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容积率与土地估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容积率构成因素的模型,指出了容积率是影响土地价格的关键性因素.在构建容积率修正系数体系和最佳容积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容积率体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容积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市地价,只是不同状态下会出现不同方向的影响.因此,容积率在土地估价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容积率在基准地价评估中,是作为修正因素参与对比较实例地价的修正;在宗地价格评估中则是作为修正因素参与对基准地价的修正.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运用典型相关模型,在分析嘉鱼县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嘉鱼县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①嘉鱼县工业化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第一产业比重依然较高,第三产业水平不高,工业处于发展期,产业结构并不合理;②各类用地中,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比重最高,其次是耕地,再就是林地;③农用地中,以草地变化动态度最大,其次是林地,再就是园地,最后是耕地;④城镇村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比例上升了1.02%,但交通运输用地略有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主要表现为城镇村工矿用地增加;⑤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依然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业用地的减少,特别是林地的减少;⑥用地结构演变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机构演变不利于产业长期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土地开发强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参照系比较法,对海南省及其18个市县的土地开发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海南省土地开发强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其内部区域土地开发强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耦合机制,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ArcGIS10和SPSS21进行了新疆16个城市2005年以及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时空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新疆地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参数指标随时间在不断增加,新疆地区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另一类城市如石河子、哈密、阿勒泰等土地集约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第三类城市如阿图什、喀什、和田等集约水平不高,但略有提升。(2)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与城市化进程交互作用,相互促进,但两者并非同步发展;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是动态变化的,两系统间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劣化。(3)通过耦合协调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不相匹配而且呈现地域性特征,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空间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使城市土地与城市化之间的不协调性逐渐显现,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对推进城市化至关重要,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产生反馈作用.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构建二者的协调度和耦合度模型,评价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1)2008—2015年,浙江省城市化发展整体上滞后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程度.(2)耦合程度整体上处于拮抗阶段,并呈现动态性变化.湖州、绍兴两市在2010和2011年出现反常,由原来的超前型转化为滞后型又转化为超前型;衢州市在2011年呈现滞后状态.2011年以后全部城市均处于滞后型状态.(3)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度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以严重失调、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为主.(4)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程度处于中低水平协调的耦合,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郑皓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367-369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成为了变化最快、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特殊区域.目前,对大都市边缘区的研究日趋活跃.一般而言,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即从城市到乡村的过渡地带,它是城市在自身的近域推进和广域扩张过程中城乡要素逐渐过渡、彼此渗透、功能互补而形成的特殊区域.大都市边缘区的特征决定了其开发强度的制定必须通过“兼容、刚性和弹性”的手段使大都市边缘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技术上可行、实施上有效,从而适应多元化的城市化需求,促进大都市边缘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紧缺与土地利用结构效率问题日益凸显。以重庆为例,采用增长弹性系数法,分析其土地利用协调性、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时空变化情况,以期为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6年间,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常住人口增长弹性系数为1.68,人地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业用地-第二产业增长弹性系数为1.45,工业用地与第二产业总体协调性较好;城镇建设用地-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43,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用地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以武汉市为例,构建了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评价2002~2012年武汉市的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着交互耦合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逐渐优化,从濒临失调、勉强协调、较好协调向良好协调阶段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协调的格局。因此,应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动城市化,提升两者间的协调性,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丽芳 《北京农业》2007,(15):55-59
土地信托保护是指以保护土地为目的,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收益权人,将土地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对委托人交来的土地进行管理经营,处置的行为。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且因为农业收入的比较利益低下,现行农村土地保护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不科学的经营方式,导致农村土地在数量急剧减少、质量上也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地抛荒、土地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于是国家提出用信托的方式来保护土地。即成立土地信托组织,使那些不愿意种田的农民,将土地流转出来。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规模经营。本论文就是在这个课题的基础提出。目前土地发展权在世界各国主要是用来保护土地和限制土地由农用转向农用地。本文考虑在通过适当的方式赋予土地信托保护组织一定的土地发展权利,以激励其更好的保护土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电子商务国内外服务水平管理的发展状况、服务水平管理产生的原因、服务水平管理的实施等,旨在找出我国与国外服务水平管理存在的差距,给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进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及土地开发项目的意义,并对土地开发项目影响进行评价,总结了土地开发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生态效益是明显的,经济效益按农业项目标准也是可行的,达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符合土地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土地开发主要是对尚未被利用的土地资源用垦殖、工程建设等手段,合理地进行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潜力,使之为人类造福。本文通过对广昌县土地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进程规划,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程杰  韩霁昌  王欢元  童伟  张海欧  雷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72-13074,13077
为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建设用地与耕地的需求,分析了土地开发需求背景及区域开发背景;指出了我国土地开发面临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与利用实践起步晚、后备资源日益减少而成本急剧增加、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带来的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提出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新机遇与战略:充分发挥农牧交错区的农业地域优势,在水资源胁迫区开展节水技术与农地集约利用,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各地为了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纷纷建立各种开发区,其中乱占耕地情况比较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切实保护耕地,中央政府采取果断措施,禁止建立新的开发区。这一政策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耕地,遏止了乱占耕地的趋势,但同时也延缓和停滞了一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正在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峻德村位于鹤岗市远郊,现有农户276户,940口人,617名劳力,耕地面积6500亩。2003年,在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的前提下,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全村共流转耕地78户。流转人口287人,劳力132人,面积1474亩。本村以土地流转为切人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人,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逐步走上了富裕路,全村人均纯收人达到了3400元。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文菁  陈欣  苏婕 《吉林农业》2010,(10):38-38
2008年1月31日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行了修订,标志着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一个新航标的确立。文章从分析经开区近两年的发展状况出发,分析重庆经开区目前土地集约利用强度的状况,探讨其解决方法,争取为重庆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的经开区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土地开发作为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对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防止土地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生态退化,进行生态可行性分析十分必要。通过构建土地开发项目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综合评价模型来计算土地开发项目实施前后的生态效益综合指数,从而分析生态可行性。以江西省奉新县某土地开发项目为例,对11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及标准化处理后,土地开发项目实施前生态效益综合指数为100,而实施后生态效益综合指数为73.91。结果表明,该土地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生态退化,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进而为实施土地开发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土地整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探讨影响二者耦合程度的因素,对喀斯特山区有序开展土地整治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贵州省为例,利用贵州省2011—2017年土地整治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土地整治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态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整治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升高,但仍然未达到高水平的耦合及优质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发展趋势迅速,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亟待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重要集聚极点。因此,维持耦合发展势头、进一步强化土地整治;加强试点研究,突破协调发展瓶颈;培养重要集聚极点,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整治策略,是促进贵州省土地整治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主要有土地整理和土地开发以及土地复垦三种类型,并以土地整理类型为主。通过分析项目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其它工程等主要分项工程的投资结构,得出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是项目工程投资的主体部分,且近年来土地平整费用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和道路投资比例逐年增加趋势,并对这种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完成后土地质量变化与评价以及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应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