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将163头7月龄第一情期纯种后备母猪(82头纯种大白猪"Y"与81头纯种长白猪"L")按品种分别分成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分别使用FSH+LHRH-A3、氯前列烯醇、HCG等激素进行处理.采用人工授精,统计平均发情率、总受胎率、总产仔率、21日龄平均断奶窝重等指标,对提高繁殖性能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显示:HCG组催情效果最大,其次是FSH+LHRH-A3组,而氯前列烯醇组最小,但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的平均发情率、总受胎率、总产仔率、平均初生重等方面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注射激素的3个组的21日龄断奶窝重也比对照组有很大提高,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使用FSH +LHRH -A3 ,氯前列烯醇及HCG 4种激素对 5 2头纯种大白猪与 5 2头纯种长白猪的促进发情的作用试验 ,结果显示 :HCG组催情效果最大 ,其次是FSH +LHRHA3组 ,而氯前列烯醇组最小 ,差异显著 (P <0 .0 5 )。所有注射激素的 3个组在平均发情率、总产仔数、平均初生重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差异显著(P <0 .0 5 )。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省养猪业迅速发展,外国品种猪大量引入,纯洋种青年母猪乏情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养猪经济效益。据调查,本地区210日龄纯洋种后备母猪的发情率达不到40%。笔者对某种猪场的200日龄第一情期纯种后备母猪104头长白、大白(双肌臀约克夏)做了FSH+LHRH-A3、氯前列烯醇、HCG等激素处理,效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验证氯前列烯醇对乏情后备母猪催情的效果,研究选择山东省威海市某规模化种猪养殖场,按照随机原则选择了120头日龄大于240 d、无任何发情记录的二元杂交母猪,将其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氯前列烯醇及对其进行催情处理,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处理,使母猪自然发情,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60头乏情后备母猪经氯前列烯醇钠催情处理后,发情43头,发情率为71.67%;成功受胎36头,受胎率为83.72%;分娩33头,分娩率为91.67%;窝产仔总数15头,平均出生重1.26 kg。对照组母猪发情13头,发情率为21.67%;成功受胎6头,受胎率为46.15%;分娩4头,分娩率为66.67%;窝产仔总数12头,平均出生重1.12 kg。通过使用氯前列烯醇钠对乏情后备母猪进行处理,能很好地促进母猪发情,对提高养殖场繁殖效率有很大帮助,在今后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注射外源生殖激素对后备母猪、断奶母猪生殖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试验选择9月龄健康纯种大白和长白母猪,分析外源生殖激素(或者激素组合)对母猪发情及产仔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肉注射800IU和1000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能显著提高后备母猪受孕率;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800IU+HCG400IU可显著提高大白纯种母猪的发情、受孕及产仔率;使用氯前列烯醇(PG)或者与PMSG、HCG组合使用,在发情率和受孕率、产仔数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研究指出注射外源生殖激素的方法可以有效调控母猪的生殖能力,诱发后备母猪和断奶乏情母猪发情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殖激素对乏情母猪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目前常用的3种不同生殖激素处理乏情母猪的效果比较,证实氯前列烯醇(PGF)+孕马血清促性胰激素(PMSG)组效果最佳,2周内发情率为93.3%,受胎率为85.7%,分娩率为78.5%,平均窝产仔数9.7头,窝产活仔数9.45头。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产后保健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20头健康的“长白×大白”二元杂种妊娠母猪作为研究对象。试验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激素组、抗生素组和激素+抗生素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母猪不作保健处理;激素组母猪产后第3、6、12天肌内注射氯前列烯醇钠,每头注射剂量为2.5 mL;抗生素组母猪注射生理盐水500mL+10g阿莫西林(480万U),连续输液3d;激素+抗生素组母猪每头肌内注射1.25 mL氯前列烯醇钠,生理盐水500 mL+5 g阿莫西林(480万U)输液3 d;试验记录试验母猪的发情、分娩情况及仔猪的生产情况。结果发现:激素+抗生素组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和正常发情受胎分娩率高于激素组和抗生素组母猪的,分别为96.7%、96.6%和96.4%;激素+抗生素组母猪窝产仔数最多,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猪的(P <0.05);产后不同的保健方式对仔猪初生重、断奶体重和断奶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 0.05);试验说明氯前列烯醇钠和阿莫西林一起配伍使用可以提高产后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和窝产仔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氯前列烯醇(PG-CL)对断奶后10 d以上不发情母猪进行诱导发情,发情后结合促排3号,采用人工授精进行输精.结果表明,累计诱导断奶母猪50头,发情38头,发情率76%,进行人工授精输精后妊娠35头,受胎率92.1%,产仔数413头,平均窝产仔数11.8头.对照组在断奶后10~31 d自然发情24头,发情率48%,...  相似文献   

9.
