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为了解寿光市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Pb、Zn的基本统计特征、污染程度与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寿光市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对重金属来源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变异系数与Arc GIS地统计分析功能对寿光市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统计分析与空间布局分析。结果表明:寿光市表层土壤中Cr、Pb、Zn均值分别高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27. 0%、13. 0%、9. 5%,As、Cd、Cu、Hg元素的均值虽低,但其最大值已超过背景值; As、Cd、Cr、Cu、Hg、Pb、Zn的变异程度总体为中等或中等偏下,重金属Cr与Cu、Zn与Pb的来源具有相似性,少量区域受Cr、Hg、Pb、Zn轻度污染,土壤整体状况良好,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度。土壤中各重金属的分布呈现东部、中部、西南部等区域浓度高,北部、西北部与东南部等地浓度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农垦农产品产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中As、Hg、Pb、Cd、Cr等5种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s、Hg、Cr平均含量高于海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重金属污染累积值分别为4.90、2.00、7.73;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不均匀,位于海南省北部地区的红明、东昌、南海、东路、南阳等基地内梅罗污染指数和Cr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1.00,土壤处于Cr轻度污染状态;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168.70,整体表现为中等生态危害,潜在生态危害主要来自于As和Hg。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对宝鸡市城郊区农业用地土壤样品中重金属(Pb、Zn、Cu、Cd和Cr)进行了测定;利用地积累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指数法和环境风险指数法对其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污染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三种农业用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均已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但均未超过国家农业用地标准中的二类标准;5种重金属在三种类型的农业用地中累积程度均存在差异,而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布较均匀;地质累积指数法进一步证实,研究区域除了Cd在部分点属于中污染和中污染~重污染状态外,其余均处于无污染~中污染状态及其以内;而5种重金属在在部分点的综合污染处于中污染至强污染外,其余处于中污染状态及其以内;Cd在部分采样点处于中等生态危害,其余各点和其他4种重金属均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状态,且5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均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几种农业用地中5种重金属污染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均处于低风险状态;而源解析表明TN、TP、Zn、Cu和Pb为同一类污染源,而Cd和Cr为其他污染源。  相似文献   

4.
采集宝鸡市北部黄土覆盖区公路、工厂附近等21个点位的耕地土壤样品,对其Cu、Pb、Zn、Cr和Cd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综合使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其土壤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耕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Cd、Pb和Zn元素的含量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Cu和Cr元素的含量未达到超标水平; 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顺序为Cd>Pb>Zn>Cu>Cr。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认识宿州煤矿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及污染状况,选择朱仙庄和桃园两矿,在其附近农田采集土壤样品106份,通过实验测试与分析,探讨了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富集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其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重金属元素Pb、Zn、Cr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72、54.76、66.84、0.336 mg·kg~(-1),除Cd明显超出安徽省土壤背景含量外,其余三种元素均低于背景值;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各元素的含量高值主要集中在堆积场和塌陷塘附近农田,这是由于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长期淋溶输出,以及矿区地表水汇集过程中重金属元素不断向地势较低的塌陷塘附近农田土壤迁移所致;富集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d是煤矿区土壤的主要污染元素,其富集因子指数EF和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r分别为3.81和103.84,属中度污染和极强生态风险等级,而Pb、Zn和Cr均为轻微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6.
