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调查部分省份牛结核病(bTB)的流行情况,我们在山东等14个省份34个历史上疫情较重的县共129个场户采集牛全血2 201份,采用CO2培养箱或蜡罐方法进行bTBγ-干扰素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个体阳性率为6.4%,群阳性率为42.6%。饲养模式对bTB感染影响的统计显示较大规模场的个体阳性率(6.9%)和群阳性率(60%)均高于散养户(分别为5.7%和35.6%)。而牦牛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个牛群的禽型PPD阳性统计结果显示牛型PPD阳性率越高,则禽型PPD阳性牛在牛型PPD阳性牛中的所占比率越低。在所有阳性牛群中,阳性率≥10%的牛群所占比例高达81.8%(45/55),bTB感染呈现出一个"群发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宜春市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发展迅速,肉牛结核病一旦蔓延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掌握宜春市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结核病的感染情况,采用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对该养殖场的300余头肉牛进行随机抽检。结果表明,随机抽取的30头肉牛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3.33%。其中,所调查的2个年龄段的肉牛群中,以12月龄以上的肉牛群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67%。在春、夏两季节调查的牛群中,春季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67%。数据表明,该牛场结核病的免疫效果较差,须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将PPD皮内变态反应法和抗γ-干扰素ELISA法相结合,对云南奶水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应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法检测304头奶水牛,检出32头阳性、25头疑似反应牛,检出阳性和可疑比例高达18.75%,阳性和可疑牛只的分布并无地域和场的趋向性。对PPD皮内变态反应法检出的阳性和疑似反应牛经采集抗凝全血样品54份,应用抗γ-干扰素ELISA法复检,未检检出阳性牛只。结合对受抗γ-干扰素ELISA法检测牛的临床观察,初步认为PPD皮内变态反应法检出阳性和可疑牛系非特异性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检测牛结核的效果及国产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本试验首先将国产试剂盒与Prionics试剂盒对42份相对阳性的样品和105份相对阴性的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对5个规模化牛场的3000头奶牛首先进行国产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天后选取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和可疑及部分阴性牛共418头,进行牛γ-干扰素试验。结果国产试剂盒对阳性和阴性样品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100%,与Priobics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9.3%。表明国产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的检测能力一致,牛γ-干扰素检测方法准确可靠。5个牛场的3000头奶牛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为138头,可疑105头。γ-干扰素试验对418头奶牛的检测,其中阳性74头,与颈部皮内变态反应(可疑牛暂时视为阴性)的符合率为60.5%。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纯颈部皮内变态反应(SICT)、比较变态反应(SICCT)检测方法、γ-干扰素ELISA和ELISA 4种方法,同时检测上海2个奶牛场的222头奶牛。结果发现:阳性检出率以颈部皮内变态反应为最高(67.6%)、ELISA(44.1%)和γ-干扰素ELISA居中(31.1%),比较变态反应最低(13.1%);单纯的颈部皮内变态反应与2种ELISA的符合率较差,而比较变态反应与2种ELISA具有较好的符合率;在变态反应阴性牛中,仍然检出了部分ELISA阳性牛。由此认为,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随之实施抗体检测,会更有利于结核病牛场的净化与防制。  相似文献   

6.
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化的rHis-BoIFN-γ制备兔多抗血清,辛酸—硫酸铵两步法对体内诱生的抗rBoIFN-γ单抗腹水进行纯化,用美洲商陆素(Pokeweed mitogen,PWM)刺激奶牛全血产生的分泌性天然BoIFN-γ筛选出与之反应最佳的单抗5E11。将单抗5E11以40μg/mL浓度包被,与1∶3 000倍稀释的兔抗rHis-BoIFN-γ多抗血清(13.8μg/mL)配对,以1∶6 000稀释的商品化酶标羊抗兔IgG为指示抗体,建立了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出2.56 U/100μL(30.5 pg/100μL)的rHis-BoIFN-γ、8U/100μL的rBac-BoIFN-γ和1U/100μL的分泌性天然BoIFN-γ。以商品化试剂盒作为平行对照,将获得的奶牛临床检测血浆样品使用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达到83.9%。本研究建立的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分泌性IFN-γ,为进一步开发BoIFN-γ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启动牛结核病净化计划和评估论证工作。有效诊断是有效实施牛结核病"检疫-扑杀"控制策略的前提。牛结核γ-干扰素检测法是国际公认的确诊方法。本研究进行不同方法的临床比对试验,旨在指导临床有效选择和应用牛结核检测的不同方法。使用牛结核菌素比较皮内变态反应(CCT)与牛结核γ-干扰素检测法对某奶牛场200头奶牛实施平行检测,γ-干扰素检测法同时采用了国产试剂盒(KIT1)与进口试剂盒(KIT2)。结果显示:CCT与KIT2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值为0.5),但特异性较差(66.4%),阳性预测值低(54.0%),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导致大量的错杀。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KIT1与KIT2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总符合率95.0%,表明二者均能有效检测牛结核,且国产试剂盒能显著降低检测成本。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建议用皮试先初筛,γ-干扰素检测法确诊阳性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首先应用皮内变态反应对10200头奶牛进行结核病检测,然后应用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对前者检测出的阳性牛和可疑牛再次进行结核病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符合率。结果显示,应用皮内变态反应共检测出结核病阳性牛96头、可疑牛4头;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检测皮内变态反应呈阳性的96头奶牛,结果为阳性牛94头、阴性牛2头,而检测皮内变态反应为可疑的4头奶牛,结果全为阳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7.92%(94/96),虽然皮内变态反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且费时、费力,但考虑到γ-干扰素试剂盒比较昂贵,建议用皮内变态反应作为初筛试验,γ-干扰素试验用于初筛阳性样品的复核,以提高结核病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牛γ-干扰素EIA与TST检测牛结核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牛γ-干扰素EIA(酶免疫分析)与结核菌素皮内试验(TST)两种方法对某奶牛场中182头奶牛进行牛结核病的检测,并对牛γ-干扰素EIA与TST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TST检出阳性123份、可疑20份、阴性39份,牛γ-干扰素EIA检出阳性58份、阴性124份,TST的阳性率大于牛γ-干扰素EIA,EIA与TST相比,敏感性为30.30%、特异性为82.05%、符合率为39.56%。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我省4个县的498头牛进行结核菌素γ-干扰素ELISA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3.21%,4个县阳性率分布不均,阳性率最高4.38%,最低为0.牛结核菌素γ-干扰素ELISA法具有省时、省力、客观、准确等优点,但价格较昂贵,操作相对复杂,基层大面积推广有一定难度,适用于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动物的复核和感染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从试剂成本、人工成本、奶牛产奶量等方面,对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检测奶牛场牛结核病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测试期(11 d)内,采用牛结核病γ-干扰素ELISA方法较运用皮内变态反应方法,每头奶牛产生的经济效益高374.0元(按广西当前鲜奶收购价计算)。对奶牛场进行牛结核病检测时,选择γ-干扰素ELISA方法更利于保障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奶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能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危害严重,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B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试验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ELISA两种方法对市中区奶牛进行结核病检测,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γ干扰素和变态反应试验诊断奶牛结核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时应用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传统皮内变态反应对200头奶牛进行试验,3天后,采集这200头牛的肝素抗凝全血,经全血培养、抗原刺激,用BOVIGAMTM干扰素(γ-IFN)试剂盒检测上清。结果200头奶牛中,比较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传统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和γ-干扰素阳性牛分别为91头、98头和95头,γ-干扰素检测与传统变态反应、比较变态反应的符合率分别为92.86%和95.79%。  相似文献   

