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奶牛产奶量记录与估测方法的探讨杭州市奶牛研究所(310022)殷光骐奶牛产奶量包括群体产量和个体产量。群体产量是指牛群总产奶量,个体产量是指奶牛泌乳期305天产奶量。在生产型奶牛场,群体产奶量的计量工作一般都比较容易进行,但对个体奶牛的产奶量的正确计...  相似文献   

2.
李芳 《兽医导刊》2016,(2):98-98
对于奶牛养殖户而言,奶牛的产奶量高低,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近些年,关于提升奶产量方面较为先进的设施层出不穷,对产奶量尽管有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对提升奶牛产奶量管理措施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首次妊娠体高(SFP)对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以38个规模奶牛场2013—2020年生产记录为依据,通过SAS9.1处理数据,应用Brody模型拟合体高生长曲线,结合首次妊娠日龄获得SFP。应用GLM过程对日产奶量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影响因素考虑产犊场年季、SFP、胎次、体细胞评分、SFP与胎次间互作、泌乳天数效应,应用wood模型对牛群泌乳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小于129 cm,体高生长迅速,大于129 cm,体高生长放缓;产犊场年季、SFP、胎次、体细胞评分、SFP与胎次间互作、泌乳天数对日产奶量有影响(P<0.01);1胎牛高峰奶产量、305 d产奶量低于经产牛,但泌乳持续力高于经产牛;1胎牛高峰奶产量、305 d产奶量随SFP的增加而增加,但SFP为129 cm与130~134 cm牛高峰奶产量、305d产奶量差异较小;经产牛SFP为129cm时,高峰奶产量、305d产奶量最高;SFP为129cm时,各胎次泌乳持续力最大。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最佳SFP为129 cm,即128.5~129.4 cm。研究结果为奶牛场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高高峰产奶量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I测试系统(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奶牛育种的基础工作,同时它为奶牛场生产提供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在DHI报告中已知乳体细胞数水平直接反映奶牛乳腺的感染情况,从而懂得了控制体细胞数对增产的重要性;DHI又为我们提供了估计305天产量,从而提高生产管理者对个体牛或全场牛单产的预见性;奶产量和乳成分又是最直观反映着奶牛营养水平,所有的DHI测试记录都是为提高牧场管理水平所服务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高峰产奶量(Peak Milk),高峰产奶量是指整个泌乳期中奶量最高的日单产,高峰产奶量可直接影响到整个胎次的产量,如果奶牛场希望自己的产量是10000kg而不是5000kg,那么必须管理好高峰产奶量,尽量提高奶牛的高峰产奶量。 在中加奶牛育种综合项目的帮助下,上海建立了DHI测  相似文献   

5.
奶牛日早中晚产奶量乳脂量和挤奶过程前中后期奶脂肪含量测定○北京市西郊农场奶牛公司(100094)张振山刘秀华我国奶牛场大部分实行日早、中、晚三次挤奶的饲养模式,由于间隔时间不均衡,早、中、晚的产奶量、乳脂含量和乳脂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在正常情况下,牛奶...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实施中国奶牛场良好农业规范操作前后,原料奶的产量和体细胞数进行了比较,发现中国奶牛场良好农业规范的实施能有效地降低原料奶中的体细胞数,对原料奶产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奶牛》2001,(6):3-3
由中国奶协和中加奶牛综合育种项目根据全国参加DH1测定的100多家奶牛场的奶牛产量和牛奶质量的测定记录,评选了在现有DH1项目实施区域内2000年度各项生产性能优胜成绩和群体提高成绩,现予以公布。一、群体生产性能一群体305天平均产奶量前十名二群体牛奶质量全年平均体细胞数最低前十名三群体产量、质量提高1.产奶量增长前五名二、个体母牛生产性能2.体细胞降低前五名三最高乳蛋白一最高产奶量二最高乳脂产量中国奶协公布2000年度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优胜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产奶量的高低是决定经济效益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产量越高,利润就越高。如果每头奶牛单产30kg/d,奶价3.6元/kg,每头牛平均每天收入108元。高产奶牛的饲料费用每天大约在50~60元左右,所以毛利大概是55~60元。衡量一个奶牛场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是毛利。如果产奶量是25kg,收入是90元,毛利大概是35~40元,与产量30kg相差20元左右。所以,奶牛场的工作重点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奶牛的单产。影响高产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在搞好奶牛育种选育的基础上,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4 0~ 6 0 d的干奶期已经成为奶牛行业的标准 ,干奶期小于 4 0 d,会导致下一个泌乳期产奶量下降 10 %~30 %。然而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 ,30 d的干奶期对产奶量没有影响。本研究对产奶量相近并且大于 12 0 0 0 kg的成年奶牛添加牛生长激素 (b ST) ,在缩短或无干奶期的情况下测定对产奶量的影响。试验牛来自 2个商业奶牛场和 1个大学奶牛场 ,设置 4个处理。每个处理的奶牛分别来自 3个奶牛场 ,每个奶牛场选择 5头经产奶牛和 5头初产奶牛。 4个处理分别为 :16 0 d干奶期组 (6 0 DD) ;2 30 d干奶牛期组 (30 DD) ;3持续产奶组 (CML ST) ;4持续产奶 ,持续使用 b ST组(CMCST)。前 3组 ,均在开始产奶的 5 7~ 70 d开始使用b ST,6 0 DD组和 30 DD组至干奶期前 14 d 结束使用 ,CML ST组在分娩期结束使用。对于初产奶牛 ,30 DD组、CML ST组和 CMCST组第 1个泌乳期的前 17周平均产奶量低于 6 0 DD组 (分别为 38.3、35 .1、37.5和 4 4 .1± 1.3kg/d)。对于经产奶牛 ,各组产奶量没有改变 (46 .6、4 3.4、4 6 .5和 4 7.7± 2 .1kg/ d)。缩短或无干奶期可能阻止初产奶牛乳腺的生长 ,导致下一泌乳期产奶量下降。对于经产奶牛 ,任何一种使用 b ST的方式 ,缩短或无干奶牛期没有改变产奶量。产前乳和初乳的质量方面需要其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 480头澳系荷斯坦牛初配月龄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数据,分析不同初配月龄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天校正奶量、305天脂肪产量和305天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月龄初配奶牛305天校正奶量最高(8 934±1 667kg),其次为14月龄,24月龄305天校正奶量最低。14月龄初配奶牛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9 369±1 375kg),并且14~16、19~22月龄初配奶牛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月龄奶牛(P<0.05)。22月龄初配奶牛305天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达到最高。综上,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为14月龄时最佳。  相似文献   