广西某农灌蔗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广西某农灌甘蔗产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为甘蔗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合理种植及确保甘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西某农灌甘蔗产区蔗田26个表层土壤样品重金属Cd、As、Pb、Cr、Cu、Zn和Ni的含量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蔗田重金属的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蔗田土壤Cd、As、Pb、Cr、Cu、Zn、Ni 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56、10.3、23.7、55.9、17.8、33.7、18.9 mg/kg,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经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析得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As〉Ni〉Cu〉Pb〉Cr〉Zn。【结论】该农灌蔗区蔗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洽川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洽川湿地进行样品采集,采用国标法消化,测定了湿地土壤中Pb、Cd、Cr、Cu、Zn和Mn的含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潜在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该湿地属于很强生态危害,主要原因是Cd污染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区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攀枝花矿区排土场和西区堆渣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矿区表层土壤中Cu、Pb、Cd发生了中度和重度污染,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来看,有5个采样点为强生态危险,总体上生态危害程度不高。污染主要集中在矿区排土场和堆渣场,尾矿库坝土壤生态危害较小,以轻微生态危害为主。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襄汾溃坝区土壤及农作物8种重金属(Cu、Zn、Cr、Cd、Pb、Ni、As、Hg)含量水平,得出了尾砂中含有Cu和Zn,造成覆盖区土壤中Cu和Zn的含量高于未覆盖区,其他6种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未覆盖区;覆盖区麦苗体内Cu和Zn的含量低于未覆盖区,其他6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未覆盖区.相关分析表明覆盖区内Cu和Zn来源于尾矿砂,其他6种重金属在覆盖区与未覆盖区都具有同源或者伴生关系.单项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合得出溃坝物覆盖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轻微.富集系数表明除Cu和Zn外,覆盖区麦苗对其他6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高于未覆盖区.  相似文献   

10.
北京顺义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在北京顺义区农业用地采集了412份土壤表层样品,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d、As和Hg)的地积累指数(Igeo)平均值均小于0,处于无污染程度;但处于Hg、Zn和Cd"轻度-中等污染"和"中等污染"的土壤样本分别有12.6%、12.9%和17.0%。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93.07,属于轻度生态危害;轻度、中等和强度生态危害的比例分别为95.6%、3.9%和0.5%;均有超过20%的土壤样本处于Hg和Cd中等生态危害以上的水平;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样本的RI分析,菜地土壤RI平均值为109.55,达到中等污染等级的比例为14.3%。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区域内潮白河、小中河和金鸡河对区域生态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1.
泰安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泰安市土壤污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泰安市110个农田表层土壤(0~20cm)中7种重金属(Cr、Zn、Cu、Ni、Pb、Cd、Hg)元素进行分析并提取了3个主因子,结合泰安市工业分布情况,对比这3个主因子,分析其可能来源,并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泰安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现象比较明显,尤其是Hg、Ni、Cu的最大值均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相关性分析表明Zn与Ni、Zn与Cu、Ni与Cr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Zn与Hg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显示,研究区土壤中Zn、Cu、Ni、Cr主要来源于工矿业活动,农业活动和居民生活对Cd和Hg的影响较大,商业活动对Pb污染贡献最大。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的结果是Cr、Zn、Ni、Pb4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低危害水平,Hg、Cd、Cu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福建闽西矿区周边土壤Cd、Pb、Cr含量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福建闽西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Pb、Cr积累特征及健康风险,分别测定了农田土壤中Cd、Pb和Cr含量。通过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和生态危害程度,并应用概率评估模型评价了3种重金属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Cd、Pb、Cr污染,土壤中各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大小顺序为CdPbCr,综合污染指数为1.21,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等级。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大小顺序为CdPbCr,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226,整体处于中度生态危害等级。