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添加有机肥、调理剂、接种烃降解菌以及搭建温室等方式对某油田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大规模的预制床生物修复。结果表明,经过230d的修复,不同修复处理油泥中的油和脂含量降低了27.5%~46.3%,其中处理RCPG(有机肥+调理剂+接种烃降解菌+温室)的修复效率最高,而在对照中仅为15.1%。经统计分析,在所有处理措施中添加有机肥、调理剂以及搭建温室对修复效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投加菌剂效果不显著。生物修复措施在降低油泥中污染物含量的同时也改善了油泥的理化性质,使氮、磷等营养物含量及田间持水率显著升高。同时结果还表明,所有修复处理油泥中的烃降解菌数量、微生物活性与多样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2.
浙西石灰岩发育土壤中氧化铁矿物组成及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章明奎  胡国成 《土壤》2000,32(1):38-42
本计浙西地区4个具不同颜色的石灰岩发育土壤的氧化铁矿物组成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亚热带生物气候作用下,这些土壤已经经历了一定的风化,从氧化铁游离度来看;风化强度红壤性土(油红泥)〉棕色石灰土(油红黄、油黄泥)〉黑色石灰土(碳质黑油泥)。氧化铁矿物类型与土色存在一定的关系,油红泥含较高的赤铁矿,土色以红色和棕红色为主;油红黄 油黄泥主要以针铁矿为主,赤铁矿含理较低土色以黄棕色为主;碳质黑油  相似文献   

3.
堆肥法处理含油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添加稻草和有机肥对含油污泥进行了115 d的堆肥处理,动态监测了堆制过程中总石油烃含量、温度、C/N/P比例及功能微生物数量变化,测定了堆制前后石油组分和生物毒性,探讨了堆肥法处理降解油泥的效果。结果表明,堆肥处理后油泥中的总石油烃含量从123±1 g kg-1降低至71.7±0.7 g kg-1,降解率达42%,是未堆肥对照处理的2.5倍;堆体在第21天达到最高温度50℃;堆肥处理的C/N/P比例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堆肥过程中油泥中烃降解菌和芳烃降解菌与堆制前比较增加了近2个数量级。此外,含油污泥经堆肥法处理后生物毒性降低,EC50从1.77±0.28 mg m l-1提高至2.76±0.38 mg m l-1。  相似文献   

4.
李宝  范成新  王飞宇 《土壤通报》2006,37(6):1179-1183
从胜利油田及河南油田分离筛选出6株除油菌,对单一菌株和XT-4、F-2、C-2、A-1和AB-1菌组成的混合菌进行了性能评价,并对混合菌降解石油烃的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混合菌在耐温、耐酸碱和耐矿化度方面均比单一菌种优越,混合菌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其对含油量高和含盐量高的油泥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当油泥含油量高达126g kg-1时,经过混合菌120d的降解,降解率可以达到61.35%。  相似文献   

5.
我国部分油田土壤及油泥的石油污染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五星  骆永明  滕应  李振高  吴龙华 《土壤》2007,39(2):247-251
通过对大庆、胜利、江汉和江苏油田油井周边土壤以及胜利油田部分油泥的初步调查,发现在胜利、大庆油田油井周围100m范围内采集的土壤其含油量大多数高于临界值(500mg/kg);油田的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产生的油泥以及隔油池的底泥也会污染土壤。土壤受石油污染后,使土壤有机C显著增加,对全N、水解N、有效P、速效K、pH等无显著影响。石油污染土壤中C、N、P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在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时需要补充适量N、P营养元素,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石油的分解。  相似文献   

6.
