的推广应用 ,确保其增产效果 ,广大农业工作者 ,农民群众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脱毒甘薯的增产特性和栽培技术。1 脱毒甘薯的增产特性甘薯经过组织培养脱毒后 ,与未脱毒甘薯相比 ,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1 脱毒薯萌芽性好 ,出苗早 ,产苗量多 ,质量高。试验表明 ,脱毒徐薯 18比对照出苗期提早 1~ 3d ,产苗…  相似文献   

18.
选育出适合广东省薯区推广种植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并于2008年鉴定筛选出11个具有某种优良特性的品种组成集团杂交群体进行有性杂交,从‘普薯04-26’的杂交后代选出单株08-64-271,后定名为‘湛薯271’。2012~2013年参加广东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鲜薯平均产量31 020 kg/hm2,增产达极显著,干薯平均产量8 997 kg/hm2,增产达极显著。2016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鉴定编号为粤审薯2016001。该品种属高产、优质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广东省各非薯瘟病秋冬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陈庆生 《杂粮作物》2005,25(4):263-265
对从省内外引进的6个甘薯新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福薯5号、龙薯1号、广薯104等3个品种产量高、品质较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较适合当地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从重庆市甘薯生产现状谈推广高淀粉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测定和调查了重庆市农业生产上应用的11个甘薯品种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生产力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目前重庆市的甘薯推广新品种为:兼用型品种渝薯34和南薯88,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徐薯18,渝苏1号,苏薯2号和绵粉1号,重庆市甘薯生产的出中在于加工,在推广高淀粉品种的前提下,走农户或就地小规模初级加工淀粉,企业收购淀粉进行各类深度加工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