14.
奶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B/T18645-2002方法,应用"提纯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对某县境内各个乡镇牛结核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此次调查检测牛只为1 283头,阳性率为25.57%.对PPD阳性牛的细菌学检验也征实了其中的约31.10%确实存在牛结核分支杆菌的感染.其中,部分乡镇,如A、G、H、J镇与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相临,养殖户零售或送奶制品公司都非常便利,养殖发展较其他镇起步早、规模大、牛只流动频繁,因此其场内结核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多数镇.从2001~2005年该县防疫监督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对结核病检疫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牛结核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人的发病情况与牛的感染情况呈平行发展相关性.本实验的检测结果有利于该县结核病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控制结核病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牛结核菌素对奶水牛进行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的检测,然后对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采样进行分离培养、γ-干扰素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比较这四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共对1850头奶水牛进行皮内变态反应检测,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的奶水牛有78头,从78头反应阳性的奶水牛中分离鉴定为牛分枝杆菌的有2份,γ-干扰素ELISA方法检测为牛分枝杆菌阳性的有5份,PCR方法鉴定阳性的有4份;阳性检出率以变态反应为最高78/1850(4.21%),γ-干扰素ELISA方法为5/78(0.27%),PCR检测方法为4/78(0.21%),而分离培养为最低2/78(0.105%)。变态反应与分离鉴定的符合率最低,为0.105%;γ-干扰素ELISA方法、PCR方法与分离鉴定的符合率较接近,分别为40%和50%。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和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以作为变态反应检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建立牛结核病的γ-干扰素(BovIFN-γ)免疫学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rBovIFN-γ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5次免疫后,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及间接ELISA筛选制备抗BovIFN-γ的单克隆抗体,在McAb及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并进一步优化ELISA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获得一株能稳定分泌抗BovIFN-γ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A12E9,分泌单克隆抗体腹水效价为1∶107,属于IgG1亚类,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所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BovIFN-γ最低检测限为40 ng/mL,与其他蛋白不发生交叉反应,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该方法为建立牛结核病的γ-干扰素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检疫-扑杀是牛结核病防控与净化的重要措施,而准确诊断是有效实施结核病“检疫-扑杀”控制策略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许多牧场在结核检疫净化中采用牛结核皮试辅以牛结核γ-干扰素体外释放检测作为判定标准。随着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增加,皮试是否影响γ-干扰素体外释放检测日益引起关注。本研究在两个牛场分别对48头牛和55头牛进行了连续6周的γ-干扰素体外释放检测跟踪,明确了奶牛结核病γ-干扰素体外检测检出率和验证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皮试后6周内γ-干扰素体外试验检出率呈“V”字形变化;验证率逐步上升,在皮试后7~42d维持在100%。  相似文献   

18.
γ-干扰素是细胞因子超家族中IFN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其功能的多样性是通过诱导细胞表达多种蛋白质而实现的。作者对γ-干扰素的产生、诱导、临床试验、检测诊断及γ-干扰素的优点和其他用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根据GB/T18645-2002方法,应用"提纯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对某县境内各个乡镇牛结核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此次调查检测牛只为1 283头,阳性率为25.57%。对PPD阳性牛的细菌学检验也证实了其中的约31.10%确实存在牛结核分支杆菌的感染。其中,部分乡镇,如A、G、H、J镇与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相临,养殖户零售或送奶制品公司都非常便利,养殖发展较其他镇起步早、规模大、牛只流动频繁,因此其场内结核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多数镇。从2001~2005年该县防疫监督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对结核病检疫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牛结核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人的发病情况与牛的感染情况呈平行发展相关性。本实验的检测结果有利于该县结核病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控制结核病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达到迅速准确诊断牛结核病的目的,[方法]用2年时间对我国最常用的牛结核病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国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PPD)与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SICTT)有较高符合率;国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PPD)阳性敏感性高于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SICTT);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SIC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