研究区土壤中Cd的致癌风险商尚未超过有关专家所建议的风险阈值10~(-4),对人体造成致癌风险的可能性较低;Pb的非致癌风险商基本都低于其风险阈值1,不产生健康风险;Cr的致癌风险商有12.9%超过风险阈值(10~(-4)),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重庆西北地区(潼南区、铜梁区、合川区和大足区)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在该区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6 792件,测定了As,Cd,Cr,Cu,Hg,Ni,Pb和Zn等8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并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Cd质量分数累积效应最大,是背景值的2.43倍,超标比例为18.67%,其余7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2)空间分布特征表明,Zn,Cd,Pb,As,Ni,Cu和Cr 7种元素在研究区西部质量分数较高,Hg在东部质量分数较高,主要受地层控制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3)研究区重金属污染对该区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Hg,As,Pb,Cu,Ni,Cr,Zn,整体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主要受Cd和Hg元素的影响,二者可能造成的生态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小秦岭某金矿区由于矿业活动导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本文选择了农业生产型、大气降尘型、河水灌溉型、矿业污水灌溉型、尾矿渣淋溶型等5类污染方式的典型土壤剖面,研究了垂向上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影响深度及程度.结果表明,不同污染方式条件下,土壤剖面上Hg、Pb、Cd、Cu、Zn综合污染程度以矿业污水灌溉型最为严重,且重金属淋溶下渗能力最大,其次为尾矿渣淋溶型.同一污染方式条件下,Hg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60 cm深度内,污水灌溉土壤中Hg的含量均值为10.778mg·kg-1,其次是大气降尘型2.536 mg·kg-1和河水灌溉型1.766 mg·kg-1.所有土壤剖面上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累积污染超标深度达60 cm,因而仅仅采取就地深翻方式治理耕作层土壤污染,无法达到目的,这一结论为矿区耕作层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平度市金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平度市典型金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潜在风险程度为: Cd > Zn > Pb > Cr,均表现出中等及以上污染风险,其中Cd呈极严重污染风险;采样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均处于轻度以上污染程度,其中一半以上处于中等以上污染等级。矿区居民经玉米途径摄入的单一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损害风险不大;4种重金属叠加的总危害指数分别是2.99×10-3(成人)和7.13×10-3(儿童),摄食玉米后,矿区居民可能遭受一定的健康风险危害,其中Cd贡献率最高(60.30%),且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明显高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16.
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北京市平谷应急水源地周边农业土壤中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来源,并基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值由大到小为Mn >Pb >Cr >As >Hg >Cd,所有重金属含量均值都高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Pb、Cd和As污染较为严重,含量均值分别为96.78、0.25、28.40 mg·kg-1,且主要是人为来源;Mn和Cr元素平均含量稍高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主要来源为自然源;Hg元素的平均含量也稍高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是自然源和人为源共同作用的结果.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 >Hg >As >Pb >Cr >Mn,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值为169.29,为中等生态危害,东南方向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高于西北方向.综上所述,该水源地的土壤已经受到重金属的潜在威胁,其生态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陕北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靖边县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r、Cu、Zn、As、Cd、Pb、Hg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及来源,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各重金属元素变异性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中Cu、Zn、As、Pb两两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子分子显示,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可能包括研究区附近石油开采活动、交通运输、无机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工业和居民燃煤等;生态危害评价显示,研究区土壤中仅有Cd元素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其他Cr、Cu、Zn、As、Pb、Hg 6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低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18.
北京南部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包括通州、大兴、丰台和房山4区的北京南部地区的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在该区域选取25个土壤样品,其中剖面JN1(JN表示北京南部地区土壤剖面,下同)按土壤发生层在春季(3月下旬)和秋季(11月上旬)采样,研究土壤Pb、Zn、Cu,Cd和As等元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不等,由高到低依次为Zn、Pb、Cu、As和Cd,属于歧义性污染。区域内自东向西,土壤重金属含量逐渐减少,其中沿河流、高等级公路向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土壤重金属集中于土壤表层.Cd、Cu、Pb、Zn主要富集在0—20cm土层中,20cm以下深度的含量大大减小,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春季高于秋季。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1,处于轻污染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市水源涵养地平谷金矿及尾矿库土壤重金属(As、Cd、Cu、Pb、Cr、Ni、Zn和Hg)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研究与评价。空间分布图显示,As、Cd、Cu、Pb和Zn显示出基本相同的分布情况,污染相对较严重的区域大部分分布在金矿区及周边,受到人为活动的显著影响;Cr和Ni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污染严重的区域为尾矿库矿区周边。采用改进的BCR法提取土壤中重金属形态,采用ICP-OES测定。结果表明,Cd可交换态及易还原态占总量的20%~30%,Zn、Pb的易还原态含量较高,为潜在污染源。利用统计学分析,Pb、As、Hg、Zn、Cd可能来源于矿山的开采、金属冶炼等人为活动。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含量,除Hg外基本均处于污染状态,其中:Ni、Cr、Hg都处于轻度污染或未污染程度;Cu个别采样点处于偏中度与中度污染水平;Pb、As、Cd环境生态污染较严重,个别采样点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