应用激素孕马血清PMSG和氯前列烯醇PGC对断奶后长期不发情的母猪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PGC HCG组疗效显著,母猪发情率达66.7%、配种受胎率达87.5,%平均产仔数达9.85头,均显著高于PMSG组和PGC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母猪产后乏情可能主要是卵巢持久黄体病造成,应用PGC HCG治疗,可迅速溶解黄体、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得到较好的母猪发情率、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0.
选取胎次相近的长大乏情母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在断奶后20天各组分别注射氯前列烯醇、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PG600和律胎素。结果表明,考察的5个指标中,律胎素处理组母猪有4个指标即发情率、受胎率、有效率和产仔数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但平均发情间隔时间较长。 PG600除了受胎率外,其余各个指标均高于PMSG 和氯前列烯醇处理组,但受胎率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明显。可见,针对本试验猪场的乏情母猪,律胎素和 PG600是较理想的外源催情激素。  相似文献   

11.
试验在山区牧场选择149头母牛进行。分为6组:(1)甲孕酮(MAP)+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2复合孕酮+米非司+PMSG;(3)MAP+PMSG+复合孕酮;(4)复合孕酮+黄体酮+PMSG;(5)黄体酮+氯前列烯醇;(6)单独氯前列烯醇。试验结果,本试验6组处理对山区母牛发情及受胎率均有明显的影响,以第2组的效果为最好(P〈0.05),而第6组单独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处理,母牛的受胎率为0%。不同剂量PMSG多次处理表现出不同的效果。第1组与第2组比较,以较高剂量PMSG处理的为好(P〈0.05),对乏情母牛进行诱导发情,亦以较高剂量(500IU)PMSG处理的为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比较“吉姆瑞2号”与PG600激素对发情异常经产母猪繁殖障碍的防治效果,选择2~3胎次、体重、体况相近的断奶后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经产大白母猪60头,随机分成吉姆瑞2号组、PG600激素组,每组30头,对照组选择胎次、体重、体况相近的正常经产母猪3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吉姆瑞2号组每天每头添加1剂“吉姆瑞2号”,连续拌料饲喂1周;PG600激素组于试验开始的第1天每头母猪注射1剂PG600,跟踪测定各组经产母猪的配种性能以及后续繁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发情配种性能方面:吉姆瑞2号组在7 d内发情率比PG600组低53.34个百分点(P〈0.05),14 d内发情率、返情率以及总受胎率分别低20.00、8.21和10.00个百分点(P〉0.05),吉姆瑞2号组、PG600激素组母猪的受胎率均不如正常经产母猪对照组(P〈0.05)。后续繁殖性能方面:吉姆瑞2号组母猪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和28日龄转群窝重及成活率均略高于PG600组,但3组母猪的后续各项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吉姆瑞2号”在刺激母猪发情方面不如PG600激素来的快速,但其对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以及仔猪21、28日龄窝重和成活率等后续繁殖性能的影响方面无显著差异,作用的效果持续而稳定。“吉姆瑞2号”的成分天然,对于倡导绿色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两年的人工授精配种记录中,分别随机抽取用三合激素,氯前列烯醇处理及自然发情配种的母牛80头追踪调查其产犊情况。结果是:三合激素处理组产犊率6.25%(5/80);氯前列烯醇组产犊率36.25%(29/80);自然发情组产犊率40%(32/80),经统计分析,三合激素组明显低于氯前列烯醇和自然发情组,而氯前列烯醇组与自然发情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牛人工授精中,采用同期发配种技术时,选用氯前列烯醇可以获得与自然发情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试验应用氯前列烯醇(PG)结合亚硒酸钠——VE对36头乏情母猪进行诱情。结果表明,用氯前列烯醇结合亚硒酸钠——VE处理乏情母猪能有效地诱导发情并提高其繁殖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母猪共计36头,其中8月龄以上,体重达100kg,体况良好的纯种长大未发情母猪14头,2~4胎断奶后30天以上乏情长大母猪22头。 1.2 药物来源氯前列烯醇(PG):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每支2ml;亚硒酸钠——VE粉:衢州兽药厂生产,每包500g,每1g内含亚硒酸钠0.4mg,VE5IU。  相似文献   

15.
