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学科资源导航系统建设为例.了建设农业学科资源导航的系统建设和实现过程。为今后资源导航建设提供了发展依据。在对国内资源导航现状进行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同时,对当前高校学科资源导航建设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外刊资源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了外刊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外刊资源建设应对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数字时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信息资源的定义、信息资源建设的内涵,论述了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学科馆员主导的馆藏资源建设模式有助于提高馆藏资源质量。基于现实角度的思考,笔者从馆藏资源建设的复杂性和学科馆员主导馆藏学科资源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学科馆员在馆藏资源建设中角色的正确定位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上的初步构想,主要包括进行信息资源的需求分析和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的总体规划,将增加信息资源建设投入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结合,充分挖掘利用互联网免费信息资源和本院现有馆藏资源,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科技人员信息检索水平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资源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随着人们对数字图书馆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 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效用。在此主要介绍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及其主要特征, 阐述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现状, 分析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丰富和完善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7.
本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然后,从中国新农村建设重大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然后,从中国新农村建设重大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研究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理论虽然较多,但关于学科资源建设研究的内容较少。文章分析了数据时代下,农业院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长期的学科资源规划,挖掘与建设形式多样的学科资源,开展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利用采访拓展学科信息渠道,定期进行馆藏资源评估等措施,从而更好优化学科资源,完善农业院校图书馆的学科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实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以及具体策略,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长期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水花生的根、茎、叶形态解剖特征及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水花生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三原型和四原型;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正常,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后一轮额外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向外产生的薄壁细胞,结合组织为发达的薄壁细胞,二-四轮三生维管束排成整齐的同心环类型,不定芽主要起源于异常根的额外形成层,芽外有二至三轮鳞片,其内着生许多毛状物;水花生茎有气腔,薄壁细胞间有间隙,形成层细胞层数多。地下茎比较粗,形成层细胞层数少,薄壁细胞较大。地下茎加粗过程中形成三生结构,其异常结构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其起源于薄壁细胞;水生叶与旱生叶在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以及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大小方面存在差异。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水花生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The distribution of choline-acetyltransferase(ChAT)-like immunoreactive structure in the one day chicken diencephalons was examined by the method of streptavidin-Perosidase(SP)immunocytochemistry.It was found that ChAT immunoreactive neurons and fibers presented in many regions of one day chicken.Neural structure containing cholinergic neurons with varying density and immunoreactivity were the N.habexularis lateralis and N.habexularis medialis of the epithalamus,the N.rotundus,N.Ovoidalis,N.subrotundus and N.geniculatus lateralis of the thalamus,the hypothalamus,the N.decussationis supraopticae dorsalis of stratathalamus.There were also many varicose and nonvaricose fibers and terminals in the N.geniculatus lateralis and the hypothalamus.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diencephalons of one day chicken is richly innervated by the cholinergic neuron system.  相似文献   

13.
张清安  姚建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9):3430-3447
苦杏仁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苦杏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杏仁产量的80%左右仍以原料形式售卖,未充分发挥苦杏仁加工增值率大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苦杏仁加工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的产品加工企业较少、技术落后,对苦杏仁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成分的损失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苦杏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是苦杏仁加工行业面临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苦杏仁去皮、脱苦及干制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随后又对苦杏仁油、精油、蛋白和苦杏仁苷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着重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苦杏仁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为高效综合利用苦杏仁资源,提高其加工附加值和促进苦杏仁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制约苦杏仁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展望:一是建议后期应采用现代食品绿色去皮技术替代传统沸水烫漂去皮法,加强去皮废水中的活性成分的回收利用和皮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二是采用超声波等新技术实现苦杏仁的快速高效脱苦,减少苦杏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脱苦废水排放;三是创新技术努力实现主要成分同时综合提取利用,即在提取苦杏仁油的同时抑制苦杏仁苷酶的活性并防止蛋白过度变性和苦杏仁苷的降解,使苦杏仁中各主要成分互不影响,从而得到最大化综合利用,并将此技术早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总之,对于苦杏仁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其加工副产物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和产品的创新研究,同时提高杏仁产业的融合度,进而提升其加工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杏仁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biotypes