按照实验室测定油泥污染土壤等复杂介质样品中的多环芳烃分析要求,从消除背景干扰、提高测定数据质量出发,对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的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建立了该类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含油污泥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该方法对16种多环芳烃的相关系数为0.999 3 ~ 0.999 7,各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11 ~ 2.54 ng/ml;回收率为70.5%~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0.09% ~ 3.15%.本方法能够满足油泥污染土壤等复杂介质样品中的多环芳烃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选育高抗盐和高产的水稻品种,使其在一定盐度的海水灌溉条件下正常生长,成为海水稻。5月7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青岛国际院士港正式成立,由袁隆平院士领衔,致力于研发海水稻技术。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设立耐盐碱水稻育种及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第三代遗传工程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海藻酸降解产生海藻酸单糖的制备工艺,本试验以海藻酸为原料,采用高温降解和H2O2氧化降解相结合的方法降解海藻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海藻酸降解产生海藻酸单糖的最优条件。以废弃贝壳为钙源制备海藻酸单糖钙,并验证海藻酸单糖钙的补钙功效。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降解的最优条件为:高温降解温度130℃、降解时间180 min、海藻酸与水质量比1:25,氧化降解温度92.5℃、降解时间150 min、海藻酸与30%H2O2比为1:5,此条件下海藻酸的降解率可达80.68%。当海藻酸单糖与水质量比为1:8、结合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2 h时,海藻酸单糖与钙结合率达88.42%,含钙率为10.10%。薄层色谱分析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单糖的基本结构并未因高温及氧化降解发生变化。动物试验结果表明, 与低钙模型组相比,海藻酸单糖钙具有显著增加大鼠骨密度的作用(P<0.05)。本研究结果为海藻酸单糖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海藻酸单糖钙成为功能性食品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贝壳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黑荆树引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引种黑荆树试验表明,黑荆树适应该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而在海拔1200m、1400m和2200m高度坡耕地与荒地生长的黑荆树状况不同,其地径、株高和冠幅存在显著差异,黑荆树在低海拔比高海拔生长良好,在坡耕地比荒地生长良好,表明海拔高度和立地条件对黑荆树生长影响很大,黑荆树作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造林和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海藻肥对小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比不同浓度的海藻酸在小油菜上的肥效,采用大棚试验,以3种不同浓度的海藻酸(小分子海藻酸、普通含量海藻酸、高含量海藻酸)作为海藻肥产品,按1 500倍的稀释液分别对小油菜进行叶面喷施,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油菜收获后测定其地上部生物量和株高。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海藻酸处理的小油菜生物量、株高均高于清水对照,施用小分子海藻酸处理的小油菜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株高略高于普通含量海藻酸,均显著高于高含量海藻酸,其中,小油菜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株高分别比高含量海藻酸处理高19.8%、19.6%、和14%,分别比对照处理高28.6%、27.4%和33.8%。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甘薯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变化规律(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呼吸作用是农产品收获后进行的重要生理活动,是影响贮运效果的重要因素。测定呼吸强度可了解农产品收获后生理状态,为低温和气调贮运以及呼吸热计算提供必要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常温贮藏期间金海2号、日本黄薯、水果薯、苏薯8号、香蕉薯、花心薯、京薯6号、美国黑薯等8种不同种类的甘薯呼吸强度变化有很大差异。所选8种甘薯中,日本黄薯常温最耐贮藏,日均质量损失率仅为0.45%,其次为花心薯和苏薯8号,京薯6号和美国黑薯常温最不耐贮藏。8种甘薯常温贮藏起始呼吸强度在0.09~0.47 mg/(kg·h)之间,苏薯8号最低,京薯6号最高。各甘薯跃变呼吸强度分别为:日本黄薯0.52 mg/(kg·h),苏薯8号0.53 mg/(kg·h),水果薯0.57 mg/(kg·h),花心薯0.58 mg/(kg·h),香蕉薯0.59 mg/(kg·h),金海2号0.60 mg/(kg·h),美国黑薯0.65 mg/(kg·h),京薯6号0.68 mg/(kg·h);各甘薯常温贮藏呼吸跃变发生所需时间分别为:日本黄薯7 d,香蕉薯7 d,苏薯8号9 d,水果薯9 d,美国黑薯10 d,京薯6号11 d,花心薯11 d,金海2号13 d。常温耐贮藏甘薯品种具有呼吸跃变发生时呼吸强度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湖泊湿地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是评价其水质污染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以2006—2010年银川市阅海湿地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选择较为适合阅海湿地水体富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阅海湿地水质状况,认为阅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状况没有好转。针对阅海湿地水质现状,提出了"加强水体污染防治和水体净化工作,保证湖泊湿地水质;建立阅海湿地补水的长效机制;建立湖滨植被带,种植水生植物"等改善阅海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引种国内外的9个茄子品种(广佳紫红、万寿龙、春晨红、黑娇子、黑笼、长竹丝、宇航绿、白雪公主、黑钸莉),通过比较其农艺性状、果实性状、营养物质及产量,筛选出适宜在天津地区温室大棚栽培的优良茄子品种。试验结果:品种黑娇子、黑笼的产量较高,667 m~2产量分别为1 862.09、1 834.55 kg,显著高于万寿龙和长竹丝,VC和可溶性糖含量也较高;白雪公主的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也较高,品质相对较好,667 m~2产量达1 885.70 kg,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77 mg/100 g、2.75 mg/100 g;万寿龙和长竹丝的产量、VC含量较低,不适宜推广;综合考虑,黑娇子、黑笼、白雪公主表现较好,适宜在天津地区温室大棚内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甘蓝黑腐病在各地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着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鉴于甘蓝黑腐病防治困难、影响广泛,对甘蓝黑腐病的发生症状、侵染规律、生理小种的划分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水生植物对金属矿山丁铵黑药污染的生长响应与植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选矿有机药剂污染的土壤和水体,该文在添加不同浓度丁铵黑药的营养液中种植3种水生植物,探讨其对丁铵黑药污染的生长响应、修复效果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丁铵黑药污染的耐受能力大小顺序为轮叶黑藻>水葫芦>水浮莲。当丁铵黑药污染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水浮莲显示轻度毒害症状,生长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未加丁铵黑药);污染质量浓度为50 mg/L时水浮莲和水葫芦均显示中度毒害症状,生长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各植物处理对丁铵黑药的去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植物处理),各植物处理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大小顺序依次为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水葫芦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丁铵黑药,水培28 d可使质量浓度为10 mg/L的丁铵黑药去除率达78%,在丁铵黑药的去除过程中,水葫芦的吸收与降解占76.3%,微生物降解作用占7.8%,自然降解的贡献率占15.8%,可筛选水葫芦为丁铵黑药污染的高效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6.
