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夏玉米田水热耦合运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土壤水热耦合运移的基本方程出发,依据能量平均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系统地描述了SPAC中的水分传输和能量转换,模拟了系统中水分和热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经夏玉米生育盛期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分析表明,用本文提出的模糊模拟田间土壤水热动态和作物生理特性的变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根据土壤冻结过程中水热迁移的基本方程,推导了土壤水热耦合方程,改进了冻结条件下土壤水热迁移问题的求解方法。用该模型模拟了室内土柱冻结试验,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计算速度较快。根据地表能量平衡原理、微气象学理论,建立了冻结条件下土壤蒸发模型,将其作为土壤水热迁移的上边界条件,模拟了北京永乐店试验站冬小麦试区1995~1996年越冬期(1995.12.01~1996.02.29共3个月)土壤的冻融过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符合。在模拟过程中,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土壤水热运动方程,水、热方程的上边界分别为第二、三类边界。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越冬期土壤水热状况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冬季田间水热状况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土壤冻结过程中水热迁移的基本方程,推导了土壤水热耦合方程,改进了冻结条件下土壤水热迁移问题的求解方法。用该模型模拟了室内主地试验,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计算速度较快。根据地表能量平衡原理,微气象理论,建立了冻结条件下土壤蒸发模型,将其作为土壤水热迁移的上边界条件,模拟了北京永乐店试验站冬小麦试区1995 ̄1996年越冬期(1995.12.01 ̄1996.02.29共3个月)土壤的冻融  相似文献   

4.
许迪  李益农 《灌溉排水》1996,15(2):8-13
本文对间歇供水条件下土壤入渗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描述了考虑土壤水滞后的水分入渗过程。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热分布状况是作物优质高产的关键环境条件之一,基于土壤水、热运动基本方程,结合地表滴灌水分运动特点,建立了地表滴灌水、热运移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对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土壤水热值与田间实测数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 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地表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和土壤温度变化及分布的动态变化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当土壤、气象以及灌水资料等可知时,利用该数学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地表滴灌条件下水热耦合迁移与分布规律,模型可用来适时监测和调控地表滴灌条件下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热环境条件。此外,数值模拟值和实测结果都显示,地表滴灌条件下上层土壤的水分和温度值较下层土壤易受到土壤蒸发和大气温度剧烈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间歇供水条件下土壤入渗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描述了考虑土壤水滞后的水分入渗过程。结果表明文中使用的确定性模型虽能较好地模拟土壤水分状况改变对入渗率的影响,却无法反映表层土壤物理性能变化对入渗的作用。当利用一维垂向非饱和土壤水运动模型来描述间歇供水条件下的土壤入渗分布过程时,应改进模拟技术使之能包容后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以及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水热耦合的数学模型,采用混合有限元法对其求解,同时求得水压、水分能量、温度分布以及热通量。为农业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个包括土壤层、塑膜覆盖物、植物冠层和大气边界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层进行了能量平衡计算。并根据Philip和DeVries提出的土壤水热运移耦合方程,开发了预测塑膜覆盖下土壤水热运移的一维模型。采用该模型进行了十天的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实测的土壤温度及负压剖面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塑料薄膜覆盖时土壤内水热传输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康  黄介生 《灌溉排水》1999,18(1):31-38
建立了一个包括土壤层,塑膜覆盖物,植物冠层和大气边界怪的系统,系统中的各层进行了能量平衡计算,并根据Philip和De Vries提出的土壤水热运移耦合方程,开发了预测塑膜覆盖下土壤水热运移的一维模型。采用该模型进行了十天的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实测的土壤温度及负压剖面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水分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是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模式。根据华北季节性冻土区的特点,将全年划分为作物生长期与越冬期,分别建立了作物生长条件下农田水分运移模型、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热运移模型。前一模型主要包括参照腾发量计算、腾发量分配、作物根系吸水、土壤表面蒸发、土壤水分特征参数和土壤水分运动等子模型;后一模型主要包括冻土水热耦舍迁移、地气水热交换等子模型。应用以上模型对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过程进行模拟,根据北京永乐店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模拟了不同降水水平年、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农田灌溉制度及土壤水分过程,分析了降水、灌溉对农田蒸散、土壤水利用、深层渗漏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热泵干燥系统几种循环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对热泵干燥机理和干燥除湿过程的分析,对比研究了几种典型的热泵干燥系统,结果表明:加装辅助冷却器的热泵干燥系统具有除湿快、节约干燥时间以及减少干燥能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稳态热探针法的稻谷导热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传热理论,导出探针法测定稻谷导热系数的数学模型。