11.
常增群的奶牛场在当前来讲也许是个个例,但却让我们明晓了这样一个事理:只要产奶量上去了,奶农就有的钱可赚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早期产奶性状对305天产奶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产奶性状对305天产奶量影响的通径分析罗继保,韩国林(安徽省下萨克森州友谊示范奶牛场230031)一、前言奶牛生产性能常以305天奶量来衡量,而影响产*奶量的因素又很多,本文仅研究干奶天数、妊娠天数、胎间距、产配距及30天、90天奶量与305天产...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数据。通过对东北三省奶牛存栏量、年均产奶量及牛场饲养管理的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东北地区牛场牛舍以封闭式牛舍为主,采用封闭式牛舍牛场年均产奶量较采用开放式牛舍牛场低5.2%。(2)26.2%的牛场配备有发酵床,其年均产奶量较未配备发酵床的牛场高11.3%。(3)配备有犊牛岛、犊牛保育舍以及专用产犊区的奶牛场,泌乳牛年均产奶量均得到提高。(4)63.9%的牛场在给犊牛饲喂初乳时采用灌服方法,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较采用奶瓶或奶桶的牛场高出16.7%和29.1%。(5)采用一直单栏或单圈饲养断奶前奶牛的饲养方式,相较于其他饲养方式,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较高。综上所述,奶牛的产奶量与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DHI监测提高生鲜牛奶质量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DHI是对采集每头奶牛的奶样进行产奶量、奶成分、牛奶体细胞的记录、分析和监测,在国外已是一项成熟的奶业服务技术。1995年10月上海光明乳业建立了DHI检测中心,其下属牛场通过DHI检测加快了育种生产水平的提高,每年由DHI技术提高的牛奶产量达每头387.7kg,2002年1-6月牛奶微生物指标合格率98.25%,其中优质率93.28%,同期我区规模奶牛场分别只有77.29%和16.16%。针对我区与光明乳业在奶牛生产水平和牛奶卫生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区奶牛管理站与区健康奶牛场等单位进行了DHI监测提高生鲜牛奶质量的推广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奶牛业的迅猛发展,奶牛的品质和产奶量不断提升。但是由于科学的饲养管理跟不上,有的奶农单纯的为了提高奶产量,大量饲喂精料导致许多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宁夏平吉堡奶牛场1997~2003年418头奶牛的资料,研究奶牛早期生长发育、头胎产犊年龄与产奶量的关系,为奶牛的生产和育成牛的初配提供参考资料。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数据由宁夏平吉堡奶牛场提供,收集了场中1997~2003年418头荷斯坦奶牛的初生重、12月龄和16月龄体重,头胎产犊年龄及第1胎、第2胎和第3胎的产奶量等资料。1.2研究方法选取奶牛产奶量每10 d 1次的测定值,奶牛产奶天数达到305 d(10个月)者取前10个月的奶产量为305 d产奶量,不足10个月者校正为305 d产奶量。通过EXCEL软件估计犊牛初生重、12月龄重和16月龄重,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调查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11~2012年40头母牛的流产记录,探讨流产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母牛妊娠期的增加或胎次上升,产奶量出现下降趋势;青年母牛流产后,产后90d平均日产奶量达22.6kg。  相似文献   

18.
由于各个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模式、育种水平及基础设施等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某一地区、某时期的产奶量较正系数,不一定适合每个奶牛场。奶牛场有必要制作适合自身的产奶量较正系数。为此,笔者借助广州某奶牛场近几年的产奶量资料,把如何制作适合奶牛场自身实际生产需要的产奶量较正系数的方法简单介绍给同行参考。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对胎次较正系数的制作过程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就西安市国有奶牛场使用机器挤奶的现状谈点看法常运兴挤奶工作是关系奶牛产奶量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手工挤奶,既费劳力又不易保证奶的质量,尤其是鲜奶的卫生难以保证。我们长期在奶牛场工作的同志,都亲眼看到手工方式挤奶的工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造成有的指关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收集了西安某奶牛场的620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全年报告中体细胞数据、生产性能和兽医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数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减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增大。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较少,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