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和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是危害茶园的两近缘种害虫。用小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o NPV)喂饲两近缘种茶尺蠖,10 d后小茶尺蠖的死亡率为100%,而灰茶尺蛾的死亡率仅为35.5%。以感染病毒的两近缘种3龄幼虫的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gloverin、attacin和moricin 3个抗菌肽基因,通过邻位连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显示小茶尺蠖和灰茶尺蛾的Gloverin、Attacin和Moricin蛋白均分别归为一个分支;进一步采用qPCR检测发现,病毒处理后gloverin、attacin和moricin 3个基因在两近缘种茶尺蠖体内均表达上调,gloverin基因在12 h达到最大值,moricin基因在48 h达到最大值,且gloverin和moricin基因在灰茶尺蛾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小茶尺蠖,而attacin基因在病毒侵入后的不同时期在两近缘种茶尺蠖体内表达量是变化的,推测gloverin、moricin和attacin基因可能与病毒的侵入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抗菌肽基因在昆虫与病毒互作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飘逸     
趁春节长假,还了不少的“债”,差不多就还清了,今天得以享受少有的休闲,免不了泡上一杯好茶,捧读一本书,泡茶用的是飘逸杯,读的书是王蒙所著《我的人生哲学》。这茶与书还真是有缘分,喝着茶,读着书.让我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3.
寇丹 《上海茶叶》2009,(2):27-30
2008年12月初,我应广东东莞文化讲坛邀请进行一次“壶茶共赏、风雅紫砂”文化周末活动。汪寅仙、史俊棠等紫砂工艺名人携带明清及现代名家的紫砂壶160余件,进行为期15天的展示,以推动城市文明的建设和进一步弘扬茶与紫砂文化。由此,又派生出关于老茶的话题。到深圳后,我和汪寅仙等人再次访问了祖辈三代善于储藏及精于使用老茶的博韵轩轩主林永俊和香港茶人李月娥老师,我就陈茶的问题作了几天的观察、探讨和请教。  相似文献   

4.
茶艺,一般认为是种茶、制茶、品茶的方法与程式。三者构成了茶之为艺的内容。我想茶艺是否就是在制作上最大限度得保留茶原叶的天然精华,其后的冲泡又能让茶与水、温度、时间恰到好处的配合,无过之,亦无不及。一言以蔽之:泡好一杯茶。物虽一技之用,然则能慧而通则达,专而精则妙,通其理、尽其性,发挥极致,则为艺也。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吴立模和我,两代人与“茶”都结下了不解之缘。所谓“不解之缘”,不仅仅是爱茶、品茶、论茶………而且是发扬上海市茶叶学会历来崇高的茶人精神,把发展茶叶生产、开拓茶叶的国际贸易,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把个人的精力和智力奉献给中国的茶叶事业。  相似文献   

6.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及其近缘种灰茶尺蠖E. grisescens Warren是我国茶树上最为重要的两种食叶性害虫,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和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是茶尺蠖Ectropis spp.幼虫期最重要的两种寄生性天敌昆虫。为了明确这两种绒茧蜂的物种名称及形态差别,同时探明这两种绒茧蜂是否是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共有寄生蜂,本研究采集了我国8省22个地方的茶尺蠖或灰茶尺蠖幼虫,通过室内饲养获得两种绒茧蜂的标本,对标本进行形态鉴定;同时将两种绒茧蜂的COI基因序列与Bold数据库中已知物种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从野生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中均饲养出之前报道的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和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两种寄生蜂;形态鉴定和分子比对结果表明,这两种广义绒茧蜂Apantelesspp.实为尺蠖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immunis(Haliday,1834)和单白绵副绒茧蜂Parapanteles hyposidrae (Wilkinson, 1928)。本研究明确了40多年前国内报道...  相似文献   

7.
我在青少年时就学会了饮茶,并爱上了饮茶。因我家父母都爱饮茶,平时家里每天都要泡一壶茶供大家饮用,如遇上亲朋好友,那会泡上一壶品质尚好的元宝茶招待来客,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8.
增产菌对茶云纹叶枯病和茶炭疽病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1993年,笔者就增产菌对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了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平板上,YIB对两种供试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1992年田间对茶云纹叶枯病和茶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45.94%、58.98%,1993年分别为52.22%和34.16%。  相似文献   