通过测定探针的升温速率,由上述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含水率稻谷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产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短粒型稻谷的导热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回归分析表明,短粒型稻谷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之间为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烤烟房热湿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种植国,在能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烟叶烘烤实行节能势在必行,回收和利用烤烟房排放的热湿是对烤烟房实行节能的一项重要方法。为此,根据烟叶烘烤的特点分析出实行热排湿节能的难点,又介绍了应用在烤烟房中直接利用、回收利用和烤烟群系统等各种热湿回收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热湿回收技术研究方向和各种热湿回收烤房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稻谷固定床式深层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木反和通风板构建一台面积22.3m^2的固定床干燥机,采用燃油直接燃烧加热的方式对谷物进行干燥。在不同的热风温度、稻谷初始含水率及总厚度条件下,测定了稻谷干燥的均匀性、各层稻谷的温升曲线和干燥曲线,分析了干燥参数对干燥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沿层厚方向存在显著的温度梯度,干燥逐层进行。热风温度越高、总厚度越大,分层干燥现象越明显。在定风量的条件下,热风温度要对干燥的热量消耗无明显影响;总厚度增加、稻谷初含水率降低,干燥的热量消耗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5.
稻谷热特性参数的试验测定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采用非稳态热流法测定不同含水率稻谷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进而求出比热容。研究了稻谷热特性参数与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导率、热扩散系数和比热容与稻谷含水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土豆在脱水过程中的内部传热传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物料内部传热传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干燥过程中土豆内部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传热模型考虑了水分蒸发对内部温度场的影响,在求解内部传热传质模型的过程中,还考虑了物料收缩对内部水分扩散和热扩散的影响。模拟所得内部温度变化与实测的内部温度场非常接近,模拟所得的水分分布是用平均水分验证的,误差也很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新疆干旱区冻融土壤的水热耦合关系,建立在冻结融化过程中土壤水热耦合模型。【方法】以土壤水动力学、冻土物理学和统计学为理论基础,利用土壤水分与温度测量系统对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比较土壤含水率和温度随时间与深度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新疆典型干旱区细土平原区与沙漠交错带的冻融土壤水热迁移规律,分析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在冻结期、融化期的水热变化特征。【结果】土壤冻结融化过程中,各层土壤的液态含水率、温度均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均在逐渐减弱;深层土壤的液态含水率在冻结融化过程中基本不随环境温度升降发生变化,浅层5、20 cm土层的温度和含水率之间具有耦合效应。【结论】季节性冻土的水分和温度之间具有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赵芳  陈振乾  施明恒 《农业工程》2010,(11):349-354
为了探讨超声波对含湿多孔物料内部水分迁移过程的影响,对超声波作用下胡萝卜片预干燥过程进行了试验观测,建立了食品含湿多孔介质超声波预干燥过程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 推导了超声波作用下含湿多孔介质中水分的有效扩散系数,对胡萝卜超声波预干燥的热湿耦合迁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超声声强对样品干燥速率及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波能有效加速胡萝卜的预干燥过程,且样品内水分扩散系数及干燥速率均随超声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超声强度为 1.5 W/cm2 时,样品干燥速率与无超声波作用时相比提高了约 3  相似文献   

19.
含湿多孔生物材料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以描述含湿多孔生物材料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特性的数学模型,并以马铃薯片为实验材料,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干燥工况下的温度和湿度分布数值模拟计算。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0.
荔枝果肉热风干燥薄层模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利用热泵干燥装置探讨了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对荔枝果肉干燥水分比MR和干燥速率U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果肉薄层热风干燥是内部水分扩散控制的降速干燥过程。对9种常见食品薄层干燥模型进行试验数据非线性拟合,通过比较评价决定系数R2、卡方χ2和标准误差eRMSE以及试验验证,结果显示Page模型是描述荔枝果肉薄层热风干燥过程的最优模型。不同干燥条件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和活化能Ea的求解结果表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随热风温度和风速的增加而变大,平均活化能Ea为29.939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