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infectious boy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牛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鼻炎和上呼吸道炎症为特征。它具有典型的泛嗜性,能侵袭多种器官和组织,引起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本病最初在欧州发生,随着牛的输出而蔓延至各大洲,通过血清抗体检查表明几乎所有国家的牛群都有不同程度地检出IBR抗体,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是I型牛疱疹病毒(BHV—1)引起的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查新疆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发病情况,通过采集不同生长阶段牛群血清共计362 份,使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IBR-gB)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效价,评估该奶牛场IBRV疫苗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后备牛中犊牛和青年牛IB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57%(31/35)、75.00%(21/28);成年母牛中泌乳期母牛、干奶期母牛IB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46%(145/178)、95.04%(115/121)。阴性数共44 份,可疑数8 份,IBR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8.38%;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后,不同生产阶段牛群均可产生不错的抗体保护效果,为奶牛场防控IBR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牛I型疱疹病毒(BHV—1)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及牛传染性化脓性外阴阴道炎(IPV),有时还伴有流产、结膜炎、肠炎等症状。澳大利亚、阿根廷及匈牙利等国曾经陆续报道过由BHV—1引起的小牛致死性脑炎,发病的小牛通常都在一岁以内,此病流行不规则,难以预测。从病牛脑内分离的病毒经血清中和试验证实是属于BHV—1,因此,过去一直认为这种小牛脑炎是由BHV—1引起的一种偶发性疾病。近年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这种引起脑炎的分离株的DNA酶切图谱与引起IBR和IPV的BHV—1完全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牛呼吸道合胞体(BRS)病毒IgM抗体的捕获ELISA。以针对牛IgM的第一单克隆抗体用作捕获抗体,而第二单克隆抗体用来测定特异性抗病毒抗体,用实验感染和自然感染动物的血清样品来评价这一方法。结果,用临床病症出现后5-10天的血清样品可论断出IBR和BRS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在宁夏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宁夏地区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吴忠市以及固原市共5个市的部分牛场样品进行IBR抗体检测和病原检测。共采集血清样品1 550份,其中1 317份血清样品阳性,抗体阳性率为85%;鼻拭子653份,病原阳性样品数为13份,阳性率为1.99%。各地区牛群感染IBR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吴忠市牛群IBR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88.2%;固原市最低为63.8%。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吴忠市阳性率最高为3.13%,石嘴山市病原阳性率最低为0.81%。不同日龄的牛群均可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成年牛的感染率最高,阳性率为89.6%;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犊牛病原阳性率为2.50%,青年牛病原阳性率为2.14%,成年牛病原阳性率为1.70%。本研究初步掌握了IBR在宁夏地区的流行规律,为宁夏地区科学有效地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流行性牛白血病(BL)的流行情况,从重庆市辖区内11个区县(自治县)采集奶牛、黄牛、水牛血清共;369头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LISA)检测IBR和BL抗体。结果从部分区县(自治县)检测出阳性样品,IBE阳性率介于2.70%~20.00%之间,总阳性率为4.61%;奶牛、黄牛、水牛总阳性率分别为5.34%、4.92%、0%。BL阳性率介于2.70%~52.50%之间,总阳性率为12.20%,奶牛、黄牛、水牛总阳性率分别为20.87%、1.64%、0%,提示该病在我市奶牛和黄牛牛群中存在,污染较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是Ⅰ型牛疱疹病毒(BHV-1)引起的一种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此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乳牛的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均有较大影响。在一些交通极不便利的地区,IBR病毒抗体阳性率极高。  相似文献   

9.
饶辉 《动物保健》2008,(10):24-2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是Ⅰ型牛疱疹病毒(BHV—Ⅰ)引起的一种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呼吸道为主,伴有结膜炎、流产、乳腺炎,有时诱发小牛脑炎等。急性IBRV呼吸道感染还可以继发细菌性肺炎。此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乳牛的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我们应用 ELISA 法共抽检本县六个乡(场)饲养的牛146头.其中牦牛30头,7头为传染性牛鼻气管炎(IBR)抗体阳性;本地黄牛29头,9头阳性;犏牛32头,23头阳性;改良奶牛47头,8头阳性;(?)头进口奶牛未检出 IBR 抗体。本结果可以说明,青海地区的牦牛、本地黄牛及犏牛群中存在 IBR 病毒感染,IBS 病毒不是由引  相似文献   

