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从1981年以来,我县普遍采取“四边桑”和“小桑园”相结合的栽桑形式,积极引导蚕农向蚕桑专业化方向发展,先后有572户蚕农在补齐“四边桑”的同时,选用良桑品种新栽矮干、密植“家庭小桑园”共计834亩。由于加强了肥培管理,栽植当年  相似文献   

2.
<正>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秋栽桑,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宜桑则桑,宜果则果,宜林则林。让桑、果、林各占其位,各得其所。保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要坚决克服“桑、果、林混植,三林打挤”的做法。在规划桑园时,要根据地理位置、土质条件、管理水平来确定栽植“四边桑”和“家庭小桑园”,要考虑数量和比重合理布局。凡有利于栽植“四边桑”的和缺株的地方,应采取补栽措施;如栽大行间作桑,要认真考虑与作物配套,行间切忌种植高干作物,对桑园实行立体布局,要根据不同季节和市场需求,冬季在桑园内可间作蔬菜,春、夏间作花生、芋头、中药材等耐荫作物;大行间作桑,实行桑、粮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高桑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世界丝绸在中国,中国丝绸原料优势在四川,我省天府之国,栽桑养蚕,得天独厚。一是多属盆周山区,大部份是丘陵、半山区和山区,大量的梯形田土具有发展“四边桑”的巨大潜力,大量潮地具有发展大行桑的潜力大量的山地具有发展小桑园,间作桑园和成片桑园的潜力;二是四川的水、热、气、光的优势对栽桑养蚕相当适宜,特别是桑树生长周期长,决定了四季蚕基本均等的布局;三是农村经济落后,剩余劳力  相似文献   

4.
一、低产桑园的面貌所谓低产桑园,是指单位面积产叶量低,叶质差的桑园。具体说,亩桑年有效条数少于6000根,枝条年生长量不到4尺,年产叶量不足1000公斤的桑园都叫低产桑园。我县栽桑养蚕始于1972年,到1982年累计栽桑300多万株,面积4584亩。1987年养蚕2545张种,以1张种吃叶750公斤计算,平均亩桑产量不到500公斤。低产桑园的面貌较为复杂,主要表现是:①桑园小老树多。桑树年龄不长,但养型不合理,产叶量不高,有的种植4—5年就形成小老树。②桑园缺株断行严重。桑树种植规划不科学,  相似文献   

5.
一、我市桑树概况: 1983年以来,我市因地制宜调整了栽桑布局,在完善提高“四边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了“小桑园”、“大行桑”。并实行桑粮、桑经、桑菜的合理套作,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6.
修水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 ,现有桑园面积 3万余亩。随着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 ,桑园病虫害也日趋严重 ,制约蚕桑的高产稳产 ,造成单产低 ,效益不高 ,已成为修水蚕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桑皱鞘叶甲 (夏叶虫 )是修水春季桑园重要害虫 ,1990年以来 ,年年发生很重 ,尤其是河滩洲地桑园 ,常因该虫的危害桑叶减产 30 %~ 50 % ,有的甚至绝收。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老师从 1993年起长期在我县指导包括桑皱鞘叶甲在内的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 ,特别自 1997年起 ,“桑皱鞘叶甲种群生态及其控制的研究”课题组 ,在我县实施桑皱鞘叶甲综合防治技术以后 ,取得…  相似文献   

7.
<正> 勾秀蓉:系盐亭县临江乡石坎村三组蚕农。她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治穷致富的重点来抓她,今年养蚕收入三千余元,成为绵阳市蚕桑致富的典型户。落实生产责任制后,针对山区特点,勾秀蓉带领全家10口人,承包耕地10.6亩,除保证粮食生产外,近年来栽植速成丰产小桑园4.4亩,利用田边地角和山坡栽“四边桑”,“围边桑”一万余株。她还总结出一套“头年栽桑,二年嫁接,三年每株产四斤叶”的科学管桑经验。由于实行良桑良法,她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蚕桑生产发生了由队营变户营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变化后的新情况,我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变化了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发展“两户”、建设蚕桑基地,以及发展立体农业与商品生产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将栽植单一的“四边桑”调整为“四边桑”、“小桑园”、“大行间作桑”相结合的栽桑路子,选择较适宜于桑树生长发育的土质,栽  相似文献   

9.
<正> 我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农民熟悉技术,蚕桑生产已成为农村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 全区有“四边”桑1463万株,小桑园67750亩,总计现有投产桑约9153万余株;1993年发种153842张,总产茧4,475,000  相似文献   

