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国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整顿工作,并由卫生部牵头,先后公布了四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简称“黑名单”。这四批黑名单中,共有5种物质涉及生鲜乳,并有可能在生鲜乳中违法添加,他们分别是三聚氰胺、硫氰酸钠、皮革水解蛋白、β-内酰胺酶和工业用火碱。下面就皮革水解蛋白添加物的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奶牛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生鲜乳中抗生素的大量残留.不法人员将“解抗剂”β-内酰胺酶非法掺入生鲜乳,以掩盖残留的抗生素.而β-内酰胺酶属于违禁食品添加物,是管理机构及有关检测部门关注和打击的重点.笔者等就β-内酰胺酶的危害、现状及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应对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微生物法、碘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检测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方法的特异性和适用性,讨论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综述了乳及乳制品中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原因及危害,以及对今后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旨在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辽宁省原料乳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抗生素残留,对其质量状况进行调查.采用《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杯碟法》检验方法对辽宁省送检的186批次原料乳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出23批次β-内酰胺酶阳性样品,原料乳阳性样品检出率高达12.4%.调查发现,辽宁省原料乳中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较高,在...  相似文献   

5.
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了解到,为进一步落实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有关部署,农业部畜牧业司于2月23日在全国畜牧法执法培训班期间,召集北京、天津、河北等13个奶牛主产省畜牧(奶业)主管部门有关同志,进一步部署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研究打击生鲜乳中添加β-内酰胺酶等非食用物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1生鲜乳中危害因子与质量安全防范措施1.1生鲜乳中的风险危害因子生鲜乳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的制约因素较多,从当前来看,生鲜乳中的风险危害因子主要包括非法违禁添加物、兽药残留、细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有害重金属残留。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我国食品卫生部门相继发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均涉及到乳及乳制品中的非法违禁添加物、兽药残留、细菌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酶是乳及乳制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卫生部已发布相关检测方法,但是方法耗时,不利于乳制品企业应用。本文采用间接测定原理,即利用β-内酰胺酶在原料乳中降解青霉素G(青霉素钠)的能力,建立了外源性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方法,并确定了该方法的检出限、重复性和抗干扰性能。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IU/mL,10组平行性实验结果符合度为100%;阴性样品的掺假添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抗干扰性能好;对阳性结果的样品进行定量验证,验证结果均为阳性,说明准确度高,且普遍性较好,是一种适应用于原料乳收购过程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分类、来源,以及包括微生物法、碘量法、纸片酸度定量法、显色头孢菌素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检测β-内酰胺酶的5种检测方法,旨在为加强我国乳制品中的抗生素监测,解决目前乳品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目前乳品行业出现个别掺杂使假现象,生鲜牛乳中加β-内酰胺酶类药物来分解牛乳中残留青霉素,使有抗奶无法正常检出。为了测出此种不合格牛乳,有关检测部门新开展了此类检测项目,基本上采用β-内酰胺酶的试剂盒检测法与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来确认。本文主要研究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检验方法,探讨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以及时、准确地确认乳及乳制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1,(3):2-3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酶能将牛乳中抗生素残留量降到限量标准,在乳品生产中属于非法应用,但尚未有关于β-内酰胺酶及其降解产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安全性评价标准。本文综述了β-内酰胺酶的风险、残留现状,以及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理化检验法、仪器检测法以及免疫学检测法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生乳中β-内酰胺酶对抗生素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静  吴裕健  王锐 《中国乳业》2010,(12):38-40
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生乳中不得检出抗生素,GB/T4789.27-2003中也规定了生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但目前使用较多的β-内酰胺酶,在一定程度上给检测工作带来了困难,掩盖了抗生素的残留量。本文从生乳中抗生素的残留来源、检测方法和β-内酰胺酶的现状、检测2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按照卫生部、农业部等9部委《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第二次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和要求,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梳理和规范乳制品行业食用物质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强行业自律,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2009年3月12日,中国奶业协会在北京召开部分乳品企业、地方奶业协会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奶牛》2011,(6):41-41
国家工商总局消保局、中消协在近日召开的"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研讨会上表示,对消费者关注的乳制品和非法食品添加剂将开展专项整治。奶品的食用安全、食品是否被加入了非法物质,这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对此国家工商总局消保局局长孙文序表示,“今年将继续对乳制品市场、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刺展开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15.
β-内酰胺酶非法掺入生鲜乳可分解其中残留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使常规检测方法无法检出有抗奶。为检测奶牛是否用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部门开展了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测工作;而为了提高质检单位对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类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检测技术水平,农业部畜牧业司开展了对有资质的质量检测中心β-内酰胺酶类检测项目考核。本文即对历年考核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检测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分析阐述,以期为今后质量检测单位顺利通过考核及其他性能实验室准确检测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牛奶中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原因、危害,以及检测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方法,包括微生物法、碘量法、头孢菌素显色法、酸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指出快速检测试剂盒是今后检测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乳中添加不同种类的防腐剂对生乳质量安全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指标内容包括《生乳》国家强制执行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真菌毒素和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明令禁止在生乳中添加的三聚氰胺和碱类物质。试验结果表明,检测生乳中黄曲霉毒素、铅、汞、砷、三聚氰胺等指标时,可以添加硫氰酸钠、叠氮钠、重铬酸钾、溴硝丙二醇和甲醛中的任何一种作为防腐剂使用;检测铬时,不推荐添加重铬酸钾作为防腐剂使用;检测碱类物质时,不推荐添加溴硝丙二醇作为防腐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随机于市场抽样乳及乳制品80件,分别用微生物抑制法(ECLIPSE100试剂盒法)和国标TFC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符合性。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检测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相比较TFC的精确度较低且适用检测范围也较低,假阴性率较高,而微生物抑制法同时可检测30多种药物残留,且检测精度均符合欧洲标准评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酶能催化水解青霉素类β-内酰环产生青霉噻唑酸,又称β-内酰胺酶。"无抗奶"一直是商家、消费者及检验机构所关注的对象,但很多"无抗奶"并非真的无抗生素残留的牛奶,而是使用青霉素酶等促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分解,而无法检出牛奶中原有的抗生素。本文对Peni-ase Sensor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试剂盒快速测定生鲜牛奶中青霉素酶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关键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生乳中不得检出抗生素,GB/T4789,27-2003中也规定了生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但目前使用较多的β-内酰胺酶,在一定程度上列检测工作带来了困难,掩盖了抗生素的残硝量。本文从生乳中抗生紊的残留来源、检测方法和β-内酰胺酶的现状、检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