从两年的人工授精配种记录中,分别随机抽取用三合激素,氯前列烯醇处理及自然发情配种的母牛80头追踪调查其产情况。结果是:三合激素处理组产率6.25%(5/80);氯前列烯醇组产率36.25%(29/80),经统计分析,三合激素组明显低于氯前列烯醇和自然发情组,而氯前列烯醇组与自然发情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牛人工授精中,采用同期发配种技术时,选用氯前列烯醇可以获得与自然发情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4,(10):54-55
对选自海南州贵南县塔秀乡和贵德县尕让乡两个地区370头产后乏情母牦牛分组采用不同方案进行诱导调控处理试验,其中第1组为80头,采用三合激素处理法;第2组为90头,采用阴道栓结合氯前列烯醇处理法;第3组为140头,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结合氯前列烯醇处理法;对照组为60头。通过生殖激素调控,结果第13处理组的发情率及受胎率分别为95%(76/80)和5%(4/80),44.44%(40/90)和46.67%(42/90),48.57%(68/140)和52.14%(73/140),而对照组发情率及受胎率均为3.33%(2/60),经统计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发情率及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3组生殖激素均对乏情母牦牛产生不同程度诱导作用,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结合氯前列烯醇处理组合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7.
以PG600为对照,应用新型激素制剂FG600(细胞工程产品类FSH+HCG)对10月龄以上不发情后备母猪、断奶1周后及断奶2周后不发情母猪进行诱情配种试验,以探索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最佳使用剂量。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FG600(100 IU类FSH+400 IU HCG)能够提高超龄不发情后备母猪、断奶1周后及断奶2周后不发情母猪的当胎发情率和繁殖性能,与PG600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高剂量FG600(200 IU类FSH+400 IU HCG)的效果则稍逊于PG600。因此,低剂量FG600应为诱导母猪发情的最佳使用剂量。经FG600处理的断奶2周后不发情母猪在下一胎时表现正常的自然发情率、分娩率、窝产仔数及断奶-配种间隔等,并没有出现激素依赖现象。FG600在养猪生产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选择2~4岁繁殖性能正常、体况中等的经产皖北黑猪44头,根据年龄和胎次均衡原则按2×2试验设计方案分组,分别比较4和8月份在断奶当天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诱导发情效果。结果表明:在春季,进行氯前列烯醇处理断奶母猪效果不明显;在夏季,氯前列烯醇促使猪在断奶一周内发情配种率达87.5%,高于对照组14.2%(P>0.05),但均低于春季,且两个季节的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自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氯前列烯醇处理在夏季为(6.1±0.3)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春季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母猪在夏季的发情持续时间趋向延长(P>0.05)。季节内氯前列烯醇处理猪的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窝产仔数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氯前列烯醇具有调节断奶母猪繁殖性能的低下作用,在夏季促使其发情,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9.
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3组84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结果表明: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是成功的;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的奶牛,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1次的奶牛,其同期发情率、受胎率明显提高;同时,氯前列烯醇对奶牛持久黄体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基础上,研究新研制成功的国产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效果。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0.05,0.10,0.20mg/头均可有效诱导临产母猪在药物处理后35h内集中分娩;氯前列烯醇0.05mg组、0.10mg/头组白天分娩率分别为80.0%和73.3%,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自然分娩组(30.0%);和自然分娩对照组比较,氯前列烯醇各剂量组对仔猪出生个体重、48h成活率、死胎率等参数均未见显著影响(P〉0.05)。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0.05~0.20mg可有效地诱导临产母猪同期分娩,但以1次肌肉注射0.05mg/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