11.
I型牛疱疹病毒通用型转移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病原体,常引起流产和呼吸道感染等综合征,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gB作为IBRV中最保守的抗原蛋白,是IBRV诊断的重要靶蛋白。为探究牛gB–ELISA抗体水平与VNT效价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阻断ELISA和VNT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某一牛场50份血清进行IBRV gB ELISA抗体检测和中和抗体测定。gB ELISA结果显示,阳性血清19份,阴性血清31份;中和抗体结果阳性17份,阴性33份。通过统计学相关系数分析,gB抗体阻断率和中和抗体效价值的相关系数为1.0,从而说明IBRV gB 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呈较强的正相关。本研究为使用IBRV gB ELISA抗体水平评估牛群中IBRV抗体保护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牛Ⅰ型疱疹病毒(BHV—1)是牛鼻气管炎的病原,在精液中也常见到这种病毒。为防止通过人工授精传播BHV—1,应对精液库作BHV—1检查。采用细胞培养接种方法直接分离病毒诊断精液的BHV—1感染,可能因精液本身的细胞毒性和可能存在的抗病毒活性而遭受影响。此外,由于存在隐性感染的血清学阴性牛,故检测抗体不足以作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云南省边境地区牛群中的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采用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2019—2020年采自云南省边境地区10个县市的牛群血清样品进行AKAV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在采集的4 437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抗体阳性样品1 367份,平均抗体阳性率为30.81%;2019年抗体阳性率为27.88%,2020年为32.14%,差异不显著(P>0.05);入境牛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本地牛(P<0.05);养殖场抗体阳性率略高于散养户和交易市场,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牛群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半放牧半舍饲和系牧饲养(P<0.05),黄牛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水牛(P<0.05)。结果表明,云南省边境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AKAV感染且有加重趋势,入境牛感染风险较高,需持续开展血清学调查和监测,加强境外牛的检疫和移动控制,降低AKAV向内地扩散的风险。本研究摸清了云南省边境地区牛群中的AKAV流行本底,为今后该病毒流行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牛血清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我们用ELISA方法检测从无IBR病毒牛群中采集的304份血清,其特异性为100%;检测经鼻内疫苗接种免疫后采集的62份牛血清,其诊断敏感性在免疫后第一个月为27.4%,第六个月为100%,检测标准血清中和抗体滴度≥1:2的303份牛血清,其敏感性为100%;463份随意诊断样品经比较试验证明ELISA检出血清阳性牛(61.6%)比标准血清中和试验(49.9%)要高。因此,我们认为ELISA具有技术上的优越性,可以作为一种常规诊断试验来检测牛血清中IBR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6.
用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方法对北京地区主要牛场进行口蹄疫(FMD)母源抗体、免前和免后抗体水平的调查,以探寻牛体内FMD抗体消长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从而指导北京地区FMD的免疫。结果发现母源抗体水平在5日龄前小于1:32,5日龄开始上升,高水平抗体一直维持到75日龄,90日龄开始回落;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大幅度升高,抗体效价离散度降低;用FMD疫苗免疫青年牛1次,21d和51d的抗体平均值都为1:256;成年母牛的分别为1:256和1:248;育成牛的分别为1:248和1:240。说明牛FMD首免的适宜日期为90日龄;适时的加强免疫有利于牛群抵抗FMD;FMD疫苗对育成牛、青年牛和成年母牛都有理想的免疫效果,对青年牛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检验的1077头份牛血清中有518头份含有IBR中和抗体.供试115个牛群,阳性牛分布于89个(占77.8%).老令牛反应率较高,人们认为是由于感染造成的而不是免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牛疱疹病毒1型洛精株gD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牛疱疹病毒1型(BHV-1)P8-2株g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我国BHV-1洛株gD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对其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gD基因的核苷酸长度为1251bp,其编码417个氨基酸,BHV-1洛精株gD与国外报道的P8-2株的gD基因的核苷酸的同源性高达99.92%,氨基酸的同源性高达100%,这说明BHV-1的gD糖蛋白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9.
由2例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病例的荷斯坦奶牛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IBRV—C1株。该病毒可被IBR标准阳性血清完全中和;接种MDBK细胞可出现IBR病毒典型细胞病变效应;选取IBR病毒gB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动物回归试验显示,3头牛均可见体温升高、鼻流粘液、呼吸困难等典型的IBR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三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灭活疫苗,并进行了疫苗安全性和效力试验,结果表明三批疫苗对靶动物安全,免疫效果较好,免疫牛中和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可达1:41以上,攻毒保护率达5/5。  相似文献   

20.
试验利用湖南某奶牛规模养殖场2022年1~12月份2339条DHI测定数据,比较分析荷斯坦牛与娟珊牛泌乳量、乳成分、体细胞数水平及饲料成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荷斯坦牛全年及夏季日产奶量、高峰奶量、305 d奶量极显著高于娟珊牛(P<0.01);娟珊组全年及夏季乳脂率、乳蛋白率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娟姗牛体细胞数0~20万/m L的群体比例与荷斯坦牛无显著性差异(P>0.05),夏季娟姗牛健康牛群的下降比例低于荷斯坦牛群;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娟姗牛每生产1 kg牛奶的饲料成本为2.11元,比荷斯坦牛节省0.25元。由此可见,荷斯坦牛的产奶量具有明显优势,但娟珊牛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乳品质优于荷斯坦牛,而且在夏季热应激环境下,娟珊牛泌乳稳定性更强,单位产奶量饲料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