B and Q are two invasive biotypes in the species complex. The comparison of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two biotypes is of significance to show their invasive mechanism and to their control. The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 marke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16 B-biotype populations and 4 Q-biotype populations worldwide with a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popul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and a B. tabaci non-B/Q-biotype popul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was used as control populations.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y indexes of biotype Q including Nei's gene diversity index, Shannon informative index, and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iotype B. The high genetic diversity of biotype Q might provide the genetic basis for the excellent ecological adaptation. Cluster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ISSR could not be used in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ough it could easily distinguish the biotypes of B. tabaci. The difference of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between the biotype B and the biotype Q exists based on the ISSR marker. Meanwhil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olecular marker has its limitation in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among the biotypes of B. tabaci.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下镉在典型农田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附反应是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发生的重要过程,其直接影响着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我国12种典型农田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批次平衡法研究了镉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并采用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高、低两个温度条件下,镉在土壤中的吸附均存在两个不同的反应阶段,即快速吸附反应和慢速吸附反应阶段。25℃时,反应开始5min内的吸附量可达最大吸附量的72.69%以上,至0.5h时可达83.76%以上;40℃时分别可达最大吸附量的77.50%和87.02%。其中,快速吸附反应以化学吸附为主,慢速吸附反应则以物理吸附为主,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快速反应又主导着整个反应过程。不同类型农田土壤对镉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以Elovich模型较优。碱性土壤吸附速率和吸附量都高于酸性土壤,温度的升高也会促进土壤对镉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pH是影响镉吸附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小鼠输卵管、子宫和卵巢中EGF-R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 EGF-R mRNA在小鼠输卵管、子宫和卵巢中的表达.采用 RT-PCR 技术检测小鼠排卵期和怀孕1~5d的输卵管、子宫和卵巢中的EGR-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所研究各时期小鼠输卵管、子宫和卵巢中均有丰富的EGF-R mRNA 活性,其中输卵管活性相对较弱,子宫和卵巢活性相对较强。进一步证实雌性生殖道分泌的EGF家族生长因子对自身组织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是目前软件开发的趋势。为了构建基于面向对象的冲裁模CAD/CAM系统,利用VB平台提供的接口技术,通过实现接口继承来实现类的继承性和多态性,并使用GUIDS方法层层深入地组织系统结构,最终以零件类为基类,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系统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应用软件的设计中可增强应用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自然分布区内马尾松花粉为试材,对花粉的形态及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花粉有两个气囊,气囊外壁为不规则的网状纹饰。花粉全长、体长、体高、气囊宽、气囊高、气囊壁厚及帽壁缘宽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各地马尾松花粉形态变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寄生性天敌资源,筛选能有效控制落叶松红腹叶蜂的优势天敌,采用定点调查方法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六盘山翠金小蜂(Tritneptis sp.)、毛瘤角姬蜂〔Pleolophus setiferae(Uchida)〕、恩姬蜂(Endasys sp.)、大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macroincubitor(Uchida)〕、短翅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abbreviatus(Fabricius)〕、选择盆地寄蝇(Bessa selecta fugax Rondani)、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Vuillemin)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共8种,其中,六盘山翠金小蜂为该害虫的优势种天敌。2)当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大面积暴发时,天敌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随着害虫种群数量的降低,天敌种群数量也减少。说明,天敌是该害虫发生的主要制约因子,而且其高峰期滞后于害虫。3)对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沙尔套山主要草地类型可食牧草产量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各草地类型总产量、优势种牧草产量及各经济类群产草量动态。以沙尔套山垂直分布的针茅(Stipa capillat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型、紫花鸢尾(Iris ruthenica)+假梯牧草(Phleum phleoides)型、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杂类草型、西伯利亚羽衣草(Alchemilla sibirica)+杂类草型、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细果苔草(Carex stenocarpa)型(标号依次为I型~V型草地)5个主要草地类型为对象,研究其不同月份产草量。【结果】I型草地中,总产量和针茅产量在9、10月最高,禾草9月产量最高,豆科草6月产量最高,杂类草8月产量最高。II型草地中,紫花鸢尾7月产量最高,禾草9月产量最高,总产量和豆科草、杂类草均为8月产量最高。III型草地中,豆科草和杂类草7月产量最高,鸭茅、禾草和总产量均为8月最高。IV型草地中,西伯利亚羽衣草和总产量均为7月最高,禾草和杂类草8月产量最高。V型草地中,线叶嵩草、禾草和总产量均为7月最高,杂类草8月产量最高。【结论】沙尔套山各草地型全年总产量按高低排序为:III型草地>II型草地>I型草地>IV型草地>V型草地。其中鸭茅+杂类草型草地可食牧草产量最高(12 080.1 kg/hm2),主要用于夏、秋牧场放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