张杰  张文刚  党斌  杨希娟 《核农学报》2022,36(12):2400-2411
为改善单一菌株发酵制备青稞甜醅的风味与口感,提高其质量品质,本试验采用米根霉和酵母菌为发酵菌株,以氨基酸态氮含量及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混菌发酵黑青稞甜醅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比较单一菌株发酵黑青稞制品与混菌发酵黑青稞制品中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及风味物质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混菌发酵黑青稞制品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48 h,菌种比例(酵母菌J7∶米根霉)1∶1.20,接种量6.81%,在此条件下混菌发酵黑青稞制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9.32 mg·100 g-1,感官评分为95.48分。与单一菌株发酵黑青稞制品相比,混菌发酵黑青稞的黄酮含量(32.22 mg·100 g-1)、 多酚含量(230.68 mg·100 g-1)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95.03 μmol·L-1)显著提高。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酵母菌单独发酵的黑青稞中共检出3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米根霉单独发酵的黑青稞中共检出4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混菌发酵的黑青稞中共检出4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酯类和醇类是3种发酵方式黑青稞制品的主要风味组分。混菌发酵黑青稞的醇类、酯类和酸类种类及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种发酵方式,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59.09%、29.44%和6.46%,风味更丰富。综上分析,混菌发酵使黑青稞制品在功能及风味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结果为混菌发酵黑青稞制品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低硼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与黑籽油菜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子龙  李加纳 《土壤学报》2008,45(4):718-724
为探索甘蓝型黄籽油菜与黑籽油菜花期相关生理特性对低硼的响应差异,以2个具有相同遗传来源的黄籽(L1)和黑籽(L2)油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田间条件下低硼处理对甘蓝型黄、黑籽油菜花期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硼处理后黄籽油菜下部叶片中养分的再利用能力降低,而黑籽油菜仍有一定的养分可供利用;无论黄籽油菜还是黑籽油菜,低硼处理均使其花器官形态变小,干重下降,低硼对黄籽油菜雌雄蕊长度的影响大于黑籽;甘蓝型黄、黑籽油菜的花粉活力在低硼处理后明显降低,但黄籽油菜无活力花粉的比率明显高于黑籽油菜;低硼使甘蓝型油菜雄蕊和雌蕊中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脯氨酸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黄籽油菜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黑籽油菜。与相同遗传来源的黑籽油菜相比,甘蓝型黄籽油菜花期的相关生理特性更易受低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脯氨酸及KCl对海鲈鱼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用不同腌制组分(NaCl、NaCl+脯氨酸、NaCl+KCl、NaCl+KCl+脯氨酸)在4℃条件下干腌海鲈鱼,分别在腌制18 h、腌制36 h(结束)、风干3 h、风干6 h取样,测定海鲈鱼的pH值、色差、水分含量、含盐量、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同时进行质构、微观结构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腌制海鲈鱼pH值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含水量始终呈下降趋势,而含盐量则呈现上升趋势,用NaCl+脯氨酸腌制海鲈鱼后测得的TBA值最低,为1.415 7mg·kg-1。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添加脯氨酸使鱼肉组织更紧密,能更好地溶解肌球蛋白。使用NaCl+KCl+脯氨酸的减盐配方结合干腌法对海鲈鱼进行腌制,制得的海鲈鱼硬度和咀嚼性较高,并且能够有效抑制脂肪氧化,使肌球蛋白更好的凝集,得到风味及品质更好的产品。本研究结果为海鲈鱼的工业化腌制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各烟草种植区,广泛分布着一种能够对烟草产生毁灭性影响的病害——黑胫病。烟草黑胫病的存在,不仅严重为害烟草生产,同时还严重损害烟农的切身利益。基于此,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探讨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以及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86年以来,采用热中子照射杂交后代育成5个大豆新品种,其中黑家31及黑家32脂肪含量为23.1%和22.9%,为黑龙江省少有的大豆高油品种;黑家37和黑家38高产、优质、抗病。几个品种都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