9.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及成虫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是茶园主要害虫,两者为近缘种,外形十分相似,难以区分。为了便于茶叶技术人员识别这两种尺蠖,本研究通过饲养观察,比较了这两种尺蠖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差异,提出了一种鉴别方法,即通过幼虫第2腹节背面八字形黑色斑纹的形态及该节上2对小黑点的位置进行幼虫鉴别,通过前后翅上外横线的形态进行成虫鉴别。采用分子鉴定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判别准确,且易于掌握,能准确区分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本研究结果对这两种尺蠖的正确识别和田间防治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0.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 Nucleopolyhedrovirus,Eg NPV)是灰茶尺蠖幼虫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为明确其对茶树重要害虫尺蠖类的两个近缘种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和茶尺蠖E.obliqua Prout的致病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EgNPV对2龄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的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和LC50分别为y=0.943x+0.3582,LC50=8.3×104PIB/mL;y=0.663x+1.614,LC50=1.3×105PIB/mL。当使用不同浓度EgNPV处理不同龄期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时发现,两种幼虫致死率趋势大致相同;在虫龄一致时,达到相同的致病率,灰茶尺蠖所需的时间比茶尺蠖平均短一天。使用2×106PIB/mL浓度处理不同代别灰茶尺蠖和茶尺蠖2龄幼虫,在第1、2和第6代,EgNPV对两种幼虫的致死率均大于80%。上述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核...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喝茶了。随着茶叶逐渐传到世界各地,茶也具有了世界性,但是,由于国家的不同,又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喝茶习俗。 日本人饮茶以“茶道”出名,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设有茶室。主人迎客人茶室,要跪坐在茶室门口,让客人一个个进去,客人经过门口时,要在门旁洗手,然后脱鞋入室,主人则最后才进入茶室,  相似文献   

12.
茶人话茶     
A、我以茶人自居,我更以茶人自豪。自居者,日日饮茶,乐在其中;以茶提神,以茶健身;有茶清福至,无茶苦闷极;自豪者,自信人生百年,喜结茶缘人缘。朋友中尤以茶友至多、至知、至爱、至尚。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说“人生如茶”,“茶是生命的清泉”.“茶人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月27日,在江苏溧阳市一个山水优美的天目湖畔,霍益民从两位老学者手中,接授了一块金色牌匾——“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江苏联络处”。从此,霍益民这位年轻的天目湖幽香茶园的主人,不仅是茶叶(业)界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将担负着继承和弘扬吴觉农茶学思想,在江苏省内,茶经济、茶文化领域的一位联络领导人,一位学者。  相似文献   

14.
余水人生     
对茶有研究的人大多是喜欢品茶的人。且对泡茶用的水也是极有讲究的。或硬或软,或沸或温,有的茶头一泡的茶水不饮.叫做温茶,而有的茶头一泡的茶水才最有味道.正是茶种不同相待而别。  相似文献   

15.
茶,是伊拉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饮料。伊拉克的政府机关、公司等均配备专职煮茶工。坐在办公室里,只需按一下电铃,即有茶工端茶进来。在伊拉克,煮茶也是每个家庭主妇的拿手本领,有客登门,主人必先奉上一杯香喷喷的热茶。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摊,在全国各地星罗棋布.机场、宾馆、饭店和餐厅随时有茶供应。连小街深巷。也可看到身穿大袍、头缠巾的老翁,手提托放茶具的铜盘,穿梭卖茶。  相似文献   

16.
家乡人喜欢喝茶,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喝。在我的家乡,烤茶喝已经成为人们每天一件必修的“功课”。家乡人爱喝茶,但喝的不是那种用玻璃杯子放上茶叶,再用开水一冲了事的“大众茶”,而是爱喝一种名为“雷响茶”的砂罐茶。家乡人以为,用开水简单地冲出的茶,太清淡,太潦草,太没劲。只有这种特制的“雷响茶”喝起来既解渴,又过瘾。  相似文献   

17.
从来就不喜欢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这句诗.总以为它带有一股轻薄、浓艳的情绪。而茶的本质是清雅、是内敛、是淡泊、是宁静。再也没有比在春天的早晨,坐在阳台上,沐着春日柔媚的阳光。左手一壶新茶,右手一卷旧书,看着蔚蓝天空,嗅着香樟树和槐花混合而成的美妙清香更舒服的事了。  相似文献   

18.
沪上的“普洱茶热”经过近几年的缓慢升温,到今年春上突然一下“高热”起来,各种新闻媒体根据市民需求而专题采访、报道之多且不说,单浏览一下几家茶叶大市场和新冒出来的茶铺或普洱茶专卖店,就会发现,用“铺天盖地”的字眼来形容恐不为过。据我所知,现在沪上存储、收藏“普洱”饼的大户早已不是一二家,而是有相当的一批:一位经营此茶的朋友囤积的数量已超10吨;一位从不“显山露水”的茶客悄悄告我说“家里囤积‘普’茶价值超百万元”;还有住浦东新区的一位“大老板”,据说收藏有近千万元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19.
浮生若茶     
一直听人说茶与禅一样,是一种高深的文化。对此,家父一向总是不以为然.记得父亲生前曾说过:“喝茶就是喝茶,硬是把它整得那么复杂干啥?我喝了这么多年茶,从没把它往文化上扯,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因名山而远扬,山又因名茶而增色,可谓声名远播,颇多佳话。但提起世界名茶品牌.我们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品牌是一种公信力,也是一种软实力,品牌的效益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千万不可小视。与中国茶现状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英国不产茶,但“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