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红楠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楠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主要以樟科和山茶科植物为主,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在生活型中,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95.45%;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93.18%,细叶次之,占4.55%,;叶型以单叶占优势,为86.36%;叶质以革质叶为主,占75.00%。群落的垂直结构上明显分成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红楠的种群年龄结构呈"巨"字型,幼苗储备丰富,种群呈增加的趋势。从群落演替来看,红楠将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浙江中部七子花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七子花的种群特征,在浙江中部3个七子花主要分布地设置500 m2样方10个,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七子花的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子花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极少,大树也不多,种群主要集中在幼树、小树和中树阶段,显示出衰退的变化趋势,不同样地的七子花种群结构特征有所差异;由于生境条件的不同,不同样地表现出复杂的分布格局,其中生境条件较差的种群集群程度较高,在人为干扰后,集群程度有减弱的趋势,而某些生境条件较好种群的集群强度较弱,甚至呈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总体上有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聚集度高向聚集度低变化的趋势;不同区组大小的七子花种群分布格局不同,不同样地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四川省红豆杉种群大小结构及动态、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群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要恢复和保护红豆杉植物,应减少人为的破坏性干扰,以促进其种群的增长和扩大。  相似文献   

4.
冷箭竹更新幼龄无性系种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冷箭竹更新幼龄无性系种群的龄级结构、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及其与生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冷箭竹更新幼龄无性系种群为一增长种群;径级处于小径阶区域,主要位于0.00-0.15cm之间;高度结构呈倒“丁”字型,随着高度级的增加,植株数量表现出递降趋势。同时,不同林分类型和海拔高度内冷箭竹的种群结构具有不同的分布格局,这与微生境、林分郁闭度、群落结构和野生动物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Lloyd的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和Morisita指数等研究分布格局,采用Greig-Smith方法分析空间格局,对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南亚松(Pinus latteriMason)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亚松种群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种群,但幼苗、幼树较少;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Ⅰ型,胸径小于2.5 cm的幼苗成活率较低,幼树存活率开始增大,中龄期种群存活率最高,成龄树期存活率开始下降,至老龄期死亡率达到最大;种群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型;种群格局规模介于100~400 m2。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对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Zucc.)天然林分的组成结构、立地条件、及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东北红豆杉种群生存的林分结构以天然针阔混交林为主,土壤含水量较高(40%-60%),pH值偏酸(4.7~5.5);野生东北红豆杉的种群结构不合理,属于衰退种群,这也是导致野生东北红豆杉种群下降的原因之一。虽然穆棱地区的立地条件适合东北红豆杉野生种群的生长,但目前成年东北红豆杉树干中空、腐烂,中等胸径的健壮成年树被盗伐,而且幼树经常被野生动物啃食,该地区东北红豆杉的种群仍然是下降趋势,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茅荆坝自然保护区内40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下的天然更新幼苗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的油松幼苗都是6年生以上的,更新数量为90%以上;油松天然更新幼苗种群高度级个体数结构图呈"L"型。个体频率高峰出现在低高度级上。主要在30 cm以下,占32.0%。而100 cm以下占75%以上;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及其4种聚集度指标对幼苗...  相似文献   

8.
滇南苏铁(Cycas diannanensis)是云南特有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通过样方法对滇南苏铁种群及其所在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以及其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与森林郁闭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中林下植物主要伴生种与其群落物种的组成极具相关性,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郁闭度整体为0.6以下的次生林是滇南苏铁生长的主要生境,共分布有61科127属196种维管束植物,滇南苏铁种群密度为0.23/m2;受不同森林郁闭度以及种间关系影响,滇南苏铁种群在Ⅰ~Ⅵ龄级整体表现出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其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II型;滇南苏铁种群呈聚集分布,各指标中k值随着森林郁闭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说明其种群密度受森林郁闭度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编制了阿拉善荒漠区敖隆敖包及乌兰腺吉蒙古扁桃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由此求得蒙古扁桃种群大小级结构图、存活曲线及死亡率曲线,从而对两地蒙古扁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地蒙古扁桃种群幼龄和老龄级个体较少,中龄级个体较多。总体上,敖隆敖包蒙古扁桃种群年龄结构呈稳定型,而乌兰腺吉种群趋向衰退型。两地存活曲线处于DeeveyⅡ和DeeveyⅡ2。两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型分布。分析表明,草畜平衡在蒙古扁桃种群稳定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三明莘口青钩栲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福建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设置1600m^2样地5个,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通过对青钩栲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青钩栲种群结构呈中部缢缩两端大的形状,幼苗贮备十分丰富,约3523株/hm^2,大树较多,约145株/hm^2,但小树和中树株数明显偏少,合计约73株/hm^2,这种现象经10余年发育变化不大。种群结构片断化明显出现于演替到  相似文献   

11.
红楠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点-四分法对尤溪县境内的红楠群落进行样地群落调查,对群落的主要18种树种测定了重要值,并对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楠群落比较稳定,处于生长旺盛期。并对其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红楠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楠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处于Ⅱb层即第二林层b亚层的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在侧方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被列为生态公益林树种及园林工程景观绿化树种.对红楠随采随播和芽苗移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起苗到移栽的间隔时间限于3h之内;从播种开始到移栽时的芽苗生长期30 d为最佳时间;采用50孔穴盘规格54 cm X27 cm x9 cm(深度),生产红楠小苗,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红楠是我国重要的优良珍稀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用材价值和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文章介绍了红楠的容器育苗、造林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林是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群落类型,本文选择典型的亚高山针叶原始林设置标准样地,对其幼苗幼树查数轮生枝、大树钻取树轮样芯确定个体年龄,分别建立苗高-年龄、胸径-年龄的回归方程得到整个种群的年龄结构,通过编制生命表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15.
浙江润楠属植物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夏珍 《林业科学》2007,43(11):151-156
樟科(Lauraceae)润楠属(Machilus)植物在全世界约有100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东部的热带、亚热带,其中以中国西南部及印度为主要产地.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3种楠木主要天然种群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3种楠木主要天然种群的群落学调查为基础,对其天然种群的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闽楠(Phoebe bourne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和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天然种群分布不论从数量上还是面积上都极其有限;群落层次性较强;闽楠、浙江楠和刨花楠在各自群落的乔木层中都占有优势;同一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庆元县的刨花楠群落和杭州仁寿山的浙江楠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开化、庆元的闽楠群落,建德的刨花楠群落和杭州理安寺的浙江楠群落乔木层多样性指数较低,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7.
浙江润楠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浙江润楠属(Machilus)植物11个分类群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润楠属花粉呈圆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22.5~29.7μm,无极面、无萌发孔;花粉粒表面具三角形或乳突状小刺,通常刺小而密集;小刺基部有圆形垫状隆起或无,隆起边缘光滑或具一圈颗粒状或脑纹状小突起。花粉特征,特别是花粉外壁小刺基部垫状隆起的有无和边缘有无颗粒状突起及突起的形态差别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楠物候观测及采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连续3年观测红楠的物候生长期;开展了红楠采种、育苗试验,包括种子采集时间、处理方法、播种时间,水、热、光、湿、肥等因素对红楠苗木生长的影响等,测定结果表明,红楠种子千粒重为363.5g,实验室发芽率为77%,场圃发芽率为70.5%.根据种子千粒重、场圃发芽率、种子纯净度和单位面积产苗量等估算出红楠种子理论播种量为10.3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