10.
<正> 栽桑养蚕,在中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栽桑模式、养蚕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七十年代主要是四边桑,以大队、生产队集体养蚕,量小面大。八十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四边桑逐步向小桑园、间作桑发展、分户养蚕。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亩栽3000株桑的速成密植桑园,仍分户养蚕,虽然养蚕量、产茧量有较大增加,但质量没有提高,蚕桑生产大起大落,为了稳定发展蚕桑生产,提高蚕茧生产质量和效益,笔者认为,集中发展,规模经营,是今后蚕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我省推行“四边桑”、“小桑园”、“间作桑”三种形式栽桑,发展快,数量多,规模也较大,已出现桑树持续高产、高效益的典型。但是,还有不少地方由于栽植不善,树型混乱,全部进行冬季重剪,采伐不合理,管理粗放,肥培差,直接影响桑树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的未到丰产期,呈现出衰败现象,因此,产叶量不高,叶质不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阐述安岳县华严乡根据浅丘陵地区特点,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开创以大行桑为主、小桑园为辅,积极发展四边桑的新型栽桑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是全省快速发展蚕桑生产,粮蚕双丰收,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广东顺德县的桑树香蕉间作园西樵山下的老“桑基鱼塘”罗定县的山地栽桑“桑基鱼塘”在施肥浦鱼德庆县的澳滩桑南海县的万斤丰产桑园民乐公社在秋季栽桑广东桑的“留大树尾”收获状才支术员介绍收获法~华南农学院蚕桑 系的根刘桑(即 无干密植) 广东顺德伦教蚕种场扦擂苗圈广东栽桑影集~~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非杂交桑品种嫁接苗采用高密度草本式栽培的丰产性能和养蚕效果,利用发条能力较强的农桑14号嫁接桑进行了高密度草本式栽培建立桑园(简称农桑14号草本桑,90 000株/hm~2)的试验,以桂桑优12号杂交桑草本式栽培建立桑园(简称桂桑优12号草本桑,105 000株/hm~2)和育71-1嫁接桑普通栽植低干养成建立桑园(简称育71-1普栽桑,24 000株/hm~2)为对照,调查了3种桑园第1~5年的产叶量指标,并进行了养蚕鉴定。结果表明,建桑园第1~3年,试验区农桑14号草本桑的片叶产量比对照区桂桑优12号草本桑低10.42%~14.87%,但第4年和第5年,农桑14号草本桑的片叶产量分别比桂桑优12号草本桑提高8.81%和5.18%,5年单株总产叶量农桑14号草本桑比桂桑优12号草本桑高16.04%,5年合计经济系数(片叶质量与条叶总质量之比)农桑14号草本桑比桂桑优12号草本桑高8.87%。无论是农桑14号草本桑还是桂桑优12号草本桑,各年度产叶量均高于育71-1普栽桑。建园第1年(2013年)秋蚕期和建园第2年(2014年)春蚕期的养蚕试验结果表明,农桑14号草本桑条桑育成绩均优于桂桑优12号草本桑,与育71-1普栽桑片叶育的效果相当。本试验结果说明,利用耐剪伐的嫁接桑品种,采用高密度草本式栽培可以实现速生丰产和桑叶优质。  相似文献   

15.
<正> 安岳县华严镇,1988年开始实施把华严建成快速发展的优质蚕茧基地。到1990年,仅三年时间,采用“小苗直栽,一步建园”和“鸡桑扦插,快速成林”的新技术,走”以大行间作桑为主,小桑园为辅,积极发展四边桑”的新路子,一举成功,建成粮桑型大行间作桑五千亩,小行间作桑园二千亩,共新植桑树一千余万株,为养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年的实践结果:粮食、产值年年增长;产茧、产值成倍增长。粮食90年比87年净增327万斤,产值710万元,分别增长19.8%、84.5%。其显著之点是人均增值,90年比87年增长334元。充分证明:栽桑七  相似文献   

16.
正我县桑园建设历史较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蚕桑生产的桑树基础主要是四边桑,八十年代中期四川提出四边桑、小桑园、间作桑"三结合"栽桑模式,各地才陆续发展小桑园或间作桑园,但主要分布在部分地区的少数农户,桑园面积总量不大,没有占据蚕桑生产的主导地位。因此,人们对桑园的建设关注不多,桑园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然而,近年来随着蚕桑产业的转型发展,大力开展了蚕桑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培育,规模化、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亩桑园,三亩庄田。△蚕儿不吃五谷草,养蚕先把桑栽好。△养蚕多栽桑,养鱼挖池塘。△栽桑如栽“摇钱树”,养蚕如得“聚宝盆”△种得一亩桑,可免一家荒; 养得一季蚕,可顶半年粮。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小规模植桑养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蚕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桑桑间作和大棚养蚕则省工省力 ,效益高见效快 ,栽桑当年667 可产茧约100kg。1桑园建设新桑园建设采用“3 +1”模式 ,即2000 桑园加一个200 的养蚕大棚。应选择能浇能排、土质肥沃地块建园 ,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 ,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桑桑间作的栽桑 ,成品苗选栽育71—1、选792等优良品种。栽前开宽深各0.5m的植沟 ,667 施土杂肥5t和50kg磷肥 ,然后按行距1.3m ,株距0.33m栽桑。在行内间作沙2桑苗1行 ;或桑树袋接体2行 ;或…  相似文献   

19.
<正> 当前,我省“小桑园”由于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桑叶产、质量都比较低,经济效益也不高,为此,笔者对“小桑园”低产的原因和改造的措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低产的原因“小桑园”的产、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桑树品种低劣:我省现行桑品种以湖桑类型的较多,实生桑类型的占相当部份,引  相似文献   

20.
<正> 永东乡甘家桥村今秋59户农民栽植桑树3.9万株,户平栽桑661株,其中栽植大行桑90亩、桑树2.9万株、小桑园10亩、桑树0.6万株、四边桑、围边桑0.4万株。为什么在丝绸市场经过几年低谷期的调整,目前刚开始起步回升,干部群众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新栽桑规模大,栽植规范,起点高,主要是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